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递 | 天津大学启动研究生导师人工智能实践能力提升培训

文摘   2024-12-18 10:41   天津  

2024年12月14日,天津大学研究生导师发展中心第一个系列活动正式启动,研究生导师人工智能实践能力提升培训首场活动在北洋园校区郑东图书馆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得到广大研究生导师的积极响应,共有340余名导师到会参加培训。天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天友出席会议并给各位导师送上了殷殷期望和深情嘱托。

本次活动作为人工智能实践能力提升培训专题模块的第一讲,邀请了国家杰青、清华大学讲席教授唐杰,国家杰青、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学部副部长陈恩红,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计算机学院刘泽民,天津大学药学院院长刘秀云教授,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副主任冯伟以及天津大学化工学院付东龙教授作精彩报告。




王天友副校长在致辞中强调,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教育、科技和人才培养,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是巨大挑战。若能紧紧抓住这些机遇,便可实现跨越式发展;反之,若错失良机,我们将可能被社会淘汰。导师们需深入思考,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各位研究生导师是否已做好充分准备?是否清楚当前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研究生,我们又需要具备哪些能力与素质?



本次培训会上,专家们围绕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方面,与导师们分享了宝贵的研究心得与实践经验。陈恩红教授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的若干趋势分析与展望》报告中指出,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教育大数据的持续积累,正加速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尤其是以大模型为代表的认知智能技术,有望革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模式,实现教育教学过程的数智重塑。报告从学科研究路径的变化、人工智能模型应用范式的变化、人机协同学习方式的变化等方面,分析了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若干趋势,并对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



刘泽民教授的报告《人工智能促进基础科学交叉和创新人才培养》剖析了人工智能作为教育与科学交叉点的逻辑起点与科学定位,其对现代教育理念与实践的深远影响。人工智能驱动的学科交叉引发了科学研究范式的变革,从生成式人工智能到领域专用大模型,重塑了研究方法与应用场景,使人工智能实现了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飞跃。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体系与实训范式能让更多人成为人工智能这一通用智能技术的受益者,人工智能素养也将成为学生及教师必备的素养。


唐杰教授的报告《从大模型看AGI的发展》总结了大模型所具备的能力包括世界知识获取能力和随着规模增大不断提升的推理能力;深入探讨了大模型的涌现能力,结合模型缩放法则等得出对涌现能力的解释;总结了大模型的不同层次,包括预训练阶段、多模态对齐以及涉及感统分析与交互的层次;最后提出大模型有望朝着带有更强自我反思以及自我认知的方向迈进,为相关研究指明了方向,也让业界对大模型及AGI的发展充满期待。



刘秀云教授的报告《大数据与AI赋能神经重症诊疗》介绍了天津大学从医工融合到智能医学工程的实践历程,并分享了在神经重症诊疗中,AI如何实现精准诊断、预测和指导治疗的案例。 

冯伟教授的报告《AI赋能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介绍了微变感知技术研究及其在文物本体劣化精细检测、文物修复量化评估、城市建设影响量化评估、文物运输影响量化评估、天际线景观演变监测等工作中的实践应用,通过AI赋能让文物“长久存续、生动鲜活”。

付东龙教授的报告《人工智能加速的催化剂设计》介绍了人工智能在加速催化剂设计方面的工作。针对工业催化剂复杂结构,TJU-GA优化算法能够结合遗传算法与机器学习提升搜索效率并预测新颖结构;针对反应网络复杂难题,利用人工智能能够优化描述符构建,提高催化剂筛选效率。



在圆桌论坛环节,现场专家与研究生导师们就人工智能的相关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首场培训会主要聚焦人工智能的当前发展现状及其在学科交叉中的应用案例,后续课程将陆续开展关于传统算法、实用工具以及开源机器学习平台等内容的授课。



据研究生院副院长胡清华介绍,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极大提升数据丰富场景的科研效率,改变未来社会需求人才的能力结构和教育范式。本系列培训核心的目的是培养研究生导师们智算思维、了解人工智能基本算法、熟悉人工智能的常用工具、系统,使其能够熟练运用人工智能解决科研、教育以及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本系列活动一共有十讲,分别报告人工智能发展历程、人工智能传统算法、深度学习与大模型技术、计算机视觉、图数据挖掘、时间序列建模等主题。


文 / 王峤

编辑 / 张芳馨

审核 / 刘庆岭 顾雨竹

天津大学研究生教育
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官方平台。用于发布天津大学研究生教育相关信息,以期为更好地服务天津大学研究生、教师、校友及海内外同仁们。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