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朋友,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从今年的十月起,咱们的养老金将迎来一次重要的变革,这事儿啊,直接关系到咱们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今天,咱们就聚一块儿,好好聊聊这档子事儿。说到养老金,咱们平日里辛辛苦苦地工作,工资里头有那么一部分是交给了国家,用于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这其中就包括了咱们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和五险一金,那可是咱们未来的养老保障啊。
养老金制度实现并轨后,无论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单位,其养老金的计算方式实现了统一标准,均涵盖了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两大核心部分。
普遍而言,这一变革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水平并未造成显著冲击,原因在于这些单位在并轨前就已享有较高的个人账户养老金缴纳比例,总计达到缴费基数的24%,其中员工个人承担8%,而单位则慷慨地贡献剩余的16%。此外,为进一步提升退休后的生活保障,机关事业单位还设有职业年金作为补充,其中个人需缴纳4%,单位则额外承担8%的缴费责任。
另一边则是统筹账户,它承载着企业为员工缴纳的金额。待到退休之际,这两个账户中的资金将按月汇入您的账户,共同构成了您的养老金。
那么,为何要设立这两个不同的账户呢?原因在于,统筹账户的资金并非静止不动,而是被用于即时支付给当前已经退休的老年人群,这种运作方式被称为“现收现付”制度,简而言之,就是当前在职年轻人所缴纳的费用,直接用于支持当前退休老年人的生活开销。
那么,此次养老金计发方式并轨之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金会有很大变化吗?
我个人的看法是,这一结论或许过于乐观。国家设定的十年过渡期,无疑是经过周密考量的,旨在平稳过渡与减少冲击。如今,随着这一过渡期在今年十月画上句号,其带来的实际影响虽可能相对温和,但若非当初预判到其可行性与必要性,2014年10月时便不会毅然决然地推出这一政策。
实际上,无论是2024年10月之前还是之后退休的“中人”,其养老金的计算方式均有所差异。在此之前,采用的是一种灵活的“双轨制”,即根据新老办法分别计算,取高者作为最终的养老金标准;而在此之后,则将统一采用新的计算方式。具体而言,基本养老金的构成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以及过渡性养老金三大板块。
自2014年10月以来,众多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情况显示,采用新方案核算的养老金普遍高于旧方案。这一趋势表明,在取消新老方案对比及保底限高政策后,两者的结果趋于一致,预示着并轨后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变动不会显著。然而,尽管计算方法统一,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与企业员工的养老金待遇仍存在显著差异。
企业员工的养老保障问题往往令人堪忧,由于部分企业为控制成本,缴纳养老金比例偏低,导致员工退休后生活压力增大。相比之下,公务员与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金待遇,即便在调整之后,也普遍优于普通企业员工。这一现象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养老制度公平性的广泛质疑。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金待遇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还是会整体高于企业人员。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①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缴费基数都较高
②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职业年金,企业人员只有极少数有企业年金。
以北京地区为例,非私营单位的城镇职工享受着较高的薪资水平,其年平均薪资高达20.89万元,折算成月平均工资约为17415元。在此薪资基础上,单位每月需为这些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用达2786.4元,而职工个人则需承担1393.2元。反观私营单位,其员工年平均薪资仅为10.45万元,月平均工资约为8712元,相应的,单位每月为其缴纳的基本养老费用降至1394元,个人缴纳部分也减少到697元。
这样的缴费差异,在退休时便有所体现。
此外,体制内退休人员在享受基础养老金的同时,还往往能获得医疗补贴、住房补贴、抚恤费、丧葬费等一系列福利待遇,这些福利在体制外往往难以全面享有,即便是存在,也可能在覆盖范围和力度上有所不及。
综合考量诸多因素后,我们可以清晰地得出一个结论:即便在养老金制度并轨后,采用了统一的计算方式,由于个人缴费基数与缴费年限的不同,退休金的差异依旧显著存在。所以大家到手的钱也是不一样的。
更多养老资讯关注下方公众号
全文完。
随喜点个赞或“在看”吧。也欢迎转发给亲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