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的空间和生活——瑞士苏黎世住房合作社Greencity B3S住宅设计研究和居住体验

学术   2024-08-27 17:02   北京  



作者:

李寅,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国际设计中心主创建筑师,瑞士工程师与建筑师协会注册建筑师。


本文摘自《共享的空间和生活——瑞士苏黎世住房合作社Greencity B3S住宅设计研究和居住体验》,原文刊登于《建筑师》杂志2024年8月刊,总第230期P4-15。微信版已略去文中所有注释、图片来源、参考文献等信息,正式版本以原文为准。


本刊所有文章均已在中国知网、国家哲学社科文献中心、超星、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上线,用户可自行下载阅读。

引用格式:李寅. 共享的空间和生活——瑞士苏黎世住房合作社Greencity B3S住宅设计研究和居住体验[J]. 建筑师,2024(04):4-15.


随着中国房地产行业降温,住房将有望逐步回归居住属性,也为产权模式和住宅设计类型的探索提供新的契机。20世纪80年代以来,瑞士通过积极促进合作建房模式的发展,提供高质量平价住房,缓解了房地产过热带来的社会问题。本文通过总结笔者在苏黎世住房合作社6年的居住经历,梳理合作建房模式在公平性、合作性、社会性和可持续性方面的贡献,并解读其倡导的“共享空间”和“共享精神”,探讨建筑空间、住宅类型、邻里关系和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希望能为中国房地产行业和居住模式的升级和发展提供新思路。



目录概览


  • 一、瑞士住房合作社模式介绍
  • 二、申请流程和居住成本
  • 三、Greencity——废弃工业区转型:可持续2000W城市社区
  • 四、B3S地块建筑竞赛和评审
  • 五、B3S住宅建筑设计
  • 六、创新的户型设计和实际居住体验
  • 七、合作社模式的优劣
  • 八、对中国住宅开发模式和设计方法的启示和愿景




一、瑞士住房合作社模式介绍

住房合作社住宅是一种介于私人产权和公共产权之间的住宅产权形式,在欧洲特别是在瑞士,经过百年的探索和实践,成为一种较为常见的居住模式:老百姓集体成立非营利性的住房合作社并成为合作社社员,根据政府制定的相关政策,以类似地产开发商的身份在公开土地市场上进行置地、开发、设计、审批、建造、交付、居住、管理等全流程。建成后合作社集体持有建筑产权并进行管理,合作社社员并不直接持有房产,而是通过持有合作社的股份间接持有房产,并同时获得居住权(先有股权才有居住权,且只能自住)。股份额度根据房屋价值来确定,股权费用在加入合作社时一次性缴纳,并按定期存款利率获得利息(通常是住宅建成以后加入,个人资金不足时也可向银行借贷)。股权金可在退出合作社时取回,并转让给新晋的合作社社员。居住期间需要按月缴纳“成本型租金”,即合作社偿还贷款的费用和日常管理运营的费用总和,并按住宅面积配比分摊确定。换言之,住户既是房东,也是租客。由于不能对外出售或出租房产变现从而攫取利益,大大降低其投资属性,因而是“商品化住宅”的有益补充,可以有效抵御房地产投资过热的风险,非常符合“房住不炒”的理念。

与传统开发商相比,住房合作社的根本区别在于股东+租客双重身份、非营利性组织、自持房产、高品质的设计和施工四点。住房合作社在财务上可以盈利(例如通过沿街商铺的租金或者通过合作社自己运营来降低物业管理成本),但盈余部分不能直接变现,而是留在合作社集体内:比如对现有住宅进行修复和改建,提高居住品质;或者利用该资本继续开发新的合作社住房,扩大合作社的规模;或者通过下调租金的方式回馈合作社社员。合作社在年会上公示其年度运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并对议案发起投票,成员拥有提议权和投票权。由于是合作社自持物业,因此更注重高品质设计、高质量施工以及低运营成本,兼顾美观、经济、实用的原则,并不过于计较短期的盈利性,在各类决策中秉承“长期主义”的原则。


不同于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政府在财政上并不会投入合作社住房的投资建设,但为了保证住房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政府提供一系列扶持政策:在城市开发中强制规定合作社住宅比例;出售政府所持土地的建造权给住房合作社(即土地所有权仍属于政府,仅出售土地使用权,一般以60年为期限,到期可与政府商议续约);政府参股成为合作社股东获得投票权并参与合作社相关决议;为合作社提供银行贷款担保等。由于没有传统开发商的利润压力和营销成本,合作社住宅的租金相比市场租赁住宅便宜25%~35%。不到50万人口的苏黎世目前约有200多家住房合作社,所持住房数量占全市住房总数的15%左右。新建住宅中,这一比例更是高达25%~30%,有效缓解了地价和租金上涨导致居民房租和房贷压力过重的民生问题。


