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谙“说话”之道,方可入“能量”法门

文化   文化   2024-12-29 22:13   浙江  


真正懂说话之道的人,必然是摆脱了“说话”的日常性,而进入到了“话语权”的范畴。

说话,一旦与权力沾边,就成为了一种门道。而门道所具有的能量的大小,则取决于这种说话所能容纳的权力范畴。容纳的权力范畴越大,门道越深,所涉能量就越大。
因此,就入世而言,似乎每个个体都在于说话这件事纠缠。比如,怎么说,才显得像高门贵府之人。怎么说,才能避免沦为浅陋之人。又在什么样的场景,要掌握怎样的一套官话,才能更好地融入到场景中,一如圈子话语。
任何一种需要特别指认过的话语,必然是因着某些原由,而特意设计了某些门槛。而门槛的存在,就为权力的诞生画上了底色。
门槛越高,往往意味着背后的权力越具有吸引力,因此,越需要以各种可能的方式去增加参与的难度。
而一种说话方式,一旦具有了较高的门槛,那么,这种说话方式,一定是进入到了话语权的范畴。
任何话语权,必然有相应的解释权一起构成一整套的话语系统。任何一种话语系统的诞生,都是为了建构起某种权力范畴。
因为话语权和解释权的排他性,是与权力的排他性一致的。于是,所谓深谙“说话”之道,实际上,不过是要看清楚此种说话背后所隐匿的话语权和解释权。
只有看懂这一层,才有可能看见话语背后所隐匿的那部分接近真实的东西。

01
介入话语系统,是入世法门之一。
因此,不同的话语模式,往往代表了不同的权力范畴。
一如我们所说的专业,其实就是以各种不同的话语模式建构出来的话语体系,比如法学的、政治学的、社会学的、科学的、哲学的、经济学的、社会学的、宗教的等等,都是以各种话语模式来呈现的不同的权力范畴。
这些话语系统之间的区别,不仅在于说法方式的不同,更在于其在建构整个框架系统中的作用不同、角色不同、价值能力不同。因为这些不同,于是在整体的权力系统中,所占据的权力指数也是不同的。
因此,进入不同话语模式的个体,实际上就意味着将介入到不同的权力范畴中。因为,只有在某种话语模式中获得了极大的话语能力,才能获得一定的话语权。任何话语权,都是与个体所获得话语能力的相关联的。
比如说某某是某学科的带头人,那么,这个某某就意味着在这个话语系统中具有了某种程度的话语权。而一旦拥有了话语权,就一定同时获得了相应程度的解释权。
于是,个体的入世法门之一,一定也是要介入到一种或几种自己能够擅长的话语系统之中。介入的话语系统越多,程度越深,那么,所能看到的世界就越接近真实。

02
看见话语系统的肌理,才能辨识话语权。
一个个体,当他能深入到话语系统的肌理时,往往就会发现所谓的话语权,不过都是在以维护既成事实的方式,一步步叠加既得的权力指数。
因此,当某种话语权越强悍的时候,往往需要越多的谨慎。任何需要以强悍姿态来维护的东西,往往可能是其自身已经意识到了某些偏差,或者是破绽。
于是,顺着那些强悍的话语模式顺藤摸瓜,大概就能看见那个偏差或者是破绽的所在之处了。
任何话语权的崩塌,都是从其偏差或破绽被强悍维护开始的。这大概也就是所谓的,世间本无可得,本无所得,但一旦认为有所得,已有得的时候,就会生出持久得之心。
于是,为了此种“持久得”,就有了无数的机心。有了机心,就必生手段。生了手段,于是,世间本自圆融的一切,就被蒙蔽成了无数的世相。
入了世相,就再也看不清话语了。越是看不清话语,就越无法进入真正的说话之道,于是,就与能量法门相去甚远了。

03
这个世界,同一件事,之所以可以有各种不同的话语表征模式,就在于不同的个体,都是出于自身介入的话语系统,所给出的一个评价。
而之所以要给出这个评价,就在于通过自身介入的话语系统,才能获得可能的话语权。
因此,似乎可以说,每个个体都在以自身介入的话语系统,去争取可能的话语权。这仍然是一种以偏概全式的权力争夺。
越是站在权力指数越大的话语系统中的个体,往往会以更强悍的姿态,去做出评价。比如选择什么角度做出评价,能更有利于维持自身的话语权,实际上就是一种机心。

◆◆◆ 无相楼书单 ◆◆◆

看透股市,赚到钱的,都是逻辑高手(无相楼第3期书单)

窥破权力逻辑,才能捕捉到最大的“变量”(无相楼第2期书单)

修行路上,必读的5本书(无相楼第1期书单)

侵权声明:凡无相楼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尤其包括转为语音后,以视频形式发布的,一经发现,无相楼必追究其侵权责任。

无相楼
诸相非相,世无定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