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与无地方》:基于人本主义的二元地方观念

学术   2024-07-24 17:01   北京  


作者:

雷晶晶,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湖北省城镇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本文摘自《地方与无地方:基于人本主义的二元地方观念》,原文刊登于《建筑师》杂志2024年6月刊,总第229期P137-141。微信版已略去文中所有注释、图片来源、参考文献等信息,正式版本以原文为准。


本刊所有文章均已在中国知网、国家哲学社科文献中心、超星、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上线,用户可自行下载阅读。

引用格式:雷晶晶. 《地方与无地方》:基于人本主义的二元地方观念[J]. 建筑师,2024(03):137-141.


《地方与无地方》是加拿大著名人文地理学家爱德华·雷尔夫的代表作,也是人本主义学派奠定研究范式之作。主要从学术脉络、研究架构和当代影响三方面展开:首先讨论人本主义研究范式时代背景,及其与建筑学的关联;然后解析本书多重二元论架构,包括二元对立批判、现象学此在与地方、整全性地方建造;最后评述后续影响与当代性。


目录概览


  • 一、研究范式和学术背景
  • 二、地方:二元论诠释架构
  • 三、回望:同时代性与当代影响




一、研究范式和学术背景

1.人本主义研究范式


《地方与无地方》(Place and Placelessness,1976年)是人文地理学名作,奠定人本主义研究范式,也是最早以“地方”(Place)为专题的研究。本书初版(图1)由爱德华·雷尔夫(Edward Relph,1944—)在多伦多大学的博士论文(1973年)修订出版。20世纪70年代地理学有整体计量化、专门化和人文化趋势,人文地理学出现人本主义(humanistic geography)和激进主义(radical geography)两大研究范式。由于本书主题和研究范式开创性,雷尔夫与段义孚(Yi-fu Tuan,1930—2022)(图2)、布蒂默(Anne Buttimer,1938—2017)(图3)一道,开创人文地理学人本主义学派,奠定基本问题意识、理论取向和研究方法。后来同属该学派的大卫·西蒙(David Seamon)称本书为:人本主义地理学鼎盛期最主要文献。


图1:雷尔夫《地方与无地方》(Place and Placelessness,1976年)初版封面


图2:段义孚《空间与地方》(Space and Place,1977年)初版封面


图3:布蒂默、西蒙《人的空间与地方经验》(The Human Experience of Space and Place,1980年)再版封面


人本主义范式有如下取向:①以人类为中心,以人的存在、发展和福祉为目标,充分发挥人类意识、认识和创造能动性,理解生活事件之价值、意义和目的;②坚持普遍主义并以“地方”为核心范畴,后者是建构人类主体性、社会生活和行为的前提,也是普遍的、超历史的人类境况;③现象学的建构主义取向,基于现象学还原及其“严格科学”方法,阐释人与地方意向性关联的研究。人类中心主义、普遍主义和现象学建构,是人文地理学人本主义范式的主要特征。


2.“地方”问题提出与跨学科视野


本书选择地方(Place)作为核心议题,以“二战”后整体空间现实与学术转向为背景;雷尔夫扎根乡野,早年地方生活和存在主义阅读,奠定初始研究动机和跨学科视野。“二战”后重建中,现代空间普遍化与客观化,剧烈推进呈碾压之势——社会住宅、摩天大楼和城市建设同质化展开。同时,前现代异质性景观大量存在,与同质化现代空间呈鲜明对峙。雷尔夫家乡在英国威尔士瓦伊河谷地区,自然和人工、前现代和现代景观对立并置,形成初始地方感。此外,早年阅读加缪和萨特等存在主义文学,该喜好预示研究与现象学的亲和性。后来雷尔夫赴加拿大,以地方为主要对象,从事人文地理研究。由于学科内部缺乏“地方”专题研究,推动他围绕地方、地方感(sense of place)、场所精神(genius loci)、根性(roots)、失根(uprooting)等关键词,展开跨学科探索。