在住宅设计方面,合作社住房设计与商品房设计在设计策略上有着显著差异:首先,商品住宅突出“商品”二字,即住宅产品除了居住功能以外,还拥有商品属性;而合作社住宅则力图剥离其“商品”属性,重点考虑居住属性,也就是住宅是否宜居。其次,在设计层面而言,商品住宅为了保证利润,在立项伊始便由开发商通过精确计算,希望将每1平方米的建设面积都转换为可出售的面积指标,并在任务书中明确为得房率,建筑师在设计中常常通过压缩公共空间面积等手段满足这一设计要求;而住房合作社更注重公共空间和邻里空间的打造,强调空间的使用效率和舒适度,在制定任务书的过程中往往弱化得房率这一指标,从而赋予建筑师更大的自由度。以苏黎世的Sihlterrasse住宅项目为例:该项目一半为商业住宅,另一半是合作社住宅,两者在公共区域与套内面积配比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商品房住宅中作为公共空间的楼电梯间被挤压至最小,从而提高得房率;而合作社住宅则有意扩大这一空间,促进住户在此碰面交流。此外在地面层,合作社住宅布置了大量共享空间,如托儿所、可租赁的公共客房、共享工作坊、共享洗衣房晾衣房等;而商品住宅仅布置自行车库和公共客房(图1)。


图1:商品住宅和合作社住宅在公共空间的配置上有所区别,前者试图最小化公共区域以保证盈利最大化,后者更愿意提高公共空间比重以增强社区活力和身份认同(蓝色为商品住宅的公共区域,红色为合作社住宅的公共区域)。



二、申请流程和居住成本


建设用地局促的苏黎世住宅空置率长期不足1%,租房市场颇为紧俏。租金低廉的合作社住房不设置任何申请门槛,更是一房难求。因为毕业和工作的关系,笔者从2016年初开始在苏黎世寻找新的住房,因为预算有限而瞄准了合作社住房。在了解到Greencity合作社住宅开发项目后,分别于2016年12月和2017年1月两次申请参观该项目样板房,两次书面申请3.5室公寓(两室一厅一厨一卫)并最终通过geho合作社的面试,幸运地得到了居住于此的机会:Greencity新区B3S住宅第五层面向内院,阳台朝南,房间向西的3.5室公寓。2017年7月精装修房交付正式入住。


该住宅的建安成本约为每平方米2’761CHF,与当年苏黎世住宅平均造价持平。使用面积89m²的公寓每月租金仅为2’040CHF,低于周边同类型普通租赁住宅(约2’700CHF)。在正式签订合同前,需要缴纳社员费及股权金成为合作社社员:


—合作社社员费 Mitgliedsgebühr 

1’200 CHF 

—合作社股权金 Anteilkapital

31’000 CHF


—以上两笔款项可在搬离住宅时全额退回(其中股权金每年会按银行定期存款利率返还利息)


正式入住后,笔者深度体验geho合作社希望营造的共享生活愿景。一方面从“租客”身份过渡到“房东+租客”的双重身份,并参与合作社各项集体事务以增强主人翁意识。另一方面由于该建筑在住宅类型、共享内院和公共空间等方面的创新设计,让笔者开始重新审视个人私密生活和社区公共生活之间模糊而多义的空间界限和心理边界。借撰写本文的契机,笔者希望从住户角度进行观察,结合个人居住经验,辅以建筑师视角展开解读,更立体地研究和分析合作社住房模式及其独特的建筑类型。



三、Greencity—废弃工业区转型:可持续2000W城市社区


1893年苏黎世市政府将包括Manegg地区在内的周边村落纳入其行政区(类似我国的城市扩张)。通过将部分农业土地转变为工业用地,在此建立纺织厂和造纸厂。20世纪70年代产业升级引起工业外溢,工厂逐渐废弃闲置。2000年伊始,私人土地所有者开始与苏黎世市政府协商变更土地性质(工业用地变更为商业和住宅用地)和开发事宜。2009年提出在这块面积约20公顷的地区打造以商业办公为主的混合商区,但被驳回,政府考虑到城市住房紧张,希望在规划中大幅提高住宅比例,其中合作社住宅占比30%。此后总承包商Losinger Marazzi AG联合瑞士住房合作社联盟共同进行开发,并设定租金上限提供低价住房。总体城市设计方案由Diener Diener Architekten、Meili Peter Architekten、Adolf Krischanitz Architekten以及景观建筑师Vogt Landschaftsarchitekten共同操刀完成。2010年3月,经过多轮协商,这一名为Greencity的城市设计方案和开发计划最终通过了政府规划部门的审批(图2a,图2b)。


图2a:2002年转型开发之前,仍作为工业区的Manegg地区,可以清晰地看到该区域处在自然河流和高速公路之间,中间有一条城际铁路穿过


图2b:2020年的Manegg社区(部分地块仍在建设中),位于苏黎世西南方向,远处是苏黎世湖和苏黎世中心城区。箭头所指为B3S住宅,位于社区中心广场的北侧


2010年底,包括geho在内的4家住房合作社经过竞标比选,获得共同在Manegg地区三块建设用地(A、B3S、B4S)上建设210套公寓的开发权。4家合作社建立了一套系统的合作模式进行共同开发,通过定期联合工作坊逐步明确各方诉求并制定项目任务书,包括户型比例,公寓面积,公共空间配置等。由于新建住区的沿街商铺租赁存在困难,为了顺利招商形成商业氛围并方便居民,4家合作社还联合建立了共同资金池,用于管理和平衡所有公共空间和商铺的营收,并与商铺租户(例如社区面包房)达成补助协议:一方面给予初期资金补贴;另一方面根据商铺实际营收来确定租金高低,共同承担经营风险和收益。



