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凯文:心理健康行业已在风口,怎样发展?

文摘   2024-12-07 07:36   山东  

前言

心理咨询行业一直在说,春天来了,而近年来,从国家层面国策层面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到青少年心理健康需求的爆发增长,心理咨询行业已经来到风口了吗?

一个行业的发展一定是需求推动的,推动需求的往往是一些大事件。越是大事件,越是跟人相关,就越能推动心理行业的发展,四十年来无不如此。从非典到汶川地震到富士康十五连跳,乃至到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心理咨询行业迎来一个大发展是有其必然性的。

行业现状





心理咨询量在迅速增长,危机也在迅速增多,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市场需求是巨大的。现在中国人精神障碍的总体时点患病率是17.5%,而在上世纪80、90年代只有1%左右。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凸显,所以现在理论上有2.48亿人需要心理健康服务,但目前只有8%的人寻求过专业服务,4.9%的人得到过专业服务,也就是说我们有95%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全国精神卫生机构只有2396个,有人会说2396个也不少了,但要知道中国是个超级大国,我去做调研的时候,基本到县一级没有真正的心理健康服务了。在最富裕的地方,比如我们去浙江省诸暨市的大唐镇,这是一个非常富裕的地方,生产了全国70%、全世界30%的袜子。有两个二三级心理咨询师为当地的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像这种地方都有心理咨询师提供服务,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今年7月份的时候,我跟国家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防治中心的领导去湖南省调研。湖南省相对来说还是很强的,大家知道湘雅二院是我们精神医学的重镇,所以长沙的有关工作当然就做得很好。但是你再往下面去的时候,到一个县级市或地级市,你会发现精神科的专业人才极其匮乏。我们到一个公立精神病院,那里的院长跟我们抱怨,说医院本来只有8个精神科医生,过了一年有5个被民营精神病医院挖走了,这还怎么干活儿啊?

精神科医生人才匮乏,但比精神科医生更缺的是心理咨询师,而比心理咨询师更缺的是合格的心理咨询师。

为什么这样讲?

比如说我们当时到其中一个地级市的精神病院,他们也成立了心理咨询中心。做得还不错,但我注意到他们一年的心理咨询量是198人次,我又问有多少人来做咨询的,答案是143人,这意味着大部分个案做了一次多一点就脱落了。而做这些事情的还是当地高校受过心理学训练、有硕士以上学历的心理咨询师。可见我们这个行业非常缺乏优秀的心理咨询师,这是一个重要的瓶颈。

所以心理咨询行业在发展的风口上,这个风口从政府角度来说,是进行全国性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很有可能明年会推向全国。

第二个是国家心理健康精神卫生防治中心的成立,所以国家在做各种准备,把心理健康工作作为国策,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作来推行。


从人员的角度来说,我近几年观察到一个现象,各行业的精英纷纷改行从事心理健康行业,留学生选择心理学专业,去国外留学的越来越多,心理学专业硕士考试越来越内卷,分数线越来越高。

首先就是在来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做实习和申请兼职的学生当中,有越来越多的海归——在美国读完心理学硕士甚至博士回来;他不是来找工作,他是来实习。然后你再看看天下大势:国家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富裕。有钱了以后,家庭条件比过去好了,父母会更支持孩子喜欢什么就去学什么,所以你会发现一些来自精英家庭、富裕家庭的孩子会选择学心理学专业。很多海外留学中介机构告诉我,心理学方向已经成为出国留学的热门专业。经济发展起来后,我们可以在精神层面上有更多的追求和选择。

其次,我今年招研修生150多人报名,我花了很多时间面试,我发现很多都是其他行业的精英,他们在其他行业已经功成名就,但想进入心理行业。

我选择学生最重要的标准,也可以说是唯一的标准,就是他是不是真的要做一个职业的心理咨询师以及为什么?