其跨学科视野,同步于“二战”后建筑理论化趋势:现象学方法、空间问题、人本主义,后现代建筑的当代批判等,促使雷尔夫广泛借鉴建筑学理论。首先,现象学作为现代科学之扬弃,以胡塞尔的“严格科学”为肇始;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诠释“地方”在存在主义现象学中的本体论地位;梅洛-庞蒂(Maurice Jean Jacques Merleau-Ponty)知觉与行为分析指向身体感知的现象学路径。“二战”后建筑学具有敏锐的理论意识,相较于地理学更早引入现象学思维——拉斯姆森(Steen Eiler Rasmussen)、凯文·林奇(Kevin Lynch)和诺伯格-舒尔茨(Christian Norberg-Schulz)等提供关于建筑体验、城市认知和景观经验等方面研究参照。


20世纪60~70年代激进理论空间转向,启示人文地理学经典空间—地方对立范式;雷尔夫吸纳激进空间理论,建立地方—无地方二元对立框架;参照现代建筑空间理论解读现当代建筑。激进理论是其重要理论资源,由福柯(Michel Foucault)兴起空间文化研究,使建筑空间成为堪破现代治理术的关键。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日常生活批判,融合激进理论和现象学,其中地方是日常生活实践的场所。地理学同侪段义孚偏好传统地方,雷尔夫则参考吉迪翁(Sigfried Giedion)正统化空间理论,理解现当代建筑。


雷尔夫还与建筑理论共享当代视角:此时建筑人本主义者关心意义问题,提供本真性建造的当代实例;后现代建筑与城市理论,直面美国当代城乡空间,具有现实批判视角。建筑人本主义者,如史学家斯科特(Geoffrey Scott)、建筑师凡·艾克(Aldo van Eyck),让雷尔夫本真性建造兼有历史和现实视野。文丘里(Robert Venturi)后现代建筑与城市理论,则提供最炙手可热的当代解读:从复杂性和矛盾性揭示差异性,挑战现代建筑普遍与同质化目标,对复杂现实的简单化处理;拉斯维加斯商业带的城市研究则借鉴符号学理论,剖析当代大众汽车文化和社会旅游中的城乡公路景观。


总之,“二战”后建筑理论围绕地方与空间问题的现象学前瞻性、激进理论空间批判、人本主义关切、后现代建筑与城市议题等,共同构成本书与建筑学在问题意识、价值取向和时代关切等重要问题上的强关联性。



二、地方:二元论诠释架构


1.地方/无地方:二元批判架构


本书围绕地方/无地方对立,形成总—分—合三元逻辑架构,具有结构化特征。全书共8章可分为四部分:①1—3章论及地方概念范畴;②4—5章涉及原理即地方认同和地方建造;③6—7章讨论无地方范畴、经验和当代表现;④第8章展望当代地方前景。其中第一、二部分为地方总论,第三部分为无地方对立论证,第四部分为综合与展望。


地方/无地方对立,遵循存在主义人本论原则。雷尔夫认为虽然地方在工业化与消费社会中日趋萎缩,但它却是人存在的本质方面。地方/无地方区分依据:①人地关系是识别地方、形成自我、建构认同前提;②存在的本真性/非本真性是建立区分首要条件;③据此区分归置地方环境,形成地方/无地方两套秩序化方案。


以上对立不必然导致地方/无地方的高下之别,然而当代环境不平衡发展,使雷尔夫在20世纪70年代选定弱势的地方立场。当时,雷尔夫所属地理学科,正被实证主义改造为计量科学,偏颇于科学主义和自然主义意识形态再生产。现象学对科学的扬弃,形成与之抗衡的重要力量:胡塞尔将人文学科改造为“严格科学”(Rigorous Science)的现象学方案;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现象学重新思考地方对存在者的意义。后者直接为本书提供深层理论架构。


