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声乐30年史(上):大师们

文摘   2024-10-05 14:59   上海  

小编说:国庆长假最后两天,还是准备重新推送一下,Hyperion的这套唱片。这次推送,我们换个角度,除了一如既往的37张唱片外,增补了一些,37张唱片外的,关于演出者的信息,这些信息,或多或少,可以梳理一下,西方声乐历史近30年的情况。供声乐爱好者参考。



0. 序言:关于这套唱片为什么要写这么多?


在古典音乐500年历史的长河中,很少有曲目类型值得以“全集”的形式录音,并收藏。


如果从浩如烟海的录音中,只选择一套,那么非Hyperion这套,录制跨越20年的、由詹森(Graham Johnson)主持策划、钢琴伴奏、艺术指导的舒伯特艺术歌曲全集莫属。


在此仅呈现本系列大家熟悉的阿美玲大师。其余36张的封面都是这种风格。


去年3月Hyperion被环球唱片收购后,我就一直期待这套大全集能上线,方便更多爱乐者能细细品味。(此前Hyperion的唱片只在自家官网供试听和下载购买数字文件)。

几个月前终于上线了。随后,springson一直念叨,“先生还是写一点罢”。相识20年,这套歌曲伴随我们从清纯小伙步步入知天命的成熟期确实值得写写。

动笔后,又发现工程巨大,坑巨深。整整填了一个多月,而springson的编辑工作,又搞了一个月!

当然,如果您从第一张按詹森先生的录音顺序慢慢听,也可以。37张唱片,詹森是唯一的钢琴伴奏,作为总策划,他仅上了一次封面。


他把大量出镜的机会留给了唱歌的艺术家们。

在流媒体平台上(Tidal/Qobuz/Applemusic/QQ音乐等),输入任何一名艺术家的名字,我们可以发现他(她)们过往所有录音,从而感受声乐录音史上那个黄金时代时代。是詹森通过舒伯特艺术歌曲,又把这些巨星们陈设于宏大的声乐天幕下,灿若星河。

我和詹森一样,会把大量的时间留给这些艺术家们,但是,作为第一篇需要让大家知道詹森是谁?


他是英国市政厅音乐与戏剧学院伴奏系高级教授。

  • 1994 年,他被授予大英帝国官佐勋章
  • 2002 年被法国政府授予法国艺术与文学勋章骑士勋章
  • 2010 年被授予皇家爱乐协会荣誉会员
  • 2013 年,他被授予威格莫音乐厅奖章,并获得杜伦大学和新英格兰音乐学院的荣誉博士学位
  • 2014 年,他因对歌曲艺术的贡献被授予雨果·沃尔夫奖章,他的三卷本专著《舒伯特:艺术歌曲全集》也于同年出版。



詹森在第一集开始之处的册子里,讲了一段话,也是我写7万字的强烈动机——

舒伯特艺术歌曲产量之巨令他的朋友和同时代的人感到困惑,甚至舒伯特的狂热粉丝也感到困惑。舒伯特艺术歌曲有六百多首,这个巨大的数字某种程度上阻止了我们进一步研究这个领域。

人们可能知道(贝多芬)九部交响曲、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甚至(巴赫)四十八首前奏曲和赋格曲。但六百首歌曲的概念,每首都有自己双重的生命:音乐和诗意,让人产生一种敬畏之情,这削弱了而不是激发了人们的热情。

希望此文的梳理和导读,让爱乐者能激发出探索的热情,下面我们就开始这次“声乐的星河之旅”。从中可以窥视西方声乐从1970年代到2000年的一个概况。



1.  
《舒伯特和他的朋友们(1)》
安·莫莉
(Ann Murray)

这是舒伯特艺术歌曲全集的第三卷。主题为“舒伯特的朋友圈”,稍微熟悉舒伯特生平的人都知道在舒伯特生前,围绕他身边在维也纳有一个所谓的“舒伯特朋友圈”存在。


这个朋友圈中有音乐家,诗人,哲学家,他们或对舒伯特的艺术才华青眼有加,或对舒伯特的创作有所启迪。所以本卷所选歌曲,都和舒伯特某个朋友有一定的关联。比如他们探讨死亡,哲学,永恒,真理等等。


  • 主题:《舒伯特和他的朋友们(1)》(Schubert & His Friends I)
  • 演唱者:安·莫莉(Ann Murray)
  • 钢琴:格雷厄姆·詹森(Graham Johnson)
  • 1989年在伦敦北部汉普斯特德的一神论教堂录音,1989年12月发行。


我的英语很烂,而且粗心,20多年前刚看到这张CD就想,咦,加拿大那个流行歌手安妮(Anne) 莫莉还能唱艺术歌曲呢,厉害啊。


再仔细看看,不是安妮是安(Ann)!


1949年出生的安·莫莉,是一位来自爱尔兰的次女高音,2002年在伊丽莎白二世女王金喜诞辰典礼上她被授予DAME称号 ,我们也可以像称呼珍妮特·贝克(第一集的主角,后面在其他系列中介绍)那样叫她女爵爷了。


安的母亲在她幼年注意到她拥有与众不同的嗓音,4岁就被家人送到都柏林音乐学院一位教授那里开始学习音乐,在经历过寄宿学校女子合唱团和有她发起的一个青年合唱团的锻炼后,安进入了都柏林大学并在这里获得音乐和艺术学位,随后赴英国曼彻斯特皇家北方音乐学院深造,从那里走上了职业歌唱家的道路。


虽然是联合王国的公民,但是安最主要的艺术生涯却在德国度过,有25年时间她供职于慕尼黑的巴伐利亚国立歌剧院,在这她经常饰演亨德尔、莫扎特和理查·施特劳斯歌剧中的次女高音角色,最终在退休前安获得了巴伐利亚歌剧院和巴伐利亚州的荣誉称号。


·莫莉是歌剧演唱功底深厚,舞台经验丰富的艺术歌曲演唱者,但如果你听她演唱,绝对不像现在很多艺术歌曲出身转向歌剧舞台的演员那样被大量不符合自己角色夺走了美好的嗓音和收敛的艺术气质,安始终保持了一位德国艺术歌曲演唱者所需的含蓄与矜持。


詹森为这张专辑选择了14首歌曲,第一首歌曲《少年与死神》(Der Jüngling und der Tod)写于舒伯特更著名的歌曲《死神与少女》(Der Tod und das Mädchen)完成的一个月后.


歌词来自比他年长9岁的朋友冯·斯伯恩的诗作,死亡在舒伯特时代的维也纳是生活中经常要面对的一部分(由于欧洲19世纪初期恶劣的卫生条件和居高不下的婴儿死亡率)。

这首歌以朋友的角度看待必然会到来的死亡,堪称《死神与少女》那种对死亡惊恐与乞求情绪的“姊妹篇”。


专辑中最长篇幅的要属第10轨的《紫罗兰》(Viola),通常13分钟左右的歌曲,安演唱了将近15分钟之久。


这首由舒伯特的好友,诗人冯·朔贝尔创作的叙事诗,讲述了花朵与春天恋爱的典型浪漫主义故事,安在歌剧上的经验在这首歌被“无限放大”。


我在听完后丝毫不觉得作品冗长,相反,倒是她的细腻处理给这首音乐形态多姿的歌曲增色更多。

第三辑以一次舒伯特在维也纳经常举办的小型私人音乐会形式出现,这样的形式我们在后续的录音里还要多次遇到,特别是,我们还安排了一次“舒伯特党”(Schubertiad)。




2. 

《舒伯特与乡村

伊丽莎白·康奈尔

(Elizabeth Connell)


这是舒伯特艺术歌曲第五卷。本张专辑的主题是《舒伯特与乡村》,在舒伯特的时代,颠覆性改变生活的蒸汽动力、电力都还没有进入市民的生活。舒伯特所看到的天空,与他的前辈贝多芬、莫扎特、海顿、巴赫、希德加冯宾根……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城市生活让维也纳变得脏乱差。

所以,舒伯特对乡村的描绘,和二十世纪那种回到田园、反现代化的思潮并没有关系。我们可以认为,这是舒伯特通过歌曲,留给我们的19世纪初期的自然风光。

  • 主题:《舒伯特与乡村》(Schubert and the Countryside)
  • 演唱者:伊丽莎白·康奈尔(Elizabeth Connell)
  • 钢琴:格雷厄姆·詹森(Graham Johnson)
  • 1988年9月在英国赫特福德郡金普顿教区教堂录音,1989年9月发行。


出生在南非的女高音康奈尔,做为第五位歌唱家,也是第三位女歌唱家,出现在詹森的舒伯特艺术歌曲全集之中。

70年代初期,康奈尔来到英国发展自己的歌唱事业,最初康奈尔以次女高音出现在听众们面前。

当然,今天以我的专业知识看待声部的划分,尤其是女高音和次女高音,音域区别不大,主要是音色有异,所以当康奈尔的老师克劳斯教授(Otakar Kraus)告诉年轻的康奈尔“你最终会是一个戏剧性女高音”的时候,虽然康奈尔自己都不太明白,后来的经历完全证实了克劳斯教授的预言。

我们熟悉的录音滕斯泰特的马勒8,可以看到康奈尔

康奈尔在伦敦和澳大利亚的歌剧院先后接下了《女武神》的齐格林德,《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伊索尔德,《乡村骑士》的桑图扎,《唐璜》中的唐娜 爱尔维拉等女高音角色,由于康奈尔在老师的教导下没有急于“揠苗助长”式的增强自己声音的力度和戏剧性。

整个70年代慢慢的积累与试炼,让这位来自南非的女高音在安全和平缓中逐渐达到了一位戏剧性女高音应该具备的所有条件。

阿巴多作品中,也经常出现她的影子。

不过很好玩的是,出生在南非一个音乐世家的康奈尔在17岁之前从来没有认真学习过声乐,当然,从小在家庭环境中还是顺理成章的学了钢琴,也参加家人在一起的器乐合奏,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给康奈尔以后的歌唱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回顾康奈尔多年来在歌剧剧目上的积累,我几乎看到了现代歌剧院里面所有上演的剧目,意大利浪漫主义系统威尔第、普契尼的《阿提拉》、《纳布科》、《麦克白》、《唐 卡洛》、《图兰多》,瓦格纳系统的《唐豪瑟》、《罗恩格林》、《指环》、《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理查·施特劳斯疯狂的《埃莱克特拉》、《莎乐美》,德奥古典系统的贝多芬《费德里奥》,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女人心》,还有一部分类似雅纳切克和布里顿的剧目恕我不再罗列,康奈尔这位戏剧性女高音几乎全能。

Soprano Elizabeth Connell (Abigaille) (L), Baritone Michael Lewis (Nabucco) (C) and Bass-baritone Danirl Sumegi (Zaccaria) (R) perform during the final dress rehearsal of Guiseppe Verdi's "Nabucco" at the Opera House on June 27, 2005 in Sydney, Australia. (Photo by Patrick Riviere/Getty Images)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听过的所有能唱《图兰多》中公主图兰多一角的女高音,没有听她们唱过任何艺术歌曲,按照学声乐时候的语境,唱“豁了”以后收回来几乎不可能,正因如此,我更钦佩江森对于康奈尔的了解和信任。

Opera singers Geoffrey Chard and Elizabeth Connell rehearsing with producer Colin Graham (right), photographed for Radio Times in connection with the opera 'Boris Godunov', November 17th 1980.

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现代生活在19世纪初期的维也纳还不存在,舒伯特大部分时间都在繁华、热闹、肮脏的维也纳度过,但是他也有不少乡村度假的经历,本专辑一共收录了14轨录音,

第二首是经常被在音乐会上演唱的《乡村之歌》(Das Lied im Grünen),这首弗里德里希·赖尔作词的歌曲,歌颂了乡村生活的美好,乡村景物的可爱(当然,我们可以理解是给维也纳城里人幻想用的)

第六首《地球》由弗里德里希·冯·马蒂森作词,舒伯特谱曲的音型非常活泼,衬托了歌词中对地球母亲的赞美和欢欣喜悦的感激之情,
第十一曲,席勒作词的《谷神星的哀歌》全曲长达17分48秒,是一首基于神话元素的叙事歌,描绘了大地如果艰难曲折的迎接春天的到来。

詹森所以邀请唱遍了当代常演歌剧的伊丽莎白·康奈尔去演绎这些优美甚至单纯歌颂自然和乡村生活的舒伯特歌曲,也许正想通过康奈尔偏戏剧性的音色和强大的表现力,举重若轻的让田园生活的表达更加具有对我们这些普通人的感染力吧。


(伊丽莎白·康奈尔已于2012年去世,并设立了以她命名的声乐奖)



3. 
《舒伯特在1815(1)》
艾丽·阿美玲
(Elly Ameling)

这是舒伯特艺术歌曲第七卷。主题1815,那年舒伯特18岁,代表着青春年华。


如果换做今天的我们,18岁高中刚刚毕业,一切都还没有真正开始,但是18岁的舒伯特,在这一年却破纪录的创作了145首歌曲,其中就包括我们熟悉的那首《魔王》,同年舒伯特还写作了《第二交响曲》、《第三交响曲》以及《第九弦乐四重奏》,还有两首弥撒和三首戏剧作品的配乐。


  • 主题:《舒伯特在1815年I》(Schubert in 1815 I)

  • 演唱者:艾丽·阿美玲(Elly Ameling)

  • 钢琴:格雷厄姆·詹森( Graham Johnson)

  • 1989年8月在伦敦汉普斯特德的一神论教堂录制,1990年9月发行。



第七卷应该是我拿到全集后首先觉得熟悉和亲切的一张,记得很小的时候听家里收音机播放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调频古典音乐节目,就知道了阿美玲这位伟大的女高音,小时候也不明白这是外国人,可能因为阿美玲这名字翻译特别本地化,而且符合“信达雅”的原则,比“常凯申”之流高明了不知道多少。

广播电台放的是什么曲目,我已经完全不记得,按照那时候发行的CD来说,应该是阿美玲在飞利浦录的那几张舒伯特艺术歌曲、莫扎特和海顿艺术歌曲,多听的好处就是等我正经成了发烧友以后,对于阿美玲和她那些优秀的录音没有丝毫陌生感。


1933年出生在荷兰鹿特丹的阿美玲,从50年代中期开始自己的歌唱事业,在她持续四十多年的舞台生涯中,阿美玲始终是最伟大的抒情女高音,我个人认为没有“之一”,江森的这个大全集能邀请到阿美玲在第七卷出现,真是特别令人兴奋的操作。

阿美玲没有唱过歌剧,即使莫扎特的那些歌剧中的女高音角色完全符合她的嗓音,她也从来没有参与,阿美玲的所有歌声都奉献给了艺术歌曲和宗教音乐。

她在巴赫康塔塔和受难乐中的女高音角色,至今没有任何女高音可以完全超越,她的维瓦尔第等意大利巴洛克声乐作品也可以和英国专门演唱文艺复兴和巴洛克的女高音艾玛·科柯比分庭抗礼。



当然,阿美玲最好的录音还是她的艺术歌曲,不仅德语系统的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沃尔夫和马勒,法语香颂类的柏辽兹、拉威尔在阿美玲的嗓音塑造下也是法国味十足。

这套全集录制的1989年,阿美玲56岁,此后不久她就从舞台一线退休,转为专心教学,由此更觉得这张录音的珍贵。

Soprano Elly Ameling, Geneva 1958 Soprano Elly Ameling, Geneva 1958

1815年,舒伯特已经表现出对文学的狂热,并开始把他的歌曲天赋与诗人的诗意结合在一起。他迸发出年轻人共通的激情:永不满足的好奇心,无意识的滥交。。。
因此,通过这一卷,可以彻底了解舒伯特的18岁。

第七卷按照编年体的“断代史”规划,专辑的24轨录音几乎完全按照作品编号,沿着“春夏秋冬”季节更替推进,让我们这些听众仿佛跟随者舒伯特的作品“陪他”度过了1815年18岁的青葱岁月。

24轨中我们熟悉的歌曲有第2轨—席勒作词的《泉旁的少年》( Der Jüngling am Bache)

第3轨—斯托尔贝格作词的《爱的声音》( Stimme der Liebe)
第7轨—海因里希 霍尔蒂作词的《致月》( An den Mond)
第16轨—席勒作词的《致春天》
以及第22轨—歌德作词的《迷娘曲》(Mignons Gesang 'Kennst du das Land?)

