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点睡觉是错误的?过了70岁老人几点睡觉才更健康?

百科   2024-12-25 16:23   河南  

明明很早就上床,却翻来覆去睡不着,甚至第二天还是精神不济?

尤其是年过七十的老人,似乎睡眠问题成了日常生活的"老朋友"。

那么,究竟几点睡觉才是健康的呢?

"早睡早起身体好",真的适合老年人吗?

我们从小就被教导要早睡早起,但这个养生经典未必适合所有人。

尤其是老年人,生物钟与年轻时相比已经发生了变化。

根据一项针对老年人睡眠模式的研究发现,70岁以上的老年人平均睡眠周期缩短,

深度睡眠时间减少,甚至夜间醒来的次数增加。

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而并非身体出了问题。

如果老年人为了追求所谓的"早睡",比如晚上七八点就躺下,很可能会在半夜醒来后再难以入睡。

这种睡眠碎片化的结果,反而影响了身体的修复和第二天的精神状态。

睡觉时间与健康的关系

某项睡眠健康研究中显示,对于老年人而言,每晚7小时左右的睡眠是最佳的,

过长或过短都可能带来健康风险。

过早入睡可能导致醒得过早,破坏了生物钟的稳定性。

而晚上9点到11点之间入睡的老年人,往往能拥有更高质量的睡眠。

为什么是这个时间段呢?这与人体的"生物钟"密切相关。

生物钟控制着体内的激素分泌、体温变化和代谢节律。

在晚上9点到11点之间,褪黑激素分泌达到一个高峰,身体逐渐进入"睡眠准备模式",

此时入睡,能更好地与身体的自然节律同步,促进深度睡眠。

中医与科学的碰撞:阴阳平衡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这个时间段入睡也有依据。

中医认为,白天属阳,夜晚属阴,身体需要在阴阳交替时保持平衡。

《黄帝内经》中提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即阴阳平衡是健康的基础。

而晚上9点到11点,正是阳气逐渐减弱、阴气开始增强的时刻,

此时休息更有助于身体调节阴阳,维护健康。

70岁以上老人的睡眠秘笈

理想的入睡时间:晚上9点到11点之间。

这个时间段入睡更符合生物钟节律,能帮助提高深度睡眠比例。

坚持规律作息:每天固定时间入睡和起床,避免生物钟紊乱。

如果白天感到疲惫,可以短暂午休,但不要超过30分钟。

睡前放松身心:避免临睡前剧烈运动或过度用脑。

可以听舒缓的音乐,或尝试深呼吸等放松训练。

优化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舒适,调节适宜的温度,避免强光刺激。

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是高质量睡眠的重要保障。

床垫的舒适度、枕头的高度,以及室内的通风状况都会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睡眠质量。

比如,可以选择遮光窗帘减少光线刺激,或使用加湿器改善空气湿度。

睡姿选择:中医提倡右侧卧,称为“吉祥卧”。

右侧卧不仅减轻心脏负担,还能促进消化和呼吸道通畅。

尤其对于有胃食管反流问题的老人,这种睡姿更显得尤为重要。

长时间卧床的健康风险

对于一些行动不便或因为其他原因长时间卧床的老年人来说,这种状态可能带来诸多健康风险。

比如,血液循环不畅可能增加深静脉血栓的风险,肌肉萎缩也会加剧体力衰退。

建议老年人在床上保持适当的活动,比如抬腿、扭动脚踝或轻微的床上伸展运动,

以帮助维持血液流动和肌肉的基本功能。

还可以通过每隔几个小时下床活动一会儿来避免长时间静坐或卧床的危害。

如果实在无法离床,也可以尝试床边坐起活动,这样既能活动身体,又能避免血液长期滞留在下肢。

老年人常见的睡眠困惑

晚上经常醒来怎么办?

醒来后不要强迫自己入睡,可以在床边备一本书,分散注意力,自然产生困意后再尝试重新入睡。

如果频繁醒来影响日常生活,应咨询医生,排除睡眠呼吸暂停等潜在问题。

睡不着是不是因为病了?

年龄增长导致深度睡眠减少是正常现象,但如果伴随严重的疲惫或记忆力减退,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

例如甲状腺功能失调或抑郁症都可能影响睡眠质量。

晚上容易做梦,怎么解决?

做梦本身并不是坏事,它是浅睡眠阶段的正常现象。

但如果梦境过于频繁、醒来后感到疲惫,可以尝试调整作息,

改善睡前饮食习惯(避免过饱或喝浓茶、咖啡)。

结语

睡得早并不一定睡得好,尤其对于70岁以上的老年人,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比单纯追求"早睡"更重要。

遵循身体的自然节律,在晚上9点到11点之间入睡,

配合规律的生活习惯,或许能让您在健康之路上走得更远。

记住,健康的养成在于细节,调整好自己的作息时间,给身体一个尊重它自然规律的机会。

不要忽视床上简单的活动,也不要忽略环境带来的影响。

生活常识大全解析
生活小窍门、健康饮食、育儿指导、睡眠常识、美容护肤、礼仪常识、安全急救、饮食菜谱等日常生活小常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