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不迷路,更多实用科普
在我们的身体里,胆囊似乎不算很起眼,但也有不少疾病跟它有关,比如胆囊结石,胆囊炎,胆囊息肉,甚至胆囊癌。
有人问,体检发现胆囊息肉会癌变吗?胆囊息肉到癌变一般是多少年?今天,就来科普一下,揭开这个神秘的“谜底”。
什么是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泛指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的病变,所以通常统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其并不非一种单一的疾病,类型多种多样。
大部分患者是在体检的时候做B超检查发现的,一般没有症状,少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右上腹疼痛等症状。
怎样的胆囊息肉可能会癌变?
胆囊息肉样病变以胆固醇息肉最为多见,约占六成左右。胆固醇息肉其实就是胆固醇沉着于胆囊黏膜固有膜的巨噬细胞内,逐步向黏膜表面突起,促使黏膜上皮增生、罗-阿窦增多及肌层增厚而形成息肉。通常为多发性小息肉,胆固醇性息肉通常比较“温和”,一般不会癌变。此外还有炎症性息肉,这是炎症刺激而形成的一种肉芽肿病变,通常也不会癌变。
值得注意的是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相对来说就没那么“友善”了。一般来说,如果息肉直径小于1厘米,癌变可能性相对较小;要是直径超过1厘米尤其是1.5厘米以上,那就要高度警惕了,癌变的风险会明显增加。
胆囊癌的高危因素,除了胆囊腺瘤性息肉,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值得我们注意,比如:胆囊结石(胆囊结石是一种在胆囊腔内形成的固体颗粒,结石长期刺激胆囊黏膜,可引发胆囊炎,从而增加胆囊癌变风险);比如胆囊腺肌症、瓷化胆囊、胆囊壁间结石、萎缩胆囊、胆胰管汇合异常、先天性胆管囊肿、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疾病。
此外遗传因素也可能参与了部分胆囊癌的发生。
很难确切地说从胆囊息肉发展到癌变需要多长时间,好比问“从种子长成大树要多久”,不同的种子、不同的环境,结果大不相同。每个人的身体都是一个独特的“小宇宙”,息肉的发展速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个人的生活习惯,要是整天抽烟、喝酒、熬夜,那无疑是给息肉癌变“加速”。再比如身体的免疫系统,要是免疫力低下,对抗息肉癌变的“战斗力”就不足。
曾经有位患者,一开始发现胆囊息肉的时候,直径还不到5毫米,他没当回事,不管不顾从不复查。可过了几年再检查,息肉已经长到1.2厘米了,这可把他吓得不轻,好在及时治疗,避免了不可控悲剧的发生。
体检发现胆囊息肉(息肉性病变)怎么做?
一旦发现胆囊息肉,要定期进行体检复查,动态观察息肉的变化,就像给身体里的这个“小隐患”装上监控,随时掌握它的动态。
(1)通常建议每半年至一年左右定期检查;
(2)如果息肉超过7mm(0.7cm),需引起重视,要加强监控,可酌情增加复查频次。
(3)如果息肉超过10mm(1cm),通常需考虑手术治疗。
(4)如出现右上腹不适等症状,随时就诊。
(5)就诊科室:肝胆外科(如没有单独的肝胆外科,可以普外科)。
对于胆囊息肉,我们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必过度恐慌。
定期体检复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减少胆固醇的合成和积聚,降低胆固醇结石与胆固醇污染带来的癌变风险;适量运动,控制体重,作息规律,少熬夜等。
举手之劳,支持作者
点赞、分享、在看、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