四、B3S地块建筑竞赛和评审


经过半年多的讨论和协商,结合场地条件和政府意见,4家合作社提出希望合力打造具有实验性的共享生活愿景,在明确设计目标和设计任务书以后,2011年7月发起建筑单体邀标竞赛。11家受邀建筑事务所需要同时对3个地块提交住宅建筑设计方案,打造让居民有身份认同感的可持续城市性社区。其中属于geho合作社的B3S地块要求通过建筑设计营造多元化的居住空间,鼓励建筑师大胆探索创新性的户型设计:通过实用的半室外空间和共享屋顶花园塑造共享空间,适当弱化套内面积指标,提高空间使用效率,降低建设量和造价,打造共享生活的社会愿景。


原有的Greencity城市设计方案建议B3S地块及其北侧的B3N地块各布置一个L形建筑体量,分别围出一东一西两个户外活动空间(图3a)。B3S地块的建筑竞赛中,有7家事务所沿用了这一L形体量,另外4家则采用矩形体量。竞赛评委经过对比,发现L形体量导致的遮挡问题严重影响平面布局的合理性,而Adrian Streich Architekten建筑事务所提出带内院的矩形体量方案,凭借高质量的户型、平面布局和经济性,最终获得第一名(图3b)。评审报告指出,该方案对公共空间的细心营造(包括两个公共的共享屋顶花园和有意扩大的门厅及楼梯间)提供了高质量的停留性空间促进住户交流,而朝向内院的阳台则提供了极强的邻里社交潜力,符合合作社设想的生活愿景,但同时也要求合作社精心挑选合适的租户群体,通过日常社交充分发掘内院空间半公共半私密的多义性潜能。


图3a:城市设计阶段的总图设计,B3S与B3N地块均呈L形建筑


图3b:实施阶段的总图,B3S(深灰色)及其北侧的B3N地块调整为矩形建筑体量


竞赛评审共13张投票权(7张评审专家选票和6张业主选票),根据笔者采访得知,geho合作社在竞赛评审中对该方案所展现的高品质社区公共空间和共享生活空间表示认可,其牺牲的套内面积仍在合作社可接受的范围内(该方案各户型的套内面积均略低于苏黎世新房平均面积)并最终将geho合作社的业主选票投给了该方案。此后3年的深化设计中,合作社与建筑师共同优化方案,并同时研究如何为这一颇具实验性的住宅确定其住户构成和筛选标准。



五、B3S住宅建筑设计


在城市设计层面,B3S住宅位于Greencity社区的中心主广场的北侧(东侧是由原纺织厂工厂改建的商业住宅,南侧是新建商业住宅,西侧是人行可穿越的铁路线),因此体现出重要的公共性,在建筑空间上一方面体现为地面层的公共空间和商业空间面向社区广场开放;另一方面则需要将南立面作为广场立面进行设计。建筑师根据用地条件设计了长50m、宽25m、高20m的建筑体量,公共内院和两个宽敞的开放楼梯间将体量从内部打开,形成畅通的公共空间,并解决了25m大进深体量的采光通风问题。标准层每层共8户,南侧两户的半室外阳台面向社区广场回应城市关系,北侧两户面向北侧儿童游乐场,中间4户公寓朝向内院,6层总计44套公寓。建筑师根据1921年柯布西耶主编的《新精神》(L’Esprit Nouveau)杂志第8期所提出的住宅设计概念,为其起名为《小型居住机器》(Kleine Wohnmaschine),体现空间效率优先的设计原则(图4~图8)。


图4:B3S住宅工作模型


图5:B3S住宅西侧紧邻火车线,南侧面向城市广场,其高度略低于保留的纺织厂建筑坡屋顶檐口高度


图6:标准层平面图,规整的平面保证合作社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布置多种户型的组合形式(只需移动分户墙的位置,就可将左侧的3.5室和5.5室改成4.5室公寓)


图7:一层平面图,十字型的空间布局保证东西两侧的入口都可以进入南北两部楼电梯间(均为疏散楼梯,中间用玻璃防火门隔断)除了小户型公寓以外,地面层主要布置各种公共空间和商业空间,营造社区氛围


图8:剖面图,宽敞的入口和开放的楼梯间,抬升至3层的内院和南北错层的布置


地面层除了4间Studio户型和合作社办公室外均为公共空间:社区面包店、社区公共活动室和4间自行车存放室。共享空间则布置在二层:儿童游戏室、社区工坊、共享办公间、公共洗衣房和公共晾衣房。建筑师在紧张的预算内尽可能提升公共空间的使用舒适度:扩大公寓门厅成为住户交流的场所, 天花涂绘红色纹样以提升视觉品质,楼梯间设置天窗引入自然光线,实木扶手提供良好的触感等。一梯四户的垂直交通摒弃了传统封闭无趣的防火疏散楼梯间设计,而是设计为开放式单跑楼梯,裸露的混凝土墙面作为防火墙(入户门为防火门)亦可满足防火规范要求(图9,图10)。