第七卷可以说曲曲优美,阿美玲成熟恬淡的演唱和詹森在伴奏部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把全集第一次推向了高潮。



4. 
《舒伯特与夜曲(2)》
萨拉·沃克
(Sarah Walker)

这是舒伯特艺术歌曲第八卷,也是夜曲主题的第二卷,此前有过“男大师”安东尼·罗尔夫·江森(Anthony Rolfe Johnson)的夜曲第一卷。

在舒伯特音乐中,我们听到夜曲,会想到静谧,安详,而实际上舒伯特夜曲的深意远远不止于此。在此引用詹森的一段话:

舒伯特的才华受到贫穷、缺乏认可、政治不自由的国家中庸俗的胜利以及他自身身体的状态的制约,与那些熟悉他的人都能察觉到的熊熊激情和性欲相比,舒伯特是如此可怜、毫无浪漫可言。
他引用了莎士比亚的一首十四行诗,“睡梦中是国王,醒来时却不是国王”。夜晚颠覆了不容置疑的真理,颠覆了白天的确定性。但并非只有丑陋的东西才会在夜晚出现,也不是所有美丽的事物都会在白天绽放,比如莲花。
  • 主题:《舒伯特与夜曲II》(Schubert & the Nocturne II)
  • 演唱者:萨拉·沃克(Sarah Walker)
  • 钢琴:格雷厄姆·江森( Graham Johnson)
  • 1989年5月在伦敦汉普斯特德一神论教堂录音,1990年9月发行。


这一卷的演唱者次女高音萨拉·沃克,没听这张CD之前我根本不知道是何方神圣,后来查了资料,原来是世家!

1943年出生的萨拉,祖父母都是英国赫赫有名的哈雷乐团附属合唱团的第一批团员,姑姑安妮 沃克是20世纪初期英国最好的女高音歌唱家之一,萨拉·沃克从小学习小提琴、大提琴,一直到进入皇家音乐学院,她也是主修器乐,辅修声乐。但是她的老师,著名的匈牙利犹太裔声乐教育家维拉·罗萨(Vera Rozsa)却把她彻底引导上了演唱的道路。

在这位导师的悉心指导下,萨拉·沃克学习了从巴赫一直到二十世纪的声乐作品,也明白了应该如何正确的演唱这些风格迥异的歌曲,毕业以后萨拉长时间在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工作,先后饰演过蒙特威尔第、莫扎特、罗西尼、唐尼采蒂、柴可夫斯基、斯特拉文斯基和布里顿等作曲家的歌剧,是一位舞台经验丰富的歌剧次女高音。

萨拉·沃克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时刻,应该算是1989年受到美国指挥家伦纳德·伯恩斯坦的邀请,与女高音安德森、男高音柯尼希、低男中音鲁特林一起担任了庆祝柏林墙倒塌的那次历史性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演出。

那场标志着冷战结束、铁幕消失的音乐会,一直到今天依然留在很多音乐爱好者的记忆中。

第八卷延续了第六卷的主题—《舒伯特与夜曲》,这张CD的选曲我们会更加熟悉。

第1轨录音就是歌德作词的那首舒伯特最有名的《致月》(An den Mond (Füllest wieder Busch und Tal)),写作于很多年轻人受到《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影响自杀而小说被禁的彷徨时刻,萨拉·沃克的演唱平静安详略带忧伤,似乎窥视到歌德当时在这些优美文字下掩盖的慌乱。

第15轨是全世界任何听过舒伯特的人都知道那首《摇篮曲》( Wiegenlied),不过萨拉 ·沃克和詹森先生经过对歌词文本的研究,发现了这首无名氏作词的歌曲深层意思暗示了维也纳居高不下的婴儿死亡率,萨拉的演唱没有一味温柔甜美,那些看上去温柔的叙述,正是一位母亲送别自己死去孩子的剧烈伤痛。
第16轨的《小夜曲》(Ständchen)和我们熟知的那首男声演唱的浪漫曲不同,这是一首低音女声和男声合唱的沙龙音乐,是舒伯特接到的委约作品,只用两天就写了出来。
而专辑的最后一曲,是歌德作词的《魔王》(Erlkönig D328 Wer reitet so spät durch Nacht und Wind?)

这首通常由男中音演唱的歌曲,像是一部微缩的舞台剧,角色和情绪复杂,萨拉·沃克的表现力在这首歌曲中施展的痛快淋漓!


5.
《舒伯特与剧院
阿琳·奥格
(Arleen Auger)

这是舒伯特艺术歌曲第九卷。这张唱片上的音乐大部分都是带有歌剧或戏剧灵感的歌曲。七首歌曲是意大利语,其中四首来自梅塔斯塔西奥的剧本,一首来自哥尔多尼的剧本。四首歌曲是舒伯特歌剧的节选,出于某种原因,这些歌剧被收录在钢琴伴奏曲目中。
  • 主题:《舒伯特与剧院》(Schubert & the Theatre)
  • 演唱者:阿琳·奥格(Arleen Auger)
  • 钢琴:格雷厄姆·詹森(Graham Johnson)
  • 1989年9月在汉普斯特德的一神论教堂录音,1991年1月发行


在舒伯特生活的时代,歌剧演出非常时髦,维也纳就是一座频繁演出歌剧的城市,根据朋友们的回忆录,舒伯特先后去维也纳的几个歌剧院观看了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魔笛》、《唐璜》、《女人心》,贝多芬的《费德里奥》,韦伯的《自由射手》和《欧利安特》。

除了这些德语歌剧,他也观看了时髦的罗西尼《塞维利亚理发师》、《坦克雷迪》、《奥赛罗》,可以说舒伯特同维也纳的所有时尚青年们一样沉醉于歌剧表演的魅力不能自拔。



做为一位年轻的作曲家,舒伯特也萌生出自己创作歌剧的念头,我们今天都清楚的知道,舒伯特虽然前后写作了18部德语歌剧和戏剧配乐,但是这些作品在他生前几乎没有机会上演,很多年以前我处于好奇心找到过一些舒伯特的戏剧音乐作品,说实话除了《罗莎蒙德》稍微紧凑一些,具备歌剧的雏形之外,舒伯特的戏剧音乐基本就是门德尔松给《仲夏夜之梦》做配乐的水平,亮点还不在管弦乐上,

其实这也反映在舒伯特的交响乐之中,他不太具备创造宏大戏剧性结构的能力,所以我们也能够理解无论当年还是现在,演出市场是残酷的,没有票房价值的作品一定会被抛弃,在视频网站你能找到近些年一些音乐节复活舒伯特戏剧作品的录像,有兴趣不妨看看。

舒伯特的戏票

詹森在这卷《舒伯特与剧院》请来的歌唱家是我特别崇拜的一位女高音,阿琳·奥格。

还记得刚拿到CD的时候,听了一遍这张,立刻就被最后一首《岩石上的牧羊人》(Der Hirt auf dem Felsen)吸引住了,这首由钢琴和单簧管伴奏的歌曲悠扬婉转,简直美到了极点,奥格的声音仿佛清晨漂浮在河上的晨雾一样,轻柔多姿,世界上竟然有这么美好的嗓音!

阿琳·奥格1939年出生在美国,从小在教堂唱诗班唱歌,同时学习小提琴和钢琴,大学毕业以后一边在小学当老师,一边学习声乐演唱,她首先在洛杉矶的一系列音乐会上获得公开演唱的经验,60年代末期来到了维也纳,在这奥格凭借她过人的才华获得了指挥家约瑟夫·克里普斯和卡尔·伯姆的青睐。

两位指挥家听过她的试唱后为她提供了莫扎特歌剧《魔笛》中夜后和《后宫诱逃》中康斯坦策这两个重量级角色的合同,由此,阿琳·奥格开始在欧洲出名,一直到80年代中期,奥格才在故乡—美国大都会歌剧院取得与欧洲同等的名气。

我搜索流媒体的资料,奥格的录音一部分集中在莫扎特歌剧、安魂曲和弥赛曲,另一部分则是她参与的指挥家赫尔穆特·里霖巴赫康塔塔全集,里霖与斯图加特巴赫学院乐团为Hänssler Classic录制的巴赫康塔塔、受难乐中,女高音几乎都由阿琳·奥格担任,这位美国女高音几十年在欧洲的耕耘所获得收获,只有这些无法辩驳的事实才能证明。


《舒伯特与剧院》专辑一共收录21轨,詹森的选题和选曲都是奥格嗓音最擅长的部分,虽然21轨是舒伯特各类戏剧作品的音乐片段,但是因为舒伯特音乐天生的抒情性,奥格那种微微带有一点戏剧性的抒情女高音正好是悠长旋律完美的载体

第1轨《可怜的孩子》( Misero pargoletto)是一首意大利语歌曲

第6轨《浪漫曲》(Ich schleiche bang und still herum),歌词来自诗人弗朗茨 卡斯泰利,这是专辑另一首带有单簧管伴奏的歌曲
第7轨《罗莎蒙德—阿莉埃塔的浪漫曲》(Romanze 'Der Vollmond strahlt'),出自舒伯特不成功的戏剧配乐《罗莎蒙德》,后来舒伯特自己改编成钢琴伴奏的版本
第11轨席勒作词的《特克拉—灵魂的声音》(Thekla 'Eine Geisterstimme)
以及第21轨,舒伯特摘自两位诗人威廉姆 穆勒、冯 恩斯的三首诗作而成的《岩石上的牧羊人》(Der Hirt auf dem Felsen)

这几首是我挑出来认为最好听的,整张专辑说实在就没有任何一首不好听,因为阿琳·奥格的演唱,CD收录的72分27秒会是你一生中最惬意的时段。(阿琳 奥格1993年因为脑癌过早离世,殇年56岁,本录音是她的天鹅之歌)


6. 
《舒伯特与死亡
布里吉特·法斯宾德
(Brigitte Fassbaender)

这是舒伯特艺术歌曲第十一卷。死亡其实贯穿舒伯特艺术歌曲整个生涯,是作曲家始终挥之不去的一个情结。詹森单独用一个主题展现“死亡”显得非常必要。
  • 主题《舒伯特与死亡》(Schubert & Death)
  • 演唱者:布里吉特·法斯宾德(Brigitte Fassbaender)
  • 钢琴:格雷厄姆·詹森( Graham Johnson)
  • 1990年6月在伦敦汉普斯特德一神论教堂录音,1991年5月发行。


第十一卷是全集37张里面的重头戏,詹森选择演唱者嗓音特点和选题的锲合度简直可以说是“天衣无缝”,仿佛法斯宾德就是为了这卷《舒伯特与死亡》而生和训练成录音前的最佳状态的。

我第一次知道布里吉特·法斯宾德,是在王府井的某个唱片店,现在回忆,90年代有大外文、小外文、音乐书店,但似乎是在王府井南口那边的一家,准确记忆是模糊了,CD是哪张还记得,是90年代初期法斯宾德和德国作曲家、钢琴家合作阿尔贝特·莱曼(Aribert Reimann)的舒伯特套曲《天鹅之歌》。

封面是DG封面摄影还有美学存在时的样子,深色、对比度很大的法斯宾德和莱曼合影,上方是DG巨大的商标大金牌,特别漂亮,价格可以接受,就买回家里了。

随后应该是买了一套西诺波利指挥的威尔第《弄臣》,因为听了一位唱片从业者大哥的推荐,喜欢这套录音里面演唱吉尔达的女高音格鲁贝洛娃(Edita Gruberova),全剧听下来除了格鲁贝洛娃,饰演刺客妹妹的次女高音法斯宾德也非常出色,这算是收她第一套歌剧唱片。

对于法斯宾德的了解和喜爱,准确的说就是因为收藏的CD逐渐丰富。

Opera Singer, Germany- Performance with (from left to right): Wolfgang Sawallisch, Prey, Brigitte Fassbaender, Werner Hollweg- published in 1971

1939年出生在德国柏林的法斯宾德,母亲是著名电影演员,父亲是德国当时著名的男中音歌唱家,小时候法斯宾德志向在于像母亲那样成为戏剧表演者,十几岁才开学喜欢声乐,当她把一卷录有自己演唱歌剧咏叹调和艺术歌曲的磁带邮寄到纽伦堡音乐学院以后,身为音乐学院歌剧系主任的父亲立刻录取了这位大出自己意料的女儿为歌剧系的学生,

1961年,还是这位优秀的父亲推荐自己音乐学院毕业的女儿去巴伐利亚歌剧院参与试唱,从而获得了在瓦格纳《罗恩格林》出演一个小角色的机会,此后的12年间,法斯宾德逐渐积累舞台经验,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年轻人成为德国歌剧舞台上无法被忽视的年轻次女高音,

虽然她舞台生涯中饰演了许多不同类型的角色,但最好的还是她在德国歌剧里的表演,理查 施特劳斯《玫瑰骑士》中的主角奥克塔文伯爵,无论是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英国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还是远在大洋彼岸的纽约大都会歌剧院,20多年之间,只要演出《玫瑰骑士》,奥克塔文这个角色的第一选择无疑会是布里吉特·法斯宾德!

众所周知,在19世纪初期的欧洲,公共卫生、医疗条件都非常糟糕,婴儿死亡率也居高不下,舒伯特自己的同胞兄弟姐妹就夭折了9个,可以说死亡在19世纪的欧洲,在舒伯特生活的维也纳,在他一生中的任何时刻都是无法摆脱且时刻面临的问题。

第十一卷的19首歌曲展现了舒伯特时代的人们对于死亡的多维度认知,第1轨是著名的《死神与少女》(Der Tod und das Mädchen)

这首歌曲的旋律后来被舒伯特自己改写为同名弦乐四重奏,歌词来自于克劳狄乌斯(Matthias Claudius),死神要带走青春少女的生命,这是黑死病肆虐欧洲以后,长期以来欧洲文学形象中存在的形象,舒伯特也深受这种文学创作的影响,少女急促的诘问,死神冰冷而无动于衷的回答,让这种之前存在于文字和绘画的形象立刻跃动在了音符和旋律之上。
第2轨《天鹅之歌》(Schwanengesang),歌词是舒伯特的校友约翰·森所做,这也是一首传统题材的作品,天鹅之歌表达了两种极端解释,天鹅即害怕死亡的终结,也期待死亡带来的重生。

第3轨《夜景》(Nachtstück),这首舒伯特的好友迈尔霍夫(Johann Baptist Mayrhofer)作词的歌曲,以一位老人在竖琴伴奏下吟唱自己最后一首歌曲,从喧闹到寂静,暗示沉默是死亡本身的样态。

第4轨是经常被歌手们在音乐会上演唱的《水上吟》(Auf dem Wasser zu singen),这首钢琴伴奏部分的音型微波荡漾,无忧无虑,但是第十一卷把它归入死亡主题,词作者诗人斯托尔贝格(Friedrich Leopold Graf zu Stolberg)创作于和妻子的蜜月中,然而不到六年年轻的妻子就去世了,正像诗词的最后湖水带着翅膀升华到天国,这样的谶语似乎预示了妻子的早夭。
我不能继续逐轨详解了,因为这张唱片我太爱了,詹森的选题和排列完美,法斯宾德演唱完美,詹森自己的钢琴伴奏也是完美,继续下去就是19轨全部要详尽,到底如何,请你自己在流媒体上寻找这张专辑吧。




7.
神圣与世俗之歌》
玛丽·麦克劳林
(Marie McLaughlin)

这是舒伯特艺术歌曲第十三卷。主题是神圣与世俗。詹森说:
舒伯特的天赋以及天赋赋予他的重大责任,使他从小就与众不同。但责任与反叛、爱与欲、阿波罗与狄俄尼索斯、基督教与异教徒、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冲突似乎也极其强大和复杂,在早年花费了他很多思考和不少痛苦。
人们经常说舒伯特的音乐在笑声中含泪,在泪水中闪烁着微笑,但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在他的音乐中,神圣与世俗、纯真与情色的力量融合成一个令人惊讶的成熟和自我接受的实体。

  • 主题:《神圣与世俗之歌》(Lieder Sacred & Profane)
  • 演唱者:玛丽·麦克劳林(Marie McLaughlin)
  • 钢琴:格雷厄姆·詹森( Graham Johnson)
  • 伦敦汉普斯特德一神论教堂录音(未记录准确录音日期,据相关后续专辑推定应为1991年10月前后)1992年2月发行。


神圣和世俗,这个话题一直是宗教信仰深入人心的欧洲各国几乎所有人生活都会面对的问题。

1514年25岁的提香(Tiziano Vecellio)刚刚成立了自己的画室,立刻接到订单,委托人是即将举办婚礼的威尼斯当地两位望族的男女,提香完成的画作首次被博物馆收藏时登记的名字是“Amor Divino e Amor Profano”—神圣与世俗之爱。

画作左右两边分别为一位身着华服,手持珠宝的少女,一位手举油灯的裸体少女,两人中间的水池中爱神丘比特正在搅动池水。

《神圣与世俗之歌》这卷刚拿到手之时,让我第一感觉想到了很多年前印象颇深的这幅提香画作,华服的女子代表世俗,裸体的女子代表神圣,丘比特在其间用以调和神圣与世俗的矛盾,舒伯特从青春期就面临着这样的对抗和矛盾,他以什么来调和呢?

