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睛干涩、呆滞,多半是肝血不足惹的祸。
眼睛清澈明亮、神采奕奕,说明气血充足、肝气充盈;双目呆滞、灰暗无光则是气血虚弱的表现;眼睛干涩、眼皮沉重,也表示气血不足;眼白的颜色浑浊、发黄,就代表肝脏气血不足。
平时多吃些猪肝、鸡肝等动物肝脏,同时补充牛肉、鲫鱼、菠菜、荠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还可以用枸杞、菊花泡水喝。我们知道,枸杞可以滋补肝肾、益精明目;菊花可以清肝火、明目。其实,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杞菊茶”。
二:指甲易断、“月牙儿”小,当心!你可能气血不足了。
“肝主筋”,如果肝血充盈,筋膜拥有充足的养分,指甲当然也能保持健康润泽。而如果肝脏气血虚空,指甲上半月痕就会消失或只有大拇指上有半月痕,指甲变得又薄又脆,甚至凹陷变形,颜色也不够红润,自然也谈不上健康、美丽了。
三:高血压患者要高度关注自己的肝脏健康。
肝功能不好,容易发作“风症”,血压忽高忽低,头晕目眩,只得服用降压药。
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物,因此,肝肾功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伤害。而肝功能出现问题对于血压的稳定也有相当的坏处。
高血压患者日常可以多吃一些清淡食物,多喝水,切忌多吃油炸和咸辣食物。
四:四肢无力、眼底出血,不是肝血虚弱就是肝火过剩。
肝脏是人体的大血库,负责储藏血液,调节血量。倘若肝不藏血,血液就会从血管中溢出来,身体就会意外“流血”,眼底出血、鼻血不止、吐血都是因为肝调节血量的功能失常。
一般来说,造成肝不藏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上火是最常见的一个原因。体内火气太大,肝火过盛,就会逼迫血液从血管中溢出来。遇到这种情况,一般需要服用一些清热止血的药物,比如白茅根、槐花、地榆、生地等。
五:关节酸痛、经常抽筋,除了补钙,还要补肝血。
槐花即洋槐树所开的花,其味苦、性微寒,归肝、大肠经,具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效,主治肠风便血、肝火头痛、目赤肿痛等病症。
一个人的肝脏功能正常与否,年龄固然是一个影响因素,运动与锻炼也能有效改善肝脏的状况。
六:脸色发黄、口干口苦,肝在向你诉苦。
俗话说,“天黄有雨,人黄有病”,意思是天空发黄说明要下雨,人肤色发黄说明健康出现问题。
在中医看来,脸色发黄往往跟气血不足、脾胃虚弱有关。但不论是气血还是脾胃,都与肝脏有关。
因为肝藏血,肝血不足,脸部得不到足够的滋养,就会暗淡无光。而生成血液的工作需要脾胃来完成,如果脾胃强健,就能将摄入的食物转化为气血,否则气血生成不足,人体气血两亏,会引起其他脏腑功能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