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哀伤迟迟走不出来,我该怎么帮助TA?

健康   2024-11-11 21:58   北京  


回顾我们过往的人生经历,你会发现那些久久不能释怀的伤痛往往伴随着某种程度的丧失。例如:


◍ 幼年时,因心爱玩具丢失/被送出的难过;成年后,可能产生对于生活中各种物品、事件、关系等的绝对掌控。


◍ 青春期,转学或搬家导致环境变化,突然与同学/朋友分别的悲痛;成年后,可能导致安全感不足,防御意识过强。


◍ 父母/伴侣/子女/亲朋等重要他人的突然离世, 可能造成自我信念的崩塌,长期陷入哀伤中,引发延长哀伤障碍(prolonged grief disorder,DSM、ICD-11),严重影响生活。


在我们的社会文化中,我们学习“生”的知识,却对如何面对丧失、离别和死/亡闭口不谈。

甚至在许多人眼里,应对哀伤与丧失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情,根本不需要学习,仿若当它们发生后,时间会让人们自然而然地面对并接受。

其实,这个认知是错误的!事实上,未能处理好的哀伤情绪甚至有可能动摇人性、粉碎生活中其他方面的林林总总!

延长哀伤障碍(prolonged grief disorder,PGD)就是指一种由亲近的人去世引发的反应。

确定PGD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标准:

 持续悲痛 


在所爱的人去世的一年后,仍持续地感到悲痛和哀伤。并且,哀痛感受和行为超越了社会文化规范下正常的范围;

 过度怀念 


不能接受所爱之人离开的事实,会非常回避谈及丧失,对于逝者有持续的、大量的怀念;

 情感失调 


麻木、冷漠,情感反应减弱。对于任何事物、活动都丧失兴趣;或者对于丧失会产生爆发的愤怒,易激惹;

 严重自责 


偏执地认为所爱之人的离世是自己造成的,或者因为自己没能早发现一些迹象而导致;

 失去自我 


常有跟随逝者(通常是重要的他人)一起去了的想法,怀疑自己生活的意义。

原价1520元,大促优惠价1120元
👇立刻扫码查看详情👇



01

哀伤会经历的五个阶段


在我们的既定概念中,哀伤总是与悲伤相混淆,但其实哀伤包含悲伤(grief)与哀悼(mournning)两个方面的反应,是指人们在失去某人、某物时产生的正常情感反应。

哀伤的产生大多会伴随着生命转变,人们最开始会陷入一段巨大的失落中,在经历了一段混乱与调适之后,最终度过急性哀悼期,到达相对稳定的状态,一般会经历这五个阶段:


否认 denial:认为发生的一切都不是真的。这种防御机制是人们遭遇突然丧失时的缓冲剂,防止被强烈的情绪淹没。

愤怒 anger:反击阶段,人们会对他人的死亡产生愤怒:“为什么要抛下我/离我而去?!”,然而又因为自己的指责感到内疚,进而更加愤怒,并将愤怒转化为攻击亲近的人、甚至陌生人。

讨价还价 bargaining:试图争取时日,也可以称作「与死神的交涉」,例如在亲人去世之前祈祷“让他过完这个年/这个生日/这个冬天再走吧。”

沮丧 depression:放弃做任何挣扎,强烈的无助、沮丧、痛苦,对人的哀悼,压倒了一切希望、梦想和未来的计划。觉得失控,麻木,甚至感到想自杀。

接受 acceptance:最终承认这个人已经去世的事实,并且把爱人去世这个事件整合到自己的生命中,使之有意义。

并不是所有人都会依照顺序经历全部5个阶段,这只是帮助我们了解自己或他人处境的手段。

一般正常的哀伤反应确实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缓解,在一段时间内达到最终接受的状态。但是有些人在哀伤与丧失的初期或过程中就表现出比其他人更高的痛苦水平,而且这种痛苦水平往往是失控的,就有可能发展出复杂哀伤或延长哀伤障碍(PGD)

他们留恋丧失,“我必须不断悲伤,否则就会忘掉/背叛Ta,只要我不停地怀念,Ta就不会离去。”

👇点击试听,了解哀伤五个阶段👇

推荐一部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它讲述了一个中年男士经历丧失后与自我和解的道路。

主人公Lee因为在家中烧壁炉时的一个疏忽,让自己的三个孩子葬于火海。

第二天在警察局录完口供,却发现自己连过失杀人的罪名也不用背,从审问室出来,Lee直接从警察腰里抢过一把手枪就企图自杀。

图/《海边的曼彻斯特》

妻子无法原谅他,并与他离婚了。失去了父亲和丈夫身份的Lee同时也失去了一切希望,从此行尸走肉般地活着。

他关闭了情感阀门,没有力气再愤怒,就算听到哥哥的离世信息,也还是一如既往的麻木、绝望。

图/《海边的曼彻斯特》

影片近末尾时,Lee对他的侄子说:“I can’t beat it.(我走不出来了)”

这种「走不出」的境遇,像一个沼泽,困住人们的大脑。

研究者认为延长哀伤障碍患者在怀念逝者时的脑部活动与常人不同,他们对过去的回忆只限于那些有逝者参与的,好像过往的生命中,一切与逝者无关的记忆都被清除掉了。

并且,他们在想象、计划未来时有很大困难,他们认为“将来不会有任何好转,Ta离开后,我的生命就没有意义了。” 

这也许能够解释,为何他们会一直陷于过去,无法继续生活。



02
如何鉴别复杂哀伤?