维也纳是欧洲天主教的一个中心,圣斯蒂芬教堂、圣彼得教堂都是欧洲天主教著名的建筑,舒伯特的家庭传统上一直笃信天主教,弗朗茨 舒伯特从小也是一个虔诚的信徒,但他身处的“舒伯特圈子”却是一个既不乏英俊的文学青年,也不乏活跃的浪漫主义思想之所在。

身材矮小壮实,其貌不扬的舒伯特总是被同龄朋友们在感情经历,情场艳遇上远远抛在后面,他对爱情,婚姻的向往也总以失败告终,这让舒伯特时常深陷于痛苦之中。

敏感的作曲家把他心中对于圣母的复杂感情,对去世母亲的怀念,对异域浪漫故事的渴望,对维也纳风俗业姑娘们的幻想等等这一切看似零散、毫无章法又暗通款曲的题材写成第十三卷中15轨录音所依照的乐谱。

第十三卷的演唱者,詹森先生请来了苏格兰抒情女高音玛丽·麦克劳林,这位1954年出生的汉密尔顿的歌唱家。

70年代开始出演歌剧中的抒情女高音角色,她善于演唱莫扎特歌剧《费加罗婚礼》中的苏珊娜、《唐璜》中的采丽娜、《女人心》中的苔斯皮娜,对于这卷有舒伯特最著名的那首《圣母颂》的专辑,我想邀请一位优秀的抒情女高音是最正确的选择,

第十三卷还有部分歌曲邀请了美国男中音托马斯·汉普森(Thomas Hampson)助唱。

专辑第1轨是诗人施莱伯(Aloys Wilhelm Schreiber)作词的《玛丽亚的形象》(Das Marienbild)这首缓慢而温柔的歌曲,以在橡树上为圣母建造简陋教堂的叙事,让圣母这一传统形象摆脱教堂的束缚,回归自然的本源,这首歌也算是第十三卷的点题。

第4轨是舒伯特另一首经常被女高音、次女高音演唱的《纺车旁的格丽卿》(Gretchen am Spinnrade),这首来自歌德《浮士德》,舒伯特用钢琴伴奏模仿纺车始终不停歇的转动,用以衬托被浮士德诱惑而走向堕落的格丽卿内心的反复挣扎。
第5轨同样来自歌德的《浮士德》,这首《浮士德场景》(Szene aus Faust)汉普森演唱了莫非斯特,麦克劳林继续演唱格丽卿,这首歌中还有合唱加入。

第8轨《一首古老的苏格兰民谣》(Eine altschottische Ballade),德语地区很早以前就对苏格兰高地传奇的热爱,大量翻译成德语的苏格兰诗文同样也是舒伯特灵感的来源,这首由汉普森和麦克劳林对唱的歌曲是苏格兰版“俄狄浦斯王”,两位歌唱家的演唱很好的塑造出诗句里面紧张、灰暗和扭曲的浪漫主义情绪。

最后再推荐第14轨,如果说《艾伦的歌曲III》(Ellens Gesang III),想必99%的人不知道我说的是什么,但是如果说《圣母颂》(Hymne an die Jungfrau / Ave Maria),那么即使没怎么听过舒伯特的音乐的人都会知道了,《圣母颂》即出自《艾伦的歌曲》7首里的第三首,无需多言,这是第十三卷的点睛之笔。

让我们伴随着麦克劳林飘逸隽秀的嗓音共同走向更多不为所知的舒伯特艺术歌曲吧。



8.
《舒伯特与夜曲III》
玛格丽特·普莱斯
(Margaret Price)

这是舒伯特艺术歌曲第十五卷。主题依然是夜曲,上一集,萨拉·沃克(Sarah Walker)曾经出现过,在男大师系列中,我们还将看到安东尼·罗尔夫·江森(Anthony Rolfe Johnson)的夜曲第一卷。


主题:《舒伯特与夜曲III》(Schubert & the Nocturne III)
演唱者:玛格丽特·普莱斯(Margaret Price)
钢琴:格莱厄姆·詹森(Graham Johnson)
1991年10月在伦敦汉普斯特德的一神论教堂录音,1992年10月发行。

夜,对于人类在很长的时间内都是一种令人恐惧的存在,从古希腊开始,黑夜似乎是万恶之源。

到了中世纪,黑夜的境遇没有什么变化,由于基督教会的支配地位,魔鬼和巫术之说横行,上帝的敌人——魔鬼总是与黑夜联系在一起,在黑夜的掩护下魔鬼出没在人间横行不轨;肮脏、放荡的女巫们则在夜间骑着扫帚在天空飞行,不是去虔信的教徒家投毒,就是到城镇乡村散播瘟疫,人们把黑夜当作魔鬼、阴谋的同义语。


随着欧洲城市化的推进,从17世纪晚期开始,伦敦、巴黎、维也纳这样的城市出于安全考虑,开始出现了公共照明,小酒馆,咖啡馆这种我们今天司空见惯的夜生活场所在这些欧洲中心城市缓慢的融入平民生活。

18世纪的城市中夜间戏剧,夜间音乐会表演以低廉的票价给城市居民以前乏味的夜生活增加了许多意想不到的色彩,到了舒伯特生活的19世纪初期,维也纳的夜生活是舒伯特这样的年轻艺术家们早已习惯的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以至于舒伯特写作以夜晚为题的歌曲,詹森先生整理出来了三卷。


第十五卷也就是《舒伯特与夜曲》的第三卷,邀请了英国女高音玛格丽特·普莱斯担任这卷的演唱者。


威尔士女高音普莱斯1941年出生,在伦敦圣三一音乐学院(Trinity College of Music)学习声乐,最初普莱斯被当做一个次女高音训练,大学毕业后她获得的第一个歌剧角色也是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中童仆凯鲁比诺。

后来经过对唱法的改善,终于显露了抒情女高音的本色(做为一个曾经多年学声乐的人,类似普莱斯这样被错误划分声部的情况并不少见,由此埋没了多少有天赋的歌手很难说清楚)。

虽然普莱斯成名后的主要角色都集中在莫扎特歌剧的抒情女高音,偶尔会选择几个威尔第歌剧女高音角色,但是发烧友对于这位歌唱家最津津乐道的就是,指挥家克莱伯(Carlos Kleiber)邀请从来没在舞台上演唱过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普莱斯共同为DG公司录制这部歌剧,并最终和DG公司因为选角等原因闹翻的故事。


这张唱片里,我们可以看到另外一位女大师,布里吉特·法斯宾德(Brigitte Fassbaender)。

从莫扎特到威尔第到瓦格纳,可见玛格丽特·普莱斯声音可塑性之强。

夜曲的三卷,第一卷男高音演唱,第二卷次女高音演唱,第三卷女高音演唱,三位歌唱家声部不同,却有近似的特点,他们的声音都属于抒情范畴,相对来说夜曲第三卷的演唱者普莱斯是戏剧性最强的,这在曲目中也有所体现。

本专辑一共有17轨录音, 歌词作者众多,第1轨来自科赛加腾(Ludwig Theobul Kosegarten)作词,悠扬的歌曲《致夕阳》(An die untergehende Sonne)


第2轨来自库普夫(Johann Gottfried Kumpf)作词,欢快的《月夜》(Der Mondabend)。

第3轨来自霍尔蒂(Ludwig Christoph Heinrich Hölty)作词,叙述人生三个阶段的歌曲《感叹》(Klage an den Mond)……

第12轨是赛德尔(Johann Gabriel Seidl)作词的《浪游者致月》(Der Wanderer an den Mond),这是一首在音乐会上经常被演唱的名曲

专辑中还有一些演唱比较多的歌曲我就不在此赘述,相对前两卷同类主题的专辑,第三卷《舒伯特与夜曲》的元素更加复杂,情绪更加多变,玛格丽特·普莱斯嗓音的厚度、韧性和张力的确是这种复杂专辑的上佳之选。(玛格丽特 普莱斯已于2011年去世,享年69岁,90年代受封为女爵)



9.
《舒伯特在1816年》
露西娅·波普
(Lucia Popp)

这是舒伯特艺术歌曲第十七卷。1816年,舒伯特19岁,所以,此时的主题,依然围绕着“青春”。

詹森先生在前面用了两卷的篇幅为舒伯特多产的1815年树碑立传,当然今天看,18岁的舒伯特的确在这一年创造了历史,他以近乎无穷尽的创造了为我们留下一百多首歌曲,其中还不乏《魔王》这样舒伯特乐迷耳熟能详的作品。

第十七卷,詹森的研究视线又移动到了随后的1816年,在“珠穆朗玛峰”之下的喜马拉雅群峰中那些8000米以上的山峰魅力何在呢?


主题:《舒伯特在1816年》(Schubert in 1816)
演唱者:露西娅·波普(Lucia Popp)
钢琴:格莱厄姆·詹森(Graham Johnson)
1992年4月在伦敦汉普斯特德一神论教堂录音,1993年4月发行。

讨论具体内容之前,我们还是先聊聊本卷的演唱者露西娅·波普吧。

波普来自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解体前的斯洛伐克,出生在布拉迪斯拉发附近的波普来到德国发展之前,姓氏比原来奥匈帝国腹地的捷克(波西米亚)人更加斯拉夫化,露西娅·波波娃是她原来的名字(天哪,如果她一直还姓波波娃,是不是还觉得她唱的特别德国呢?)


波普的出道得益于指挥家奥托·克伦佩勒(Otto Klemperer)1963年对布拉迪斯拉发歌剧院的造访,这位在纳粹黑暗统治期间流亡和幸存的伟大指挥家来到斯洛伐克首都歌剧院排演莫扎特歌剧《魔笛》。

波普在音乐学院专业老师安娜(Anna Hrusovska-Prosenkova)的推荐下,试唱了《魔笛》里面的夜后(Königin der Nacht)并且顺利被克伦佩勒选中,刚出道就能在大指挥的调教下去演唱很多人梦寐以求的莫扎特歌剧角色,这对一位初出茅庐的小姑娘来讲,真是莫大的幸运了。


更大的幸运在于不久以后,露西娅·波普受到时任维也纳国立歌剧院音乐总监卡拉扬(Herbert von Karajan)的邀请到维也纳参与演出莫扎热《费加罗的婚礼》,虽然初来乍到的波普只能出演其中一个微不足道的配角,但是来自卡拉扬的邀请和维也纳当地专业乐评人的肯定,让波普从此获得了无限发展的可能。

波普从刚刚学习声乐时候的次女高音,到花腔女高音,到后来专攻抒情女高音,经历了不同的三个时期,做为我这样学习过声乐演唱的人,深深体会到波普的聪颖和她老师安娜的因材施教,这位来自斯洛伐克的女高音不但姓氏从波波娃变成了德语化的波普,对于德国作品的演唱更是日臻化境。


我自己无意识的听到波普的演唱,依然是大学时候,同班同学老包买了一套索尔蒂的马勒交响曲全集套装CD,我们当然首先要听的就是其中上了TAS榜单的第八“千人”交响曲,八位领唱中就有波普的一席之地,主动听的就更多了。

有伯恩斯坦和维也纳爱乐乐团为DG录制的那套著名的贝多芬歌剧《费德里奥》,有索尔蒂指挥伦敦爱乐乐团,携卡娜娃、波普、冯·施塔德等人演唱的莫扎热《费加罗的婚礼》,有克伦佩勒率领爱乐乐团以及施瓦茨科普夫、路德维希、波普演唱的莫扎特《魔笛》,还有在意大利歌剧指挥家兰贝托·贾德里指挥下慕尼黑广播交响乐团录制的威尔第歌剧《弄臣》,波普在里面饰演了她很少出演的角色少女吉尔达。。。。。



要谈起来我多么热爱波普,恐怕再写这么多也写不完,我们转回来聊聊第十七卷,詹森先生在说明书里详细列举了舒伯特在1816年都做了什么。


2月份他曾经在老师萨列里的推荐下到一座偏远小城(今天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纳)的学校求职,竞争对手同样是手持萨列里推荐信的同们师兄。

4月份舒伯特的朋友斯潘(Josef von Spaun)代表羞涩的舒伯特给身在魏玛的歌德寄过去一封措辞诚恳的长信,并且附上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选集,集子中罗列了不少以歌德诗作为蓝本谱写的艺术歌曲,当然,这封信联通歌本都石沉大海,已经功成名就的歌德每天都会接到不少这样无名小卒发来的信件和文本,完全不予回应才是一位正常的大师应该做的。


6月份舒伯特和兄弟卡尔一起在傍晚散步,路过坟地的时候回忆起了五年前过世的母亲,几天后舒伯特参观了画家亚伯(Josef Abel)的画展,这位画家所做青年舒伯特的肖像画至今依然常见于舒伯特作品的唱片封面上。

6月中旬,舒伯特以一首无伴奏男生四重奏做为献给他老师萨列里维也纳生活金禧纪念的礼物,并且按照入门的先后顺序被排在庆祝会进程靠前的位置演唱;

秋天,舒伯特生命中最重要的朋友之一迈尔霍夫(Johann Mayrhofer)出现了,9月份他们第一次会面并且结下了终生友谊。


11月,舒伯特为单相思两年的姑娘特蕾莎·雅各布的生日创作了一首艺术歌曲,题献给这位他内心深爱的妙人儿,虽然就在这年他们之间的感情无疾而终。

詹森先生对比了1815和1816年舒伯特作品签名的情况,后一年里舒伯特似乎放弃了在作品五线谱纸上郑重签署姓名和日期的习惯,这导致这年的不少作品很难确定具体归属年代,詹森先生按照录音前的最新研究成果界定了一些以往编号含糊的舒伯特歌曲。

我想,只用一首歌曲献给舒伯特无疾而终的爱情,也献给1993年年底因为突发脑癌红颜早逝的露西亚 波普。

第15轨诗·雅克比(Johann Georg Jacobi)作词的《万灵节连祷》(Litanei auf das Fest Aller Seelen)。


这是我自己在舒伯特1816年作品中最爱的一首,这首词义绵绵,曲意缓缓的连祷文,可以献给爱情,也可以献给命运。(露西亚 波普1993年秋天因脑癌去世,享年54岁)




10.
《关于花与自然的歌曲》
费莉希蒂·洛特夫人
(Dame Felicity Lott)

这是舒伯特艺术歌曲第十九卷。本卷是舒伯特关于花与自然的歌曲,詹森先生可以说是一位学识渊博的钢琴艺术指导,他在这个大全集中的歌曲分类法当年让我耳目一新,从录音上来看,在这个大全集出现前,艺术歌曲录音绝大部分是没有明确主题的。要么是从中选一首的标题当做唱片名字,要么笼统的成为舒伯特艺术歌曲或者舒曼、勃拉姆斯艺术歌曲……

詹森对于舒伯特和后续艺术歌曲作曲家作品的分类法,在唱片上是开创性的,在这个集子之后,我才看到很多新录音有了明确的主题和归类。


主题:《关于花与自然的歌曲》(Songs about flowers & nature)
演唱者:费莉希蒂·洛特夫人(Dame Felicity Lott)
钢琴:格雷厄姆·詹森( Graham Johnson)
1992年7月在英国伦敦汉普斯特德的一神论教堂录音,1993年11月发行。

舒伯特生活的19世纪早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已经基本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尚未到来,比起21世纪我现在居住的城市北京,舒伯特的维也纳距离花,距离自然显然要近的多,做为一个羞涩而敏感的音乐家,想必舒伯特也会陶醉于一年中不同时候在身边绽放的花朵,以及四季更替所带来的变化。

这些事物共同支配者作曲家那颗颇具感知力的心灵,詹森先生在说明书中列举了舒伯特1825和1826年的两封信,这两封信向他的兄弟费迪南描述了外出郊游带给他的乐趣,山谷、田野、草地与河流这些自然景观带给他的美感。其实我觉得第十九卷的说明书已经不太重要了,任何人都能够被身边的类似事情感染,“伤春悲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我们这些大自然的孩子们,怎能不被造物的神奇所折服呢。


詹森先生为第十九卷邀请来的是英国女高音洛特。

洛特的唱片我接触的比较晚,仔细琢磨第一感觉就是第十九卷的封面照片让我想到电影《指环王》(The Lord of the Rings)中由凯特·布兰切特(Cate Blanchett)饰演的精灵女王,洛特照片里面那股子“仙劲儿”简直就是给第十九卷准备好的,即使不开口,从封面足以想见会有如何的表现了,詹森先生“选角”功力深厚的不可思议!

