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 流
人 气
谈 资
美国作曲家凯文·普茨(Kevin Puts)昨日获得由国际诗酒文化大会颁发的“1573国际作曲家奖”。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创立于2017年,由中国四川省泸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中国作协《诗刊》社共同主办,中国诗歌网、泸州老窖▪国窖1573研究院、中视华凯传媒集团共同承办。
泸州国际诗酒大会组委会主席由著名诗人吉狄马加担任。大会最初下设“1573国际诗歌奖”,大奖的颁发旨在繁荣国内诗酒文化研究、增进诗歌文化国际交流。2023年新增1573国际诗歌翻译奖和1573国际作曲家奖两项,旨在表彰全球范围内杰出的诗歌文学翻译家和作曲家,展现酒文化的跨文化跨地域辐射力。2023年首届1573国际作曲家奖的获奖者有两位,分别是法国作曲家于格·迪夫尔(Hugues Dufourt)和陈其钢。
凯文·普茨是第二届作曲奖的获奖者。这也是他继去年接连斩获美国格莱美大奖和《美国音乐年鉴》年度作曲家称号之后获得的第三个国际荣誉。
作曲奖以评委会提名的方式从全球范围内决出一位优胜者。本届大奖的评委会主席由作曲家郭文景担任,评委会成员另有天津茱莉亚学院首席执行官兼艺术总监,小提琴家何为、前武汉音乐学院院长,音乐理论家彭志敏、中央芭蕾舞团与上海爱乐乐团艺术总监,指挥家张艺、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作曲家郝维亚。
对于把今年的大奖授予凯文·普茨,评审委员会认为:“凯文·普茨是美国古典音乐领域的重要作曲家,他的音乐接续并超越欧洲古典音乐的传统,是美国古典音乐传统的继承和发扬者。希望通过他的获奖,以及举办获奖音乐会,他能与国内的作曲界围绕当代音乐创作的方向有所互动、交流和探讨。”
凯文·普茨得悉自己获奖后感到“惊喜万分”。
虽然作曲家还未品尝过中国白酒的魅力,但他认为酒文化和自己的创作存在着密切关联,展开道:“我在创作时会通过凝练以达到音乐上的某种雅致,想必这也是顶级的红酒和白酒酿造者想要达到的效果。也许作曲者和酿酒者都在试图营造一种第一眼,第一声或者第一口就能让人提起兴趣的“味道”,只是这个味道不仅是表面的,浅层的。透过进一步品味,人们还能发现其内在、本质和细腻之处的魅力。”
中国的听众有机会在现场体验到凯文·普茨最新力作的现场。9月17日的获奖者专场音乐会将在上海交响音乐厅举行,指挥家杨洋指挥上海交响乐团演出凯文·普茨三首新近创作的作品,以及对他产生深厚影响的作曲家创作。
这场音乐会的曲目都是由作曲家提议的。三部他创作的作品,包括其规模最大的《乐队协奏曲》,作品突出了乐队不同声部乃至各个声部首席的表现。另一部大部头的作品是《寂静的挽歌》,是取自他创作的第一部歌剧《平安夜》的乐队幻想曲。第三部作品《维勒莱》的素材来自于14世纪法国作曲家纪尧姆·德·马肖创作的一个旋律。
音乐会包含的另两首作品,其作曲家都从不同程度在不同阶段对凯文·普茨的创作影响至深。莫扎特是凯文最爱的作曲家,音乐会将演出莫扎特《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KV 550的第一乐章。美国当代作曲家迈克尔·托克的作品在给尚在求学时的凯文很大启发。凯文表示:“少有当代作曲家能够像他那样,有勇气写出那般甜美润泽,振奋人心,同时又不失高超技术和专业素养的音乐。”故而音乐会也会演出迈克尔·托克的《十二月》。
托克和莫扎特对凯文·普茨的影响都体现在他既接地气,又具学术性的创作中。要达到雅俗共赏,凯文认为保持“最为诚实”的创作态度尤为重要。这里的“诚实”不仅仅指的是所使用的音乐素材,也指的是创作态度。
