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山书院采风后记

文摘   2024-12-29 17:48   山东  

记录瞬间,写下永恒


虞山之行,深冬赋情,韵味绵长。自甲辰冬月初五归来之后,陆续收到师生随笔几篇,或为文,或填词,抒己之志,感念至深,遂于此集录,题名“记录瞬间,写下永恒”,并附学生照片简介,共为纪念。


老师作品

小隐·大美

——虞山书院文学采风后记

李昱霖

2019年,出于工作需要,我从市里迁居至唐冶。在此之前,我对这里一无所知,甚至连地名都叫不准确。记得第一次驾车赶往将要工作的校区,我沿着宽阔的经十路一路向东,驶过繁华的奥体中心、汉峪金谷,之后路边的高楼越来越少,未开发的荒地越来越多。内心顿时忐忑不安:难道自己要在荒郊野外从事教育事业?难道也要步陶渊明的后尘重新回归田园?接近一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我终于踏上了唐冶这片陌生的土地。

这里处于济南的东郊地带,虽然远离市区,但也算高楼林立,充盈着浓浓的都市气息。据同事说,唐冶未开发时可谓蛮荒之地,除了稀疏的村落,便是大片的荒原。同事的描述让我不禁联想到《百年孤独》里最初的马孔多,交通闭塞,与世隔绝。当眼光敏锐的开发商发现了这片土地及其所蕴藏的商业价值,济南东部的“马孔多”便与外界建立起全方位的联系,各种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教育的文明纷纷输送,从而造就了被调侃为“宇宙中心”的唐冶片区。

因为这里属于新区,我的直觉告诉我:唐冶这片土地在文化底蕴上极其浅薄,或者说根本没有底蕴可言。在市区,你随时可以游览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百花洲、博物馆,你随时可以沉浸于千年历史与文化的积淀之中,而这里除了高楼和公园,似乎找寻不到具备文化底蕴的去处。因此,当我为新成立的文学社前往何处采风正一筹莫展时,同事毫不犹豫地向我推荐了虞山书院。我十分惊讶!

曾经的不毛之地竟有书院的存在,这的确出乎我的意料。于是,我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开始了解关于虞山书院的情况。同事跟我讲了书院创建的来龙去脉,没想到其中包含着情义和感恩的故事。书院的创建者韩冬冰先生乃烟台大学的教授,著名的化工专家,同时也是著名的书法家、诗词家;书院的出资者为一位姓赵的白手起家的企业老总,创业初期,创业者碰到化工难题,如果问题不能解决,那么他的创业意味着失败,所有的投入将竹篮打水。万般无奈不知所措之际,朋友向他引荐了韩冬冰先生。韩老慷慨相助,创业者渡过难关,最终创业成功,建立起庞大的商业帝国。为了报恩,赵姓老总带着丰厚的谢礼送到韩老面前表达谢意,韩老当即予以拒绝。赵总再三请求,一定要让他用一种方式表达救助之恩,盛情之下,韩老才提出想建一所书院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愿望,而热爱文化的赵总立马答应,两人一拍即合,随之便有了馆藏颇丰的虞山书院。

载着采风社团的大巴车沿着曲折的公路飞速行驶了大约二十分钟,我所期待的虞山书院终于出现在面前。书院所在的虞山海拔不高,也就七八十米的样子,附近高大建筑较少,所以虞山更像一座孤岛。虞山书院主体建筑为传统大三进四合院,红墙灰瓦、雕梁画柱、福寿影壁、屋脊神兽、山林风水,体现着传统建筑的精妙。山上的大树参天入云,郁郁苍苍,树下绿草如茵,虽是初冬却似夏日炎炎。有小桥横卧,有烟波浩渺,有夕阳晚照,在此你能感受到一种难得的静谧与清幽,身处其中,内心变得特别的安宁。在田遨、韩冬冰纪念馆内陈列了两位先生大量的书法作品,书风古朴苍劲,自成一体,绝对堪称大家手笔,给人以无尽的艺术享受;奇石馆内奇石众多,形态各异,色彩斑斓,仿佛一幅幅天然的艺术画卷,叫人大开眼界;六艺馆里的制陶、面塑、射箭等活动饶有趣味,大家在体验中切身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非凡魅力!折桂香宬藏书室,收藏了大量的古籍和珍贵文献,令人叹为观止!其他场馆亦各具特色,引人入胜,不再一一赘述。

采风活动虽然持续了仅仅一个小时的时间,但我们享受了一次漫长的文化之旅。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这里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让世人品味无穷的文化之美,艺术之美,无疑,上述故事中的两位主人公功莫大焉!虞山书院,让我重新认识了唐冶,也爱上了唐冶!

