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从父母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开始,它就时常被人提及。
对于孩子来说,爱与安全感是他们成长中必不可少的养分。孩子唯有拥有满满安全感,才能够更加安心、更加自如地探索世界。
那么,如何获得安全感呢?本期家长课堂,翟丽江老师和大家探讨了相关话题,共同寻找解决之道。
安全感是什么?它是一种感到安全的感觉,是人类最低的需求,是保证生命存活的基本保障。缺乏安全感指的是个体体验到了某种不可应对的危险,即将受到某种伤害。一般而言,在婴幼儿时期,个体极度依赖养育者的供给和保护。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物质或情感两个方面支撑不够,容易导致个体感到不安全。
对人的影响。在性格方面缺乏安全感,容易导致个体形成讨好他人,自我压抑,委曲求全,渴望别人认可,或者表现出追求完美,幻想自己强大,因为他内心的想法是完美才能被爱,不优秀,不值得被爱。他不敢放松,无法松弛,因为在他的信念里也存在弱小就没人看得起你,接受不了失败。
如何提升个人安全感呢?
一方面,对于小孩子,最本质的是增强孩子的自我价值确认,在日常生活当中尽量的去做到让孩子感受无条件被爱。与优秀没有关系。只是因为你是我的孩子,我就爱你。
《最温柔的教养》的作者吴恩瑛和车尚美写道:请称呼孩子为“我的宝贝”,并告诉他:“有你这样的孩子,我真的很幸福。”这样的真心话,或许能够传递很重要的意义。
当孩子遇到困难:“别怕,我们在你身后支持你!”
当孩子犯错了:“做错了事情好好改正即可, 这并不会影响我对你的爱。”
当孩子成功了:“我爱你,我们为你感到骄傲。”
爱要大声说出来,要让孩子感受到,一句句爱的言语聚集在一起,让孩子感受爱与温暖。这样的话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它不是无条件满足孩子的溺爱,而是一种托底的力量。
让孩子成长中遭遇再大的困难都能守住心理防线,这是所有孩子都应该得到的礼物。从小感受到这样的爱,会给孩子充足的安全感,让孩子可以安心做自己。
另一方面,面对成人,可以这样做:
1.尝试去理解安全感,明确内心感受到了怎样的危险。一、害怕的是危险而非其他。二、危险是一种主观的体验,它并非是现实的。三、恐惧不一定会被意识到,但会藏在潜意识里。
2.找到那个真正与危险相关的点,知道自己在哪方面缺乏安全感。因为当你扩大你的意识范围,安全感就会增加。
3充满善意,具有人性人文关怀的去看见自己不安全的那一部分。可以对自己说,我理解你,你担心被伤害,你曾经被伤害过,对不起,让你受伤了。我理解你来让我抱抱你来我这里,我可以对你说,在我这个成熟的年龄我可以保护你,就算某个人出于自己的原因让你受伤,但我向你保证。我会照顾好你,我会爱你,所以谢谢你,请你帮助我在我的生命里去练习,和我一起在我们生命的道路上走下去。
4.通过内在了解理解自己的需求,学会自我满足,避免陷入依赖他人的不健康循环,尊重自己的感觉。只要自己感觉不对,这就是自己的边界。
关爱自己,重建内心的安全感,让心有“家”可依。这是一场讲座也是一次疗愈。在翟丽江老师的感性共鸣、理性分析中,家长们重新“养育”了自己,疗愈了自己,也进一步理解了如何更好地陪伴孩子。
最后,分享美国畅销童书作家托德·帕尔的一首诗。这些简单的话语,是每一个缺乏安全感的孩子都渴望听到的:
《我爱你》
「美」托德·帕尔
我爱傻傻的你,也爱伤心的你。
我爱胆小的你,也爱勇敢的你。
我爱不在我身边的你,也爱依偎在我身边的你。
我爱睡着的你,也爱不愿睡觉的你。
我爱和我们一起跳舞的你,
也爱和我一起散步的你。
我爱病中的你,也爱健康的你。
我爱给我很多亲亲的你,也爱要我抱抱的你。
我爱与别人分享的你,也爱害羞的你。
我爱跟我玩捉迷藏的你,也爱结交新朋友的你。
我爱臭臭的你,也爱洗白白的你。
我爱和我一起做饭的你,
也爱和我一起享受美食的你。
我爱蹒跚学步的你,也爱坐在手推车里的你。
最重要的是,我爱的就是你原原本本的样子。
家长课堂,有爱相伴,共同成长,期待与您下期相见!
图文:杨碧涛
编辑:史瑞姣
审核:杨国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