他们会觉得心理咨询这个行业是能够帮助到别人的行业,是更有价值和意义的行业,它要比赚钱要有意义——我已经赚了不少钱了,我的钱也够用了,我接下来的人生如何过得更有意义,那就是我学习如何从事一个助人的工作。

现在我的学生中有各行各业非常优秀的人才,他们可能是原来一些上市公司的经理、总裁,或者大学教授等等。这让我感受到我们这个行业现在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天时地利人和并准备起飞的阶段。


心理咨询行业发展机遇中潜伏的四大危机


问题在于当巨大的机会来临时,我们会被机会冲昏头脑,我们会觉得遍地黄金俯首可得,那个时候我们可能没注意到,危险也可能同时发生。

当资本涌入这个行业的时候,会不会造成行业的危机?我会觉得我们接下来也要参加一场考试,整个行业要参加一个考试。

这个考试是什么呢?

我想从四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

第一个行业管理的不足,第二个优秀咨询师的供给不足,第三个心理健康市场的不成熟,第四个是咨询师文化的问题。




★ ★ ★



01

第一大危机:

行业管理不足


我们现在整个行业的状况是怎样的?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不健全,专业人才匮乏,培养机制还要完善,社会、政府、公众的共识还没有形成,服务管理模式滞后,法律法规尚在起步,所以整个行业发展是需求巨大,发展迅速,但是目前的困境就是人才匮乏,产品单一

 我们潜在的危机是什么?

如果任凭这个行业无序发展,那一定会出大问题,所以目前最重要的一个工作可能就是规范管理,规范职业发展。大到国家,小到一个机构,可能都需要练好“内功”。是管理心理咨询师还是管理心理咨询机构?业内大概有个基本共识,就是要通过管理咨询机构来管理咨询师。

我们是按西方标准还是按中国标准?

我认为无论从哪个角度,中国心理行业的发展一定是走中国道路的,我们不能照搬西方模式,因为你照搬的可能是失败的模式。

前两年欧文·亚隆新书发布,当时机械工业出版社应该是国内心理学图书出得最多的一个出版社,他们说自己前一年心理学图书的码洋超过1亿。我问了他们这里面有多少书是中国的心理学家或心理学工作者写的,答案是几乎没有,都是翻译过来的。我们确实要学习,但是我们已经搬运西方心理学搬了40年了,所以我们应该有自己的发明创造,应该有自己的心得和实践了。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是比较明确的,我个人觉得我们一定要走中国道路。

为了小众精英还是大众幸福?

是像西方一样只是为有钱有闲、知识水平比较高的精英阶层提供心理健康服务,还是为全体中国人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我认为现在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其服务对象一定是大众,但是用的方式又一定不是西方的方式,因为我们用西方方式是接不了地气的,汶川地震和这次抗疫都证明了这一点。

最后,现在资本想涌入心理健康行业可能是好事,但资本要牟取暴利,它会用各种各样的运作方式来推动你去赚更多的钱,这最后是要出大问题的。有人把白花花的银子送到你面前,说我拿你10%的股份,我投你3000万,你要不要?你这辈子都没见过那么多钱,你可能很容易被资本绑架,然后去做一些违背初心的事情。所以越是行业大发展,热钱涌入,越要坚持咨询伦理和道德建设。



02

第二大危机:

优秀咨询师的产能不足


第二个问题是产能不足。

产能不足就是优秀的咨询师从哪里来?

我也多次参加过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研讨会,各地试点城市政府来汇报工作,其中最重要的是困难和问题一定是没有人干活儿,没有足够的心理咨询师可以提供服务。

所以我们现在咨询师数量和质量都远远不够,单是医院的需要都满足不了。那么优秀心理咨询师从哪来呢?目前主要有四种模式。

第一个是专硕模式。

专硕模式就是通过高校培养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它的优点是系统地学习2-3年,获得国家认可的专业学位。它的缺点是实践不足,而且产能非常低。我知道并不是所有的专硕都会有很好的实习,尤其是心理咨询方面的实习。产能的不足表现为全国每年心理学应用需求专硕培养大概2000-3000人,我非常乐观地估计其中大概有20%的人可能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因为其中大部分人都会从事人力资源或者其他心理学相关行业;临床方向乐观估计有1000人左右。其他的大多是去做人力资源和销售方面的工作了。这种模式最大的问题是产能不足,但我们又没办法多招生,因为教学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开不出符合注册系统定出的专业硕士教学培养计划应有的课程。

