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珍版的威尼斯”——施普雷森林|德国探索之旅

文化   旅游   2024-10-03 14:52   上海  

栏目介绍

近年来,中德交流日益频繁。“中德人文交流”特邀驻德多年专家李国强老师开设《德国探索之旅》栏目,讲述德国城市故事,展示城市的丰富历史遗迹和现代化建筑,带您领略德国的浓厚历史文化,探索自然风光,游览黑森林和阿尔卑斯山脉,欣赏迷人的湖泊和山峰。在栏目中品味其丰富的文化,感受其独特的风情,以期促进中德文化交流。

上期回顾:德国母亲河——米格湖和米格塔|德国探索之旅

距柏林东南方向100公里处有一片约475平方公里的地区,那里生活着德国少数民族索尔本族人(Sorben)。该地区的地貌形成于大约15000年至20000年前的最后一个冰川时期,现在主要由草地、森林和沼泽组成,施普雷河在此被分成无数条支流,它们与人工河道交织成网,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水系,总长度超过1500公里,是6000多种动植物的栖息地,这里的居民在一定程度上还保留着传统的生活方式。正是这一切构成了该地区特有的自然文化景观。第36站,我们继续沿施普雷河逆流而上,去看看柏林域外的施普雷河风光,见识一下被德国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与诗人冯塔纳(Theodor Fontane, 1819-1898)誉为“袖珍版的威尼斯”的“施普雷森林”(Spreewald)。


施普雷森林 © berlin-ick-liebe-dir.de


特色商品


施普雷森林酸黄瓜 © urlaubsreich.de


说起施普雷森林,看过德国影片《再见吧,列宁!》的读者一定记得这样一个场景:主人公为了满足他病母想吃民德时期知名品牌、但在超市已下架的“施普雷森林酸黄瓜”的愿望,同时又不能让她知道户外世界已不再是她为之奋斗的民主德国,不得已去垃圾桶翻找被邻居们扔掉的该品牌酸黄瓜的空瓶子。


黄瓜日活动


随着东西德国的融合,“施普雷森林”这个品牌的酸黄瓜早已重又现身在德国大小食品超市的货架上,这种香脆的酸黄瓜虽比其他品牌贵,但口感确实不错,它非但富有钾、维C和纤维素,且低热低脂,既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又可帮助控制体重,实属一种健康食品。其实,施普雷森林酸黄瓜不仅仅只是一种美食,它已成了一个当地文化的符号。每年8月第一个周末,施普雷森林地区就会举办“黄瓜日”活动,不仅让游客见识传统的酸黄瓜制作工艺,还激发民众通过更多地消费本地商品来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显然,“黄瓜日”活动在做商业宣传的同时,也在体现它的社会价值。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派茨鲤鱼节


当然,施普雷森林的特产并不仅限于酸黄瓜。比如派茨(Peitz)的鲤鱼,那里的养殖场历史上曾是普鲁士王室河鲜定点特供地,现在是全德规模最大鲤鱼产地,年产量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百分之五。一年一度的“派茨鲤鱼节”向人们展示捕捞鲤鱼的生产过程,吸引大量游客前往观赏。当然,现场品尝刚捕获的不同口味的新鲜鲤鱼,更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体验。


除了酸黄瓜和鲤鱼以外,“施普雷森林亚麻油”也是该地区的特色商品,其压榨技术具有300多年历史,这种金黄色的植物油含有丰富的Omega-3脂肪酸,被誉为“瓶装黄金”,是主厨们的首选之物。

 

生态环境


施普雷森林于1991年4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生物圈保护区”,又称“景观保护区”,区内共划分了10个“核心区”和23个“自然保护区”。被列为“核心区”的有原生态森林,它们虽只占全区面积的3%,但属一级保护,是最重要的保护对象,“核心区”内禁止人类的所有活动。二级保护区(主要是湿地、低地雨林、沼泽及溪流等)内,人类虽可进行经营活动,但受到严格管控,为此主管当局制定了保护动植物多样性及其生存空间的相关规定。受三四级保护的面积最大,占施普雷森林生态圈保护区的80%,它们分别称为“和谐文化景观区”和“生态再造区”。在文化景观区,弘扬文化、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三者得到了较好结合,切实做到了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可持续协同发展。而“生态再造区”的首要任务是恢复先前遭受人为破坏的自然环境,重塑生态平衡。

 

最美小村


施普雷森林中的“贡多拉”


雷德(Lehde)是一个施普雷森林地区最美的迷你小村,现有居民仅130人。村落被水路环绕,小舟成了居民们重要的出行工具。每年五月初,当施普雷森林拉开旅游季序幕之时,周边大城市的居民便会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来此一日游,而雷德则是游客们必到的打卡地。他们从吕本瑙(Lübbenau)乘坐小船,穿过幽静的原始森林来到这里,在露天博物馆内见识本地区索尔本人的生活方式,观赏他们的民族服装、艺术品、陶艺作品等,还能参观蓝印花布作坊,了解索尔本人的印染手艺。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水上狂欢活动

雷德村露天博物馆 © image.geo.de

施普雷森林中的邮递员 © ga.de


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施普雷森林地区类似雷德小村的村落开始有陆路与外界连通,尽管如此,铺着沥青的柏油马路在当地人眼中依然是“异物”,他们更喜欢近似天然、连接大部分保护区的骑行小道,正是这网络大大提升了施普雷森林的旅游价值。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游客在施普雷森林地区的留宿量居勃兰登堡州之首,达210万次,与2019年相比增长了1.6个百分点。显然,该地区的旅游业已从四年前的疫情中复苏。

 

“我愿意!”


施普雷森林中的爱情之舟 © spree-liebe.de


施普雷森林也是新人们庄严宣布“我愿意!”的最佳地方。无论是乘坐马车、在古老宫殿或乡村别墅中举行彰显身份地位的经典式婚礼,还是在雷德村露天博物馆的历史氛围中发出“我愿意!”之心声,或是乘坐木舟,在静如镜面的水中欣赏原始森林的倒影,这种与大自然零距离的接触给婚庆仪式增添了一种浪漫色彩。


冯塔纳在他《勃兰登堡漫游记》的一首诗中,把施普雷森林的水、舟与船工与意大利水城相提并论,称这里“不缺威尼斯的魅力”(Nichts von dem Zauber von Venedig fehlte),当年就吸引了众多画家来此创作,而今日的年轻情侣也纷纷将此选作他们步入婚姻殿堂的首站,于是专注这一消费市场的婚纱店、珠宝店、摄影店、甜品店、餐饮店、酒店等也在该地区应运而生。


正文中未注明来源图片均由作者本人拍摄


作者简介




李国强,1971年进入上海外国语学校学习德语,1982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德国语言文学专业,获本科学士学位。毕业后曾在上海仪表系统任科技翻译,1988年至2020年在同济大学从事德语教学和学校外事管理工作,参与了同济大学中德学院、中德职教学院、中德工程学院等项目的筹建工作,并先后三次受教育部、科技部派遣在我驻德国使馆教育处、科技处任一等秘书,从事中德两国科教领域的双边交流工作,2021年3月起负责上海杉达学院对德交流合作工作。


编辑:陈惠兰

审校:俞宙明

中德人文交流
以讲述中德人文交流好故事、传播中德人文交流好声音、拓宽中德人文交流纽带为目标,搭建中德人文交流对话的重要信息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