他解释道:“关于那些写接地气的音乐的作曲家,一种经常被曲解的观点认为他们是为了接地气而接地气。以我而言,我写的音乐自然而然地流露出那些我最中意的作曲家及他们的作品的风貌,那些从小对我有所启发的音乐的风貌。我不会为了迎合当下的创作风尚去创作,不会屈服于创作趋势的压力而创作,我所使用的音乐语汇都是让我感同身受的语汇。”
他继而强调一个作曲家必须使用让自己提得起兴趣的音乐素材来创作,否则创作就成了劳作:“简而言之,我衷心希望我近年来取得的这些成绩,是我用最为诚实的态度创作音乐的结果。至于学术性,我会在需要时突出作品的精致性和复杂度。我相信那些听起来无比复杂的音乐,其复杂性未必体现在谱面上。”
作曲家本人会亲临9月17日的音乐会与听众见面,与同行交流。他对这次获奖之后的中国之行充满期待。
“中国文化和中国音乐博大精深,令我着迷。我一直对中国传统的电影和戏曲情有独钟,不少中国当代作曲家,其中不乏在美国工作和生活的几位,我也很欣赏他们的创作。我很期待即将开启的中国之旅,那必将激动人心。”凯文·普茨说道。
《用最为诚实的态度创作》
凯文·普茨访谈
问:您有无品尝过白酒?
普茨:还未品尝过,非常期待尝一下。
问:您如何看待音乐创作和酒文化之间的关系?以您的创作为例呢?
普茨:我在创作时会通过凝练以达到音乐上的某种雅致,想必这也是顶级的红酒和白酒酿造者想要达到的效果。也许作曲者和酿酒者都在试图营造一种第一眼,第一声或者第一口就能让人提起兴趣的“味道”,只是这个味道不仅是表面的,浅层的。透过进一步品味,人们还能发现其内在、本质和细腻之处的魅力。
问:此番在上海会上演您的作品专场音乐会。演出曲目是如何敲定的?
普茨:人们请我选择几部我的创作,我就挑了三部我最近创作的乐队作品。也许规模最大的是我才写的《乐队协奏曲》,这部作品突出了乐队不同声部乃至各个声部首席的表现。另一部大部头的作品是《寂静的挽歌》。我创作的第一部歌剧叫《平安夜》,讲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战役。《寂静的挽歌》有点像取自这部歌剧的乐队幻想曲。第三部作品叫《维勒莱》,素材来自于14世纪的法国作曲家纪尧姆·德·马肖创作的一个旋律。
人们还请我推荐几首带给我灵感的作品,几位带给我灵感的作曲家。我选了莫扎特,那是我最爱的作曲家。还有一首是美国当代作曲家迈克尔·托克的《十二月》。托克的作品在我年轻求学时给了我很大启发。少有当代作曲家能够像他那样,有勇气写出那般甜美润泽,振奋人心,同时又不失高超技术和专业素养的音乐。
问:您去年获得格莱美奖,亦得到《美国音乐年鉴》年度作曲家称号。您如何让自己的音乐既接地气又有学术性呢?
普茨:关于那些写“接地气”的音乐的作曲家,一种经常被曲解的观点认为他们是为了接地气而接地气。以我而言,我写的音乐自然而然地流露出那些我最中意的作曲家及他们的作品的风貌,那些从小对我有所启发的音乐的风貌。我不会为了迎合当下的创作风尚去创作,不会屈服于创作趋势的压力而创作,我所使用的音乐语汇都是让我感同身受的语汇。一个作曲家必须使用让自己提得起兴趣的音乐素材来创作,否则创作就成了劳作。简而言之,我衷心希望我近年来取得的这些成绩,是我用最为诚实的态度创作音乐的结果。至于学术性,我会在需要时突出作品的精致性和复杂度。我相信那些听起来无比复杂的音乐,其复杂性未必体现在谱面上。
问:您对中国文化和中国音乐印象如何?
普茨:中国文化和中国音乐博大精深,令我着迷。我一直对中国传统的电影和戏曲情有独钟,不少中国当代作曲家,其中不乏在美国工作和生活的几位,我也很欣赏他们的创作。我很期待即将开启的中国之旅,那必将激动人心。
*********
No. 2 4 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