图9:入口大厅被放大成为居民交流的场所,玻璃防火门在视觉上保证了空间的连续性,天花板的纹样点缀了低造价的裸露混凝土墙面


图10:楼梯间混凝土墙面和实木扶手的搭配平衡了造价和舒适度的要求,投入使用后合作社统一加装了金属鞋柜,用以收纳住户随意摆放的鞋具,同时也保证了防火疏散楼梯的合规性


4层高的共享内院始于第三层,宽8m,长10m(加上阳台为12m×13m),中间4户公寓朝向内院,住户阳台环绕这座高密度社区中的私密绿洲。地面层商铺(净高4.3m)和Studio户型(净高3.6m)的不同净高要求使得南北两侧产生出不到1m的高差,建筑师在中庭内巧妙地设计了两部楼梯化解高差,并将连续的阳台空间打断,暗示公共和私密的边界。内院底部活动广场根据高差布置台阶和坐凳,顶部则布置两个共享屋顶花园(图11)。


图11:作为共享空间的内院,由于没有消防疏散的要求,因此这里的阳台和楼梯可以自由布置家具和装饰


瑞士集合住宅通常倾向于将室外阳台设计为餐厅或客厅的延伸,并朝向周边景观,住户可以在这一私密的户外空间享受阳光以及周边的景观资源。然而B3S住宅中却有接近50%的户型将传统意义上的外向型阳台空间内向化,即阳台朝向内部中庭而不是朝向外部景观。通过牺牲私密性和景观性,将阳台和中庭共同打造为邻里共享的户外空间和交流空间。建筑师的这一策略不仅考虑到基地西侧火车噪声和东侧相邻建筑的视线干扰,更重要的是试图通过建筑空间设计挑战传统住宅的居住模式,通过共享中庭促进住户交流,从而改善城市住宅中冷漠的邻里关系。对此,后文将进一步阐释。


建筑统一规则的外立面语言基于平面上规整均匀的房间分隔,高差错层的设计又可局部打破秩序感。构造上采用干挂式立面构造,在饰面层和保温层之间形成通风层,比起在保温层外直接进行灰泥粉刷的廉价构造更耐久更美观。立面材料选择上体现了建筑师对该场地工业历史的敬意:基座部分采用坚实的槽状混凝土预制件,其上则采用工业建筑常用的波纹水泥板以降低造价和外挂立面的重量,仅刷清漆,纤维的纹路隐约可见(唯一的例外之处是南立面:预制混凝土构件从基座延伸至整个南立面,从而强调它作为广场立面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回应城市关系)。两者同是灰色矿物质材料并都具有垂直向的纹路,但截面上前者是方形凹槽,后者是弧形凹槽,明暗光影让两种材料自然融合又有所区别。窗洞上下方采用铝合金薄板饰面,金属质感材料和矿物质感材料的对比让建筑物的立面呈现出多义性:无直射阳光时整个立面可被解读为实体墙面上挖出的均质洞口立面(Lochfassade);在直射阳光下,玻璃和金属材料的高反光与混凝土和水泥板的哑光形成对比,竖向纹路形成的光影勾勒出壁柱(Pilaster)轮廓,展现出清晰的骨架结构(Skelettbau)(图12)。


图12:建筑立面通过材料的选择和造型设计形成丰富的光影变化,并产生建筑立面的多义解读



六、创新的户型设计和实际居住体验


1.户型设计


内院一侧的公寓均呈L形布局,一进门就能透过1.4m高的矮墙看到宽敞明亮的内院。沿着内院建筑师依次布置了公共属性较强的厨房、餐厅和起居室,私密性的卧室则朝向外侧,并用不同颜色的实木地板区分公共空间(深色木地板)和私密空间(浅色木地板)(图13~图15)。


图13:户内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的分布


图14:从门厅(左侧)可以直接看到开放式厨房(右侧)和明亮的内院


图15:建筑立面通过材料的选择和造型设计形成丰富的光影变化,并产生建筑立面的多义解读


89m²的套内面积略低于苏黎世新建住宅的3.5室户型的平均值(约97m²)。为了在有限的面积内创造空间深度,建筑师将公寓入口到起居室这一动线拉长,经过两次转折,到达18m,从而放大了空间的实际体验感。这种对角-折线式的住宅平面布置可以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米兰城市公寓的设计策略,在近几年的瑞士住宅建筑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充分挖掘城市紧凑型住宅空间的潜力(例如EMI Architekten在Toblerstrasse的合作社住宅)(图16~图18)。


图16:B3S对角折线式长流线带来更深邃的空间体验


图17:瑞士苏黎世EMI Architekten建筑事务所设计建造的 Toblerstrasse合作社住宅:同样通过拉长入口至阳台的流线,扩大公寓空间的进深感


图18:流线末端的起居室风景,立面窗洞有意将窗框上缘与天花高度齐平设计,引导视线望向远处山峦


作为公寓主要活动空间的餐厨一体厅和起居室,通过一条宽度为1.4m(窗户处局部1.6m)的过廊连接,配合2.45m的净高,创造出高宽比接近5∶3的空间,这使得住户的心理感受产生了微妙的变化:这里不再是一个狭小的通过性走廊,而是可以供人驻足的游廊空间,并朝向内院打开。从建成后的实际使用情况上看,这个模糊和多义的空间交由住户自由定义:或将其布置为画廊,或在此摆放绿植成为阳光房,或放置玩具木马成为儿童活动空间。笔者在此沿墙布置25cm深的书架,成为摆放和展示书籍的窗口(图19)。


