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可盲盒”,这句风靡一时的标语,喊出了时下盲盒经济的火热发展现状,加上“脱单”“恋爱”等词作为前缀,引来不少年轻群体青睐,让不少商家从中看到商机。
不论是交友盲盒小程序或是APP,都能搜到许多类似的产品,此外,部分商家还设置了更高阶的玩法,不仅可以留信息、随机抽取,还能根据省份、市区、年龄等进一步定向抽取,收费也往往更高。然而,此类“脱单盲盒”受欢迎的背后也暗藏着不少危机,特别是对于经营者来说,“交友盲盒”中暗藏的法律风险,甚至是涉刑风险可不低。《刑法》266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构成诈骗罪需要满足“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非法占有目的”的构成要件。对于此类交友盲盒产品来说,我们认为运营方可能涉嫌构成诈骗罪的方式是平台本身就实施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行为,导致被害人处分财产。具体而言,有以下场景风险较高:1、产品中设置了精准筛选功能(如年龄、身高、体重、城市等),如果用户想要从抽中的纸条中满足其筛选要求,但实际上平台并无法实现这一点,同时还要求用户为此功能而付费的。2、平台中用户留下的纸条数量不足,用户付费后无法获取纸条的。3、平台中用户留下的纸条数量不足,平台利用技术手段让用户获得虚假纸条的。
我们认为,如果平台能够避免以上三种情况出现,则涉诈可能性较小。具体来说,如果用户付费后未能成功获取真实纸条的,需要向用户退费,或接受用户投诉后,发现用户付费后未能得到其他用户真实联系方式的,向用户进行退费。《刑法》第363条:以牟利为目的,制作、传播淫秽物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刑法》第359条:引诱、容留、介绍他人卖淫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刑法》第287条:利用信息网络实施下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的;发布有关制作或者销售毒品、枪支、淫秽物品等违禁物品、管制物品或者其他违法犯罪信息的;涉黄风险是一种概括性表达的风险,根据具体情形的不同可能会分别涉嫌构成以上三种不同的罪名,被追究刑事法律责任。经过本所律师的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存在的许多同类产品,为了吸引更多用户在其产品中进行“放纸条”或“抽纸条”,从而提升用户数量和产品付费率,会采取“大尺度”宣传、“擦边”宣传等方式。例如将小程序二维码背景设置成淫秽色情图片,引导用户扫码或点击;或配上“同城约炮”“一夜情”“寂寞”等文案明示或暗示用户可以通过此种方式与他人发生性关系等。如果公司在运营此类小程序过程中,通过此种方式对小程序进行宣传推广,则存在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的风险。可能引发这两种犯罪的场景是相似的,即存在卖淫人员甚至卖淫团伙,利用交友盲盒这一形式,发送联系方式,进行线上引流获客,线下卖淫的活动。而作为平台经营者,如果此种现象大量存在,或被用户投诉举报至监管机关,则可能涉嫌构成介绍卖淫罪或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
(三)合规建议
1、注意宣传推广方式。在宣传推广产品过程中,应当注意尺度,不能以淫秽色情内容来吸引用户。
2、内容监管。《网络安全法》第47条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加强对其用户发布的信息的管理,发现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该信息,采取消除等处置措施,防止信息扩散,保存有关记录,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因此,交友盲盒运营者必须对产品内展示的所有内容进行严格的监管和审查,确保这些内容遵守法律法规,不包含任何违法或违背社会伦理的要素。如涉及暴力、色情、赌博等敏感内容,开发者和运营者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防止产品中的不法信息传播,保障平台内容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