费莉希蒂·洛特在伦敦大学上学的时候专业是法语和拉丁语,那时候这位后来的女高音的理想是做一位出色的口译员(interpreter),在法国实习期间,洛特在格勒诺布尔(Grenoble)音乐学院学习了唱歌,1969年回到英国时志向已经改变为声乐演唱,在皇家音乐学院以优异成绩取得第二个学位并正式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


洛特的歌剧曲目大概分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抒情女高音最擅长的莫扎特歌剧角色,

第二类是理查 施特劳斯中后期歌剧中的那些典雅的女高音角色,

第三类是洛特自己喜欢的轻歌剧,例如雷哈尔的《风流寡妇》、约翰 施特劳斯的《蝙蝠》、奥芬巴赫的《美丽的海伦》,艺术歌曲呢,除了德语和她自己祖国的作曲家布里顿、沃恩 威廉斯之外,因为她从艺前深厚的专业法语基础,她的法国艺术歌曲特别值得推荐,古诺、肖松、夏布里埃、普朗克的作品都是她的拿手好戏,洛特的嗓音是那种特别有光泽的抒情女高音。


她的声音永远保持着新鲜感,不算宽厚,但十分立体和具有结构性,不可否认的是洛特的嗓音同她相貌一样多少带着点“仙气儿”。

下面我来简单盘点几首第十九卷里好听的歌曲。

第十九卷一共收录了18轨录音

第1轨就是舒伯特的好友迈尔霍夫(Johann Baptist Mayrhofer)作词的《夜之紫罗兰》(Nachtviolen),这首把深夜绽出最浓郁香氛的紫罗兰拟人化的歌曲,是现在舒伯特作品音乐会男女声都喜欢演唱的一首。

第2轨是诗人乌兹(Johann Peter Uz)作词的歌曲《春天的上帝》(Gott im Frühlinge),舒伯特用欢快的旋律配合了诗人浓烈的笔触,把春回大地的盛况演唱的淋漓尽致.

第4轨是诗人梅拉特(Johann (János) Nepomuk Josef Graf Mailáth)作词的歌曲《花儿的忧伤》(Der Blumen Schmerz),这又是一首借花喻人的歌曲,舒伯特给这首诗以几段不同的音型变化,描绘以花自喻的主人公阴晴不定的恋爱心境。


第9轨是布鲁赫曼(Franz von Bruchmann)作词的《在湖边》(Am See),词作者把人类的灵魂想象成一个湖泊,向从天上倾泻而出的所有火焰和光芒敞开。许许多多的星星,它们在坠落时都点燃了我们的灵魂;

第14轨已经是我们的熟人了,斯托尔贝格(Friedrich Leopold Graf zu Stolberg-Stolberg)作词的《水上吟》(Auf dem Wasser zu singen)之前出现在第十一卷,由法斯宾德演唱过,这首极端优美,荡漾着幸福感的歌曲,洛特的标准德语发音似乎比法斯宾德多少带着巴伐利亚口音的演唱更加空灵。



唱片最后的第17、18轨,两首《苏莱卡》(Suleika)歌词均出自女诗冯 威廉默(Marianne von Willemer),被歌德收入他晚年的名著《西东合集》(West-östlicher Divan),一个女人在西风中传递消息,以便被带到她心爱的人那里,并等待东风吹来,以便她可以听到他的消息。

舒伯特在不知不觉中先后为这两首诗谱曲,詹森先生选这两首歌曲做为第十九卷的收官,也是对欧洲文学和舒伯特的致敬。




11.
《舒伯特在1817和1818年》
伊迪丝·马蒂斯
(Edith Mathis)

这是舒伯特艺术歌曲第二十一卷。这卷的主题,依然可以理解为独立。

在第二十一卷,詹森先生把时间段从他关注和研究很久的1815年推进到了1817和1818这两年间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创作。

1816年在舒伯特的人生中是转变的一年,这年他结束了和面包师女儿的“恋爱”,也结束了从维也纳童声合唱团(Konvikt神学院唱诗班,维也纳童声合唱团的前身,为了方便理解,之前和之后在行文中我会继续用维也纳童声合唱团这个现代名字)开始跟随萨列里的作曲课,辞掉了父亲学校助教的工作,并且搬出了维也纳郊区父母的家,住进朋友舒伯(Franz von Schober)的家中。

从这一年起舒伯特真正开始了他的独立生活,那么随后的1817和1818年的作品就显得更为重要。


主题:《舒伯特在1817和1818年》(Schubert in 1817 & 1818)
演唱者:伊迪丝·马蒂斯(Edith Mathis)
钢琴:格雷厄姆·詹森( Graham Johnson)
1992年10月在英国伦敦汉普斯特德罗斯林希尔一神论教堂录音,1993年6月发行。

从文学的口味说,舒伯特逐渐对之前他崇拜的歌德和席勒减弱了狂热,以及早年他非常喜欢的几位诗人萨利斯-西维斯、马蒂森和舒巴特的诗作失去了兴趣,作曲家把对诗歌的欣赏的视线逐渐转移到了同时代的作家们,尤其是他身边最亲密的一些朋友身上,

有安东·奥腾瓦尔特(Anton Ottenwalt)、约瑟夫·冯·斯潘(Josef von Spaun),最为重要的是维也纳市政府的公务员、业余诗人约翰·迈尔霍夫(Johann Mayrhofer),因为对文学理想主义的憧憬,让作曲家舒伯特和比他年长10岁的迈尔霍夫一见如故,成为莫逆之交。


1817年还有一件大事需要我们知道,经过舒伯特的好朋友斯潘和舒伯的安排,作曲家终于见到了他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歌唱家之一,已经退休的歌剧明星—男中音约翰迈克尔·沃格尔(Johann Michael Vogl),而见面之前舒伯特自己已经是沃格尔的崇拜者,这位男中音在维也纳剧院时髦的意大利式歌剧中经常出现,他也是贝多芬的歌剧《费德里奥》首演时阴险的典狱长皮扎罗的扮演者,和舒伯特见面前他因为“年事已高”退出歌剧舞台,正在计划自己以后的音乐会。

1817年3月的初次见面,沃格尔并没有多重视舒伯特带来的歌曲,然而这位即使按照今天对艺术歌曲演唱者衡量的标准—深厚的文学基础和丰富的阅读量以及声乐演唱上的领悟力,也会是最顶级的歌唱家,迅速的了解到舒伯特在音乐上的天赋,极快速度就成为了舒伯特作品的拥护者、演唱者和生活中又一位关心舒伯特,帮助舒伯特的前辈。

今天回看,如果没有沃格尔在此后音乐会上大量演唱舒伯特的歌曲,并经常出现在舒伯特朋友圈的私人音乐会中,也许舒伯特的歌曲广泛的传唱会来的晚不少年。


第二十一卷的演唱者是来自瑞士的女高音伊迪丝·马蒂斯,这位来自卢塞恩的歌唱家,也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位女高音。

听她的唱片最初是不知不觉中,我上音乐学院时莫扎特的歌剧最通行的版本是卡尔·伯姆(Karl August Leopold Böhm),《费加罗的婚礼》是必须要听的,毕竟这是77/78音乐学院恢复招生后,声歌系第一届毕业班的大戏。

而伯姆和德意志歌剧院的DG版中,苏珊娜的演唱者就是这位马蒂斯,另外值得说一句的是,曾经被视作电影至高水准的那部《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我看的时候被翻译为《刺激1995》),剧中主人公安迪为监狱申请来的赞助品有一套《费加罗的婚礼》全剧黑胶唱片,被播放的就是马蒂斯饰演的苏珊娜和雅诺维兹(Gundula Janowitz )饰演的伯爵夫人的二重唱“微风轻拂”,这个桥段被誉为“神来之笔”。


1938年出生的马蒂斯是一位特别神奇的女高音,她在《费加罗的婚礼》中可以唱苏珊娜,也唱伯爵夫人,还唱童仆凯鲁比诺,在《唐璜》中唱采丽娜、也唱唐娜·安娜,还可以唱唐娜·爱尔维拉。

我们从第二十一卷的录音里就可以感受到马蒂斯音域的宽广和声音表现力的强大,这种一般人不具备的能力,把马蒂斯塑造成了“全能型”的女高音,年长后的伊迪丝·马蒂斯告别歌剧舞台,以艺术歌曲音乐会和教学为主,她的学生里包括如今著名德国女高音达姆尧(Diana Damrau)。

詹森先生邀请马蒂斯来演唱第二十一卷,应该是因为长期合作熟悉她极端全面性的嗓音和特别细腻的乐感。


第二十一卷之好听,我都认为没必要再去介绍曲目,你听一遍之后自然会主动寻觅这么优美歌曲的深层信息,那么我就挑几首自己最爱的吧,这一卷共收录24轨录音。

第1轨就是迈尔霍夫作词的《入眠曲》(Schlaflied),这首类似摇篮曲的歌曲以森林、河流、花朵与草地等大自然的事物比喻母亲的怀抱让孩子入眠。


第2轨还是迈尔霍夫作词的《渴望》(Sehnsucht ),这首歌中以云雀鸣叫做为春天来临的预兆,表达了诗人和作曲家对春天的渴望。

第4轨是我们从小就听,就唱的那首《鳟鱼》(Die Forelle),这首由舒巴特(Christian Friedrich Daniel Schubart)作词的歌曲并不是我们小时候单纯想象里的儿歌,而是一首借着渔夫和鳟鱼隐喻当时政治的寓言诗,马蒂斯的演唱也并不是仅仅流于表面的,她的演唱方式给这首歌曲以深刻的戏剧性。


第15轨是歌德作词的《我曾希望我是条鱼》(Liebhaber in allen Gestalten),舒伯特以快活的旋律衬托出歌德诗作中对爱的各种表达。

第20轨是施莱格尔(August Wilhelm Schlegel)作词的《泪之颂》,这是一首以人生中的乐趣和痛苦做对比,歌颂泪水虽然模糊了我们的眼睛,但也以镜子一般的反射映衬出我们的内心,马蒂斯对于这首歌曲的阐释宽广而悠长,她那种可以感受到的神圣也符合“颂歌”的体例。


回过头,在第二十一卷的最后,我想用第11轨舒伯(Franz Adolph Friedrich von Schober)作词的《致音乐》做为本卷写作的结尾,这首名垂青史的歌曲普遍被认为是舒伯特自己对音乐的态度,马蒂斯对于这首声乐专业学生很初期就会遇到的舒伯特艺术歌曲充满了虔诚的演唱,让我同样感到了音乐对迄今为止一生的所有慰藉……翻译歌词收录如下:

亲爱的艺术 在许多灰黯的时光里

当生命中的逆境围绕著我时

是你在我心中点亮那温暖的爱

是你引领我进入一个更美的世界!

一声轻歎 自你的竖琴中传出

那甜蜜 幸福的和弦




12.
《舒伯特在1819和1820年》
玛利亚娜·利波夫舍克(Marjana Lipovšek)
纳坦·贝尔(Nathan Berg)

这是舒伯特艺术歌曲第二十九卷。如果寻找一个确定的主题,就是改变。

1819到1820年,这两年对于舒伯特的生活改变了很多,对于詹森先生的策划和录制,这一卷也是颇多艰辛。维也纳的诗人迈尔霍夫(Johann Baptist Mayrhofer,1787-1836)是舒伯特一生中最重要的同伴,如果同歌德、席勒、海涅等著名德国诗人比,迈尔霍夫可以说一位彻底的业余诗人,他的主业是维也纳当局出版物检察官,然而就是这位在政府部门负责最严肃意识形态事物的人,却为舒伯特提供了若干年最自然,最深有同感的诗作为歌词。


1814年,舒伯特17岁的时候从朋友朔贝尔(Franz von Schober)手里得到一首迈尔霍夫《在湖畔》的手抄本,舒伯特旋即被感动而欣然谱曲,不久后在朔贝尔引荐下,舒伯特和这位年长自己10岁的诗人第一次相见,并且一见如故成为忘年交(对于忘年交这种官方传记口径,我表示存疑,还是一代人,尤其在19世纪欧洲评价寿命四十多岁的前提下)迈尔霍夫的诗所以能够打动作曲家舒伯特,除了两人至深的交往,更加重要的原因是迈尔霍夫的作品充满了对古希腊人文主义的憧憬。


这种思绪模式和舒伯特在青少年时期对于席勒理想主义文学的热爱如出一辙。19世纪初期的维也纳,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德国狂飙突进精神的鼓舞,让舒伯特这样的年轻艺术家,即使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也依然在头脑间充满着对变革的思索与渴望。

加上1818年舒伯特从埃斯特哈齐伯爵(匈牙利贵族埃斯特哈齐家族成员)一架回到维也纳后没有独立租住公寓的能力,此刻迈尔霍夫果断伸出援手,邀请舒伯特住到他并不算宽敞的公寓,并且一住就是三年时光,这种共处屋檐下的生活,作曲家显然对于诗人的思想和作品也更加得以深入了解。


主题:《舒伯特在1819和1820年》(Schubert in 1819 & 1820)
演唱者:玛利亚娜·利波夫舍克(Marjana Lipovšek)、纳坦 贝尔(Nathan Berg)
钢琴:格雷厄姆·詹森(Graham Johnson )
1996年12月在英国伦敦汉普斯特德罗琳希尔的一神论教堂录音,1997年9月发行。

1819和1820年的重要作品,除了延续之前对歌德和席勒的崇敬,重点已经开始转移到了好朋友迈尔霍夫的作品上。

这两年之中另外值得一提的,还是男中音歌手沃格尔对于舒伯特的提携和帮助,几年前沃格尔和舒伯特相识后,这位男中音歌唱家不但在很多公开场合演唱和推广舒伯特的歌曲,还邀请舒伯特做为自己的钢琴伴奏一起旅行,两者在周边的巡演,因为沃格尔的名头,舒伯特自己的知名度也逐渐上升,在不少私人音乐会上得到了听众们的一致赞美,沃格尔还动用自己的关系,为舒伯特在维也纳还欧洲别的歌剧院里寻找机会。


有时候是委约作曲家,有时候又以钢琴艺术指导的身份帮助训练歌手们胜任新歌剧的角色,当然,从现在已知的史诗看,舒伯特既没有写作出流芳百世的歌剧,也迅速从钢琴艺术指导这个费力不讨好的角色中退缩,重新回到了他自由自在的作曲家身份。

第二十九卷,有关演唱者也有点故事,詹森先生对于迈尔霍夫为主的这一卷很有期待,他前去邀请了自己认为最胜任这卷内容的斯洛文尼亚次女高音歌唱家利波夫舍克,这是一位出生在斯洛文尼亚音乐世家的次女高音。

从小接受过严格的钢琴演奏教育,利波夫舍克在奥地利格拉茨音乐学院毕业以后从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开始接一些歌剧中的小角色,积累一定经验以后继续来到汉堡和慕尼黑国家歌剧院发展。


《玫瑰骑士》的奥克塔维奥,《女人心》的朵拉贝拉,《沃采克》的玛丽,《命运之力》的普拉齐奥西拉,除了这些,利波夫舍克也是瓦格纳歌剧次女高音角色有力的竞争者,她在《尼伯龙根指环》、《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多次饰演过主要角色。

除了歌剧,她在艺术歌曲演唱方面也得心应手,即使威尔第的歌剧也没有能破坏这位次女高音收敛和雅致的音色,这应该是江森先生邀请她的重要因素。


哪曾想,江森先生安排好第二十九卷所有歌曲之后,直到录音前一天,利波夫舍克忽然认为自己完全没法演唱这卷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迈尔霍夫作词的六首歌曲《孤寂》。

