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的意义有很多,我比较认同的一个观点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自我理解(self-understanding)。
自我理解是什么?来看一段这样的描述:
当我们说一个人了解自己的时候,意味着 ta 能够与自己的行为与愿望保持距离,并从过去、现在和未来来评估自己的动机。许多人抱怨自己不快乐,因为他们不能以适合自己当下需要的方式来思考和行动 (Basch, 2008)。
什么叫和行为与愿望「保持距离」?来想象一个这样的画面:一个人被卷进了每秒上百米风速的龙卷风里,被甩得晕头转向,无力脱身;另一个人则稳稳地站在龙卷风之外,安然地看着这片喧嚣。
在龙卷风里的那个我,可以称为「体验性自我」,就是我们每天在体验、在感受、在行动的那个主体我。而在龙卷风外的那个我,可以称为「观察性自我」,就是把我当作一个「客体」来观察、爱、认同的那个我。
在咨询中,我会关注的一个目标,就是帮助来访者发展观察性自我。因为,如果我们只有体验性自我,我们只会立刻去感受、去行动,在内心世界的喧嚣中沉浮。
但当我们有观察自己的能力时,我们就能用更宽广的眼睛来重新审视这一切,而不是被推着走,这就是前面提到的「保持距离」。
一边在体验,一边在观察。看起来有点矛盾,但又挺奇妙的是不是?其实这种矛盾的感觉在我们和自己相处时会经常出现。比如,尝试过打坐冥想的朋友可能会知道,我们一边要体会脊柱向上挺拔的力量,又要体会臀部向下扎根的深沉。
跑远了,回到自我理解上。
01
要发展观察性自我、获得自我理解挺难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人很难对自己保持诚实。因为自己内心的真实可以是丑恶的、狼狈的,我们不一定会爱上这样的自己,所以才选择比较容易、比较体面的其他路。
比如,有时候,我们会明确地感觉到自己「不想去想」某些东西;另一些时候,我们真的在「努力想」,我们问了很多为什么,努力去找答案,但这些「答案」并不代表诚实。
举例来说,小 A 很喜欢阅读和思考,给自己「确诊」了很多标签:焦虑型依恋、表演型人格、NPD、XX 综合征……这叫做自我理解吗?
标签是一种很高效的沟通方式,但如果小 A 止步于此,那么我觉得这不算自我理解。甚至,这些标签会像一块布,把背后更丰富的内容遮起来,阻碍小 A 发现自己。
拿依恋类型来说(安全型、焦虑型、回避型、恐惧型),作为一个类别,「焦虑型」有宽泛的描述,但如果我们面对的是具体的、鲜活的个体,ta 的「焦虑型」有哪些成分、是什么材质、是什么颜色呢?
比如,一个焦虑型依恋的人有没有一些回避的倾向?当然可能。
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我经常担心别人不关心我(依恋焦虑),但又觉得要向别人打开心扉有点别扭(依恋回避)。这时候,你好像更具体地看到了自己,是不是比「焦虑型」这几个字来得丰富?
而且,我们在每个人面前的状态也不一样。也许在父母面前是更安全的,但在伴侣面前就变得更焦虑了。那么,是什么带来了这些不同?在那一刻,什么激活了我的焦虑、或我的回避?……我们能够诚实地,不加遮掩地面对自己吗?
我们喜欢标签,喜欢快速的、简单的解释,也很喜欢问「所以我要怎么做?」因为它会带来确定感。就像看病前很担心,一旦医生说了这病叫啥,立马会放松一点,「好在这病有名字」。
而在自我理解的过程中,如果止步于这些快速的解释,会让人远离自己的真实。但这也无可厚非,因为,对自己诚实是需要准备与勇气的。
想象一下,就像从我在「中国」变成我在「XX 经度 XX 纬度」,从一群人变成只有自己,是不是会有些不确定、恐慌?
这时,你进入了一片未知领域,需要负起「建筑」自己的责任,没有现成的指导、现成的答案。这也是心理咨询师同样需要给自己找咨询师的原因,因为在没有人「监督」的时候,人真的很难待在这条不容易的路上:诚实地看到我是谁。
存在主义的观点认为,无论我们能从别人那里获得多少帮助、依赖,每个人都必须承担对自己生活的最终责任。
所以,比起发现自己生命的独特、理解自己的复杂,一句「因为我是焦虑型依恋啊」,是不是轻松很多呢,仿佛那里有答案可以给我们抄。
02
通往诚实、通往自我理解的路并不容易,在心理动力学取向的心理咨询中,有阻抗(resistance)、防御(defense)等视角来帮助我们发现这些阻碍。不过这些说起来又太久了,我先分享一个在咨询之外可以尝试的方法吧。
日记。
日记真挺好的!如果运用得当,体验性和观察性自我都能得到发展。
在开始写的时候,你可以试着随心所欲、自由落笔。充分地接触「体验性自我」也不容易,打开一个空白文档,体会一下要捕捉那些转瞬即逝的体验难不难就知道了。体验可以是思绪、情绪、回忆、身体感受、某个想象的画面、一种味道……
接着,你可以从观察性的角度做一些整理,问自己一些问题,或者想象自己的咨询师可能会说什么:我感受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什么引发了我的感受/思绪;这些感受和思绪又对我有哪些影响…
记得不要去找快速简单的解释,不要用一个术语去概括你内心的体验,而是把它展开、展开。就像一幅画,是细节使它变得特别。
写完之后,你对自己有新发现吗,有没有产生更多好奇和疑惑呢?
除了文字这种载体,你还有哪些别的尝试?
最后,我还想说,理解自己并不是一个可以被轻易逃避的事。有的人喜欢看向自己,通过自己来接近这个宇宙;也有的人喜欢看向外部世界,从外面「弹回来」的东西反思自己。不管是哪条路,都会遇到自己。
所以,似乎路径不同,但问题不变:你要面对真实,成为自己吗?
关于咨询师
————————
我比较关注的议题是亲密关系和家庭关系,如果你当前的困扰与伴侣或家人有关,或许我可以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