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位于右上腹,紧贴着肝脏下面。它的个头不大,但大小却在一天中不断变化,吃东西前它是满满胀胀的,进食后随着胆汁被排空,体积就变小了,最大的时候可以达到 7 ~ 9 厘米长、3 ~ 5 厘米宽。
胆石症是指胆道系统包括胆囊和胆道内发生结石的疾病,常见的有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等。胆石症急性发作可导致严重腹痛,诱发急性胆管炎、胰腺炎,甚至导致穿孔、癌变等,从而引发严重的全身性疾病。
什么是胆囊结石?
任何造成胆固醇与胆汁酸浓度比例改变和胆汁淤积的因素都能在胆囊内导致结石形成。根据结石成分可以分为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或混合型结石,根据有无症状可以分为有症状胆囊结石和无症状胆囊结石。
哪些原因导致胆囊长出了“石头”
胆囊结石的成因十分复杂,涉及胆汁成分和理化性质的改变、胆囊功能的异常、饮食结构的特点以及胆道感染等。大多数结石的形成与下列因素有关:胆囊炎症、胆汁排出受阻、胆汁中含有过多胆固醇、胆汁中含有过多胆色素等。
为什么中年人易患胆石症
人到40岁,身体健康面临诸多威胁。调查发现,中年人中胆石症患者约占10%。为什么胆石症偏“爱”中年人呢?
这是因为中年人工作压力大、生活方式不健康,如应酬频繁、缺乏运动等,导致健康“透支”,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调节和代谢障碍,影响胆囊的正常收缩和舒张,使胆汁的排泄不通畅、胆汁淤滞,进而形成结石;
而且中年人食欲没有年轻人那么旺盛,因为工作繁忙,经常三餐没有规律,对胆囊缺乏定时和有效的收缩刺激,也会导致胆汁淤滞;
同时,由于营养过剩、运动不足,使得许多中年人“发福”,这也是导致中年人患胆石症的重要原因;最后,中年人的免疫力不如年轻人,抗病能力有所减弱,胆囊内层黏膜受浓胆汁的刺激和损害比年轻人要大。
哪些人属于胆结石高危人群
50 岁以上的女性是胆囊结石发病的高危人群;家族中有直系亲属发现胆囊结石,这类人群往往也好发胆囊结石。此外,妊娠、高脂肪饮食、肥胖、糖尿病、长期禁食或肠外营养、肝硬化以及溶血性贫血的人群也是该病的好发人群。
中年人如何预防胆石症
对于中年人来说,远离胆石症,就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一日三餐要规律,早餐不容忽视,科学合理膳食,荤素搭配适当,多吃蔬菜、水果、粗粮;多喝水;戒烟限酒;平衡心理;多活动,适当减肥。
切除胆囊后出现腹胀、腹泻的原因
是什么?
胆囊切除后短期内部分患者会出现腹胀和腹泻的情况,主要原因是胆囊切除后胆汁不能被浓缩和储存,而是持续不断地流入肠道,这部分人在进食油腻的食物后,胆汁不能像术前那样依靠胆囊的收缩迅速且规律地进入肠道消化食物。另外,肝脏分泌的胆汁持续排入肠道,导致肠道内的胆汁酸含量发生变化,刺激肠道蠕动加快,从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或腹泻。
胆囊癌
多是由胆囊结石引起,最初可无任何特异性症状,也可以仅有腹痛、消化不良样表现等。晚期患者可能会伴有腹胀、不同程度的体重减轻、食欲差、贫血、肝大,甚至出现黄疸、腹水。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或胆囊结石伴胆囊炎等疾病,当炎症影响胆囊周围组织(包括胃、十二指肠、横结肠、胆管等),可能会形成粘连、内瘘、肠梗阻、消化道出血等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