图19:游廊成为对外展示书籍和生活的空间

结合柯林·罗(Colin Rowe)和伯恩哈德·霍斯利(Bernhard Hoesli)的空间透明性理论,可以进一步阐释这一游廊空间的多义性:它既属于餐厅,又属于起居室,体现出现象透明性。从入口处厨房走到餐厅位置,身体转动90°,经过“现象透明”的游廊,再转90°,最终到达面积最大的起居室。身体移动的过程伴随内院的景象变化,加强了外部内院空间与内部公寓空间的视觉联系。这种联系是若即若离的,视线注意力从人工的内院被逐步引导至自然的窗外风景。起居室2.3m宽的景观大窗并未设计为落地窗,而是将窗户上缘与天花板齐平,让光线抵达室内更深处,并将视线引向远方山脉,穿过铁轨和马路眺望山景,拉近住户与山林的距离(图20~图23)。


图20:单座沙发的方向暗示游廊尽端右侧的起居室空间


图21:钟摆和光线暗示游廊尽端右侧的餐厅空间


图22:游廊空间的现象透明性:游廊既可被解读为餐厅空间的一部分,也可理解为起居室空间的延伸,且行走的方向在此发生两次90°转折


图23:弗兰克 · 洛依德 · 赖特—Martin House 各个空间组织引发的现象透明性(引自《透明性》一文)


2.内院设计—共享空间—大院生活


B3S项目中最具创新性的无疑是朝内的阳台及共享的中庭:建筑师将传统阳台的私密观景属性重新定义为社交共享属性,这显然挑战了当地居民的期待和经验,也是最受争议和最具实验性的空间。传统意义上通过入户门这一物理隔断可以清晰简单的确定公共和私密的边界,但在B3S住宅中,这一非黑即白的边界空间被一系列连续的建筑要素和空间取代:朝向内院的实墙、落地门窗、L形阳台、内院楼梯、4层高的中庭以及屋顶露台,让住户自发探索并重新定义私人空间和共享生活的边界,这条边界是模糊的,有弹性的,是舒适的而不是强制的。这一模糊性与中国和日本民居中的檐下灰空间颇具可比性。从类型学上看,这个公共的内院与国内的大院儿非常相似:内向型的室外公共空间。为提高居民对这一空间的接受度,一方面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精心把控公共性和私密性的边界;另一方面,如前所述,竞赛评委要求合作社寻找合适的居住人群,因此合作社在施工阶段提前完成了两间样板公寓,举行公开参观活动,先让公众亲身体会共享生活的场景,再报名申请,并邀请符合条件的申请者进行约半小时的面谈,优先选择更有交流意愿的申请者,从而筛选出更适合在此实践共享生活方式的住户。尽管如此,在居民入住的前3年,合作社仍经历了较高频率的住户更换:部分住户入住生活一段时间后,发现这种“共享”的生活模式并不适合自己,而留下来的住户则愿意牺牲部分私密性来获得邻里交流的愉悦和便利。经过双向选择后,目前合作社和居民都很满意:住户们既可在屋内享受静谧的私人空间;亦可步入阳台和内院,与邻居交流互动,发展邻里关系;共享的屋顶花园凉亭更是大家夏日举行烧烤聚餐活动的绝佳场所。相比而言,商品住宅则普遍缺乏这样有趣的邻里互动空间(图24、图25)。


图24:经过住户精心布置后充满生活气息的内院空间


图25:共享的屋顶露台成为住户举办活动的绝佳场所


这一创新性的设计策略在Adrian Streich建筑事务所过往的实践中已有深入探索:例如2012年设计建造的Heizenholz住宅(Kraftwerk1住房合作社)中,错落半层的住宅可通过室外楼梯和阳台敞廊连通,建筑师通过适当放大楼梯和阳台敞廊的空间尺度,将功能单一的“交通”空间赋予邻里交流的可能性,并在楼梯的顶端设计了共享的屋顶花园。在B3S建筑中,这一策略继续发展为与私人阳台结合的内院空间:入住以来,直接共享内院的16户居民通过在自家阳台和屋顶花园种植各类植物,悬挂圣诞灯光,布置儿童秋千等方式自发营造宜居的生活氛围。阳台上用餐的交谈声,内院里孩童的嬉戏声,这都让人联想到米兰宜人的内院和威尼斯可爱的小巷,包括19世纪的法国工人住宅区“Familistère”,这恰恰是阿尔卑斯山北地区所缺乏的市井之气(图26、图27)。


图26:2012年由Adrian Streich Architekten建筑事务所设计建造的Heizenholz住宅(Kraftwerk1住房合作社):扩大的外廊成为邻里互动交流的空间


图27:位于法国吉斯的乌托邦集合住宅Familistère将传统的外廊设计为朝向带顶中庭的内廊,促进社区互动和工人集体活动,1859–1880年,建筑师:Jean-Baptiste和André Godin


