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6日,深圳市中小幼教师继续教育面授课程《情理交融,德智相长——谈初中数学“一·二·四”思维课堂的建构》在我校开课,由我校教务处韦丽云主任主讲,来自深圳市各区近二十所学校的老师们参加学习,深圳大学张文俊教授到会指导。
韦老师依托深圳市第五届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初中数学“一·二·四”思维课堂的建构》的研究成果,从“一个中心、二条主线、四个维度”的视角展示了立德树人和学科育人深度融合的课堂建构。她提出“让数学的理性散发温暖光芒”的教学主张。在课堂的情感渗透主线中,她提出要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善于“表达期待,寻找共鸣,规范行为,培养习惯,发展个性,塑造品质”,使每一个孩子在数学学习中被“看见”。在思维的主线建构中,她强调以问题研究为载体,培养学生数学课程领导力,培育数学核心素养,采用变式与开放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问题变式,让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的本质中探究“变”的规律,培养思维的灵活性;通过问题开放,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韦老师还通过丰富生动的课例向老师们展示了“一·二·四”思维课堂的实施过程,《三角形复习课》、《特殊平行四边形性质判定的综合应用》、《数轴》等课例让老师们充分领略到“情理交融、德智相长”的课堂魅力。
课程的最后,韦老师邀请了2022年深圳市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获得者、光明区实验学校房裕达老师做分享,主题为:《静待花开——青年教师比赛分享》。房老师从比赛内容、教学设计、解题策略、板书设计、模拟授课等方面毫无保留地分享了他的备赛经验,充分展示了应用“一·二·四”思维课堂理论设计课程和教学取得的丰硕成果,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指引了方向。
2024年10月,我校数学科组获评深圳市中小学数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科组,建构初中数学“一·二·四”思维课堂是初中数学科组的探索和实践,此次继续教育课程开课,是对研究项目的检验,更是研究成果的推广和辐射,这一研究项目必将更好地促进学生高质量学习,实现数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学员心得分享
11月16日,我参与了韦丽云老师的《情理交融,德智相长——谈初中数学“一·二·四”思维课堂的建构》的课程。韦老师从自己的教研思考、励志数学故事介绍了“一·二·四”理论的缘起,历经多年的深耕获得深圳市教学成果奖的过程。课上韦老师详细介绍了该理论,并结合《三角形复习课》、《特殊平行四边形性质判定的综合应用》两个案例详尽分析了该理论的应用,让我对该理论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作为理论成果的直接受益者,我于2022届青功赛中将“一·二·四”理论应用于教学设计和模拟课堂两个环节,并获得区第一名,市一等奖第3名的好成绩。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应用该理论的课程设计模式进行课程设计,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效:中考班级A率常年突破80%,均分接近90。此外,历经本次课程的学习让我更为深刻理解到,该理论的三种课型模式是契合深圳中考的“探开综”。按“一·二·四”理论设计课程和教学,相信我们的教学和自身都会在不久的将来获得较大的突破。(光明区实验学校 房裕达)
11月16日,通过参加韦丽云老师的课程,我深感其数学教学的细腻与严谨,她的课堂感染力也令我深受触动。韦老师不仅是一位理论功底深厚的专家,更是一位脚踏实地的实践者。她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教学完美融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韦老师独具匠心地运用“一·二·四”思维课堂模式,将数学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发展相结合,以思维启迪为核心,情感渗透为纽带,精心调控课堂的时间、空间、行为及评价管理。这对我来说无疑是一次极为宝贵的学习机会。我不仅学到了数学教学的精华,更学会了如何将这些宝贵方法灵活应用于实际教学情境中。我衷心期盼未来能有更多机会继续追随韦老师的步伐,深入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课堂教学技艺与学术研究层次。(理创实验学校 圣海燕)
韦丽云老师开设的课程《情理交融,德智相长——谈初中数学“一·二·四”思维课堂的建构》,在深入解读初中数学“一·二·四 思维课堂”的建构后,我深受触动,感悟颇丰。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巧妙地将理性的数学知识与感性的教学艺术相融合,为学生的智育与德育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韦老师分享的课例中,教学目标犹如明亮的灯塔,指引着教学的方向。它让教师明确教学的重点与归宿,确保每一个教学环节都紧密围绕着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展开。在实现这一核心目标的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在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是智育的重要体现。而教学过程则如一条精心设计的学习链条,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在自主探究环节,学生们独立思考、勇于尝试,锻炼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合作交流环节,他们学会倾听他人意见、相互协作,提升了团队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这些都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同时,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拓展,智育与德育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完美融合。