弗洛伊德认为,处于哀伤中的人觉得世界看起来可怜且空虚,而处于抑郁中的人则认为自己很可怜且空虚。

虽然哀伤行为在许多时候和抑郁很像,但事实上,复杂哀伤有其独特的特点:

自尊
哀伤并不会导致自尊的丧失,但这个问题却在临床抑郁症中普遍存在。也就是说丧亲者在丧亲后不会失去对自己的尊重,如果出现也是暂时性的。
内疚
丧亲者体验到的内疚往往是与丧失某些特定方面相关的,而非影响到各个方面的自罪感。

鉴于复杂哀伤的症状与DSM其他的诊断类别中描述的现象有相似之处, 复杂哀伤常被诊断为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症、适应障碍或人格障碍,但临床实践和实证研究都发现他们并不能完全准确描述复杂哀伤的症状。

复杂哀伤的诊断标准如下表所示:

尽管我们一直强调复杂哀伤对于人们的影响是十分普遍且重大的,但很多时候我们可能还是低估了哀伤对于人们影响程度。

眼泪并不会消失,悲伤也不会就此殆尽,而是滞留在身体的某个部位,成为一个未完成的事件,在日后的生活中产生一些莫名的情绪及生理问题。

——罗伯特·A·内米耶尔

多项研究指出,大概有10%-30%的丧亲人群会发展成复杂哀伤,同时还会伴随着如抑郁、高度紧张和心脏问题、工作和社会损伤、药物滥用及生活质量下降,甚至自杀的高风险。

现阶段,已经有很多研究者探索出更有效的干预复杂哀伤的方式前文提到的罗伯特·A·内米耶尔(Robert A. Neimeyer)博士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原价1520元,大促优惠价1120元
👇立刻扫码查看详情👇



03
罗伯特·A·内米耶尔——该领域领军人物

长久以来,咨询师们都很少接受应对死亡、丧失的专业培训,对理论不熟悉,更加无法精细地为来访者提供有效干预。

但是在国际上,哀伤干预领域已经得到了许多专业人士的关注,并积累了许多先驱的探索、实践和理论成果,有相对成熟地干预策略和技术。

其中,内米耶尔作为该领域的代表人物,提出并推广了意义建构的概念,在过去20年间对哀伤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罗伯特·A·内米耶尔

罗伯特·A·内米耶尔的荣誉与成就

在当代哀伤研究与干预领域,他是令人瞩目的领军学者,被称为当代教科书式的心理咨询师。

他曾担任死亡教育和咨询协会 (ADEC) 主席,以及死亡、临终和丧亲国际工作组主席。

目前,他担任波特兰丧失和变迁研究学院(PI)的院长,该学院在哀伤咨询方面提供高水平的专业继续教育,专注于帮助、咨询师、社会工作者、生活教练、牧师,以及其他与努力重建自己生活的人一起工作的专业人士建立专业能力。

为表彰他的学术贡献,他被孟菲斯大学授予杰出教师奖,成为美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部的会员,并被死/亡教育和咨询协会授予终身成就奖

作为孟菲斯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罗伯特博士积极从事相关临床实践,他于2001年提出了后现代建构主义意义重建理论 (Meaning Reconstruction) 并成功地将其应用于临床哀伤咨询中

罗伯特博士还出版了30多本关于悲伤咨询技术和悲伤与表达艺术的书籍,包括《咨询丧亲者和悲伤的创造性实践》、《表达艺术:创造意义的实践》等,是一位非常资深的专家、学者、老师。

注:罗伯特·A·内米耶尔著,豆瓣评分8.3

他认为意义重建时丧失个体需要面对的重要过程。像所爱之人离世这样未能预料到的、与预期不一致的事件发生时,个体需要重新定义自我,并且重新学习学习在没有逝者的世界里继续生活。

同时,他也是一位极具人文关怀的大师,与简单心理Uni合作的这门《哀伤与创伤干预专题课》的时间恰好是在2022年12月国内疫情开放之际,老爷子精心设计了课程内容并专门录制的教学视频,里面融入了一系列哀伤干预策略和技术,期望帮助人们重建意义,协调生者与亡者之间的持续性联结,修复破碎的人生故事,继续人生的旅程。

这门课到目前为止已经开班到第5期,前4期广受好评,这里引用一位已学过的学员对课程精华的提炼,帮助想要学习的你增加对课程的感知:


不论是对心理咨询专业工作者,还是经历过丧失的普通人,这门课都很有帮助!必须推荐,让优质课程被看到! 