仔细研究户型平面图可以发现建筑师对于内院的立面和空间均有精心设计:厨房朝内院布置落地窗展现开放的姿态,餐厅处的落地窗则被中庭楼梯阻挡视线,保证用餐的私密性。起居室的实墙段与室外梯段对齐,如此一来,从起居室沙发看向内院的视线被巧妙的限制在自己阳台的范围内,反之也不会有被邻居窥探的感受。室外铺地材料的变化同样在暗示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的区分:私人阳台区域是灰色水泥板铺地,而公共楼梯区域则是混凝土地面,且略微向外突出以体现公共性。阳台的混凝土天花顶面刷上淡淡的蓝色清漆,呼应门厅天花板的红色纹样(图28~图31)。


图28:内院视线的通透与阻挡


图29:视线范围被限定在属于自己的阳台部分,保证基本的私密性


图30:通过实墙和玻璃的位置和长度仔细权衡了公共与私密之间的关系


图31:阳台通过地面铺装区分私有领域和公共领域,涂刷浅蓝色的阳台天花板让混凝土获得生活的温度


3.节能设计措施和低碳生活方式


整个Greencity社区在地下预埋140根热交换管道组成联动式地源热泵,让包括B3S在内的11栋建筑物协同调配使用地热能(图32):利用地下相对恒温的土壤(8℃~15℃)满足地暖(地冷)系统冬季采暖(30℃)和夏季制冷(18℃)的需求,一套设备两种用途,有效降低成本,并避免了长期取热造成地下土壤出现冻土问题。屋顶铺设太阳能光伏板,热水供应则采用分布式的空气源热泵。30cm厚保温层、5cm空气层以及外挂水泥纤维板提高了建筑的保温性能,并让窗洞更深更富表现力。为了满足瑞士节能标准Minergie并阻断西侧城际列车经过时的噪音,B3S采用机械通风并辅以热能回收。所有的窗户均可开启,但仅支持平开而不支持上开:心理上给予开窗自由,但不鼓励长时间开窗通风。两个楼梯间的天窗可根据室内外温差自动启闭,在夏夜降低楼梯间的温度,利用混凝土材料强大的蓄热性能,预防日间楼梯间温度过高,节省了高昂的空调设备购置费用和制冷费用。主体结构尽可能采用可回收的混凝土减少建材的隐含碳排放。


图32:整个Greencity所有建筑物的能源供给系统基于协同互补原则,包括可再生能源利用(太阳能和地热源热泵)、冷热媒管线互联、智能输配电等。供热供冷供电以能源合同(30年长期合同)的形式由苏黎世电力公司负责,此外还包括电信基础设施和电动汽车充电桩


这些技术措施让建筑物达到了Minergie-P-ECO的低碳环保节能标准,此外该项目在类型学(Typology)上也有创新突破,即住宅建筑的内院设计:共享的内院不仅提供室外公共空间,同时也解决了25m大进深建筑物的采光和通风问题。这无疑是对当下以Hightech暖通技术为核心的绿色节能建筑的有力补充,探索通过建筑设计本身实现Lowtech低技节能设计的可能性。


作为2000W社区,住户日常通勤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被纳入考量。Manegg作为城际火车的站点(距离市中心仅11分钟车程),非常适合推行公交绿色出行。因此合作社在规划设计阶段便将停车位比例从每户1个车位下调至0.7个车位,并优先选择没有多辆私家车的住户。为了保证居民生活便利,合作社计划将共享汽车从目前已有的1辆增加到2~3辆,以满足居民周末和节假日的用车需求,降低居民对私家车的依赖,并补充共享单车(包括载货共享单车)方便近距离出行和日常生活采购。2000W低碳社区认证会对入住后的能源消耗进行监控和评估:如果运营过程中能耗超标,将取消2000W低碳社区标识。社区通过免费APP让住户随时知晓当前用水量、采暖量和制冷量,并与瑞士住宅平均值或Greencity住区平均值对比,提高节能意识和参与感(图33)。Greencity社区在2022年以65分的高分完成了运营阶段的评估(50分以上即为合格)。


图33:每户能源使用状况,并同当前的瑞士户均能耗比较,让住户更直观地了解自己在节能减排方面的贡献


在Greencity社区建成后不久的2018年,曾因其过于工业化的建筑形象和缺乏绿地遭到媒体批评,居民也反映面积比例过大的硬质地面造成夏天住区微气候过于炎热等问题:这一诞生于10年前的城市设计方案在设计之初缺少对气候危机,城市热岛效应等方面更为深入的思考和应对。合作社承认这一设计上的缺憾,并表示曾在建造阶段提出过增加更多绿色空间的想法,但调整城市设计方案须经过漫长的政府批复,这将导致项目无法按时完工,最终只能放弃。作为有限的补偿措施,合作社通过在硬质铺地上布置种植箱提供更多绿色空间,并在建筑物四角种植攀爬植物。


在吸取该项目的种种经验教训后,geho合作社决定未来继续积极打造低碳可持续住区,不仅致力于包含建筑生产、建造、运营和拆除的建筑全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还包括金融方面的可持续性:作为不投机不炒房的非营利性组织,合作社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是极其稳健的融资和投资平台,可以起到稳定剂的关键作用。