从整体上看,“一·二·四”思维课堂打破了传统数学教学的单一模式,它不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它以数学知识为载体,在发展学生智力的同时,巧妙地渗透着品德教育,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更是良好的思维习惯、积极的学习态度以及正确的价值观。这种情理交融的教学模式,为初中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龙岗区外国语学校 温满满)
作为一名新入职的数学老师,在接触韦丽云老师的《情理交融,德智相长——谈初中数学“一·二·四”思维课堂的建构》之后我深受启发,从数学的情境-问题-思维-素养出发培养学生的数学课程领导力,情理交融促进学生数学科学素养培养。我班成绩两极分化严重,听了韦老师的分层教学方法,我马上稍加改变就可以运用到自己课堂上,非常实用。在四维课堂构建上,我之前上课往往忽略了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此后我会改变教学方法。最后听了房老师的分享,对于青年教师的我来说收获很大,从赛课的流程,准备,知识归纳,事无巨细,毫无保留的分享经验。总之,非常感谢韦老师,非常感谢这次培训,之后争取当一名优秀的老师。(龙华区新华中学教育集团 陶忌)
作为一名新入职的数学老师,在参与韦丽云老师的《情理交融,德智相长——谈初中数学“一·二·四”思维课堂的建构》课程后,我深刻认识到数学教学不仅仅是数字和公式的堆砌,而是一个充满情感和理性的过程。韦老师提出的“一·二·四”思维课堂模式,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明线和暗线的交织,引导学生在探究与合作中深化对数学的理解。这种模式不仅激发了我的教学灵感,更让我意识到,作为教育者,我们应当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情感素养。韦老师的教学理念和实践,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教学之门,让我更加坚定了在数学教学中追求卓越、不断探索的决心。(深圳中学光明科学城学校 李雨柔)
在接触韦丽云老师的《情理交融,德智相长-谈初中数学“一·二·四”思维课堂的建构》之前,我一直对数学教学有些成见,认为它是一门枯燥、生硬的学科。阅读了韦老师的论文和听了韦老师的讲座后,我对初中数学的认识有了新的突破,意识到数学也可以是一个充满活力、情感与思考的过程。
韦老师的教学理念让我深受触动。她强调,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情”与“理”并重,“德”与“能”交融。这种观点让我重新审视了数学教学的本质。过去我总是认为数学只是关于数字和公式的学科,但韦老师让我看到,数学是蕴含着丰富情感和人文关怀的。在韦老师的“一·二·四”思维课堂中,“一”代表以学生为中心,这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学生思考的焦点。“二”则是思维发展明线和情感渗透暗线的两条线,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使得学生能够在探究中学习数学知识,在交流中深化理解和应用。“四”则涵盖了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和总结反馈四个步骤,每一个步骤都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情感的重要环节。韦丽云老师进一步指出,如何在教学中实现“情理交融”,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深入挖掘数学课堂和教材中的情感与理性元素,用情感去引发学生的兴趣,用理性去引导学生的思考。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让他们在享受数学的乐趣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实用价值。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应该重新定义数学教学的目标和方法,要教给学生知识,也要关注他们的情感和发展,努力打造一个温馨而富有挑战的学习环境。此外,我也被韦老师不断探索和实践的精神所感染,她的教学生涯是一段不断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旅程。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尝试运用韦老师的“一·二·四”思维课堂模式,让数学课堂变得充满激情和智慧,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成长和进步。感谢韦丽云老师,让我看到了数学教学的新天地。(李松蓢学校 黄佳凤)
情理交融,德智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