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青荷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白居易《花非花》
它像花一样美好,又像雾一样迷离,黑夜中它悄悄的来临,天晓时分,它在晨曦之中飘然散去,它来时如春梦一样让人迷醉,消散时似朝云一样无影无踪。
这是白居易笔下最朦胧的一首诗,看似不知道在写什么,其实是他把内心的情感幻化成缥缈的意象。
准确的说,这是一首情诗,其中藏着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白居易和邻家女湘灵的爱情传奇。
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郑,彼时家乡发生战乱,11岁时便举家搬迁到了宿州符离,在符离这片土地生活了22年,直到白居易33岁那年到长安任职校书郎。
湘灵是白居易的邻家女孩,比他小4岁,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年龄,俩人一起读书识字,一起顽皮淘气,成为童年最好的玩伴。
而在漫长的岁月中,在无数次你低眉、我浅笑的时光里,两人之间暗暗的情愫如花儿一般渐渐明媚绽放。
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莲。——《邻女》
多年以后,白居易站在时光的长廊,回忆那一段青葱岁月,为美丽的她写下了这首诗。
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潜别离》
白居易22岁时,有一段时间外出求学,不得不与心上人分别,平生第一次饱受相思煎熬的他,把无法对人倾诉的相思写入诗中。
这一段甜蜜的爱恋,你知、我知、天知地知,连告别都只能偷偷进行。
生离别、生离别、忧极心劳血气衰,未年三十生白发。——《生离别》
人世间,最销魂的莫过于一个“情字”,为了让白母放下门第观念,光明正大迎娶湘灵,白居易竭尽全力考取功名,熬过无数个黑夜,忍受无数次离别,只为兑现给湘灵许诺的美好未来。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冬至夜怀湘灵》
从11岁相识,到33岁分别,爱情之中能够发生的其实都已经发生,他们已经是事实中的夫妻,只是最后未能等到一个圆满的结局。
或许是上苍被他们二人的真诚所打动,白居易44岁那年被贬江州司马,与妻子杨氏奔赴江州的途中,遇到天涯漂泊的湘灵父女。
这个时候的湘灵已经40岁,满面风霜的她依然还是单身,这一对苦命的恋人,分别11年之后,终于再度重逢,只是时光已经悄然改变了一切。
望着杨氏怀里抱着的粉嫩婴儿,湘灵知道,这是他们今生最后的再见!爱从未改变,却已经沧海桑田。
我梳白发添新恨,君扫青蛾减旧容。
应被傍人怪惆怅,少年离别老相逢。
白居易《逢旧》
这一次匆忙见面后,白居易写下了两首诗,这是其中的一首。
我的白发又添了新恨,你的青春红颜已经不再,永远不会有第三个人,能理解我们心中这一份的惆怅,因为不会有人懂得少年分离,而老来重逢的滋味。
我一直在想,白居易为什么不在这次见面时挽留湘灵,把湘灵留在自己的身边,给她一个小妾的身份。
但是后来我明白了,如果只是一个小妾,白居易又何须等这么多年,40岁的湘灵,此时若以小妾的身份入府,她又该有多难堪。
不如就这样吧,把曾经的美好珍藏在彼此的心里,在分别的时光里把相思酝酿成一杯醇厚的美酒。
从此,湘灵就好像人间消失了一样,再也没有在白居易的世界里出现过。
那曾经痴缠的爱啊,和对初恋的执着,花非花,雾非雾,它像雾像雨又像风,最后只留下一场空。
后来,53岁的白居易写下前面那首《花非花》,打算与初恋、与青春彻底告别,但是哪里是说忘就能忘的呢?这一段相思早已浸入他的骨血。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偶作寄朗之》,或许世间得不到的爱,才是永恒的爱!
文 / 青荷闲潭原创
图 /青荷闲潭,请勿商用!
进我主页,点击右上角三个点
把我设为星标
更快收到我的消息推送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