南乡子 ∙访虞山书院

清凡

晚景映城郭,夕烟袅袅隐山阿。

青砖瓦黛岁月磨,幽幽。月影摇窗香韵落。

往事入烟萝。论道谈经岁月稠。

翰墨遗香盈满室,郁郁。文赋冬情意兴托。



学生作品

游虞山书院记

——“文赋冬情,鹿鸣虞山

高二(21)班 程一顺 指导教师:李昱霖

在喧嚣的都市之中,一座承载着文学风韵的山丘静静地栖息着。2024年12月5日,鹿鸣文学社的社员们踏上了前往虞山书院的旅程,开启了一段难忘的文化探索之旅。

穿过一条展览着古今重视粮食生产的名人与科学家的长廊,我们终于抵达了虞山书院的正门。朱红色的门壁虽经岁月洗礼而微微淡褪,华丽的灯笼散发着昏黄的微光,漫步于院落之间,仿佛穿越回百年前那个书香四溢的淡雅书斋。瀑布哗哗作响,百鸟在枝丫间争鸣,残叶窸窸窣窣地在风中摇曳,“万类霜天竞自由”,一种想要逃离世俗,就此归隐田园的心理油然而生。我不禁开始羡慕陶渊明“种豆南山下”的清朴生活,也开始理解为何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李叔同先生,最终选择了出家,变成了弘一法师。

院落中的房间里陈列着著名文人田遨先生和虞山书院创始人——韩冬冰先生的书画作品与个人文集。随着讲解老师的娓娓道来,我们欣赏了一幅又一幅令人赞叹的田遨先生的字画,见证了许多革命时期,田遨先生用笔杆当枪杆,与革命伙伴一同写下的一篇篇振奋人心的文章。在韩冬冰先生的展馆中,韩先生生前的誓言令我潸然泪下:“站在最高的山顶,我对天发誓,我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祖国做贡献,坚定地跟着中国共产党走,健康地为祖国工作五十年。”用一生来报效祖国,无论是田遨先生还是韩冬冰先生,他们的爱国之心,他们的家园情怀将由我们传承。

旅程的最后,同学们依依不舍地走在归途上。抬头望,来时蓝粉交织的天幕,早已悄然褪去白日的斑斓,温柔地沉入夜晚深邃的怀抱,唯有弯弯的月牙与一颗明星彼此守护,在夜色的衬托下显得更加闪耀。我们的心灵在这宁静的夜晚得到了净化,对文学的热爱和对先辈的敬仰之情在心中悄然升华。我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和对未来的憧憬,踏上了归途,心中充满了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无限期待。

作者介绍:程一顺,济南中学唐冶校区2023级学生,鹿鸣文学社副社长,性格活泼可爱,热爱运动、文学、美食等等一切让人快乐的事情。曾在全国青少年创新作文大赛中荣获市级一等奖、省级二等奖的优异成绩。


虞山秋行

高一12班李灵恩 指导教师:杨优强

久违的闲散的秋天,风清亮地刮过,将盛放的文思带入九霄,这样的时机,无疑是最好的。

垂花门前的脚步只有微微一点,右手边的奇石室里,正对着门的是一块麒麟石,天下第一石,我竟没有认出。出了门,走在连廊下,穿过一方竹,正在风中凌乱地响。然后便是书画室,墨迹纵横,我最钟意的,是一幅《赤壁赋》,望着拘谨而放达的字迹,似乎看到漫漫江面,一叶扁舟,一老翁问天问地问已,终是了解。回过神来,大部队已经走出去了。

连廊下,看屋顶上的天淡紫与凝黄相融,屋脊兽轻轻衔住弯月。

“快走啦!”

