其实,极越的死亡,就是一场命中注定的谋杀

创业   财经   2024-12-24 06:28   广东  

-

今天是单仁行陪伴您的第3180

单仁行
今日文章↓↓↓



01


经济学家托马斯·索维尔有一句名言:“当犯错的代价由他人承担的时候,犯错和坚持犯错都是如此的轻而易举。”

在双十二当天,吸引大家关注的并不是某个电商平台,而是突然宣告公司已经无法正常经营的国产车企—极越,让人极其的意外。

当然,也正是因为今天的短视频直播,让我们所有人都完整的看到一场企业宣告死亡后的景象。
极越汽车的CEO夏一平被讨要工资、社保的员工团团围住,夏一平面对众人还想要解释,但突然被通知企业要倒闭,工资和社保都处于未知状态的员工,已经处于一个被欺骗的自我保护状态。


曾经一条船上的伙伴、战友,在船翻之后迅速成了仇人,双方对峙在会议室门口,身后墙上写的口号“中国智能汽车史上必将拥有每个极越人的名字”显得无比的讽刺。
随后,夏一平不断在会议室开会,员工们守在门口等待结果。
有的人想搬走公司的固定资产抵扣拖欠的工资,有的人举起手机拍起了视频,有的人干脆做起了现场直播,正好借着公司突然倒闭的热度,把自己账号养起来。


这些过去看不到的景象,都被短视频直播记录了下来,我想,不管是其他的老板,还是员工看到这些画面,心里恐怕都不太好受。
当然,更重要的问题在于,极越汽车,这个背靠百度和吉利的新能源车企,为什么会突然死亡呢?
02
在极越汽车倒闭的新闻冲上热搜后,各种猜测就迅速伴随而来。
什么老板夏一平和高管一起贪污,什么超出市场价10倍给供应商,拿回扣掏空公司,什么老婆孩子已经到新加坡了,甚至连私生活不检点都出来了。
当一家公司死亡的时候,把它简单归因成阴谋论和谣言是最简单的路径,既符合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吃瓜群众,也能满足炒流量的特点,
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没有证据。
其实,对于稍微专业一点的人来说,这样的简单归因实在有点可笑。
极越的死亡看上去是突然降临,但实际上,如果仔细去回顾它的历史,其实有些原因早已埋下了伏笔。


极越倒下的直接原因,就是入局太晚,销量不及预期。
今天一些媒体大言不惭的表示极越产品还不错,是管理不行,颇有点梵高的戏剧性,在活着的时候,没人关注他,认可他,但他死后,他的作品突然被追捧认可,送上神坛。
实际上,能够检验产品的唯一标准就是市场和用户,因为他们才是最终的消费者,为产品而买单的人。
极越的前身是集度汽车,2021年成立,在2023年变更为极越汽车,第一辆车是在2023年10月才正式上市,第二款车型在2024年9月推出,也就是临近倒闭的状态。
同时期入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只有一家,就是小米。
但相比于小米,双方在营销上的能力简直是天壤之别。
所以,产品力其实无从谈起,因为谈到产品,至少要有人去知道它,去用它,才会有产品的对比。
但是,在2024年的1-11月,极越累计销售和交付只有1.4万辆,11月当月交付2485台,环比下降20%,平均每月交付1272辆。


在2024年开始充分内卷的中国汽车市场,一家车企平均每月1272辆的成绩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死亡在步步逼近了。
其实,在极越汽车宣布死亡之后,还有一个事让我特别诧异,一家传媒公司突然冒出来要债,说给极越垫付了3700万做抖音投放。
我真的很想问一问,这个3700万是怎么花的?为什么在抖音这一个平台花了这么多钱做营销,但极越账号的数据还这么差,甚至大多数人从来没刷到过它的视频?
这3700万的效果,就是之前所有视频的流量加起来,都还比不过倒闭后的一天流量?


