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4年养老金调整方案的正式出台,全国各地相关部门正全力以赴、积极筹备着本地的养老金调整策略。人们热议纷纷,今年的定额与挂钩调整标准将如何变动,又将引发怎样的调整风潮?退休人员们翘首以盼,究竟谁能在这一轮的养老金调整中收获最大的利益?
定额调整
在今年的养老金调整中,我们依然遵循了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度倾斜的综合策略。定额调整旨在彰显社会公平,确保同一地区各类退休人员享受统一的调整标准。
从总体趋势来看,近两年的定额调整额度有所递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对比的27个地区中,上海市以61元的定额调整额位居榜首;而云南省则调整至15元。位列末尾的陕西省和青海省的调整幅度尤为显著,陕西省从50元降至40元,青海省则由44元缩减至30元。而上海市则保持了其领先地位,从60元微调至61元
在2022年,平均定额标准的数值为39元;然而到了2023年,这一标准略微下调至35元。考虑到这一逐渐递减的趋势,我们预测2024年的平均定额标准可能会继续下降至大约30元的水平。然而,在各地的具体调整中,上海市、天津市和宁夏自治区等地的定额标准预计将依然保持在较高的45元以上;与此同时,云南省、湖南省和江苏省等地的定额标准则有可能迎来小幅度的增长。
挂钩调整
在挂钩调整这一环节,它鲜明地体现了“多缴多得,长缴长得”的原则。具体来说,对于那些收入更为可观的人群,尤其是工龄长且养老金待遇优厚的人,他们在挂钩调整中往往占据更有利的地位。这是因为,养老金水平较高的人在挂钩调整时通常能享受到更高的调整幅度,而工龄较长的人也能因此获得更为显著的挂钩比例提升。
在调整比例方面,广西以2.24%的显著增长领跑,紧随其后的是西藏的2.23%和海南的2.22%,这三个地区的调整比例彼此接近,共同占据了前三的位置。广东和云南也不甘落后,分别以2.12%和1.93%的调整比例位列第四和第五,显示出其相对较高的调整幅度。
在调整比例的排名中,上海和内蒙古分别以1.80%和1.70%的增幅位列第六和第七,显示出两者均具备中等偏上的调整幅度。而青海、河北、湖南和陕西这四个地区的调整比例则处于1.50%至1.26%的区间内,表明这些地区的调整幅度相对平稳。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北京的调整策略与众不同,其调整比例并非固定的百分比,而是根据收入水平进行差异化调整,分别增加金额为50元或35元
哪些退休人员受益更多?
根据调整原则“长缴多得、多缴多得、适度照顾特定群体”的调整准则,那些拥有较长缴费年限、较高缴费金额以及较大年龄的群体将会得到更多的增长。具体来看,在定额调整方面,像上海市、天津市、宁夏自治区等历来定额标准较高的地区将会收获更多的利益;而在养老金挂钩标准上,广西自治区、海南省、广东省等过去挂钩比例较高的地区将会受益;至于与缴费年限挂钩的部分,吉林省、江苏省、浙江省等工龄单价较高的地区也将获得更为显著的收益。缴费年限长、缴费金额多、年龄大的人群将获得更多的增加。
需要关注的是,尽管全国范围内的总体调整比例可能大致维持在3%的水平,但在个体层面上,涨幅的具体数值会因个人的缴费年限长短、养老金水平高低以及所在地区特定的政策导向而有所变动。这意味着,每个人的实际涨幅并非完全一致,而是存在一定的差异
鉴于今年养老金调整的涨幅有所缩减,且调整通知强调需更加合理地设定调整水平,我们预测今年多数地区的调整方案中,定额和挂钩调整的标准很可能都会有所下调。对于企业退休人员来说,今年的涨幅金额预计会有所减少,大部分养老金水平本就不高的人,实际减少的金额大致在十几元左右。然而,对于那些享受高龄倾斜等特殊待遇的人员,他们的涨幅可能不会受到太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