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最浪漫的一首大雪诗,仅28个字,字字奇绝,令人回味无穷

文化   2025-01-31 20:32   天津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青荷



韩愈,字退之,唐中期著名的官员、文学家、思想家等,他出生于河南省,自称“韩昌黎”,因为他的郡望地是河北省昌黎县,昌黎韩氏为名门望族,后人尊重他本人的意愿,称他为“昌黎先生”。


唐朝发展到了中期,虽说盛唐的光辉逐渐黯淡,但是,才华横溢的诗人依然层出不穷,这其中就包括了诗坛知己,有“铁三角”之称的韩愈、柳宗元和刘禹锡。


三人之中,刘禹锡以诗闻名,同时也是写赋的高手,韩愈和柳宗元跻身“唐宋八大家”,以散文著称,而韩愈则一直稳坐八大家的第一把交椅。


韩愈从小父母早逝,由大哥韩会将他抚养成人,韩会在韩愈12岁那年,仕途受人牵连在被贬途中不幸去世,随后,韩愈跟随嫂子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


他的科举之路也非常坎坷,19岁上京赶考,在长安一连考了四次,才得以进士及第,而根据唐朝的入仕制度,他还需参加吏部组织的考试,才能获得官职。


这一考又是四次,历时十年的时间,终于在公元800年,第四次吏部考试时成功通过,担任官阶七品的四门博士,相当于现在教育体系的一个教授。




于是,有了他人生的第一篇议论文《师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直到现在仍然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韩愈的仕途之路也是一路风雨,他曾经和刘禹锡、柳宗元一同被封为监察御史,刚上任没多久的韩愈,就因为如实汇报长安地区的旱灾,上奏了一篇《论天旱人饥状》,而被贬广东连州阳山县令。


后来,又因为唐宪宗崇尚佛教一事,韩愈再三上表劝谏,最终触怒了皇帝,把他贬到了偏远的海边小城潮州担任刺史。


也就是在前往潮州的途中,经过陕西蓝田时正是冰天雪地的严冬时节,在漫天的雪花中他遇到侄孙韩湘子(八仙之一)前来送别,于是写下著名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他以为自己此生可能走不出这场风雪,事实上韩愈的女儿就是在贬谪途中因病去世的,因而怀着无限的悲痛在诗中立下遗嘱,让侄孙为他的后事做好打算。


但好在命运的齿轮,并没有停止转动,他最终平安抵达潮州。

接下来要分享的这首诗,也是他的一首雪中之作,但是相比“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而言,这首诗的雪花既意趣盎然又积极乐观。




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唐:韩愈《春雪》


这是一场极其可爱又俏皮的雪,轻灵又浪漫,美好又愉悦,让我想起韩愈的另一首初春的小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新年都未有芳华”,新年,指农历正月初一,也就是春节。芳华:泛指芬芳的花朵。


岁月更迭、万象更新,时光已经迈入新年,但是还不曾看到一缕春的芳华,一朵绽放的春花。


“二月初惊见草芽”。初:刚刚,惊:新奇,惊讶。一直等到二月初,才刚刚看到石阶缝隙里的小草冒出了一寸新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白雪应该是觉得春天来得太晚了,等了那么久,春花还不曾盛放,于是赶忙飘落人间。


“故穿庭树作飞花”。纷纷扬扬、飘飘洒洒的雪花,犹如精灵一般在庭院里穿梭飞舞,化作片片可爱的飞花。


这此诗创作于元和⼗年(815年),当时韩愈在朝廷任史馆修撰,知制诰。就在这一年的正月,他刚刚晋升为中书舍人


升职的喜悦之情还未褪去,一场春雪悄然飘落,心情愉悦的他,看着片片雪花,如同花儿一般俏皮可爱。


这一场春雪,好比一个报春的使者,满载着春天的气息,带给诗人满心的欢喜和希望。


整首诗立意新颖,意蕴无穷,飞雪似懂人意,装点人间春色,不愧是一首春雪佳作。


文 / 青荷闲潭原创

图 /青荷闲潭,请勿商用!


进我主页,点击右上角三个点

把我设为星标

更快收到我的消息推送


长按二维码关注



青荷闲潭
青荷莲子杂衣香,云起风生归路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