这真的让我特别诧异,因为昨天我在跟单仁牛商的同学做视频采访,广东热立方科技公司的创始人郑双名告诉我,他们在2024年几乎翻倍的成长。
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在整个全平台,特别是三大平台抖音、视频号、快手上的流量达到了14亿次,而且只花了100万的投放预算。
所以,作为一个面向C端的汽车公司,入局晚就算了,极越在营销上甚至还比不上我们做B端的企业。
唯一被大众所知道的高光时刻就是因为公司要死了,这真的是一种让人很寂寞的事情。
03
当然,这些是我们能从外表上看到的原因,极越之所以死亡的核心原因,跟它背后难以理清的组织结构有密切的关系。
在2021年1月11日,百度宣布与吉利合作,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军汽车行业成立了集度汽车。
百度之所以要下场造车,并且拿到主导权,是希望能够把百度研究多年的自动驾驶技术推向终端市场,进行直接的实力展示。
如果这个构想能够在终端市场体现,对于百度就是极大的战略成功。
所以,百度一开始对造车这件事热情很高,拉来了吉利汽车做投资方和代工方一起联合,百度出智能驾驶的解决方案,吉利搞定生产制造环节。
这就有点像今天的华为和赛力斯的组合。
但是,掌握控股权的百度并没有直接管理公司,因为没人懂造车,所以,百度挖来了夏一平担任CEO,也就是职业经理人。
根据百度财报,百度在2022年直接投资大约在41亿,2023年陆续投资了6.5亿,还有将近40亿投资会陆续到账。


但是,到了2023年8月,集度的命运来到了一个转折点。
因为政策收紧,由百度这家互联网公司创办的集度汽车拿不到生产资质。
所以,百度只能和吉利再度创办一个新公司,借用吉利的资质进行生产,集度汽车也就更改为极越汽车。
到了这里,极越这家汽车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架构出现了极大的变化。
在百度2023年的财报里,百度持有51.14%的股份,但百度却说自己对集度汽车没有控制权,而且,我们注意一个细节,百度这个时候还把这家车企叫做“集度汽车”。


但在吉利2023年的财报里,吉利已经改口把集度汽车叫做极越汽车,并且确认自己是极越的主要股东和受益方。


或许到这里,极越汽车的组织架构还比较清晰,百度已经把核心的控制权交给了吉利,吉利成为了大股东和主要受益方。
但是,反转又来了。
在极越汽车CEO夏一平对员工的解释当中,言下之意百度才是那个拥有极越董事会80%投票权的真正控制方,公司所有决定都要经过百度的同意。
所以,公司到底谁说了算呢?是百度说了算,还是吉利说了算?还是CEO夏一平说了算?
没有人知道,一团乱麻。
在极越濒临大结局的前一个月,极越的高层会议需要百度的CFO、吉利的COO、以及极越CEO夏一平和极越COO罗岗到场才能开。
也就是任何一个决定要经过三方的同意才能实施下去,如果有一方不同意,那好了,干了也白干。
所以,一个更有可能的景象,是在集度到极越的转变过程中,公司的控制权和管理层是时刻都在变动,公司的派系和团队分成了三方势力,也就是内部的小山头。
那么,由此带来的混乱可想而知,毕竟每一方的利益诉求都不同,特别是百度。


04
在2021年,百度的战略目标是通过造车进入终端市场,打响百度的技术实力。
但是到了2024年,百度已经在AI大模型“文心一言”和无人网约车“萝卜快跑”上取得了更大的进展。
对于任何一个公司来说,想要同时在AI、无人汽车和智能汽车这三个大领域共同发展,对资源、资金、管理的难度不是一般的高,连苹果都不敢去做。
所以,极越其实对今天的百度来说,在公司发展战略上,已经成为了一个鸡肋般的存在。
如果还想要继续造车,百度那几十个亿还远远不够,必须要追加大手笔的投资,这就和百度目前的战略和能力出现了极大的冲突。
至于吉利,吉利本身旗下就有多个子品牌需要运营,在中国汽车逐步进入高强度竞争的情况下,今年所有车企的销量目标,只有比亚迪、零跑和小米完成预期目标,其他所有车企全部没有达到预期。
所以,对吉利来说,收缩和砍掉无法盈利的项目是必然的战略举措,再去管一个极越,同样也是鸡肋,跟自己的战略相冲突。


那么,极越的CEO夏一平呢?
我想,他可能在战略上早就把这一点想明白了。
至于说掏空公司,没有证据的东西我们不会去猜测,但公司的破产,确实不会对这位职业经理人带来什么影响。

所以,极越的倒下,其实是一个命中注定的事情,只是绝大多数人并不会看到这一点,也不会看到市场的变化。

但是,极越也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倒下的车企。

中国汽车产业的竞争还会变得更加残酷,月销量少于1万,迟迟无法靠自身造血盈利的车企,都可能在接下来的竞争中被淘汰出局。


责任编辑 | 罗英凡

图片均来源于网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击下方「阅读原文」获取「免费试听课程」

单仁行
单仁行是由央视财经评论员单仁博士创立的企业知识服务平台,是超18万家企业高效学习的平台,每天6:30提供各领域专家洞见,内容聚焦商业趋势、前沿营销、营销应用工具、经营新知以及企业家修为。关注单仁行,带领企业稳步升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