七、合作社模式的优劣

除了享受低租金的红利和拥有合作社的决议权等好处外,合作社经常组织各种活动鼓励邻里交流:例如社区节日、技能交换、电影之夜、屋顶露台烧烤等。大量共享空间的持续运营则依赖住户自发组织的工作小组:“工坊小组”负责共享工坊的工具采购及维护,“内院小组”负责设计和布置内院和屋顶露台,“亲子小组”组织家长轮流接送孩子上下学等。这些自发自治的活动可以减轻合作社的运营负担并提高住户黏性。笔者在2019年代表合作社参与了“Open House Zurich苏黎世建筑开放日”活动,将自己的居住空间以建筑展览的形式对外开放,向公众展现共享生活的社会愿景。


相较于普通租赁住宅,合作社住宅的规则和限制也更多:为保证房屋自住的基本准则,禁止居民以二房东的身份私自对外出租;为提高空间使用效率,设定最少居住人数:两室一厅的住宅必须至少两人以上居住,三室一厅则要求至少三人,以此类推。如果家庭人员减少(儿女搬出,夫妻分居或丧偶等)或者增多(新生儿童,新婚同居等),合作社可以提供空余的相应户型供选择,或通过住户需求配对进行公寓交换。


针对饱受诟病的挑选机制问题,近些年来,部分合作社试图采用新的遴选机制,取消冗长的候补名单制度。根据笔者对geho合作社的采访得知,对于新建住宅,geho的挑选机制遵循多样性原则,即根据书面申请材料对社群进行多样性配比:年轻情侣、有孩子的家庭、单亲家庭、独居者、外来移民、本国人、年轻人和老人等。合作社希望通过多样化的社群结构保持社区活力,防止形成“老人房”、“移民房”等单一化住区。矛盾的是,合作社住户的流动性通常大大低于普通住宅,合作社社员一辈子都住在同一社区的情况相当常见,容易形成较为封闭的社群,成为既得利益者和特殊利益者:例如合作社对年久失修的老房子进行更新时,尽管公寓数量有所增加,但老成员往往拥有优先选择权,而流向公开市场的新房源寥寥无几,导致其推崇的共享生活愿景仅服务于社会少数群体而非大多数。与此同时,并非所有群体都认同这种共享空间的生活方式:对于部分忙碌的现代人而言,更希望“家”的空间是与外界低频次交流的自我世界。



八、对中国住宅开发模式和设计方法的启示和愿景

目前中国百姓的居住模式相对单一,全国各地的住宅产品类型基本趋同,这背后的原因主要在于开发模式的单一化:商品住宅严苛的面积指标控制及其所追求的可复制性,导致建设量最大的住宅设计趋同,且住宅类型创新停滞不前,出现大量经济利益至上的复制粘贴式“强排”住宅:重视“住宅产品”,轻视“住宅设计”,将原本多样化的生活方式进行粗暴的简化。近年来,随着以政府部门牵头的公租房,统租房等新模式的出现,单一化的居住模式势必会被打破。在北京、上海等地已经开始举办一系列以政府牵头的高质量新型住宅项目和公开设计竞赛,更注重社区/城市关系、共享空间、新型居住模式的探讨和摸索。例如MAD建筑事务所设计的北京百子湾公租房项目在城市层面将底层空间对城市完全开放形成开放住区,在社区层面则将共享空间设计在二层公共平台,不仅对百子湾居民,也对周边社区居民开放,形成既公共又私密的社区空间。作为普通商品住宅,大多数人是不愿意购买开放社区住房的,而百子湾公租房作为政府租赁房,住户没有产权而只有使用权,更没有需要为公摊面积买单的问题,而是更强调公共空间的共享性和舒适度:通过让渡一定的个人空间,共享更多的公共空间。而深圳南山区工务署组织的“南方新住宅”公开建筑竞赛中,line+建筑事务所和Nieto Sobejano Arquitectos(NSA)建筑事务所联合设计的二等奖方案更是将这样的公共连廊系统拓展成为多个不同标高的空中大道。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住宅人均面积严重不足,目前大部分居民倾向于更多的占有,更少的让渡。但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我国人均居住面积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7m²发展到2020年的42m²),让渡部分个人空间换取共享空间的策略具备一定的现实基础,同时更需要通过建筑设计、空间营造和运营管理来引导民众认识公共空间和共享空间的重要性及其对私人空间的补充作用:例如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的年轻人更喜欢在离家不远且环境舒适的咖啡厅里工作,他们通过让渡一定的私密性(着装言行等)来享受更优质的工作空间和环境。


在B3S住宅案例中,通过适当让渡部分私人空间,居民享受到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共享空间:


●一是楼电梯间和门厅:这类空间存在于任何形式的集合住宅,不论是商品房、合作社住房还是公租房。合作社住宅有意扩大这类空间的面积并提高设计质量,使之承担了交通功能以外的社交功能。


●二是家庭工坊、儿童游乐室、洗衣房晾衣房、工作学习房,公共客房等低频使用的空间:这类空间每户家庭实际使用率较低,在住房合作社的专业管理和运营下,非常适合作为共享空间以提高其使用效率。