前面这位次女高音用她自己合适的调性已经完全演唱熟了这部作品,詹森和Hyperion的老板、录音师团队第二天正常录音,利波夫舍克的正式录音还不到一小时,只好暂时推迟后期制作、发行。

詹森为了迈尔霍夫的这部大作,请来了一位年轻的加拿大男中音贝格(Nathan Berg )救场,他随后的录音在我听来完全不输于利波夫舍克。


第二十九卷共收录有21轨录音,全部是舒伯特作于1819和1820年间,第9轨到第14轨是迈尔霍夫作词的组诗《孤寂》(Einsamkeit),詹森先生推测这组诗是舒伯特本人委托迈尔霍夫创作的,为了他能够谱写一组类似于贝多芬《致远方的爱人》那样的声乐套曲。


这组诗以民谣体叙述了一个命运的循环,一位在修道院里的无名氏,经历了“孤独、陪伴、幸福、满足痛苦、祝福”等不同情绪,不同状态,这组诗表面是一个人不同境遇下的不同表现,深层则为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通常考虑的哲学问题。

詹森请来“救场”的年轻男中音贝格,以他的声音塑造了组诗多变的性格与角色,虽然这是舒伯特早期实验性的套曲,音乐上并不算成熟,但我们通过聆听初步能够得知未来那几个套曲的思路。

利波夫舍克一共演唱了15首歌曲,我就举其中一首为例,第19轨诗人乌兰德(Johann Ludwig Uhland)作词的《暮春》(Frühlingsglaube),诗人是舒伯特同代的施瓦本浪漫派诗人,他的作品尤其是抒情诗优美而单纯,这首《暮春》歌唱了德国的暮春景色,山花烂漫绿树成荫,季节的改变给诗人带来对美好世界的期盼,舒伯特谱曲也遵循了诗作的愿意,旋律连贯,音型起伏有致,这首歌曲在中国也传唱已久。


现在国内视频号上能够找到,1980年上海一次由电影艺术家赵丹主持的电影界春节联欢上,演员孙道临就即席用并不熟练的德语演唱了这首《暮春》,也许在全世界的艺术家看来,这都是一首预示着变革即将到来的旋律。




13.
《舒伯特与信仰》
克里斯丁·布鲁尔
(Christine Brewer)

这是舒伯特艺术歌曲第三十一卷,主题是信仰。

舒伯特生活在一个生活和思想都十分活跃(也可以说混乱)的时代,维也纳社会生活的主流深受“比德迈耶尔时代”享乐主义风气的左右,而像舒伯特这样年轻的艺术家、文学家、哲学家和思想家们,又被刚刚结束的拿破仑战争的恶果影响的愤世嫉俗。

就舒伯特个人而言,他是一位才华横溢又极端敏感的音乐家,更是一个其貌不扬又有着令人迷惑的性取向和旺盛性欲的正常年轻男人,音乐上的高品位和生活上的恶劣境遇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给舒伯特以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也是最终摧毁他生命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主题:《舒伯特与宗教》(Schubert & Religion)
演唱者:克里斯丁·布鲁尔(Christine Brewer)
钢琴:格雷厄姆·詹森(Graham Johnson )
约1997年录制于英国伦敦亨利伍德大厅,1998年7月发行。

作曲家生长在一个摩拉维亚父亲和西里西亚母亲组成的传统维也纳家庭,这种居住在城市近郊的家庭通常都会严谨持守宗教信仰,舒伯特从小成长的环境里不存在任何讨论和质疑宗教的可能,他最初的音乐教育和后来童声合唱团演唱的生涯都和天主教息息相关,即使变声后从合唱团进入了师范学校,因为被强制做忏悔而对从小皈依的宗教产生了抵触情绪,更是对教会产生了厌恶。

一生中留下的六首弥撒曲,又很难让我们说舒伯特独立生活以后就失去了宗教信仰,至于我们在前些卷听到的那首舒伯特最著名的《圣母颂》(Ave Maria),更可靠的解释是作曲家被奥地利境内阿尔卑斯山的优美景色感动,感慨造物主的神迹,进而对大自然产生感激之情而谱写的歌曲,而非圣歌歌词。


当然,对于我们这些传统文化上一直缺乏信仰的中国人来说,简单聊几句舒伯特和宗教我想也就足够了,各位有兴趣请自己查阅詹森先生为第三十一卷所撰写的说明书,我们把话题转向演唱者和曲目本身。

詹森先生为第三十一卷的特别内容做了一些调整,首先他邀请的女高音是录音进行到这里为止声音最洪亮,也是最戏剧性的美国歌唱家克里斯丁·布鲁尔。

这是一位出生在伊利诺伊州,在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歌剧院开始自己职业生涯的地道美国人,在歌剧院,布鲁尔善于演唱《费加罗的婚礼》中的伯爵夫人,《唐璜》中的唐娜 安娜,《费德里奥》中的莱昂诺拉,《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伊索尔德,《埃莱克特拉》中的埃莱克特拉。

熟悉歌剧剧目的一定能够看出来布鲁尔是一位典型的戏剧女高音,邀请她演唱舒伯特宗教题材的艺术歌曲,通过她的嗓音,让这种室内乐风格的作品变得更加宏大,更加具有“神性”的光辉。


其次,录音地点做了调整,前三十卷(第二十一卷存疑,唱片公司官方记录和录音场所记录有异)在伦敦汉普斯特德的一神论教堂,这是一座正常开放的教堂,也提供包场举行音乐会和出租业务。

我们听到的绝大多数录音都产生在这里,一神论教堂的声音朴素,残响不算很丰富,有两卷是在伦敦圣乔治堂录音,一卷是在圣保罗堂,这是两座圣公会教堂,录音的规模感比一神论教堂略微宏伟,但也在伯仲之间。

第三十一卷的录音场地是伦敦交响乐团70年代建设的亨利伍德大厅,当年伦敦交响乐团在寻找一座永久性的管弦乐排练厅,也兼做录音场地,乐团在伦敦南部找到了一座被教会闲置了10年之久的圣三一教堂,经过谈判后,伦敦交响乐团聘请建筑好声学专家组成联合团队,4年多时间把这座长方形的古老教堂改造成了一座外表古朴,技能崭新,且拥有良好声学条件的排练厅/录音室,并命名为亨利伍德大厅(伦敦交响乐团的奠基人,老指挥),很多ARCHIV公司的古乐唱片在亨利伍德大厅诞生,


这座大厅的声学特点适合录制宗教音乐和大型管弦乐,虽然绝对空间不大,但是声学上呈现的空间却异常宽广,詹森和唱片公司团队在全集中只有第三十一卷录音明确标注在亨利伍德大厅录音,其用意可以说不言自明了!

第三十一卷共收录10轨录音,其中没有任何一首我们熟悉的舒伯特歌曲,我选择几首重要的做简单介绍。

第2轨是诗人舒金(Clemens August Schücking)作词的《夏甲的哀叹》(Hagars Klage),故事来源于《圣经》创世纪的章节,夏甲是犹太人领袖亚伯拉罕的侍妾,在正妻不孕的前提下为亚伯拉罕诞下了长子以实玛利。

此后不久母子两人被亚伯拉罕流放到沙漠之中,濒死之时被天使解救,舒金的诗作着重描写了夏甲第二次被放逐(第一次是怀孕期间)时面临死亡时对于爱子的诸般留恋和担忧,对于死亡的敬畏,对于上帝的祈祷,这首演唱时间长达16分钟多的民谣体叙事曲,是舒伯特作品之中很少见的调子阴郁的长篇歌曲,当然这首歌曲的基调源于舒伯特心中对于启示录的重视,布鲁尔也已史诗般的嗓音和演唱风格塑造了它。


第3轨是诗人克里普施托克(Friedrich Gottlob Klopstock)作词的《永生》(Dem Unendlichen),诗作的灵感源于《圣经》启示录中天使吹响号角召唤亡灵复活接受末日审判的经文,舒伯特给这首诗以威尔第歌剧一样的巨大张力,布鲁尔这样雄壮的声音可能会让不熟悉的听众误以为这是一首歌剧咏叹调呢。


第8、9轨均出自《圣经》诗篇,一篇德语翻译出自摩西 门德尔松,一篇出自无名氏,均翻译自希伯来语圣经,这两篇与其说是圣经德文翻译,不如说是更趋向诗歌,布鲁尔在第8轨的声音收敛了很多,第9轨霍尔斯特合唱团(Holst Singers)的声音也稀疏、空灵,特别值得一提的事第9轨是舒伯特作品里唯一的希伯来语歌曲,为男声合唱而作,这首歌曲首演于维也纳的犹太教堂,领唱男中音是犹太教堂的歌唱家索罗门,歌词是他拿给作曲家并委托其创作的。


唱片的最后一轨,出于诗人格里帕泽所写的《米里亚姆的胜利之歌》(Mirjams Siegesgesang),米里亚姆是犹太教先知摩西与亚伦的妹妹,自己同样是一位女先知,诗人借摩西和族人出埃及的故事,希望引起维也纳的人们回忆起反抗法国拿破仑军队的回忆,想必舒伯特也保有这样新鲜的回忆,所以感同身受创作了这首18分钟的艺术歌曲合唱巨作。


第三十一卷的写作很困难,难点在于我以发烧友的观点不像详述太多宗教基础知识,但是完全不提这些又很难述说舒伯特这一卷的很多细节,那么请各位认真读完的朋友,回头看看我的只言片语吧。

主题性呈现的女大师们共13位,今天就都介绍完了。下次,进入10位男大师,最最熟悉的声乐套曲即将上演。


13位女大师的主题结束后,我们下面进入舒伯特艺术歌曲名气最大的环节,就是三部声乐套曲。



14. 
《美丽的磨坊女》
演唱者:伊恩·波斯特里奇
(Ian Bostridge)


这是舒伯特艺术歌曲第二十五卷。我听《美丽的磨坊女》唱片的版本不少,最早按照我们那时候的惯例不是费舍尔·迪斯考就是赫尔曼·普莱(Hermann Prey),说实话我已经记不清到底听哪版入门的了,只是觉得这个套曲比起来早先接触的《冬之旅》还是阳光了不少。


虽然最终故事的结果也是寻死觅活的,好在套曲里面有一部分很欢快,这种感觉,去年相对论和中间艺术基金在北京举办完了舒曼的《桃金娘》音乐会以后,我想鼓动一个现在国内歌剧届男中音大腕的师弟自己唱一场套曲,他说想唱《美丽的磨坊女》,不想唱《冬之旅》,太苦太灰暗,唱完心情不好,哈哈,看来不止我一个人当年是这种感受。



  • 主题:《美丽的磨坊女》(Die schöne Müllerin)

  • 演唱者:伊恩·波斯特里奇(Ian Bostridge)

  • 钢琴:格雷厄姆·江森(Graham Johnson)

  • 诗朗诵:迪特里希·费舍尔·迪斯考(Dietrich Fischer-Dieskau),

  • 1994年12月在柏林西门子别墅录制费舍尔 迪斯考的诗朗诵部分,1995年初在伦敦汉普斯特德罗琳希尔的一神论教堂录制波斯特里奇的声乐部分,1995年发行,1996年赢得留声机大奖。


《美丽的磨坊女》是舒伯特1823年的作品,26岁的舒伯特创作这个套曲的时候正在医院接受对于他身患梅毒的治疗,1493年探索美洲大陆的哥伦布把梅毒连同玉米和不少美洲的新鲜玩意带回来欧洲,从此这种性传播疾病就逐渐在欧洲大陆传播开来。


从那时起知道舒伯特生活的19世纪初期,治疗这种恶疾的手段依然还是植根于欧洲古代的四大体液学说,按照那时候医生们的想法,要想治好梅毒必须放血、排便、出汗,排出导致失衡的过多体液,水银被用作治疗梅毒,除了外用还被制成药丸内服。


舒伯特1823年3月的治疗中就接受了水银疗法,也出现了水银中毒的症状,我们可以想见,作曲家是在身心多么痛苦的情形下写作出如此优美的旋律来,这种反差也许是这部作品魅力的来源之一。


《美丽的磨坊女》原诗作者威廉·缪勒(Wilhelm Müller)是和舒伯特类似即短命又无名的诗人。33岁就去世的缪勒在1820年发表了名为《美丽的磨坊女》的组诗,这本诗集的来源是几年以前柏林的银行家施蒂格曼家的小型文学娱乐聚会,在这些连续的聚会中,施蒂格曼的夫人、女儿以及受邀前来的威廉·缪勒这样的文学青年们共同以磨坊女为主题作诗应答,并且分别饰演诗中的角色读出诗句自娱。


最终缪勒受托把以他自己诗作为主的磨坊女主题增删为有比较明显故事线的这本《美丽的磨坊女》。


舒伯特在诗集出版的当年就已经读到过这本书,流浪者、流浪的磨工这类主题在欧洲特别是德国文学史上已经存在了一百多年,舒伯特青少年时期热爱并崇敬的歌德就写过不少以“浪游者”(Wanderers)为题的作品,缪勒整理的这本诗集本来就是为了让音乐家谱曲演唱,故事紧凑,文学形象鲜明,既有细腻的心理刻画也有适合演唱的韵律。


在医院治疗期间,舒伯特开始为诗集谱曲,到10月份完成,1824年出版发行,从此,德语艺术歌曲有了第一个“真正的套曲”(公认的第一个套曲是贝多芬的《致远方的爱人》(An die ferne Geliebte),但这个套曲从声乐和钢琴伴奏的契合度,比例上并不成熟)。


詹森先生对于第二十五卷的策划可以说是“剑走偏锋”,费舍尔 迪斯考是德语艺术歌曲历史上的里程碑,也是无法超越的伟大歌唱家,他首先于70年代和英国钢琴艺术指导,也是江森先生的老师杰拉德·莫尔(Gerald Moore)在DG公司录制了除女声与合唱外的所有舒伯特艺术歌曲,可以说是男声版的舒伯特艺术歌曲准全集,


可惜在森先生的大全集付诸实施的时候,费舍尔·迪斯考已经年届七旬,请他来演唱完全不现实,于是江森先生和唱片制作人马可·布朗(Mark Brown)在1994年年底飞往柏林,邀请费舍尔·迪斯考朗读缪勒诗集中没有被舒伯特谱曲的六首诗,并在后期制作中混入演唱部分的间隙。


这样既能够体谅大师的实际状况,又可以让这个真正的全集中不会没有费舍尔·迪斯考这样一位“天神级”艺术歌曲演唱者出现,并且把这个录音做为七十岁生日礼物献给了他。


另一枚“急就章”是套曲的演唱者波斯特里奇,原计划第二十五卷邀请的是第六卷的演唱者安托尼·罗尔夫·森,而且已经完全录制了一遍,但因为录音期间罗尔夫·森感冒,声音状态不理想,歌唱家本人对于录音结果非常不满意,但行程排满的情况下暂时没有档期补录,唱片的装帧设计、编辑发行都已经排上了日程,森先生经过沟通得知年轻的男高音波斯特里奇可以立刻录音,于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就这样诞生了1996年留声机大奖的这张CD。


去年年底,我和springson在上交捷豹的大厅中欣赏了波斯特里奇的全套《冬之旅》,每次听波斯特里奇,我都会和这张第二十五卷《美丽的磨坊女》对比,因为这是我聆听波斯特里奇的开端,1995年的录音里,波斯特里奇的嗓音明亮而圆润,咬字吐词清晰,比现在的演唱风格更具有歌唱性。


尤其是套曲的第24轨《磨工与小溪》(Der Müller und der Bach),这首后来曾被李斯特改编为钢琴曲的歌,被波斯特里奇演绎的唯美又伤感,他唱出的伤感始终是那么克制,那么舒缓,让这种磨工投入小溪怀抱的归宿感和无力感真实的呈现在你面前,无法躲避它的美与冷酷,这就是波斯特里奇刚出道不久就能够达到的水准,至今还无人完全超越,包括他自己后来多个版本的录音。


第二十五卷共有26轨录音,其中第1、第8、第13、第19、第22和第26轨为费舍尔迪斯考补充朗诵的诗作,其余为波斯特里奇演唱的完整套曲。




15.
《冬之旅》
马蒂亚斯·戈尔内
(Matthias Goerne)

舒伯特艺术歌曲第三十卷。舒伯特的《冬之旅》是一个德国艺术歌曲的唱片爱好者永远不会觉得版本足够多的曲目,至少我是如此,直到今天,直到流媒体获取的方便程度和重播质量都完全超越了传统CD,我还是依然注视着每一张新发行的唱片。

  • 主题:《冬之旅》(Winterreise)
  • 演唱者:马蒂亚斯·戈尔内(Matthias Goerne)
  • 钢琴:格雷厄姆·詹森( Graham Johnson)
  • 1996年8月在英国布莱登希尔斯的圣乔治堂录音,1997年发行。


在我学声乐的8年时间里,中国还不曾有一位歌唱家完整的演唱过这套由24首歌曲组成的作品,从1977年各地音乐学院恢复招生到我上学的1992年,将近20年间各地学习美声专业的男声们大部分会从《冬之旅》里由主课老师帮助选择一两首歌做为平时的作业或是期中、期末考试的曲目练习。

我自己买到舒伯特艺术歌曲全集的乐谱很早,刚刚上大学,来到当时位于北京琉璃厂西街路南的人民音乐出版社华彩门市部,那时候这里有一部分少见的,不对外国人开放的空间,售卖的是所谓“光华版”书籍,说白了就是无版权影印的欧美版乐谱,已经忘了多少钱,也忘了多少册的舒伯特艺术歌曲全集是浅绿色封面,封底没有任何价格标志,隐晦的用连续的一串数字表示着人民币价格,于是这套歌曲集就被我以廉价迎回家中。

五年大学的时光,因为各种原因,我只完成了一个发烧友的音乐修养课,完全不具备一个歌唱者的能力,这套舒伯特歌曲乐谱大部分时间是在毕业后聆听这套37张CD组成的全集,不知道这些最末期的光华版乐谱是否满意它们“半生”的经历呢?