所以说,从学院和培养专硕的角度来看,它的产能和我们国家对心理健康工作服务需求相比是沧海一粟。我觉得在中国做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服务的专业队伍的人数应该是以百万为单位的。如果全国所有的省市地县都要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话,那就是百万以上的需求。

第二个是心理咨询师培训模式。

就是以前劳动部的心理咨询师考试。我觉得总体上来讲这种模式还是成功的,对国家有很大贡献,即在短期内快速培训大量的心理咨询师,同时也起到了一个心理健康、心理咨询普及的作用。它的缺点是没有国家认可的文凭,知识不系统,培训和实践都不足。很多人花很多钱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实际上都没有办法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因为他没有途径做系统的学习。

我觉得这个模式很有可能会以某种形式重启。为什么要重启?因为国家要提供全民心理健康服务,要在社区、乡村开展服务,不能没有人干活儿。

第三种是中德班的模式。

中德班这种短训班是从1998年开始的,每年定期培养,比较强调流派,规模也比较小,一次顶多几百人。它的缺点也是没有国家认可的文凭,知识不系统,另外我觉得这种模式过于强调流派。实际上我们也知道关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研究,都会有渡渡鸟效应,也就是所有的不同流派之间的治疗效果都是差不多的,没有什么特殊的理论流派和技术在那起作用。这一点我觉得我们国家还好,没有那么门派林立,很多人学精神分析的同时也会学CBT或家庭疗法。这个模式的产出也是非常有限的,全国一年能产出上千人就很了不起了。

第四种就是职业培训研修班这个形式。

研修班的形式介于长期的学院系统培训和短期培训之间,通过小班教学、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培养。这种模式每年能培养的人数比较少,也缺乏国家认可的文凭,同时受指导老师本身的影响比较大。国家非常需要的就是职业培训以及从业者职业技能的提高,所以国家接下来有可能支持倡导职业培训,同时解决就业问题。这是提高从业者专业水平的一个重要模式。

各种模式都有其长处和不足,我们可能在培养制度上需要创新。最近有很多机构来找我合作,包括我们行业内的一些头部企业比如壹心理、壹点灵、德瑞姆、KY、华夏思源等。我与这些机构和公司的领导者们有一个非常一致的共识,就是我们这个行业最稀缺的资源是优秀的心理咨询师。

所以我们现在需要寻找一种有效的方式自建产能,以批量地培训、生产优质的心理咨询师。优质的标准不是说拿到国家的一个证书,这只是法律层面上的一个认可,更重要的是被市场认可,被消费者认可,被C端认可。这部分是我们接下来的挑战,如果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这个行业就算用钱堆起一时的繁华,很快也会垮掉。这里我们可能就需要政府的政策扶持,比如能否够扩大招生的规模。



03

第三大危机:

优秀心理学产品不足


我们现在整个行业的产品模式基本上还是没有脱离一对一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模式,最多也就是做团体。产品就意味着可复制,如果完全靠一个个人去做咨询,它的成本就非常之高。其次是咨询师本身不稳定,比如同样一个咨询,张三做和李四做差别可能会很大。所以关于心理咨询师的培养以及心理咨询产品都需要标准化。

中国有那么大的市场,现在需求那么旺盛,但是我们现在提供的服务就是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这个咨询师似乎包治百病,能用一套理论解决所有问题。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与市场背景下,我觉得任何一种心理健康问题,比如说你擅长处理自闭症,你擅长处理青少年抑郁,你擅长处理青少年厌学……你擅长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巨大的市场。但现在我们没有这样的产品,我们还在说我是一个擅长精神分析的,我把精神分析理论搞得滚瓜烂熟,说得头头是道,但是遇到具体问题,我都用一个套路去做,这个当然是不对的。而心理咨询产品的特点应该是稳定可复制的,而且复制成本要低,这样这个产业才能做起来。

我们有全世界最大的市场需求,而且这个市场需求中95%以上是没有得到满足的,但我们能批量提供足够好足够多的产品吗?

