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任峰:AI制药的商业化难题,英矽智能想清楚了
文摘
2025-01-15 18:31
四川
2025年JP摩根医疗大会前夕,AI制药公司英矽智能打响开年第一枪。近日,英矽智能宣布与意大利美纳里尼集团二次达成合作,以5.5亿美元总额对外授权一款潜在同类最佳(best-in-class)肿瘤候选药物。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一年前,英矽智能与美纳里尼曾就临床前KAT6抑制剂MEN2312达成独家许可协议,这是一种用于乳腺癌和其他肿瘤治疗的创新小分子药物,目前已经进入到临床阶段。据统计,英矽智能累计完成四项药物对外授权合作,涉及总金额超过15亿美金。几乎在同一时间,英矽智能开启了E轮融资,预计本轮融资总规模超过1亿美金。英矽智能是成立较早的AI制药公司之一,在过去一年波动的生物医药周期中,实现了多个研发进展。而与此同时,2024年也是跌宕起伏,充满不确定性的一年。过去一年,AI蛋白质结构预测和蛋白质设计获得诺贝尔奖,创下行业重大里程碑。同时,AI芯片巨头英伟达和人工智能领军者OpenAI也坐不住了,纷纷跑步进场,前者投资多家AI制药创业公司,后者与赛诺菲牵手打造AI制药的王炸组合。然而,成立较早的头部制药公司的表现却与外界对AI制药的期望相背离。先有Relay进展领先的管线临床失利、再有BenevolentAI核心管线临床2期失败后两次裁员、去年Exscientia和Recursion两大头部企业更是宣布合并…老牌玩家状况频发,为整个赛道的发展蒙上一层不确定性。近期,智药局以英矽智能与美纳里尼二次达成BD交易切入,采访了其联合首席执行官兼首席科学官任峰博士,他深入分享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下AI制药企业发展可行路径。智药局:首先恭喜任峰博士,英矽智能时隔一年再次与美纳里尼达成管线对外授权合作,能否介绍一下此项合作的具体细节?您认为再次促成双方合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任峰:这是我们和美纳里尼的第二个管线授权合作,针对的是一个肿瘤领域的、具有同类最佳潜力的临床前项目,这个合作总额超过5.5亿美元,其中包括2000万美元的首付款,以及后续开发、监管和商业里程碑付款。与去年1月达成的KAT6小分子抑制剂授权合作相比,这次达成合作的也是处于临床前阶段的项目,但不管是首付款还是交易规模都实现了增长,可以看作是合作伙伴对英矽智能的AI平台能力和研发专业水平的再次认可。另外,我们也非常高兴看到,此前对外授权的KAT6项目在合作伙伴的主导下,非常高效地推进,已经进入到了临床阶段。促成本次合作的原因,一方面是上一个合作推进比较顺利,双方都非常满意,另一个重要原因,我认为是我们的合作伙伴美纳里尼集团和Stemline对于抗肿瘤领域有比较长远的整体规划。在抗肿瘤领域,Stemline目前已经有三款商业化产品,而他们从英矽智能这里授权引进的项目进展相对都更为早期,在达成合作时两个项目都处于临床前阶段,正好与他们已有的管线形成了梯度互补,帮助他们建立在抗肿瘤领域丰富的、源源不断的“弹药库”。智药局:此次达成合作的是一款怎样的候选药物?目前处于什么阶段?AI平台在其开发过程中扮演怎样的角色?任峰:由于合作伙伴的需求,我们暂时不能披露这款候选药物的靶点。可以介绍的是,这也是一款针对热门靶点的高选择性小分子抑制剂,在全球范围内还没有同样的靶点获批上市的药物。英矽智能的候选分子具有同类最佳(best-in-class)的潜力,这个分子结构是在英矽智能自有生成化学平台Chemistry42助力下完成的。我们已完成了完整的临床前研究,并观察到这款候选药物在多个癌种模型中的广泛抗肿瘤活性。智药局:我们注意到英矽智能已经成功授权多款药物,这意味着公司在对外授权的商业模式走通了吗?任峰:我们内部的看法是非常积极的,去年英矽智能就成功对外授权两款药物,同时交易的首付款和总金额都挺高,很高兴今年我们再一次和美纳里尼达成管线授权合作。对英矽智能而言,“自研管线+license out”是目前确定性最高、投入产出比最高的商业模式。今年也是我们开启对外授权的第三年,我们的收入也有了可观的增长,意味着英矽智能整体上实现了健康的发展。未来,我们期待维持这样的商业周转节奏,每年成功达成1-2个授权合作,如果连续多年实现了这样的目标,那我认为英矽智能的商业模式基本走通了。