2.“此在”(Dasein):深层理论架构


本书深层框架基于存在主义现象学,具有鲜明的理论建构自觉。本书基于海德格尔“此在”观念的不同维度,呈现三重主要对立:地方/无地方,内部性/外部性,本真性/非本真性。借此,现象学“此在”与“地方”相关联,并拓展三个主要问题域:空间与地方——范畴论,地方经验与地方认同——认识论,地方感与地方建造——实践论。据此,雷尔夫的地方理论建构与此在相关性体现为:①存在即栖居(dwelling)体现此在的生存条件,揭示人类存在于世间的生命境况,涉及空间/地方/无地方即范畴论问题;②存在的内部性/外部性(inside/outside)体现此在的澄明(illumination)路径,揭示此在向世界敞开的经验层次,涉及地方经验/地方认同即认识论问题;③存在的本真性/非本真性(authenticity/inauthenticity)体现此在的领会(understanding)与行动(action)层次,揭示此在与他人共在的生活常态,涉及地方感/地方建造即实践论问题。


3.地方建造(place-making):整全性实践


本书第5章讨论地方建造,该实践既是建筑师和规划师职业实践,也包括非职业者生活实践,体现多元主体参与的整全性。整全的地方建造实践,即自觉或不自觉地建造具有一定结构、形式和意义的地方系统。建造由专业者与非专业者共同参与,依照意识—行为的自觉/不自觉(selfconscious/unselfconscious)划分。据此地方建造作为物质空间生产,不再由专业者垄断,而是参与性的地方感(senses of place)和地方认同(identities of places)感知与意识生产。地方感即各人识别并感知地方和身份认同的能力,以及对地方延续性的感知能力,包括:方位识别、地方移情认同、人与地方深度连接等。由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依赖地方系统维持,则人们居住、使用和体验等行为,皆可为之赋予意义,从而使非专业者不自觉地参与地方建造成为可能。


非专业者不自觉的地方建造,源于直观领会的地方感,与专业者自觉建造共同构成整全的地方实践。这种不自觉建造,包括前工业社会“无建筑师的建筑”,即延续传统满足需要,以及日常行为将无地方转化为地方的本真化过程(authentification)。专业者自觉建造,源自反思性地领会地方感:如前工业社会精神化场所,有目的地体现精英意志,如雅典卫城、沙尔特主教堂、文艺复兴人本主义建筑;社会主义乌托邦共同体,如欧文“新协和村”和傅里叶“法兰斯泰尔”;19世纪美洲开拓者小屋;少数现代建筑师如阿尔托、赖特等,体现敏锐地方感非功效主导作品。自觉与不自觉的地方建造,即专业者职业实践与非专业者日常生活实践,共同构成我们历史性存在的真实世界。


综上,由于建筑事务的专门化、标准化和职业化,以及空间生产的抽象化与职能化,当今地方/无地方关系对立但力量不对等——地方正被由国家标准、大公司、大众传媒和职业建筑师、规划师共同推动的都市化、国际化和消费化吞噬而趋于无地方。雷尔夫通过揭示地方建造的整全性,证明该不利趋势可能由包容多元主体的共同实践予以改变。地方建造的整全实践,是职业者和非职业者共同参与,实践本真性存在的开放领域。



三、回望:同时代性与当代影响


从今日数字网络流媒体时代回望20世纪70年代,这部著作仍然有与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相关联的同时代性(contemporaneity),然而支持其文化批判立场的时代土壤已大为改变。本作出版后不久,大卫·西蒙受其影响(图4)继续探索知觉现象学引入地方研究路径。女性主义兴起,批判保守“地方”观念及“家”的迷思,固守传统男性权力场域而趋近保守主义。20世纪80~90年代全球化持续扩张,生活世界被数字网络更加紧密地压缩,趋近于扁平化、流体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全球化加剧流动性,使交通设施和虚拟网络,既可以是榨取利润的渠道,又可能是脱离桎梏,拥抱开放世界的逃逸路径。法国人类学家马克·奥热(Marc Augé,1935—)一改雷尔夫对待无地方的负面态度,视超现代“非地方”(non-places)为连接开放网络世界诸节点站台(nodes)(图5)。数字化网络和终端视窗,使人的感知巨变,伴随着社群关系以及社会交往方式虚拟化。在日趋原子化的冷漠社会中,社交网络大有取代地方扎根社群之势。相较于强联接(strong tie)的扎根社区,网络游民们更习惯建立一系列“弱联接”(weak tie)拓展交往、信息渠道和互助纽带,创造打破“面对面”交往中权力游戏固有规则的机遇……21世纪雷尔夫立场已然转变,2008年再版前言中(图6)他不再坚持地方/无地方二元对立,重新审视人与网络全球化的复杂关联。