所以我们现在最重要的工作是研发相关的产品。我们现在确实学了西方的量表,但其实那些量表并不准,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有自己的量表,有自己的测评方法、测评系统甚至测评理论?如果真的有好的心理学产品能满足市场需求,能解决真正的问题,那你就不用担心收入的问题了。



04

第四大危机:

咨询师文化的自我限制


最后一个我想着重讲的是文化。

文化是什么?

我现在的研修生中有各种各样的管理和商业人才。他们进入心理咨询行业一段时间以后问我说你们这个行业怎么还在手工作坊阶段?我觉得他们说得对,我们就在手工作坊阶段,就是一对一做咨询,就是没有规模化。我们的咨询师文化比较明显地受到了西方个人主义文化的影响,比如以开一间个人工作室为目标。我有一个学得还不错的学生,他就是自己开了一个工作室,现在收入也不错,有稳定的咨询,但他也会告诉我说自己一周就见那么十几个人,生活圈子非常窄,很难看到外面的世界。他也觉得一天到晚在自己的小工作室里,自己的社会功能好像都有点退化了。

所以我们是要一种小农经济、个体主义文化,还是要往一个更加工业化的集体主义文化的方向发展,创造更好的产品?我们是要做一个小而美的工作室,还是做一个大而强的工作室?我们是要一个白富美、高上洋的状态,还是要接地气、不自恋地走中国道路

与心理咨询行业最像的是律师行业。

虽然专业人士一个人单打独斗也能干活儿,但是真的有高附加值、有重大影响的一定是律师事务所。比如中国目前公认的本土最好的君合律师事务所,我觉得他们搞得很有规模,而且专业水平很强,他们的专业性让人觉得值得信赖。

我觉得未来我们可以一起努力创办类似的心理咨询事务所,向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标准化服务,同时让从业人员有非常好的收入。

注:本文选自2021年9月9日徐凯文老师在壹心理的行业大会上的演讲

- END -

文章 | 整理自网络
图片 | 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分享到朋友圈是最高的赞赏

 为你推荐

成员招募 | 心理学交流社群 招募成员了~
心理咨询师扶持计划|全免费
心理咨询师公益督导服务
【限量领取】房树人必备表格、制度、文档49份

【50部必看的经典心理学电影】在线下载收藏

免费领取:中小学生心理辅导经典案例汇编

【限时免费】90份心理咨询经典案例报告逐字稿

【免费领取】学校心理辅导ppt经典案例+反校园霸凌(逐字稿)

免费领取:40份萨提亚治疗必读文档+萨提亚冥想音频22首
免费领取【心理咨询师必备常用表格、制度、协议80份】下载收藏

心理咨询师专用表情大全,不要笑!

16岁儿子抑郁自杀后,我才看见了他心里的那根刺

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48部电影

如果各心理学大佬会发朋友圈,会是怎样…

心理专家陈默:中国孩子已经变了,老师和家长却还没跟上

毕淑敏:学习心理学是生命的福祉

90岁心理医生对人生的终极建议:活着不必太用力

【心理漫画】中国抑郁症患者已经超过一亿,图解告诉你该怎么做

对不起,我要回去学心理学了,别再找我了!



心师之友
心师之友是一个专为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学爱好者提供免费的就业辅导 专业培训及就业服务的公益性质平台 为了让更多想加入心理咨询行业的朋友从中获益,我们特筛选出有严格的受训背景的资深心理咨询老师为同行们提供公益督导 课程 读书会等专业的系统培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