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来了,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育儿不迷路
第333篇原创 文 | 鲤鱼 图 | 来源网络
有个妈妈和我讨论过一个问题:“ 如何培养一个自律的孩子?”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自律不仅影响着孩子的日常行为,还关系到他们未来的学习、工作乃至整个人生的成功。
自律的培养不是做好某件事或者养成某个习惯,而且在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培养方法。
著名教育专家李玫瑾教授提出:关于培养孩子自律性,家长需要把握七个关键期,为家长提供了一条清晰的指导路径。从婴儿期到青春期晚期,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教育重点和方法。下面将深入探讨这些关键期,并提供实用的建议,帮助家长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有效地培养他们的自律性。
一:婴儿期 (0-1岁)
家长通过帮助孩子建立规律的睡眠、饮食和活动模式,帮助孩子逐渐适应日常生活的节奏。确保孩子感到安全和被爱,这是自律性发展的基础。
小明在婴儿期时,他的父母每天都会在固定的时间给他喂奶和哄他睡觉。通过这种方式,小明很快就适应了规律的生活节奏。每当小明醒来,父母总是第一时间给予关爱和拥抱,让他感到安全和被爱。这种早期的安全感和规律性为小明日后的自律性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幼儿期 (1-3岁)
家长给孩子简单的指令,如“把玩具放好”并鼓励他们遵循。利用孩子模仿大人行为的天性,通过自己的行为示范自律。当孩子遵守规则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奖励。
小华在幼儿期时,她的妈妈经常给她一些简单的指令,比如“把玩具放好”。妈妈会亲自示范如何整理玩具,并在小华完成后给予她一个拥抱和表扬。小华通过模仿妈妈的行为,逐渐学会了自律,并在遵守规则时得到积极的反馈,这增强了她遵循指令的意愿。
三:学前期 (3-5岁)
家长明确告诉孩子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是不可以的。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帮助孩子理解规则和责任。家长多鼓励孩子学习基本的自我服务技能,比如穿衣、洗手等。
小刚在学前期时,他的父母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的方式教他理解规则和责任。例如,他们一起玩“超市购物”游戏,小刚需要遵守购物规则,排队结账。通过这样的活动,小刚学会了基本的社会规则,并开始学习自我服务技能,如自己穿衣和洗手。
四:学龄前期 (6-8岁)
家长帮助孩子建立日常的例行公事,如作业时间、阅读时间等。给孩子分配一些小任务,如整理书包、帮忙做家务等,培养责任感。家长教会孩子基本的时间管理技巧,如使用计时器来管理作业时间。
小丽在学龄前期时,她的父母帮助她建立了日常的例行公事,比如每天放学后的作业时间和阅读时间。父母还分配给小丽一些小任务,比如整理自己的书包和帮忙做家务。通过这些活动,小丽学会了责任感,并开始理解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五:学龄中期 (9-12岁)
家长和孩子一起设定短期和长期目标,并制定实现目标的计划。多鼓励孩子自我监控行为和进度,如使用日记或计划本来记录。家长教会孩子如何识别和管理自己的情绪,这对自律性至关重要。
小强在学龄中期时,他的父母与他一起设定了学习和生活的目标,并制定了实现这些目标的计划。小强学会了使用日记本来记录自己的行为和进度,进行自我监控。此外,父母还教授他如何识别和管理自己的情绪,这对他提高自律性非常有帮助。
六:青春期早期 (13-15岁)
家长鼓励孩子自主学习,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孩子参与决策过程,如选择课外活动或学习计划。家长帮助孩子发展社交技能,学会与他人合作和解决冲突。
小红在青春期早期时,她的父母鼓励她自主学习,并培养她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父母让小红参与家庭决策过程,比如选择参加哪个课外活动。此外,父母还帮助小红发展社交技能,教她如何与他人合作和解决冲突。
七:青春期晚期 (16岁以上)
家长鼓励孩子进行自我反思,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教会孩子更高级的时间管理技巧,如优先级排序和长期规划。与孩子讨论未来的职业规划,帮助他们为成年生活做准备。
小亮在青春期晚期时,他的父母鼓励他进行自我反思,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父母教会他使用优先级排序和长期规划等高级时间管理技巧。同时,他们还与小亮讨论未来的职业规划,帮助他为成年生活做好准备。
通过对李玫瑾教授分享的七个关键期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自律性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需要家长持续关注和引导的过程。从婴儿期的安全感建立,到青春期晚期的自我反思与未来规划,每个阶段都为孩子的自律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