我放下目光,抓紧跟上大部队,脚印更快了,但痕迹也更浓了。这个屋子放置的是田遨先生的作品书画,不亏是书香世家,连我这个门外汉都觉得好了,展柜上陈列着一排排的证书、奖牌、作品集,无不诉说着先生何其勤奋。可是,当我读到他为烈士亡子的词,不觉悲壮。直到此时,田遨先生才在我心中留下一个形象。

天黑的差不多了,昏暗却并不浑浊,反倒透出静谧出来。这次的脚步重重地留在门前。这是韩冬冰先生的纪念堂,他曾经是有机硅生产研究人员,也是一介书生,挥笔泼墨,以笔为枪:“我是手无寸铁的书生,我说出来的话,可能遭到不测,但中国是必须要有人说话的。”何等的民族的气节!他又说:“我要一心一意的为人民服务,为祖国做贡献,坚定地跟着中国共产党走,健康地为祖国工作五十年”这又是何等的爱国情怀。我怔愣了很久,仿佛灵魂被重击了。此刻满室的书画逊色万分。

我有点后悔了,走之前加重了垂花门前的脚印。

这时,夜风呼啸而过,仿佛从远端带来一腔豪情:诗在,大唐就在。诗是大唐闪耀的魂,精神是人的魂,文化是民族的魂。魂注定不会轻易看见,但可以更早相遇。书院千千万,真正记住的怕是要少了吧。愿我们更早与虞山书院相遇。

作者介绍:李灵恩,济南中学唐冶校区2024级学生,鹿鸣文学社社员,曾连获校级优胜单科之星。


虞山游记

高一(12)班 宋兆基 指导教师:李昱霖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这样一股力量,它穿越千年时光,依然熠熠生辉,以其深邃的智慧和崇高的道德理念,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心灵。这股力量,便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主流,不仅塑造了中华民族,还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今天走过的虞山书院,无论进门的孔子根雕,还是繁杂的典籍,亦或者书院连廊两旁的历史名人,这都是儒家文化的代表。

儒家经典从《礼记》《周易》《春秋》到《四书》,代代相承历久弥新,就像正馆中韩冬冰先生所说的那样,一代又一代读书人在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中感悟先贤智慧,这之中蕴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价值。它们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黄金法则,还提倡“忠孝节义,仁爱礼智信”的传统美德。

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儒家思想仍能为我们提供关于如何做人,如何处世的深刻启示,引导我们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抱守本心做好自己。正如田遨先生所说的“所谓中华文化传承,就是崇高爱国主义的体现。”韩冬冰先生:“为祖国健康工作三十年。”

总之,儒家经典是中华文明宝库中的瑰宝,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智慧的灯塔,道德的基石,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学习这几位大师的精神,不仅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更为广阔的视野。

作者介绍:宋兆基,济南中学唐冶校区2024级学生,鹿鸣文学社社员,曾荣获市级优秀学生及多次敦品笃学之星。


虞山书院行

高一(12 )赵雅歌 指导教师:李昱霖

值此初冬之季,伴着清凉的气候,迎着耀眼的晚霞,我们满怀热情地踏上了虞山书院这个充满古典韵味的地方。

我们走过紫荆文化长廊,一座古典的中式四合院映入眼帘,朱红的柱子,平整的屋瓦,精致的宫灯,展现了极致的中式美学。随后在讲解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一幅又一幅的书画作品,田遨先生、韩冬冰先生也令大家记忆深刻。

其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巨大的藏书室, 里面摆满了中华大典、地方志等藏书,昏暗的房间内,一盏微弱的黄光打在书架的一侧,像是拉开了浩瀚中华文明的一角。抬头望去,商耸的书架仿佛闪烁着中华人民的智慧。

来到六艺馆,画室里小朋友们的作品引起一阵阵惊叹,琴室中悠远的古琴史让我们折服。香室中,大家捧起香罐嗅闻,香味飘飘,散落在房间的各个角落。

回程路上,天色已黑,路灯的光混着月光倾泻而下,为我们照亮前行的路。

作者介绍:赵雅歌,济南中学唐冶校区2024级学生,鹿鸣文学社社员,多次获市级三好学生,省市级书法乐器舞蹈一等奖,笃学之星及社会公益类证书。


虞山文韵

——鹿鸣文学社采风记

高二(21)班袁浩然 指导教师:杨优强

12月4日的下午,鹿鸣文字社的社员们怀揣着对文化的敬仰与向往,踏上了前往虞山书院的旅程。此行,我们旨在探访那座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学府,感受那份沉淀在岁月中的书香与墨韵。

