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岭村祠堂篇

文摘   2024-10-10 11:27   广东  


  笔者今天介绍的首岭村,位于高要区南隅,属丘陵山区河谷地带,隔老香山与佛山市高明区更合镇相邻。北距镇政府9.4公里,经乡道y218与省道S273相连。整村坐北朝南,后倚大顶山,前眺老香山的猪乸岭,以种植优质雪花粘大米和沙葛出名。上辑介绍村庄概况,本辑介绍村中祠堂、住宅等。


一、简介


1.1、地理位置与交通  

       村庄位于镇政府东南9.4公里丘陵山区河涧谷地中,经省道S273在上横江村转入乡道y218,可直达村庄。四邻:

东:河涧谷地、田野

南:田野、横江河、猪乸岭、老香山

西:隔田野与明村、下碟村相望

北:丘陵(大顶山、高岭)


1.2、行政隶属: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活道镇首岭村民委员会


1.3、人口、民族

       截至二0二四年九月末,村庄户籍人口九百多人,原住民姓氏有:陈、张、梁、谢等姓氏。全部为汉族广府民系。主要种植:水稻、蔬菜(沙葛)速生桉等。养殖四大家鱼。年轻人多外出营商或务工。


1.4、历史沿革

1.41、明代及清初属横江都一图首岭村;

1.42、清末属横江都;

1.43、民国初属景顺乡横江都,二班四区横江都;

1.44、民国二十六年五月属横江乡首岭村;

1.45、民国三十二年十月属二区江南乡首岭村。


清代行政隶属表↓

民国时期地图↓

民国时期外国人绘制的地图↓


接上一辑:活道镇首岭村


六、周边环境


  祠堂是中国人祭祀祖宗、教育族人、聚族议事、族长执行家法之所,是传统根之所在。笔者重点拍摄并展示众多祠堂、祖堂,目的是让村人记住自己的祖根,让游子记住乡愁。祖堂内有祀奉与自己血脉相同的祖先牌位。


6.1、张氏宗祠



  张氏宗祠诒燕堂位于旧村东,倚山傍水,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二进三开间。布瓦硬山顶,灰塑博古山脊,灰塑博古山墙。通阔10.4米,总进深19米。前廊墙眉有精美彩绘画(上世纪被涂抺)。两根花岗岩石柱支撑木承托与虾公梁。始建于清嘉庆年间,民国三十六年重修。建筑风格为岭南祠堂特色。

        2012年3月公布为高要市不可移动文物。

官方简介牌


前兆

正面

迎春嵌堂名(诒燕堂)对联:詒堂興旺,燕舞迎春。

花岗岩石匾阴刻:張氏宗祠,

祠匾没有上下落款

博古山脊动物灰塑

左右博古山墙

下款:丁亥年,梁耀芬作。

注:丁亥年,即公元1947年,乃宗祠重修时间。

前、后进灰塑山脊图案(前:鱼守龙门,后:花开富贵)

前廊彩绘,上世纪被涂抹,但仍依稀可见“醉汇祠天,丁亥冬月时,梁耀芬绘画”字样。

前廊木承托

虾公梁上石狮子栩栩如生

前廊花岗岩异型柱墩

堂号:诒燕堂,下款:一九九五年乙亥

对联书:祖号联兴,原自张桥,迁往高要,后裔繁生盈首岭;堂名诒燕,向从壬丙,并兼亥巳,前程灿烂耀清河。(下图由张氏族人提供)

侧墙

后景

6.2、梁氏宗祠



  梁氏宗祠位于旧村中心,倚山傍水,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二进三开间。布瓦硬山顶,灰塑博古山脊,灰塑博古山墙。前廊墙眉有精美彩绘画(上世纪被涂抺)。两根花岗岩石柱支撑木承托与虾公梁。建筑风格为岭南祠堂特色。

明堂

正面

大门对联书:安定世胄,青雲家聲。

花岗岩石匾阴刻:梁氏宗祠


灰塑博古山脊

博古山脊

首进博古山墙

第二进龙舟山脊

前进内景

两廊

内景

后进内景神主位供奉:梁门列祖列宗、梁永桂众祖

侧后墙

6.3、陈氏宗祠(可儒祖)

