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号,台湾一年一度的全岛军演—汉光军演开始。汉光系列军演到今年已经是第40次。与前39次不同的是,这一次不再像前面39次那样进行“演戏”,也就是按照剧本来一次军装秀,给媒体和老百姓打几炮显示一下肌肉。根据台军自己的说法,这一次就是要“无剧本,无预想,指挥去中心化,贴近实战”。
鉴于台湾没有大陆朱日和、库尔勒这种实兵对抗基地,全社会来几天临时性的突发演习,即使可能造成交通生活不便,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很多领土小的地方都是这样进行演习的,比如新加坡、以色列等等。这两个地方的突发演习我过去都遇到过,只不过像台湾这样连续四天的比较少。
因此,这一次汉光军演最关键与特殊的地方并不像媒体或台军口头宣传的“贴近实战化”,因为,那只是对演习本身的一种回归,减少了演戏的成分而已。
但是,在这一次汉光演习中,即使现在只是第一天的“保存战力”,也就是模拟战争将要开始时的戒备与动员阶段,其中一个演习科目却引起了我的特别注意。那就是:境外物资转接演练。
在过去39年汉光演习中,是没有这一项的。因为汉光演习的出现就是因为中美建交,美国不再对台军事援助。因此,战时能否从海外获取物资,包括军事物资,是完全没有确定性的。因此,也不可能有专项演习。
而这一次,境外物资转接演练赫然出现在汉光演习中,只能是一个原因:台湾已经与美国、日本或其它可能提供军事或民用物资援助国家签订了私下的援助协议,甚至制定了交接流程。
对此,台湾媒体打马虎眼说因为台湾天然气、石油等等都需要进口,因此要演练战时如何维持民用基础物资运输。这不过是一种借口而已。战争情况下,一些新的、从未使用或标记的野战码头与港口将会启用,避免战区火力覆盖,另一些民用港口也要调整配置,进行军品民品的运输转接。如果仅仅为了进口能源,这些民用能源只能在特定港口的天然气原油输送码头进行卸载,怎么可能在战备码头和机场进行传输呢?而要做这样的演练,没有对应可能援助国的基本计划,则根本无法进行科目操练。因为你知道哪个码头接受固品,哪个码头接受液态品呢?对方援助物资的卸货流程以及敌我识别该怎么做?如果没有双方认可且相对固定的物资输送流程,这个演练科目根本无法设计执行。更有甚者,我怀疑在演练当天,这些可能援助国的军方后勤官员很可能以观察员身份就在演习现场。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他们也需要现场了解流程执行情况,看是否需要修改调整。
战争,打的就是后勤。尽管这些年很多局部战争让大众以为飞机扔几颗炸弹,无人机来几次斩首就行了。但俄乌战争让所有人看到全面战争状态下,后勤仍然是战争的最终砝码,陆军仍然是占领与反占领的核心力量。台湾这一次汉光40军演,最重要的命脉并不在其飞机军舰大炮装甲车的展示,也不在于阿兵哥是不是24小时彻夜演习,而在于这个掩藏在后勤支援部分的“境外物资转接演练“科目中。这,才是这次军演战略层面上与前面39次最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