虞山书院,坐落在山东省济南市的一片静谧之地,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繁华都市的边缘。步入书院,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条蜿蜒曲折、充满园林风情的小径旁的一泊湖水,清澈见底,几只洁白的天鹅悠然自得地游弋其中,为这静谧的冬日增添了几分生机与灵动。

沿着小径前行,一座皇家宫廷式建筑赫然映入眼帘。这座建筑气势恢宏,庄严肃穆,是虞山书院的奇石馆与田邀先生纪念馆所在地。按郡王府级别建造的四合院,将这两座文化瑰宝紧紧相拥,让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奇石馆内,石种繁多,选型各异,形态万千,令人叹为观止。每一块奇石都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故事与情感,让人在赞叹之余,更添一份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田邀先生纪念馆内,则收藏着这位爱国金石学家、书法家的珍贵遗物与作品。田邀先生一生获奖无数,他的艺术价值不言而喻。他的书法作品,笔力遒劲,气势磅礴,每一笔都透露出他对祖国的热爱与敬仰。纪念馆内还展示了田邀先生的生平事迹与照片,让人在了解他的艺术成就的同时,更深刻地感受到他那颗炽热的爱国之心。

返回六艺馆,大人在内认真读书,孩童则可以在内学习六艺,传承文化,相映成趣。他们,是祖国的太阳,未来的花朵,是我国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缩影,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体现,不禁让我们坚定了为祖国努力学习,为群众争取利益的信仰,“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虞山书院,是一座文化的殿堂。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那份沉淀在岁月中的书香与墨韵;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在这里,你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到“爱国”二字的真谛。虞山书院,用它那独有的方式,传承着一份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作者介绍:袁浩然,济南中学唐冶校区2024级学生,鹿鸣文学社社员,曾获得济南中学笃学学科之星荣誉称号。


虞山书院记

高一(16)班张孝国 指导教师:杨优强

大巴窗外夜渐渐坠下,眼见由繁华灯楼遁入清冷坡树,曲折几回,颠簸一路,也就近了些。当眼前只留土坡,枯木刺于其上,经过一个冰水沾湿的坡.也便到了书院。

院中大园子道两边是枯黄树木,落叶满地,叶中立着古时先贤达人生平。经过木架,上盘着不知什么植物,听先导引路并说着另十大书院。穿行阴影,低头见“木币”,竟是种子,低头,拾些。过架有桥,桥下有河,河有鹅鸭,白羽浮水长颈嬉。顺河溯源,有一瀑布若明湖泉,净净青续撒。过桥经草地而至主院。抬右脚过门槛,算是进入院了。

院内四合院布局,当对者,《红楼梦》中元妃省亲时方开之门,今亦长关。左前皆不开,右转。进了内院才方知鲁迅笔下”永远四角的天空”怎样。抬头,见深蓝宣纸上,几只铁黑鸟雁由先进时青靛石板石阶上钛白白石狮边飞去,远去向闪闪星月。宣纸四周是棕木与红灯笼为表。

先导先介绍奇石馆,当对麒麟石脖身上有显起斑层,小铜板状,怎么看都是“短颈鹿”。另有孔石,闪石,种种难以记下。先导又领我们去见了田韩二位先生。二人是书院主要建设者,有二屋分别介绍二人,内有字画诗刻,照片生平。先生们已是“昔人已乘黄鹤去”,而确是“此地空余黄鹤楼”。再有藏书室,先导说:”当面《中华大典》新中国一共有六百套,这是其中之一。”可我认为书籍价值于看与藏作门面,二者不可少一。只是存着则书将腐烂,这没开发出书的全部价值。但也无所谓。

后出,至六艺馆,实在命我记起儿时学书画篆的少年宫,墨毡气息,有所回忆。

然后又匆匆了!老师与先导一通寒暄后就当归去。窗外风景如旧,车上嘈杂似前,然冥冥兮月随人行,恍若前路通明。

作者介绍:张孝国,济南中学唐冶校区2024级学生,鹿鸣文学社社员,曾获济南市书法青少年组三等奖、篆刻青少年组一等奖,国画入选济南市优秀字画进行展览。

END

供稿:鹿鸣文学社

初审:李  勇

复审:于音迪

终审:王  慧

编辑:王路遥

编审:亓栀

核发:李金星


山东省济南中学
加强学校和社会各界沟通交流,发布学校的动态信息,传播师生正能量,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