詹森先生为第三十卷撰写了详细的背景解说,他分析了舒伯特对于威廉姆·缪勒原诗阅读的顺序,创作完成前一半12首的新发现,以及对于继续完成后12首的顺序调整,做为一个经验丰富的世界顶级钢琴艺术指导,詹森先生依据90年代末期最新文献写出的唱片说明书资料丰富、历史详实,所以有关这部作品的创作和传播,我不想再赘述,发烧友聊唱片吧。

毋庸置疑,几乎所有人的《冬之旅》都会是从费舍尔·迪斯考和杰拉德·莫尔开始,晚期的DG版本也好,早期的EMI版本也好,这两位大师树立的丰碑无论聆听者还是演唱者,我想几乎只有仰望了,所以我看到戈尔内和江森先生这一对搭档的《冬之旅》被BBC音乐杂志评论为“撼动了费舍尔·迪斯考和杰拉德·莫尔《冬之旅》王座的基石”这一颇为震撼的评论时,马上又把新唱片听了一遍。

二十多年之前,37张的舒伯特拿到后,我听的最少的恰恰就是《冬之旅》,主要是因为那时候对于费舍尔·迪斯考占有统治地位的、铺天盖地的录音比较逆反,贝多芬是他,舒伯特也是他,舒曼、勃拉姆斯、沃尔夫和马勒还是他!钢琴伴奏大部分是杰拉德·莫尔,也觉得听够了!

现在回想,那时候还是太年轻,不能真正塌下心来听这些德语艺术歌曲,戈尔内是费舍尔 迪斯考和施瓦茨科普夫的入室弟子,这个背景让我那时候对他的版本也比较抗拒,何况戈尔内在1996年的演唱多少是带着一点费舍尔·迪斯考暮年后声音衰退而把更多精力花在语言上的“咬文嚼字”,年龄和时代的局限性,让我疏离这个版本许多年。

戈尔内出名以后,和DECCA签订了专属合约,与钢琴家布伦德尔(Alfred Brendel)合作录制过一版《冬之旅》(伦敦现场版)。

再往后在Harmonia mundi录制舒伯特艺术歌曲小全集,和艾申巴赫(Christoph Eschenbach)合作了一版《冬之旅》。2014年普罗旺斯艺术节上又和钢琴家欣特豪斯(Markus Hinterhäuser)和南非视觉艺术家肯特里奇(William Kentridge)合作了一个视频背景版的现场录像。

我把戈尔内自己的这几个版本做了详细的对比,后面的几个版本更慢,更加个性化,也更具有大师气质,但我逐渐明白为什么BB音乐杂志会给出Hyperion第三十卷这个最初的录音如此之高的赞誉,那是因为这个与詹森先生合作的版本中,戈尔内的那种对于歌曲的新鲜感,对于歌词表达情感的深刻理解是独一无二的。

詹森先生在第27卷说明书中对于戈尔内控制半声的超强能力的描述,也是这次《冬之旅》录音独一无二的魅力,这种对半声自然又强大的控制力,让他精致的歌词读音始终被包裹在温柔又连绵不断的气息里,仿佛是被天鹅绒托起的一定羽毛皇冠那样脆弱而珍贵。

还有必须要提到的是戈尔内年长以后对于歌剧角色的扩展,已经到了演唱瓦格纳《尼伯龙根指环》角色的地步,虽然我承认这种尝试并没有损害他的嗓音,也没有改变多少他在艺术歌曲上的唱法,但是瓦格纳的那种阴暗的,激烈的,重量级的演唱要求,多多少少改变了戈尔内的嗓音特质,这似乎是越往后的《冬之旅》录音感觉越粗重的缘故。

再回去和《冬之旅》的“标准器”费舍尔·迪斯考的任何版本对比,费舍尔·迪斯考从很年轻的单声道版本就更加注重对于歌词的“朗诵调”,听他的演唱可以说“字正腔圆”,对照着乐谱对照着歌词,每一个词每一句都像范读般清晰,“以字行腔”可以说是费舍尔·迪斯考演唱一贯遵循的原则。

戈尔内的Hyperion版,咬字吐词同样讲究,没有任何“浑沦吞枣”的过渡,在此基础上,他更注重音乐和语言的平衡,旋律始终在主导着歌曲的进行,这种微妙的平衡给了戈尔内对恩师树立的版本以“挑战”的可能。

最后再多聊几句中国人的《冬之旅》吧,是谁第一个在中国演唱全套24首《冬之旅》的,已无法准确查考,至少我在音乐学院上学的时候还没听说过有人“拿下”过全本儿,不过现在在一场音乐会中完整演唱舒伯特的《冬之旅》已经不是什么大事儿,搜索引擎能够告诉你国内或者旅欧的某位歌唱家某年某月在哪里唱过这个套曲,令人遗憾的是,无论是如今国内几所著名音乐学院的声乐教授,还是他们在海外发展良好的爱徒,或者一些艺术履历可疑的镀金者,至今我还没有听到一次“合格”的《冬之旅》。

他们最大的问题,恰恰也是德语艺术歌曲最关键所在,德语!

不少人满足于“挥舞”自己漂亮的嗓音,满足于非德语语境下的感情来渲染《冬之旅》的色彩,满足于接受台下的徒子徒孙、学弟学妹们的朝拜,甚至恬不知耻的继续用汉语演唱德语艺术歌曲,哪怕是国际声誉最隆,学术态度也最诚恳的低男中音沈洋,也还有在语言上很大的商榷余地,让我们再多听听费舍尔 迪斯考,也再多听听戈尔内和他的Hyperion版《冬之旅》



16.
《最后一年》(包括天鹅之歌)
约翰·马可·安斯利等
(John Mark Ainsley)

这是舒伯特艺术歌曲第三十七卷,是这套唱片中编号的最后一张。

我小时候最喜欢看的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里面有一句台词,似乎很适合我们今天的开篇,“有多少伟大的故事以悲剧收场?”(How many great stories are tragedies?),作曲家舒伯特没能看到自己变为伟大的那一天,在1828年11月19号离开了他没居住满32年的世界,让我们暂时放下随时可能袭来的悲伤,一起看看舒伯特的最后一年吧。

  • 主题:《最后一年》(The Final Year)

  • 演唱者:约翰·马可·安斯利(John Mark Ainsley)、安东尼·罗尔夫·詹森(Anthony Rolfe Johnson)、迈克尔·沙德(Michael Schade)

  • 钢琴:格莱厄姆·詹森(Graham Johnson),圆号:大卫·皮亚特(David Pyatt )


  • 1999年在英国伦敦汉普斯特德罗林斯希尔的一神论教堂录音,2000年9月发行。



1828年是以一次聚会开始的,聚会就在舒伯特正在寄宿的朋友舒伯家进行,到场的有舒伯特党老一辈的“幸存者”冯 斯潘和公寓的主人舒伯,新一代的中间力量画家冯 施温德和剧作家鲍恩费尔德,以及一些年轻的法学院学生(斯潘是法律专业毕业的优等生),这种纯粹的男性聚会以大声诵读诗歌和文学作品开始,以转移到维也纳那些营业到天亮的咖啡馆继续欢乐为结束。

舒伯特做为正好居住在这座公寓中的客人,在1828年多次出现在朗诵诗文的聚会上。

1月28号,约瑟夫··斯潘在他的住所举办了盛大的舒伯特党音乐会,以此庆祝他自己的订婚,这场音乐会有50位来宾到场,三位音乐家演奏了舒伯特的降B大调钢琴三重奏,舒伯特和盖伊(Josef von Gahy)一起演奏了他的钢琴四手联弹,晚餐、舞会,大家一起畅饮,1月28号与两天以后的类似聚会都让舒伯特和朋友们感到愉快。

2月份,三家德国的出版商给舒伯特来信,表示愿意出版他的作品,这些作品包括了室内乐、钢琴即兴曲、幻想曲、三重奏和大约四百首歌曲,这些出版社都不是第一次和舒伯特打交道,他们知道舒伯特在算经济账方面的迟钝,也知道他窘迫的财务状况,所以随信一般都会附带一点现金做为订钱,之后的发展果然如出版社们所料,即使报给舒伯特的版权费用极其苛刻,这位作曲家看在紧缺的现金份上也很难退款来取得谈条件的优势,当然,精明的出版社已经嗅出舒伯特作品的价值,虽然真正的价值和他们愿意付出的版税比是天地之遥。

3月26号,在贝多芬逝世一周年之际,晚上七点在维也纳举办了一场完全由舒伯特作品组成的音乐会,这是舒伯特一生中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音乐会的曲目顺序如下:弦乐四重奏“死神与少女”的第一乐章、沃格尔演唱的一组歌曲、女高音独唱与女声合唱的《小夜曲》、最新发表的钢琴三重奏、由圆号助奏的歌曲《在河上》、沃格尔演唱的一首歌曲、男声二重唱,以我们今天的眼光看,这次音乐会从曲目上并不成系统,显得有些杂乱无章,但这个绝无仅有的音乐会却让舒伯特党的朋友们为之兴奋不已,好几位朋友都在当天的日记或以后的回忆里提到音乐会的曲目是多么令他们兴奋,也为舒伯特感到高兴。

1828年天气渐热后,不止一位朋友邀请舒伯特像往年那样参加他们的度假旅行,这一年舒伯特的收入明显比往年要丰厚,但财务状况并没有明显的好转,1827年在格拉茨发作的梅毒并发症头疼、头晕和胃部炎症,让舒伯特的不确定支出增加,医疗费用打消了他对于人生中最后一个暑期旅行的任何幻想,只能乖乖的待在他已经不太喜欢的维也纳度过夏天。

舒伯特在秋天到来以前曾经和朋友到维也纳郊区做过短途旅行,他在夏天写作了一些歌曲,也在继续和出版商们做艰难的纠缠。

9月1号,舒伯特在医生的建议下离开城里舒伯的公寓,搬到弟弟费迪南德在郊区的家,这是一座刚建成的公寓,因为建筑材料都没干透,这所散发出潮湿气息的房间租金很低廉,舒伯特从没想到自己会在这里走向死亡。

10月份依然有作品问世,作曲家继续修订着自己准备交给出版社付梓的作品,也继续完成着之前接受委托的音乐创作。

Piano hall, the birthplace of Franz Peter Schubert (1797-1828), Vienna, Austria

10月6号舒伯特为了再次参观约瑟夫·海顿(Franz Joseph Haydn)的墓园,往返步行50英里,这种自虐式的徒步旅行,即使以前舒伯特身体健康之时,对于他这样身材的人都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情,何况在1828年10月他已经被梅毒带来的病痛折磨的即将油尽灯枯,以至于结束后自己都抱怨“我太疲惫了,我感觉自己好像要从床上掉下来了”。

10月31号舒伯特回到了父母家,12天以后一病不起彻底卧床,在这个只有一扇窗的公寓里,他给好友舒伯发出了最后一封信,舒伯特向朋友述说自己十一天没有吃东西,只能看躺着床上阅读文学作品来分散病痛带来的绝望,他还向朋友索要更多的诗歌和小说,以帮助他度过绝望的境地。

在父母家,舒伯特的弟弟费迪南德、他的妻子以及12岁的侄女特蕾莎好心的照顾他,朋友们相继来探望他,但是最后一封信的收件人舒伯可能害怕被感染,始终不曾出现在他的病床前。

舒伯特生命的最后几天,朋友们满足了他想听到贝多芬c小调四重奏OP131的愿望,病床上他还坚持修改了一些《冬之旅》未发表后半部十二首歌曲的错误,弥留之际,舒伯特在昏迷中不停的唱歌,回光返照,这位未来的艺术歌曲之王死死盯住照顾他的医生的双眼,用一只无力的手抓住墙说到:“在这里,这就是我的结局”。。。。。

按照舒伯特生前的要求,他的兄弟费迪南德帮助哥哥满足了最后一个愿望,距离他偶像贝多芬只有两块墓地之隔的地方,是舒伯特长眠的卧榻。

第三十七卷可能是我在这个大全集里听的最多的一张CD,想想为什么,好像是第一首《在河上》非常难以重播完美,一套稍微有欠缺的音响系统,圆号很容易失真,这算是舒伯特对现代音响器材的考验?也许他听到能够笑出来吧!