●第三类空间则是共享的内院和朝向内部的公寓阳台。


上述三种共享空间中,前两者的瑞士经验可以在国内推广,前提是良好的运营和管理,并控制好得房率。最后一种类型的共享空间在中国可能会有更广泛的接纳度:内向型的共享庭院空间不仅存在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等民居中(血缘关系或宗族关系),更存在于近现代的大院居住模式中(现代社会关系,例如同一工作单位或同一社会身份),以及近些年来常常出现的“青年社区”和“抱团养老”模式(前者还没有建立稳定的家庭关系且对于社交关系更为开放,后者随着子女独立也渴望更多的社交联系)。同时,相对于私有化意识强烈的欧洲而言,私密空间和公共空间之间的边界在中国也更有弹性更具灰度。因此,中国熟人社会的集体生活意识与B3S所展现出的建筑类型也许可以有更高的契合度。


在瑞士这样一个长期实行土地产权私有化的国家,一方面住房合作社通过社员股份制实现集体所有制,另一方面政府积极改革,通过转让土地建造权而非土地所有权的方式将土地使用属性剥离出来,释放公共土地资源用于解决老百姓的住房紧缺问题。根据我国现有土地政策的天然优势,从基本格局来看具备推行该模式的基础和潜力。但面对体系成熟且资本雄厚的商品房开发商,住房合作社由于开发经验缺乏和资本竞争力有限,在自由的市场竞争中极易受阻,因此迫切需要政府引导和担保,辅以相应的政策支撑,配合银行严格的监管措施,保证该模式的落地性。如条件允许可以尝试在我国部分住房问题严重的城市进行局部试点,依托国企或政府平台公司运作,吸纳部分社会资金进行联合开发,结合我国国情进行实验性建设和运营,打造一批有品质的住宅产品,并总结经验逐步推广。苏黎世B3S住宅及其背后所代表的住房合作社模式,在对于集体住宅的探索上,一方面基于原有的合作社住房开发模式长达百年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试图通过创新的建筑设计和良好的运营管理打造更舒适的共享空间,持续探索私密和公共,私有和共享的边界和实现方式。对这些经验的研读和吸收,可以对我国下一步集合住宅的设计和开发带来正面和积极的影响和参考。


●对老百姓而言,与目前昂贵的商品房相比,合作社模式是另一种长期稳定,却更灵活的居住形式。房客以较低的资金投入即可成为持股人,并获得住宅使用权,可以更加灵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住房,随时可以解约退出(解约后即可退回所有股份和利息),其后代还可选择继承社员身份。相比较于贷款购房所带来的经济压力和心理焦虑,这无疑将提升居民幸福感,同时释放居民资金的流动性,增加民众其他方面的投资能力和消费意愿。


●对于政府而言,可通过制定相关政策,积极引导合作社住宅在住房市场中发挥相应的地位和作用,用较小的资金和政策代价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源,在保持合理建设量的前提下,更直接有效的维护住房市场的总体秩序,更公平的分配有限的住房资源和土地资源。也可通过参股的形式主动参与合作社事务,更有效地推动节能建筑和低碳社区的社会目标。


●对于建筑设计市场而言,通过公开透明的竞赛机制进行招标,并通过参与式的设计过程,摆脱传统开发商模式所倡导的短期逐利模式,并让设计者和居住者直接沟通,回归设计本身,共同打造宜居的居住空间和创新户型,并促进和谐的邻里关系。


●对于银行而言,可通过贷款得到住房合作社大批优质的不动产作为抵押,以及稳定的租金收益,这一高稳定性和长期性将大大优化银行的投资结构,降低烂尾和断贷的风险。


●对整体社会而言,当前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传统房地产一路高歌的时代早已过去,住房市场改革势在必行。合作社模式自建自住自营的属性无疑将大大提高居民的公共意识和参与意识,在保证个体独立性的前提下,形成良好的集体归属感和责任感,促进社会良性发展。


总体而言,合作社住宅展现了城市生活的另一种愿景:“合作与共享”的生活理念符合人类群居生活的基本诉求,合作社社员既是房产的业主,又是住房的租户,还能直接参与设计建造运营全过程,其核心诉求是宜居性和公正性,而非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可以由此降低房产当前过重的商品属性,让住房回归居住的本质。相对应的住宅设计市场也将出现积极的变革,目前以“住宅产品”为导向的设计方式将回归到以“居住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设计为导向:合作社作为业主和使用方提出社会愿景并甄选认同该愿景的住户成为合作社社员,建筑师则根据这一愿景全权负责设计和建造(包括室内设计),双方在透明且弹性的沟通中积极协商,共同打造老百姓能够负担得起的优质居住空间。户型设计和生活模式上的创新设计将提供多样的生活方式以供选择,符合我国城市未来多样化发展的趋势。




本文节选自《共享的空间和生活——瑞士苏黎世住房合作社Greencity B3S住宅设计研究和居住体验》,原文刊登于《建筑师》杂志2024年8月刊,微信版已略去文中所有注释、图片来源、参考文献等信息,正式版本以原文为准。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建筑师》No.230丨2024年8月刊



长按二维码
快速订购《建筑师》230期杂志



【新刊征订】
2024年杂志征订火热进行中!

【专题征稿】


【专题征稿】


【日常征稿】







责任编辑:刘    川
内容统筹:陈海娇
内容终审:易    娜
微信编辑:王天炜

建筑师 The Architect
定期转播《建筑师》杂志相关内容,掌握建筑界的热门信息和动态,受众交流、读者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