正面

  陈氏宗祠位于旧村西,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二进三开间。硬山顶,金字山脊,博古山墙,琉璃瓦滴水剪边。前廊两根花岗岩石柱支撑木承托与虾公梁,前廊墙眉曾有彩绘,上世纪被涂抺。后进神台祀供陈门列祖列宗神主牌。光绪丁亥年(1887)竣工,二〇〇一年重修。建筑形制为清代岭南祠堂风格。

前兆

明堂

大门对联书:颍川世胄,可儒家声。(对联左右调换了,颍误成颖了)

花岗岩石匾阴刻:陳氏宗祠

匾上方【英雄会】彩绘,下款字书:光绪岁次丁亥年仲冬下浣何书。

注:光绪丁亥年,即公元1887年。

下款:白沙書(铃两印)

白沙,全名为陈献章,白沙乃其号之一。明代新州人(现江门新会区人)。此匾字是仿陈白沙手迹而成。‌‌

       陈白沙,即‌陈献章(1428年—1500年),是明代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诗人和书法家,因其曾在白沙村居住而被称为“白沙先生”。‌他是‌岭南地区唯一入祀‌孔庙的大儒,享有“‌圣代真儒”、“‌岭南一人”的美誉。陈白沙继承了孔孟的儒家思想,以“‌自然为宗”、“‌澄心悟道”为哲学思想,开创了“‌江门学派”,其学术成就“昭在当时”、“垂于后世”,对明至清初的学术思想繁荣有着重要贡献。‌

檐口板木雕

前廊木承托

左右虾公梁

前进内景

两廊

碑刻(下同)



内景

后进正中置神台,供奉列祖列宗

后进金字架梁

后进内景

内景

前廊柱墩


6.4、永泰谢公祠

正面


  位于村后,坐北朝南,近年重建。砖木结构,二进三开间。前进门间凹进。硬山顶,正面外墙贴瓷砖。

前兆

侧面

大门对联书:永芳腾宝树,泰秀衍东山。

花岗岩石匾阴刻:永泰谢公祠

上款:辛丑仲冬吉旦重建,下款:廿四世孙卓缙敬题


6.5、陈氏祖堂(良佐祖)

正面

花岗岩石阴刻:陳氏祖堂,下款:二0二三癸夘年重建,裔孙志刚书(据祠序言)

廊、天井

后进内景

碑刻1

碑刻2

祠内牌匾,祖祠入伙陈氏、谢氏敬送


6.6、朝锡陈公祠

正面

大门对联书:朝锡家声远,颍川世泽长。

花岗岩石匾阴刻(电脑字):朝錫陳公祠(二世祖)。下款:歲次丁亥年冬建,公元二〇〇七年


七、巷道、古宅


  每个时期(或朝代)建筑的屋宇,都是当时村人生活条件的见证,或多或少可证明当年的生活水平。村中既有明清时代的青砖屋,又有民国时期及上世纪初建筑的坭砖屋,也有上世纪末期建筑的红砖清水墙屋和现代的砖混结构的多层楼宇。一代一代人的乡村记忆存留在古巷、古宅里,成了萦绕心头的乡愁。笔者不惜快门次数拍下众多古宅,旨在让村人见图找回当年的记忆,重拾旧梦。访客可略过。


7.1、老宅老巷(部分)
























  笔者不惜花快门拍摄古宅、古巷道、古迹,目的是留住传统的历史记忆,以免时间对它们的湮灭,让曾经与我们代代一同成长的古屋留在相片里,成为回忆的元素。


7.2、新宅新路(部分)

村东部和西部为新宅区,下图为规划有致的西部新宅区





















参考文献:

1、清朝康熙、宣统《高要县志》

2、民国《高要县志》


注:

1、图片2024年10月09日拍摄;

2、图片、视频拍摄/文字撰写/综合整理:趙汝明;

3、原创图文,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不羁的种子
发布古村落图文及本土历史典故,游记,风景,古迹,个人聚会等摄影图文信息。原创图文,未经允许,不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