图4:西蒙《生活世界地理学》A Geography of the Lifeworld)2015年再版封面


图5:奥热《非地方》(non-places)1995年英译版封面


图6:雷尔夫《地方与无地方》2021年中译版封面


对建筑学而言,本书以“地方”挑战先锋派现代主义教条,“无地方”揭露制度化抽象空间生产,其理论视角与20世纪80年代建筑学主要趋势产生共鸣:①人本主义立场,因假定前现代建筑的本真性,而与后现代建筑的历史主义倾向共鸣;②存在主义现象学视域,强调地域文化/环境特殊性,与肯尼思·弗兰姆普敦(Kenneth Frampton)批判的地域主义本土取向和环境意识合流;③地方建造的共享实践,符合消费社会大众主体民主化趋势,而与参与式设计、建筑人类学乡土研究、地方协力建造,等实践和理论形成共振。本书所提供理论视角,就其透视当代城市和地方性研究的时效性而论:①地方/无地方对立,有助于分析发达工业化空间生产,即大规模城市化的破坏性作用原理,全面认识其抹杀差异性的负面后果;②二元论架构出于文化批判视角,有20世纪70年代后工业转型期文化断裂的时代特殊性,不应忽视区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全球化超工业时代高流动性的处境差异;③地方建造,基于人本主义、强调共享和公平,以营造地方感和地方生活实践为导向,克服其前现代建筑本真性假设的局限性,对当代城乡社区营造和地方性研究仍有借鉴作用。


离开最初的家园,现代人永不停歇的冒险仍将继续。20世纪70年代,雷尔夫写下结语:“未来的地理现象到底是充斥着无地方性还是充满了有意义的地方,其责任仅在于我们自己。”当我们回首过往,批判地审视工业现代化熨平一切差异的地方褶皱时,雷尔夫基于人本主义,捍卫时代巨变中的弱者与差异性,依然保有现实活力。但是,时代之变远未就此终结。依存在主义,虚无并非宿命:人被宣判为永远有选择过何种生活之自由,并为此负担起全部责任。存在者追求本真性的实践,依然保有充分理解现实并加以重构的鲜活开放性。更加重要的是,为当下担负起全部责任,意味着直面今日现实而非逃避——无论逃避目的地是回家抑或是回到历史、文化、乡土、地域的“乡愁”之中。人、商品和信息全球流动及其数字化网络,使得任何封闭系统边界不复有其权威。超越地方/无地方对立之后,超越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潜能,同样蕴育于高速流变的时代机遇之中。


本文节选自解读〈地方与无地方〉:基于人本主义的二元地方观念,原文刊登于《建筑师》杂志2024年6月刊,微信版已略去文中所有注释、图片来源、参考文献等信息,正式版本以原文为准。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建筑师》No.229丨2024年6月刊


长按二维码
快速订购《建筑师》229期杂志



【新刊征订】
2024年杂志征订火热进行中!
【专题征稿】


【专题征稿】


【日常征稿】







责任编辑:刘    川
内容统筹:陈海娇
内容终审:易    娜
微信编辑:王天炜

建筑师 The Architect
定期转播《建筑师》杂志相关内容,掌握建筑界的热门信息和动态,受众交流、读者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