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横江村祖堂和屋宇篇

文摘   2024-10-09 00:03   广东  


  横江村,因河流名称而得名,又因居上游而命名为上横江村。其位于新妇岭与长坑岭之间的丘陵中,活道镇政府南7公里处,省道S273从村中经过。横江河自西北绕村往东南而过,形成河涧谷地,利耕作。从清初起聚集众多姓氏定居,逐渐形成多姓氏(目前十个姓氏)村落。


一、简介


1.1、地理位置与交通

     村庄位于肇庆市高要区活道镇南7公里处,省道S273从村中经过。四邻:

东:与东横江东相邻

南:横岗河、田野、新妇岭

西:田野、丘陵

北:坑塘、丘陵、长坑岭


1.2、行政隶属: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活道镇上横江村民委员会


1.3、人口、民族

        截至二0二四年九月末,村庄户籍人口一千二百多人,原住民姓氏有:陆、李、叶、邓、何、张、陈、谭,伍、梁等十姓氏。全部为汉族广府民系。全村面积5.9平方公里,有耕地980亩,林地7790亩,主要种植:水稻、蔬菜(白瓜)、速生桉等。养殖四大家鱼。年轻人多外出营商或务工。


1.4、历史沿革

1.41、明代及清初属横江都一图上横江村;

1.42、清末属横江都;

1.43、民国初属景顺乡横江都,二班四区横江都;

1.44、民国二十六年五月属横江乡上横江村;

1.45、民国三十二年十月属二区江南乡上横江村。


清代行政隶属表↓

民国时期地图↓

民国时期外国人绘制的地图↓


接上一辑:活道镇上横江村


七、祖堂


       祠堂、祖堂是中国人祭祀祖宗、教育族人、聚族议事、族长执行家法之所,是传统根之所在。笔者重点拍摄并展示众多祠堂、祖堂,目的是让村人记住自己的祖根,让游子记住乡愁。祖堂内有祀奉与自己血脉相同的祖先牌位。


7.1、陆氏祖堂

大门

天井

内景

天官赐福位

7.2、李氏贻德堂

大门对联书:先代贻谋由德泽,後人继述在書香。

花岗岩石匾阴刻:李氏貽德堂

内景


《貽德堂序言》

       本房祖厅贻德堂由来已久,距今有近二百多年,一直供奉着历代祖上太公太婆灵位。期间,经多次修缮,曾于二00一年再次修缮。至今,距离上一次修缮近二十年,祖堂破旧,瓦面漏水,墙体变形,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祖堂乃家族之象征,崇宗敬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敬祖从善,功在当今,福泽后世,名垂青史,善荫子孙。二0一九年清明节期间,经过本房宗亲们商议,研究制定工程施工和金筹集方案,并于当年五月兴工重修祖堂。在本房宗亲兄弟的精心策划和统筹安排下,风雨兼程,各尽其力,历时三个多月,使祖堂修缮工程圆满竣工,并于阳历二0一九年十月十二日农历九月十四日重光庆典。


二0一九年十二月一日

碑刻

碑刻

7.3、李氏世德堂

大门匾阴刻:李氏世德堂

对联书:祖功宗德承祀远,孙贤子孝衍庆长。

内景

内景

碑刻


7.4、叶氏祖堂

正面

花岗岩石匾阴刻:葉氏祖堂

内景


7.5、邓氏祖堂

大门口,匾书:鄧氏祖堂

内景

7.6、何氏祖堂

匾刻:何氏祖堂

内景

7.7、??祖堂

八、巷道、古宅


  每个时期(或朝代)建筑的屋宇,都是当时村人生活条件的见证,或多或少可证明当年的生活水平。村中既有明清时代的青砖屋,又有民国时期及上世纪初建筑的坭砖屋,也有上世纪末期建筑的红砖清水墙屋和现代的砖混结构的多层楼宇。一代一代人的乡村记忆存留在古巷、古宅里,成了萦绕心头的乡愁。笔者不惜快门次数拍下众多古宅,旨在让村人见图找回当年的记忆,重拾旧梦。访客可略过。







岗顶泥砖屋




舂土墙屋

经历风雨,目前尚好


民国青砖老宅

内景

门墩


  笔者不惜花快门拍摄古宅、古巷道、古迹,目的是留住传统的历史记忆,以免时间对它们的湮灭,让曾经与我们代代一同成长的古屋留在相片里,成为回忆的元素。




























灰塑窗头








参考文献:

1、清朝康熙、宣统《高要县志》

2、民国《高要县志》


注:

1、图片2024年10月07日拍摄;

2、图片、视频拍摄/文字撰写/综合整理:趙汝明;

3、原创图文,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不羁的种子
发布古村落图文及本土历史典故,游记,风景,古迹,个人聚会等摄影图文信息。原创图文,未经允许,不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