智药局:公司能够达成多笔对外授权,有什么心得?您认为AI做出了什么突出贡献?任峰:首先,找准自己的定位,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英矽智能的强项是通过AI平台找到药物的新靶点,以及设计出更好的分子,发挥AI在早期研发的优势。而在化学合成和临床试验阶段,我们交由合作伙伴主导,这让我们的团队和成本更加可控,尽量减少医药寒冬的影响。此外,在靶点的选择上也做了很多平衡。尽管AI能够发现原创性非常高的靶点,例如我们的抗特发性肺纤维化药物ISM001-055这个靶点全球只有我们一家在做。但实际上,创新靶点的风险相对也较大,因此我们管线组合中,25%是布局first in class的创新靶点,剩下的75%则是差异化的已知的、经过验证过的靶点。正因为AI对已知靶点的效率更高,让我们减少了很多试错成本。在有限的资源下,我们可以开展更多的项目,目前英矽智能有30多个内部的管线,很少有公司能够达到这个数量,也让我们有更多机会对外授权。智药局:我们注意到英矽智能在2025年初启动E轮融资的计划,预计这轮融资什么时候完成,对于融资分配有什么具体规划吗?任峰:是的,我们在1月初正式启动新一轮的融资,先后与惠理集团、浦东创投和浦兴协同基金、锡创投和宜兴国控等机构达成股权融资协议,这三方机构将联合领投英矽智能规模逾1亿美金的E轮融资,进一步支持我们在人工智能及生物医药领域的全面发展。对于什么时候完成这轮融资还没有明确的时间线,我们也在加速推进,希望确保全球投资者都参与进来。本轮融资我们计划将30%左右的资金投入到自动化实验室的升级搭建和AI平台优化调整,期待融合大语言模型(LLM)等前沿技术,进一步提升AI软件平台在靶点发现、分子生成等领域的能力。在硬件方面,我们计划利用自动化机器人实验室,实现7x24小时的高通量数据产出,为特定领域的算法搭建和训练创造基石。AI始终是应用场景的“底座”,行业真正稀缺的并不是AI技术,而是可以盈利的应用场景,以及在细分赛道深耕并做到全球前列的能力。因此,英矽智能计划持续关注创新药领域,将60%-70%的资金投入到药物研发,进一步深化生物医药研发场景的AI技术应用,比如领先抗特发性肺纤维化药物ISM001-055进一步临床验证,以及其他自主研发或合作研发药物管线的高效推进与持续探索。智药局:尽管一些老牌AI制药公司在临床上并没有令人瞩目的表现,但全球投资界对 AI制药的关注与投资依然在不断增加,您认为2025年 AI制药行业将形成怎样的竞争格局?任峰:过去的几年时间AI制药被过度炒作了,可以看到每个月都有融资宣传。2024年全球AI制药的融资没有停止,但投资的逻辑发生了变化,大家逐渐回归理性,钱流向真正有实力技术、能不断涌现好的结果、或者实现自我造血的AI制药公司。你会看到讲故事的时代过去了,海外起步早的AI制药公司如果没有成果,大浪淘沙之下仍然会面临危机,比如BenevolentAI临床2期失败后两次裁员180位员工、美国的两家代表性的AI制药上市公司Recursion和Exscientia合并。所以说我们现在整个行业处于整合阶段,以前在过度炒作过程当中出现了太多良莠不齐的公司。有的公司合并,有的公司开不下去,有的公司转型,有的公司继续在AI制药这个领域深耕,现在整个行业处在一个优胜劣汰的阶段。智药局:随着算力、机器人等领域的不断发展,今年AI制药领域可能会迎来哪些新突破?任峰:首先,AI赋能未来的各个领域大家都有共识,这个是肯定会发生的事。关键是在什么时候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发生,大家有可能还没有看清楚。但是普遍认为AI重塑各个领域,这个是未来的一个趋势,已经不可改变了。跨国药企、传统药企、AI制药企业,大家都越来越愿意做这方面的尝试,各种形式的合作在涌现。其次,大家都讨论用AI赋能生物医药的方方面面,这个过程需要评判标准,一些人觉得技术是个好指标,但坦白讲哪怕是内行也很难去界定技术的优劣。在我们看来,其实就看两个方面,一个是管线,一个是收入,管线意味着你的AI平台推进项目的能力,收入意味着同行伙伴对你的认可,这样判断可能是比较显性的指标,其他方面不需要去细究。所以整体而言,值得期待的还是那两个方面,AI制药领域迎来越来越多的研发里程碑,以及AI制药公司围绕平台授权、CRO业务、管线交易等达成更多合作。
智药局
了解和投资中国合成生物、AI制药的重要信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