1、课程框架很清晰、系统。课程体系设计非常易于学员理解,学完后,対哀伤的理解和干预的框架已经深入脑海。 


2、课程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解非常详实。不仅有哀伤的双规模型等理论作为支撑,还给专业工作者提供了好几种非常具体可行的干预工具,并给予了很细致的指导,看完就能上手使用,太赞了!很实用! 


3、课程内容有扎实的科学研究做基础。培训者不仅分享了既往关于哀伤的研究结果,还分享了自己团队近几年做过的一些新的研究,让授课内容很有说服力。 


4、课程内容设计有文化敏感度,能更好地适应中国文化。 


5、课程素材极为丰富。在讲解之余,穿插了很多真实来访者的案例示范,也有音乐剧片段,能极大调动学员兴趣,一点都不枯燥。


6、培训者准备得非常充分、授课非常认真,能看出培训者的热情和负责任的精神。 


7、课程视频剪辑得比较易于学习,每一章节拆解成好几个短的学习视频,更容易学下去。 


真是一言难尽我对这门课的喜欢! 最后,给Neimeyer博士打call点赞!好喜欢他!快都去听他的课!


原价1520元,大促优惠价1120元
👇立刻扫码查看详情👇



04
这门课学什么?

本课程以建构主义心理学流派为基础,以重新建构生命意义作为解决哀伤问题、应对哀伤障碍的重要方式。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分为三大模块,理论讲解与案例相融合,循序渐进深入:

 模块一:评估和处理中国人的哀伤与丧失 

  • 从哀伤理论角度探索人们的丧失体验
  • 阐述适应性哀伤的本质:重建意义世界
  • 延长哀伤障碍的临床评估与诊断
  • 疫情相关的哀伤临床筛查评估工具、独特因素分析及重建意义干预措施
  • 与中国文化相结合,应对哀伤与丧失的文化独特性
  • 咨询师/治.疗师本人应对哀伤如何进行自我照料

 模块二:依恋取向的哀伤疗愈 

  • 生者与逝者之间重建持续联结以达到适应悲伤的目标
  • 运用丧亲的双轨模式进行个案概念化
  • 探索哀伤与丧失中的未完成事件,运用关系之树、空椅子、想象对话等技术有效干预

 模块三:重建意义——整合丧失、疗愈创伤 

  • 打造安全基地:哀伤疗愈师的“临在”性立场
  • 体会和辨别干预过程中的“在场”和“不在场”
  • 跨流派哀伤干预中的增强“临在”的技术
  • 评估创伤性丧失的工具和量表
  • 艺术相关技术辅助疗愈哀伤,包括虚拟梦境故事等

👇上下滚动查看课程详情👇


👇点击试听,进一步了解课程👇

课程优势


优势一:国际级导师授课

两位授课老师罗伯特·A·内米耶尔与吴嫣琳联合授课,业内极具知名度。

优势二:内容全面且专业

探索和了解国际上领先的丧失理论,认识丧失后适应的本质及过程,借鉴依恋、创伤、叙事、家庭系统和意义重建等取向,深入学习哀伤咨询的核心干预技术。

优势三:融入中国特色,本土化适配

结合东方文化背景,讲授在特定环境中技术的应用方式及注意事项。

优势四:理论与案例融合,助于掌握并应用

结合对临床片段的观摩,了解众多咨询工具的具体使用方法,能够在实践中掌握和灵活应用它们。

配套服务


 丰富的课程配套资源 
 为你的学习提供充分支持 

助教答疑+定制习题,保证你的学习效果
双语视频+中文文稿,支持你的学习进展

👇上下滚动查看更多👇


 双认证学时 
 助你打通哀伤咨询师的未来之路 



《哀伤咨询与创伤干预专题课》
罗伯特·A·内米耶尔博士亲授
理论+实操+临床观摩
强专业+泛适用
从0到1顺利搭建哀伤咨询理论体系与实操架构

原价1520元,大促优惠价1120元
👇立刻扫码查看详情👇

双11大促优惠最后一周

👇更多优惠,进入主会场了解👇


参考文献
————————
[1]丁亚丹,郑凡凡,黄栎株,何丽兰,高子莹.哀伤辅导及哀伤应对策略的研究进展[J].循证护理,2022,8(13):1769-1772.
[2]崔芳芳,李秋芳,赵毛妮.国内外哀伤辅导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教育,2017,14(11):872-876.
[3] J.威廉.沃登.2.哀伤咨询与哀伤干预
[4] 徐洁,陈顺森,张日昇 ,常美玲 .复杂哀伤的诊断和预防干预[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5):708-710.

简单心理
简单心理是一个引领自我探索和成长的心理健康服务平台,我们提供高质量的科普内容、心理课程、心理咨询服务,给你向内生长的力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