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柏林爱乐与王小姐(羽佳)在上海大剧院的两个现场,都没抢到票。没王小姐的两场费尽洪荒之力倒是抢到了。可见“含姐量”对票房的感召力。
得知10月8,9,10王小姐又要来沪,而且是和我们熟悉的伦敦交响乐(LSO)以及帕帕诺( Antonio Pappano)一起。千载难逢的机会来了,起码听一场吧。吸取上次抢不到的教训,这次委托好友通过特别渠道,买了最贵的区域。后来据说,这个天价票区域根本卖不掉,都骨折出,对“姐”的信仰坍塌了?
正如这周股市,高位接盘,你也得认。问题是,是否值回票价。10月10号的演出绝对值,但是,不幸掉到股票大坑里,就难说了。。。
LSO我们并不陌生,它还有自己厂牌的唱片在发行,古典音乐Daily这几年推荐过很多,少说也有十几种,比如与德里亚·诺赛达(Gianandrea Noseda)的肖斯塔科维奇交响乐系列。
与西蒙·拉特(Sir Simon Rattle)合作的Eberle的贝小协这支老牌英国劲旅,虽说不能和柏林爱乐掰手腕,但,绝对属于紧随其后的一流梯队。
除了王小姐,亮点还有:伦敦交响乐团2024/25新乐季开始到任的首席指挥——安东尼奥·帕帕诺爵士。我选择了最后一天,冲着圣桑管风琴交响曲而来,这是我经进行终极测试的保留曲目。帕帕诺2017年发行过一张管风琴交响曲,其中还有动物狂欢节,极其精彩,也发烧。乐团正是当年他担任首席指挥的圣契奇利亚音乐学院乐团(Orchestra dell’Accademia Nazionale di Santa Cecilia)这是一支久负盛名的意大利交响乐团,帕帕诺的父母都是意大利人。上半场开场,柏辽兹的罗马狂欢节序曲作为热身曲目,帕帕诺与LSO的完成度极好,令人眼前一亮。和这张唱片略微不同的是,LSO的音色变得更加文气,更加绅士,少了一些诺赛达指挥下的厚重感,更注重色彩和线条的描绘。
然而,随之而来的拉赫马尼诺夫第一钢琴协奏曲,把高雅的腔调给终结了。当然,这不能说王小姐水平不行,她的演奏依然行云流水,依然精力充沛,依然双手经常快到出现虚影,从我的座位可以清晰看到她肱二头肌的线条。
三个乐章完毕,我脑子里只留下启奏时候,乐队和王小姐过瘾而短暂的竞奏。其他乐段可谓七零八落。
相比刚刚获得英国留声机大奖的王羽佳、杜达梅尔和洛杉矶爱乐的唱片录音,真是差了十万八千里。这种感觉,就好像两位顶级高手试图进行一次真刀真枪的战斗,结果弄成了表演赛。乐团与钢琴之间真是貌合神离。
王羽佳凭借极好的肌肉记忆完成了演奏,而LSO则似乎无法兴奋起来。王小姐非常职业,四个可听可不听的安可,以及20分钟的中场休息后,终于迎来了我期待的大戏。第一乐章从柔板开始, 帕帕诺挥下的LSO,真是极致的柔美,和2017年圣契奇利亚音乐学院乐团那种明艳的音色相比,LSO明显更强调细节,更追求弦乐部之间清晰的层次和织体。到中庸的快板后,我马上找到了上半场罗马狂欢节序曲的那种生机勃勃,略带俏皮的风格。相比顶级乐手组成的柏林爱乐所呈现的那种密实的厚重和能量,LSO追求的是声部之间的平衡,即使在乐队齐奏,能量爆发的瞬间,铜管和低音声部也非常收敛,形成整体推进的态势。第二乐章,是这部作品的灵魂,略慢的柔板,管风琴进入。这是乐队与管风琴之间的呼应,同样作为键盘乐器,这种呼应和王小姐拉一那种貌合神离,简直是两个极端。可见,乐团与大明星之间的磨合有多必不可少。后来群友告诉我,这位管风琴师叫做Richard Gowers,是她的师兄。这位来自伦敦的帅哥非常出色,真正与LSO达到了水乳交融的状态。LSO这个乐章的表现,和我在2017年版上听到的如出一辙,简直就是那次录音搬到了现场。可见帕帕诺的审美是如何影响到乐团的。管风琴的和声,始终萦绕在你的耳畔,你的身体,你的心间。80HZ以下的低音,是一种有声的能量,不仅填满乐队的空隙,也营造出一个苍茫的宇宙。那是一种静谧的美,舒缓的美,巨大的美。整个曲子入置身于苍茫宇宙中的一天,最终落日消失于穹宇之间,大地进入暗夜。这个乐章与第二乐章形成鲜明对比,LSO又开始展现出它那种罗马狂欢节式的灵动,声部之间依托充分的交响与呼应,驱动向前,这是一种属于人间的烟火气息。
不同于第二乐章,重点呈现低音区域,营造氛围,描绘阴郁的色彩,这个乐章的管风琴是辉煌的,宽音域的,用来呼应乐曲中各主题丰富的色彩。从而描绘出一种瑰丽的宏大景象。与我熟悉的2017年版相比,帕帕诺现场更强调管风琴与乐队的融合,而不是让管风琴成为主角,现场呈现出极好的交响性与和谐感。这不由得让我再次想吐槽王小姐拉一的机械与木讷。
现场一起去的好友说,王小姐的表现远不如6月与柏林爱乐时的状态。艺术家挣钱无可厚非,抛离艺术的赶场,还是要悠着点。今年到目前为止,这个LSO这个管风琴交响曲可以和柏林爱乐的那场勃拉姆斯四一起堪称最佳。期待下个月的维也纳爱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