还有就是《天鹅之歌》的那首小夜曲,二十多年前边听边想,唱的怎么这么好呢,那时候无从了解到男高音安斯利是谁,即使已经有了互联网,信息远不如今天这俯首可寻,小夜曲长期被我用来测试音响系统,封面严重的磨损告诉了我这张唱片是如何陪伴我出门“斗机”的,好了,从沉重的心情中稍微缓和缓和,我们来推挤第三十七卷的一些歌曲。

第三十七卷一共收录了20轨录音,这是舒伯特在1828年的全部歌曲作品。

第1轨是雷尔斯坦布(Ludwig Rellstab)作词的《在河上》(Auf dem Strom),这首歌首演于1828年3月26号晚上的音乐会,舒伯特在乐谱上标注了除了人声和钢琴,圆号或者大提琴均为正确的选择,现在通行的演唱都选择了圆号助奏,这首演唱时间9分多钟的歌曲是一首向贝多芬致敬之作。

这本是诗人雷尔斯坦布希望贝多芬本人接受并为之谱曲的诗作,舒伯特完全理解了作者的意图,诗人描写了一位告别送行者的旅人,旅人已经上船,这艘船将要载他渡过冥河前往冥界,虽然河流的波涛时不时的让渡船有回到岸边的摆动,但终将入海的归宿被旅人头顶的星光照亮,他不再畏惧死亡,安静的迎接大海最终的怀抱,

这首歌按照我们中国人的说法,应该叫做“一语成谶”,舒伯特似乎已经在年初语感到自己的死期不远,这首旋律宽广的歌曲是他为自己谱写的安魂曲。

第6到第12轨,第14到第19轨,这两部分、13首歌曲统称为《天鹅之歌》(Schwanengesang),歌词分别来自雷斯塔伯、海涅(Heinrich Heine),舒伯特去世前这些歌曲有的被演唱过,但是都没有出版过,

作曲家身后,他的弟弟费迪南德写信给莱比锡的出版商安排出售最后的13首歌曲,1829年首版印刷,在扉页上有一只小天鹅的插图,第三十七卷邀请了两位男高音分别演唱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下面我把十三首歌曲的名字一一列出,

  • 《爱的信使》(Liebesbotschaft)
  • 《勇士的预感》(Kriegers Ahnung)
  • 《春天的向往》(Frühlingssehnsucht)
  • 《小夜曲》(Ständchen)
  • 《驿站》(Aufenthalt)
  • 《在远方》(In der Ferne )
  • 《告别》(Abschied)
  • 《地神》(Der Atlas)
  • 《她的肖像》(Ihr Bild)
  • 《渔家女》(Das Fischermädchen)
  • 《城镇》(Die Stadt)
  • 《在海滨》(Am Meer)
  • 《幻影》(Der Doppelgänger)

詹森先生巧妙的把这个并没有多少逻辑关系的套曲分别让安斯利和罗尔夫·詹森演唱,两位歌唱家的不同嗓音和各异的演绎,让这个13首歌曲的色彩更加丰富。

第20轨是赛德尔作词的《信鸽》(Die Taubenpost),这是可以考据的舒伯特最后一首歌曲,曾经长期被编入《天鹅之歌》中做为第14首出现。1951年修订版的舒伯特作品多伊奇目录中终于从《天鹅之歌》删除了这首歌曲,从此《信鸽》以独立身份的存在了。

这是一首大调的快乐歌曲,舒伯特并不想让演唱者和听众们得知自己最后时日的痛苦,在歌词中鸽子飞去又飞来,为作者和爱人传递信笺,忠诚的信鸽不会错过目的地,也不会辜负作者的信任,不知疲倦,无论白天还是晚上,无论醒着还是做梦,它都会肩负自己的使命!舒伯特的绝笔,还是那么浪漫,带着他的渴望,带着他对尘世的爱一直飞向天国的方向。


男大师的三张声乐套曲结束后,让我们进入本系列男大师们的主题部分。



17.
之歌》
演唱者:斯蒂芬·瓦科
(Stephen Varcoe)

第二张专辑《水之歌》绝对是当年让我们这些人特别震撼的一张唱片,有两三年时间所有耍器材的时候必须要用这张CD当做男声艺术歌曲标准测试用碟。看着特别文质彬彬的歌唱家瓦科,音色性感到我们这些老爷们儿都有点迷上他了,而且气息运用的浑然天成,几乎感觉不到换气瞬间声音的空隙。


  • 主题:《水之歌》(Water Songs)

  • 演唱者:斯蒂芬·瓦科(Stephen Varcoe)

  • 钢琴:格雷厄姆·詹森(Graham Johnson)

  • 1987年19月在伦敦哈博戴斯阿斯克学校录音,1988年12月发行。



斯蒂芬·瓦科1949年出生在英国康沃尔郡,在剑桥大学求学期间参加了著名国王学院合唱团,70年代开始了自己职业歌唱家的生涯。


瓦科演唱曲目的范围一部分在巴洛克,一部分在德语、法语和英语的艺术歌曲,当然这也是绝大部分艺术歌曲歌者们的曲目范围。


搜索他录制过的唱片,我们能够看到有蒙特威尔第的歌剧《奥菲欧》,有巴赫、泰勒曼的康塔塔受难乐和弥撒,有海顿、贝多芬的宗教作品,还有英国本土作曲家、新维也纳乐派勋伯格的乐队伴奏歌曲集等等,可以说这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歌唱家,


这应该也是詹森邀请他在珍妮特·贝克夫人之后第二位出现在舒伯特艺术歌曲集录音中的主要原因。


钢琴艺术指导森先生的选题,在二十多年前也超出我们这些爱好者的认知,《水之歌》一共收录了13轨,让我们迅速迷上这张专辑的是头三首,作品D351/D562/D881,名为Fischer Weise和Fischerlied的我们都翻译成“渔夫之歌”。


前两首歌词完全一样(均出自 Johann Gaudenz von Salis-Seewis),舒伯特先后两次谱曲,轻重缓急完全不同,但又都给人水边垂钓的渔人惬意的感受,瓦科对前三首“渔夫之歌”的演唱是大师级的呈现,嗓音的稳定性甚至超越了第一辑的贝克夫人,他的咬字特别值得称道,清晰的如同德语歌词范读。


除了开篇的三首“渔夫之歌”,我个人喜欢的还有第7轨的《春天溪畔》(An den Fruhling)和第10轨《在多瑙河上》(Auf der Donau)。


整张专辑都是与水有关或受到水、河流启发的诗作谱曲,洋溢着明晰的浪漫主义,瓦科那种偏向高男中音的嘹亮音色和森先生厕身于后的伴奏,成就了这张唱片。




18.

《舒伯特和他的朋友们II》

菲利普·兰里齐

(Philip Langridge)


这是舒伯特艺术歌曲第四卷。兰里齐我在当时完全不熟悉,听了好几年也没想起来到网络上查查这位男高音的背景资料,后来才知道原来和第三辑的安·莫莉是一对“夫妻档”,都以歌剧演唱为主,兼顾艺术歌曲音乐会

  • 主题:《舒伯特和他的朋友们II》(Schubert & His Friends II)
  • 演唱者:菲利普·兰里齐(Philip Langridge)
  • 钢琴:格雷厄姆·森(Graham Johnson)
  • 1988年9月在汉普斯特德一神论教堂录音,1989年12月发行。


兰里齐1939年出生,毕业于伦敦皇家音乐学院,年少之时兰里齐学习小提琴演奏,后来才逐渐发现自己的兴趣更多在于声乐上面,兰里齐83年初登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85年首次在美国大都会公演。

兰里齐的歌剧角色范围特别宽广,从传统文艺复兴时代蒙特威尔第《波佩阿的加冕》到莫扎特的《唐璜》、《女人心》、《费加罗的婚礼》,再到雅纳切克的《耶奴发》、《失踪者的日记》,勋伯格的《摩西与亚伦》,做为一个英国人,他对传播布里顿的作品尤其努力,他演唱的《战争安魂曲》、《彼得格莱姆斯》、《旋螺丝》、《命终威尼斯》之中的角色,可以说兰里齐是在这个时代中具有代表性的英国歌唱家。

森先生对于第四辑的选题,延续了上一张专辑“夫妻档”中太太安 莫莉的《舒伯特和他的朋友们》,复刻了维也纳舒伯特身边小范围音乐会,这张专辑一共录音了15轨。

第一首歌曲就是演唱时间长达15分23秒的《游吟诗人》(Der Liedler),这是一首由舒伯特挚友之一约瑟夫·肯纳作词的长篇叙事歌曲,这首歌既有人物对话的抒情性,也兼具了对事物发展的描绘性。

兰里齐的声音在艺术歌曲类型的男高音中属于偏于浑厚和温暖的,一首长歌的起承转合都在他精心的设计下推进,没有一丝一毫突兀感,专辑里另外值得特别推荐的是第13轨《夜歌》,词作者是舒伯特另一位好友迈尔霍夫,这首以老人平静接受死神召唤为叙述主线的歌曲,平静而祥和,仿佛死亡真正成为了人生的归宿一般。

森在钢琴上流淌如水的音型为兰里齐的演唱衬托出了死亡和良夜的巨大反差。(菲利普 兰里齐2010年因癌症去世)




19.
《舒伯特与夜曲I》
安东尼·罗尔夫·
(Anthony Rolfe Johnson)

这是舒伯特艺术歌曲第六卷,夜曲主题。此前,我们在女大师系列中,已经碰到过这个主题。背景不再赘述。

  • 主题:《舒伯特与夜曲I》(Schubert & the Nocturne I)
  • 演唱者:安东尼·罗尔夫·森(Anthony Rolfe Johnson)
  • 钢琴:格雷厄姆·森(Graham Johnson)
  • 1989年9月在伦敦汉普斯特德一神论教堂录音,1990年9月发行。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里面,有关夜的,我最初接触的就是《夜与梦》(Nacht und Träume),这是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里面传唱度最广的一首,虽然只是演唱时间三分多钟的小品,但对歌唱者的要求可不低,一位合格的演唱者要用充沛、顺滑而完全具有控制力的气息去推动那些维也纳诗人冯 科林撰写的在月光笼罩下神圣之夜,随着音符和旋律静谧的潜入人们的梦中,上学时候这是一首属于“初学者”或“低年级”的曲目,

当然了,离开那种环境后,真正懂得一点艺术歌曲的“段位”,才明白演唱好任何一首舒伯特的歌曲都并非易事。

出现在全集第六卷的男高音歌唱家森,1940年出生,学习声乐之前,他以在乡村务农为业,虽然真正学习专业的时间很晚,但是天赋和对声乐的敏锐感受让江森很快就走上了正确的演唱道路,他先后在伦敦市政厅音乐学院(Guildhall School of Music)等地师从埃利斯·基勒、维拉·罗萨、杰出的英国男高音理查德·刘易斯和彼得·皮尔斯,詹森的职业生涯从30多岁才开始,真可谓大器晚成啊。

我们搜寻流媒体中有关安东尼·罗尔夫·森的唱片记录,映入眼帘的有他和加迪纳、霍格伍德、马里纳合作的亨德尔歌剧和清唱剧,巴赫的康塔塔与受难乐,与霍格伍德、加迪纳、布吕根、滕斯泰特合作的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布里顿《战争安魂曲》,沃汉·威廉斯的声乐作品等等,想到他69岁就去世,职业生涯并不算长,留下这些在ARCHIV、琴鸟、飞利浦古乐等公司的大量录音实属不易。

另外一项特别值得称道的是,1976年(也就是出道不久),罗尔夫·森就参与了格雷厄姆·詹森先生发起的“歌曲制作人年鉴”(Songmakers' Almanac),并成为发起成员之一,他们在一起演唱和制作了不少各种风格和流派的欧洲艺术歌曲,这也是舒伯特37张艺术歌曲大全集最初的艺术和人才储备。

夜,与昼是我们人生的两个部分,牙牙学语的时候,还是垂暮之年,我们都会在昼夜之间度过自己的人生,而且夜的主题是浪漫主义诗人、作曲家特别喜欢的,这不但包含了温柔的良夜,也有恐怖的黑夜,惊悚的雨夜,漫长的冬夜。

舒伯特短暂的一生中不可避免的度过了一半时间的夜晚,就像最开始我回忆起《夜与梦》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艺术指导森先生挑选他最初的合作者之一男高音詹森先生来演唱本专辑的16轨有关夜的歌曲,

虽然名为舒伯特与夜曲,16轨歌曲并不全是柔美的调子,除了温柔的摇篮曲,还有对于死亡的思考,欢乐的夜游,悠然的小夜曲等等不同的趣味,男高音森的嗓音比起第四卷的男高音兰里齐更加抒情,也略微多了一点点朦胧。(歌唱家詹森已经于2010年去世)



20.
《舒伯特在1815年II》
马丁·希尔
(Martyn Hill)

这是舒伯特艺术歌曲第十卷。主题是第七卷的延续。1815就是舒伯特的青春。

舒伯特多产的18岁,多产的1815年,第七卷只使用了145首歌曲中的24首,第十卷选用了另外19首歌曲录音。

  • 主题:《舒伯特在1815年II》(Schubert in 1815 II)
  • 演唱者:马丁·希尔(Martyn Hill)
  • 钢琴:格雷厄姆·森(Graham Johnson)
  • 1990年5月在伦敦汉普斯特德一神论教堂录音,1991年2月发行。


这次森邀请了一位比较特殊的男高音歌唱家马丁·希尔,这位男高音我在知道这套舒伯特艺术歌曲全集之前很早就听过他的演唱。

我上大学时候买CD,专门挑便宜的买,而且从那时候就对封面挺敏感,在唱片店遍寻低价CD,发现两张从来没见过类型的封面,都是特点典型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打扮的人物肖像画,画面周边围绕着繁复的装饰花纹,这封面可真有样儿!文字写着“Dowland: Second Booke of Songs”、“Dowland: Third Booke of Songs”,价格是40块钱一张,两张都拿下!

现在回想,这就是我早期音乐欣赏的开端了,从这两张便宜又漂亮的CD,我知道了英国文艺复兴晚期作曲家道兰德、知道了英国鲁特琴演奏家安东尼·鲁利(Anthony Rooley)和他创建的音乐合奏团(The Consort Of Musicke)。

也知道后来有幸在北京亲耳听到现场的英国最伟大的巴洛克女高音,也是鲁利的太太—艾玛·柯克碧(Emma Kirkby),还知道了我最早买的两张道兰德鲁特琴歌曲集第二和第三卷的录音,担任男高音声部演唱的就是我们第十卷的演唱者马丁 希尔。

1944年马丁 希尔出生在英国肯特郡,除了之前我提到过的是鲁特琴演奏家鲁利在70—80年代琴鸟录音时期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希尔还是一位歌剧和大型舞台作品的演唱者。

他饰演过的包括莫扎特《伊多梅纽》、《女人心》、《后宫诱逃》,柏辽兹《大弥撒》,布鲁克纳《感恩赞》,布里顿《战争安魂曲》、《春天交响曲》等等,马丁 希尔是一位把自己严格“限制”在比较保守曲目范围内的克制型男高音,这保护了他详细,略带神经质嗓音的新鲜感。

第十卷的歌曲几乎没有我们熟悉的,听的机会稍微多一些的有第1轨《歌手》(Der Sänger ),这是一首由歌德同名诗作谱曲的艺术歌曲,情结出自歌德的小说《威廉 迈斯特》,这是一首即抒情又特别活泼的歌曲。

第4轨《迷娘曲》(An Mignon),这首歌的歌词同样来自歌德,是他在《威廉 迈斯特》后创作的小说/舞台剧《迷娘》,这是一首以女性视角创作的歌曲。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第十卷中还有一套四联歌曲《阿代尔沃尔德和艾玛》,内容来自弗朗茨 贝特朗的民谣体同名诗作,CD的第10到13轨,四首歌演唱时间大约半小时,讲述了一个冗长的有关骑士,少女和父亲之间纠缠不清的爱情故事,这种准戏剧性的连篇作品并不是舒伯特擅长的那种小品,所以1815年的公演就遭受失败,后来演唱的机会不多。

森选择这套四联歌曲给希尔来演唱,我认为是看中了他抒情嗓音中暗藏的戏剧张力,建议听之前先找到歌词原作,这样你会更深入的理解希尔演唱了一些什么。



21.
《舒伯特与古典
托马斯·汉普森
(Thomas Hampson)

这是舒伯特艺术歌曲第十四卷。古希腊和古罗马,始终是欧洲文化的原点,即使灿烂如文艺复兴这样的盛开的鲜花,意大利的学者和思想家们,也是以复兴希腊和罗马古典文化为号召展开了这场持续两百多年轰轰烈烈的社会变革。

今天,我们遍拾欧洲艺术与文化海滩上的贝壳,古希腊和古罗马神话和历史的题材更是无法避开的,在舒伯特成长和生活的时代,欧洲的教育体系非常重视所谓“古典”教育,这也是江森先生对第十四卷的定位所在

  • 主题:《舒伯特与古典》(Schubert & the Classics)
  • 演唱者:托马斯·汉普森(Thomas Hampson)
  • 钢琴:格莱厄姆·森( Graham Johnson)
  • 1991年10月,伦敦汉普斯特德一神论教堂录音,1992年4月发行。


舒伯特变声前所在的维也纳童声合唱团,在那个时代,除了训练小男孩的声乐技巧和音乐规范并提供一定奖学金外,还像今天的学校一样提供了文化课的学习,有点像我上过的音乐学院附中,当然,比当代的音乐学院附中在文化学习上要严格很多。

维也纳虽然是一个德语城市,但正规教育体系中并没有德文,在道德、宗教、地理、历史、物理、数学这些小孩子们常见的课程外,还设有拉丁文、希腊文的文法和应用课,进一步说,某些课程上授课的教师会全程以拉丁语讲课,变声后,舒伯特离开童声合唱团来到一所师范学校,在维也纳的师范教育体系中,拉丁文也是一门重要的必修课。

除了这柄进入“古典文学之门”的钥匙,舒伯特还受到1814年相识的朋友—诗人迈尔霍夫(Johann Baptist Mayrhofer)的强烈影响,喜欢上了探索古希腊的神话与典故,迈尔霍夫的诗作逐渐出现在舒伯特的歌曲中,最终占据了仅次于歌德的位置,第十四卷中就有多首歌曲的原诗是迈尔霍夫的作品,如果我们听过这张专辑,你会发现,舒伯特写作“古典题材”所用的和声形态与他那些浪漫主义作品不同,一种特别的纯净感占据了这些歌曲的音乐部分。

森先生为具有“太阳神与酒神”风格的第十四卷请来的是上一卷中助唱的美国男中音托马斯·汉普森。

我对汉普森的了解也是来自上大学的图书馆LD欣赏会,出生在1955年的汉普森,是一位土生土长的美国男中音,80年代初在国际比赛中获奖,从而得到了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出演角色的机会,他第一个舞台形象是莫扎特《女人心》中的古列莫一角,他在歌剧上的角色以莫扎特、罗西尼、柴可夫斯基和马斯内、托马斯等法国歌剧为主,偶尔也会饰演一些威尔第歌剧中不太重的男中音角色。

80年代中后期被同为美国人的伟大指挥家伯恩斯坦赏识,我第一次在学校图书馆看的LD视盘就是伯恩斯坦晚年在维也纳金色厅率领维也纳爱乐乐团和托马斯·汉普森一起演唱马勒艺术歌曲的录像,由此我对这位男中音留下了良好的深刻印象,甚至想自己有朝一日也成为中国的汉普森(惭愧)。

最近这些年,随着年龄逐渐增大,汉普森更多的出现在音乐会上,他为PENTATONE公司录制的法国艺术歌曲集《Serenade》,为Cedille公司录制的《Songs from Chicago》,为Aparté公司录制的《Liszt: Orchestral Songs》等专辑,虽然声音的光泽不如年轻时候,但是成熟嗓音的魅力却依旧。

森邀请汉普森参与舒伯特艺术歌曲全集录音的时候,汉普森刚刚36岁,他那种“阿波罗”一般闪烁着不凡气质的嗓音正是最佳状态,江森先生慧眼如炬,这种声音来演唱舒伯特的这些古典主题歌曲,自带神性!

