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来了,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育儿不迷路
原创358篇 文 | 鲤鱼 图 | 来源网络
每个父母都想把一切最好的给孩子,而且这种爱是纯净,无保留的。
但是,父母在育儿路上,因为太爱孩子而采取不恰当的教育方法,其实会无形中伤害了孩子。
著名育儿专家李玫瑾曾说过:“孩童期是培养勇气的黄金时期,12岁之后则是智力的较量。”
李玫瑾教授说:6岁之前,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不是家境,不是智商,而是有4件事,需要孩子自己去完成,关系孩子一生的发展。
1.别替孩子做他能做的事
许多父母对孩子是大包大揽,过度的宠爱已经悄悄伤害了孩子的成长。
代替孩子完成事情,孩子就少了独立锻炼的机会,还会让孩子缺少解决困难的能力。
父母需要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让孩子自己完成力所能及的事。
对孩子放权,让做事孩子得到锻炼和经验的积累,也是对孩子独立完成事情的一种信任。
心理学上提到:尤其孩子2岁之后,能独立行走,有更多自主意识,可以教孩子慢慢学着做事。
这时,多孩子件事干预,放手让孩子去锻炼,是一个合格妈妈应该做的。
教育学专家蒙台梭利说过:我们习惯于服务孩子,这不仅仅奴役了他们,也容易扼杀孩子的自发性和独立意识,就阻碍了孩子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2.大胆让孩子试错
孩子从出生就对一切充满着好奇,通过感官等认识和了解世界。
0-6岁是孩子孩子感官探索和学习的活跃时期。
这是孩子成长的必经过程,父母要允许孩子去探索。
当然,既然是孩子探索,那试错就发生了,这样才能在不断的尝试中得到成长。
父母千万不要担心孩子犯错,这不能那不能,甚至替孩子提前规避各种风险。
在合理范围内放手,多鼓励孩子勇敢去尝试,父母对孩子做事的结果,多一些耐心和容忍,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会了各种技能。
比如:鼓励2-3岁的孩子尝试穿袜子,穿鞋子,衣服;4-6岁的孩子帮助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扫地,刷碗等,培养孩子的家务能力。
哪怕孩子做的不完美,父母也多鼓励和引导孩子,并且教孩子不足的地方,下次能做的更好。
所以,这个阶段的试错,对孩子更多锻炼的作用,在试错中得到成长。
3.允许孩子发泄情绪
每个人都有情绪,情绪要合理的释放,看到很多常见,父母都说孩子,别哭了,一直哭什么哭。
这样的指责孩子,孩子迫于父母的吓唬和威信,暂时忍住不哭,但是情绪没得到释放,被压抑在心理,长期以往孩子的性格就慢慢开始变的内向和敏感了。
心理学家鲁道夫说过:父母对对孩子表达情绪的方式,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有决定性的作用。”
在生活中,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容易陷入情绪的“陷阱”。
带着情绪教育孩子,无法客观看待孩子的问题,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弗洛伊德曾说:“未被表达的情绪永远不会消失,它们被埋藏在内心深处,最终会以更恶劣的方式爆发。”
有关研究显示,超过70%的情绪问题会通过攻击身体器官的方式表现出来。
当孩子表现出情绪时,无论是积极还是消极,作为父母,要接受并引导孩子正确地表达情绪。
4. 允许孩子吃苦
真正有远见的父母,并不是刻意为孩子遮风挡雨,而是教会他们如何独立面对风雨,培养他们勇敢闯荡世界的能力。
让孩子经历苦难,目的在于通过让孩子承受一些挑战,启迪他们的心智、改变思维方式,使性格更加成熟稳定。
有时候,不是孩子无法独立,而是家长不敢放手,不愿意让孩子经历苦难。
有远见的父母,会让孩子从小就学会经历苦难,特别是独立、自理、自律的挑战。
杨绛曾说:“人的成长背后,必有原因,其付出的努力和积累必然是普通人的数倍。”
不同程度的溺爱,必然积累不同程度的顽固;不同程度的锻炼,必然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就。
没有轻而易举的成功,一定要让孩子经历自律的“苦”,这是他们未来自我成长的基石。
人生的起伏不定,孩子最终还是要独自闯荡人生的江湖,父母的爱就是为之深谋远虑。
总之,作为父母,不仅要让孩子感受到你的支持和无条件的爱,更需要有深远的智慧。父母在孩子6岁之前,要重视李玫瑾提到的上面四件事,去培养孩子独立,勇敢,自律的性格。
育儿路上,会遇见各种问题,🍉聪明的家长会少喝一杯奶茶或咖啡,带走一本育儿书籍,原来答案就在书里!点个【在看】,愿每个孩子自律又勤奋。如果喜欢、认可文章,可以收藏或者文末表达一下喜欢,感谢鼓励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