第十四卷共有17轨录音,词作者有歌德、席勒、迈尔霍夫等诗人,第1轨是席勒作词的《希腊诸神》(Die Götter Griechenlands)。最后一轨是德语翻译的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希腊诗人阿纳克瑞翁(Anacreon)的诗作《我的七弦琴》(An die Leier)。

这17轨录音可以说没有一首是舒伯特“脍炙人口”的作品,这是舒伯特短短一生的另一个侧面。



22.
《舒伯特与分节歌
彼得·施赖尔
(Peter Schreier )

这是舒伯特艺术歌曲第十八卷。本卷的标题比较吓人,也比较专业化,钢琴艺术指导江森先生很详细的给听众们撰写了有关分节歌,有关舒伯特与分节歌,有关舒伯特如何改造分节歌的过程。

我作为一个喜欢艺术歌曲的前专业学习者,决定还是不跟大伙聊专业范畴的事情。分节歌这个东西说白了就是一模一样的旋律反复唱几遍,歌词每一遍都不一样,用我们都熟悉的中国歌来打比方,1937年著名的电影《马路天使》里面“金嗓子”周璇唱的那首插曲《四季歌》就是一首分节歌,“春季到来绿满窗……夏季到来柳丝长……秋季到来荷花香……冬季到来雪茫茫……”

四段歌词以春夏秋冬开始,然后下一句都是大姑娘如何如何,各位如果印象不深的话现在就打开流媒体听一遍,这种调子简单,重复,歌词浅显易懂的就是分节歌,分节歌基本都是民歌。

  • 主题:《舒伯特与分节歌》(Schubert & the Strophic Song)
  • 演唱者:彼得·施赖尔(Peter Schreier 
  • 钢琴:格雷厄姆·
  • 1992年8月在英国布里斯托尔—布兰登山的圣乔治堂录音,1993年6月发行。 


在舒伯特出生前的欧洲,民歌跟我们这情况没什么区别,一般老百姓没接受音乐训练,哪能有专业作曲家们那么多变化,可不是就一段曲子唱来唱去嘛,这种歌曲的体例好传播,但是对于舒伯特这样的人来说,分节歌意味着陈腐,愚钝,傻了吧唧的劣质歌曲占据这类作品的大部分,

舒伯特从少年到晚年都积极想办法让他自己写作的分节歌和以前的听起来不一样,更多一些变化,也更好听。

森先生本卷唱片说明书写的学究了一点,但是歌曲选录的很不错,他把舒伯特作品200多号、300多号、400多号到晚期的800多号一共选了22首做为第十八卷的内容,作品创作的时间也比较平衡,早期和中期大约占了一半,另一半是晚期作品,不过最有名的几首分节歌却不能收录,比如《魔王》(Erlkönig,第八卷已经用了一次,后面我们还会再次与魔王相遇)、《鳟鱼》(Die Forelle),森先生把它们用在别卷的内容中了,好在舒伯特分节歌写了很多,足够他挑选的。

第十八卷的演唱者男高音彼得·施赖尔,是全集迄今出场的第二位德国人,

彼得·施赖尔是我知道的第二位德国男高音,第一位是年长他五岁的翁德利希(Fritz Wunderlich),这两位典型的“莫扎特型抒情男高音”我自己先入为主的更喜欢翁德利希,当然,翁德利希的声音和演唱技巧也的确比施赖尔更出色,如果不是翁德利希过早的被上帝召回天堂,那么江森先生的舒伯特艺术歌曲全集中想必一定会有他的一席之地。

施赖尔出生在德累斯顿,从小就在著名的圣十字架合唱团中演唱男童声,变声后考进德累斯顿音乐学院学习演唱和指挥专业,彼得 施赖尔可以说是民主德国时代最好的一位德国抒情男高音,善于演唱莫扎特歌剧中男高音角色。

也是巴赫、门德尔松等本土作曲家圣乐作品的优秀演唱者,此外他热爱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常年受到西方邀请在资本主义国家演出,但是从未想到过离开他的出生地德累斯顿,晚年放弃舞台表演专攻艺术歌曲音乐会,参与第十八卷的录音时57岁,正是一位音乐会演唱者体力和经验最平衡的年纪,

森先生邀请他担纲分节歌,我想是因为施赖尔的嗓音叙事强于抒情,分节歌这种需强大描绘能力来演唱的歌曲他是当之无愧的。

唱片第1轨是科赛加腾(Ludwig Theobul Kosegarten)作词的《我发现了什么》(Das Finden),这是一首歌词炽烈甚至放荡赞美自己所爱姑娘的歌曲;

第2轨马上就换做乌兹(Johann Peter Uz)作词的一首安静的歌曲《夜晚》(Die Nacht),这首隐秘安静,欲言又止的歌曲似乎暗示着与情人的幽会;

第3轨无名氏作词的《安眠》(An den Schlaf),短短的歌词字面意思似乎是劝慰一个失眠的人,深层实际在影射人生最终的安眠,舒伯特用旋律和表层与深层含义都揭示出来;

第4轨是霍尔蒂(Ludwig Christoph Heinrich Hölty)作词的《花之歌》(Blumenlied),这是德国诗歌中最古老的主题之一,把心爱的女人比作花朵,竭力赞美她的容貌与青春的身体。

我们只举出第十八卷开始的4轨录音,就可以发现舒伯特对于古老而单调的分节歌做了各种实验,让分节歌承载多种不同的情绪。

施赖尔这位年近60岁的歌唱家,也把自己的嗓音在专辑里完全奉献给了舒伯特。(彼得 施赖尔已于2019年去世)



23.
1816年的歌曲》
克里斯托弗·普雷加迪安
(Christoph Prégardien)

这是舒伯特艺术歌曲第二十三卷。1816年这一年对于年轻的舒伯特比较重要的事,在露西娅·波普那卷已经做过详细说明,我们简单说几句。

1816年舒伯特面临了几重困难,这一年申请一份勉强糊口的,在今天斯洛文尼亚的工作受挫;好朋友斯潘致信歌德,请他垂青舒伯特歌曲集的出版,并附上朋友们编辑好的舒伯特歌曲集,完全没有任何回应,歌德并没有像文学青年们期待的那样重视提携后辈。


断绝了和初恋情人—面包师女儿的关系,也断绝了和真正带他“入道”的老师萨列里的关系;从父母家搬出来,寄居在好朋友肖伯的公寓,从此开始了自立的生活(虽然不久以后,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又搬回父母家暂住)。我们重复记录这些有关事项,不是为了强调这位天才的窘境,只不过提醒各位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爱好者,作曲家在世之时,他依然生活在相对困难的环境之下,很多时候不得不为了面包和公寓出卖自己的音乐和艺术(相比我们今天的艺术家们,即使艺术成就差了很多,还是可以相对轻松获得舒伯特当年颇为渴望的境遇)。


  • 主题:《1816年的歌曲》(Songs of 1816)
  • 演唱者:克里斯托弗·普雷加迪安(Christoph Prégardien)
  • 钢琴:格雷厄姆·森( Graham Johnson)
  • 1994年9月在英国伦敦汉普斯特德罗斯林希尔的一神论教堂录音,1995年5月发行。


1816年,从名曲上真的没什么,既没有《纺车旁的格丽卿》也没有《魔王》可以吹嘘,这一年的很多歌曲并不是随便一个音乐爱好者就可以演唱的,所以,在第二十年卷,江森先生请来了德国优秀的男高音普雷加迪安担纲!

参与项目录音的时候,普雷加迪安这样生于50年代的歌唱家应该还像前面两卷一样,仅仅处于给众多大师们“填空”的位置,但也许他是出身法兰克福音乐学院的德国人吧,同龄英国歌唱家还不能自己支撑一卷,普雷加迪安已经独自出演了第二十三卷,这不得不说是江森的知人善任,时年这位歌唱家不过仅仅38岁而已。

森先生在2005年再版序言中曾经提到(2005年的套装再版非常垃圾,腐朽的按照作品编号顺序排列唱片,失去了前18年录制过程中的灵感,我完全不推荐购买这个套装,哪怕你因为喜欢慢慢再凑18年,也要买原始版单独发行的37张唱片)


他邀请普雷加迪安的原因是出于这卷的很多曲目晦涩难懂,非普雷加迪安这样对艺术歌曲了然于胸的歌唱家无法掌握,我们阅读这位抒情男高音的艺术简历,他在法兰克福音乐学院时候的钢琴艺术指导是鼎鼎大名的赫尔穆特·霍尔(Hartmut Höll)。

这位钢琴艺术指导长期合作伙伴,部分时间的生活伴侣,就是来自日本的,东亚最伟大的艺术歌曲演唱者白井光子(Mitsuko Shirai),这对艺术伴侣对于艺术歌曲届的震撼程度,似乎没有任何前辈的结合可以比拟,所以我相信森先生对于普雷加迪安的邀请,是基于对霍尔的信任。


第二十三卷共收录29轨录音,第1轨就是一首想当晦涩,又长达16分钟多的歌曲,这首歌曲翻译自苏格兰英雄莪相(Ossian)的诗集,这部诗集实际上是苏格兰诗人麦克菲森(James Macpherson)托名先贤创作的。

19世纪初期被翻译成德语,舒伯特和同时代的维也纳年轻文艺青年一样,很容易被这些号称来自追求自由的苏格兰高地的民谣感动,深感与梅特涅政府高雅管控下的维也纳青年积极寻找一种可以安全抒发自己感情的渠道,来自远古苏格兰的诗句正好符合他们的要求。

舒伯特为这首唱片叙事诗的谱曲,也像悠长的诗句一样,要求演唱者熟稔文本的同时,对于历史史诗,维也纳历史,舒伯特音乐语汇都无一不熟悉,普雷加迪安正巧就是这样一位不世出的全才,如果你能够耐心听完这首叙事歌的全部,再去查清歌词的所言所感,你肯定认为森先生真的所托非人。

第2、3、4、5、6轨,歌词均来自西维斯(Johann Gaudenz von Salis-Seewis),西维斯是一位出生在瑞士,从思想上支持法国大革命的坚定变革主义者,他也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期对舒伯特影响最大的诗人之一,1816年这几首西维斯作词的歌曲分别名为《坟墓》(Das Grab)、《致远方的人》(Der Entfernten)、《梨歌》(Pflügerlied)、《泉旁少年》(Der Jüngling an der Quelle),诗人西维斯从坟墓、到生活中耕种的梨,从惦念离人单相思的情绪,到感叹青春的易逝,可以说是19世纪浪漫主义诗歌最典型的情绪表达,普雷加迪安一改第一首如同史诗般的叙事方式,随后的几首抒情歌曲显得分外轻松和“随意”。

第21—23轨,是舒伯特向歌德告别的作品,这三首歌曲的歌词均出自歌德著名的小说《威廉 迈斯特的学习时代》,我们今天的年轻人应该已经不会看这样有着一定教条意味的小说,但是在舒伯特生活的年代,歌德、席勒和他们的作品就像今天那些影响面极大的网剧一样对当时的年轻人选择生活道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舒伯特在1816年开始逐渐疏远了之前被奉为“金科玉律”的歌德时代古典文学,浪漫主义的思潮潜移默化的对他这一代维也纳人产生着作用。

当然,告别也需要过程,那么这三首《哈夫纳之歌》(gesänge des harfners )分别出自小说的三个场景,老竖琴手,游吟诗人和精神病患者,舒伯特并没有完全依照歌德的原诗谱曲,他为这三首诗谱写的歌曲即照顾了歌德诗作的叙事性,也加入了他对于文学作品映照在生活中自己的理解。


24.
《年轻的舒伯特I》
阿德里安·汤普森
(Adrian Thompson)

第十二卷,詹森先生为这卷设计的主题是年轻的舒伯特,虽然舒伯特出生在维也纳,但他的父母都是来自今天捷克和斯洛伐克境内的摩拉维亚人,父亲的家庭循规蹈矩,自己是一个小学的不得意的校长,母亲家是西里西亚一个传续两百年的手艺人家庭,因为在当地因为经济问题丢了大面子,以至于只能居家出逃来到维也纳谋生。

  • 主题:《年轻的舒伯特I》(The Young Schubert I)
  • 演唱者:阿德里安·汤普森(Adrian Thompson)
  • 钢琴:格雷厄姆·詹森( Graham Johnson)
  • 1991年2月在伦敦汉普斯特德一神论教堂录音,1991年11月发行。


按照詹森先生的研究和分析,舒伯特自幼对音乐的灵感和对诗歌的敏锐,应该都来自母亲家族的遗传,当然,那时候没人知道今天到处都说的DNA,但是血统论却是大家喜欢讨论的话题了,舒伯特7岁的时候参加了由作曲家萨列里(Antonio Salieri,传说中莫扎特的仇人)主持的维也纳童声合唱团的选拔试唱考试,舒伯特做为“女中音声部”(boy alto)的候选者试唱。

他的父亲—那位小学校长提前接触了萨列里,为儿子求得一个可能的名额,当年能被选入维也纳童声合唱团(Wiener Sängerknaben)不但能获得为皇家服务的荣耀,更主要的是可以获得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丰厚”的奖学金,这笔不大不小的钱足以让一个收入不算丰厚的家庭经济上得以部分缓解。

很顺利,舒伯特以个位数的概率被选上了新进团圆,这种生活一直到他青春期变声为止。维也纳童声合唱团的后期,舒伯特经历了母亲去世,亲自跟随萨列里大师学习对位法,变声而无法跟随童声合唱后,舒伯特不顾合唱团管理层的包容和挽留,毅然进入师范学院的教育体系。

这一方面受到诗人朋友科尔纳影响,决心把一生献给作曲事业,另一方面也是生活所迫,父亲早已为他设计了和自己类似的执教生涯。

我们所听的这张第十二卷的所谓年轻的舒伯特,作品严格按照编号排列。21轨录音,从D10编号的《弑父》(Der Vatermörder)直到编号D134的科尔纳作词的《民谣》( Ballade)。

21轨录音我们应该都不熟悉,舒伯特早期这些“青葱岁月”的创作,还没有显示出自己后来与众不同的气质,无论旋律还是和声,都缺乏特点,不过詹森先生邀请出生在1955年的英国男高音阿德里安·汤普森,却显示出他对于作品和音乐家的谙熟。

汤普森的嗓音在整个大全集中应该说是最年轻的,以年轻的嗓音演绎年轻舒伯特的作品可谓相得益彰,加上除了汤普森的独唱,还有几首是邀请了男中音、女高音、男高音的重唱,让这张第十二卷虽然稚嫩,但是兴致盎然。

我听完以后的第一感觉就是“年轻真好啊”!只有年轻人才能这么无所顾忌的去尝试自己的各种音乐设想,即使我们事后诸葛亮的得悉舒伯特的悲惨结局,但是此刻,在第十二卷,希望依然存在。


到此,24位男女大师各归其位。西方声乐的30年,可见一斑。

古典音乐相对论
一切为了最好的音乐及重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