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拔尖奖励计划优秀案例】理学院雷义龙:基于二苯乙烯基苯为骨架的有机分子晶体的理性设计、合成及光子学性能研究

文摘   2024-10-11 09:19   天津  

案例摘要

该项目聚焦有机光子学材料,以经典的线型对二苯乙烯基苯(DSB)基团作为π-共轭分子骨架,系统发展了多种DSB衍生的单一及多元有机微纳体系,揭示了该类型π-共轭化合物的独特组装行为及优异的光电特性。




建设情况

(一)具体举措




1



在项目资助期间,基于线型对二苯乙烯基苯(DSB)π-共轭分子骨架,发展了系列衍生物,并优化了该类型化合物的光学性能。



2



制备了系列DSB衍生物分形枝状微纳结构,揭示内在形成机制,提出普适性分子设计原则。



3



受传统大环主体分子如环糊精、冠醚、柱芳烃等结构启发,以含有较大位阻基团且类比于DSB的π-共轭骨架分子作为主体,在客体分子诱导作用下,构筑空腔体积可调的类大环主客体共晶。其中多数二元微纳晶体显示低阈值激光性能,大尺寸晶体显示宏观弹性形变。                                                       

  图1. 空腔体积可调的类大环主客体共晶



4



在DSB骨架分子中引入氰基有利于构象扭转,抑制π-π堆积进而改善发光特性,如在对位引入氰基可获得高达94%的固态量子产率。基于此,以氰基取代的DSB类型分子作为主体,通过结合不同客体分子,获得从蓝紫光到红光高效发射的类三明治结构的主客体共晶。


图2. 类三明治结构的主客体共晶及激光性能



5



通过精细控制溶液自组装过程,基于DSB类型共晶的热力学和动力学产物之间相容的晶格匹配关系,获得段式异质微米线/棒,成功实现了多色激光。

(二)特色亮点




1



聚焦于取代基策略,基于取代基的种类、大小及位置,推断可能的组装模式及光学性能,设计并合成系列DSB骨架衍生物;



2



构建系列二元类大环主客体共晶,实现常规共晶不具备的低阈值激光;



3



揭示单元及二元DSB类型分子晶体的构效关系;



4



制备高度取向的微纳晶体阵列结构或柔性晶体,理性调控或优化激光等物化性能。

(三)育人成效




1



受资助博士生冯左芳可独立操作多台仪器设备,如Aperos扫描电子显微镜,稳态/瞬态荧光光谱仪等;熟练掌握多种专业软件,如Materials Studio,Mercury,Diamond等。



2



文献储备显著提升,知识体系得以拓宽,加强了对于学科交叉融合领域的理解。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报告,多方面获取知识。



3



实验中,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于特殊的实验现象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同时,具有积极整理、分析研究数据的良好习惯,并善于利用系统数据进行归纳总结,提出有深度的科学见解。



4



写作能力得以改善,基本能够独立完成科研论文的撰写。学术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显著提升,在汇报中能够简明扼要地阐述学术观点。

(四)所获荣誉


受资助博士冯左芳同学,作为2022级化学博士班班长,表现优异,取得了如下荣誉:


2023年度,“优博基金”获得者

2022-2023学年,天津大学三好学生

2022-2023学年,天津大学诚信自强之星

2022-2023学年,中国石油奖学金

天津大学首届实验室安全技能大赛二等奖

2022学年,一等学业奖学金

2023学年,一等学业奖学金


(五)论文发表情况

1. Feng, Z., Hai, T., Zhang, L., Lei, Y.* Nano Lett. 2023, 23, 835−842.(当期封面)

2. Feng, Z., Hai, T., Liang, Y., Zhang, Q., Lei, Y.* Angew. Chem. Int. Ed. 2021, 60, 27046−27052.(当期封面及热点文章)

3. Hai, T., Feng, Z., Sun, Y., Wong, W.-Y., Liang, Y., Zhang, Q., Lei, Y.* ACS Nano 2022, 16, 3290−3299.

4. Zhang, L., Feng, Z., Zhang, H., Zhang, Y., Zou, G., Zhang, C., Lei, Y.* Adv. Funct. Mater. 2024, 34, 2309135.

5. Li, Y., Lan, X., Feng, Z., Zhang, L., Wong, W.-Y., Meng, Z., Lei, Y.* ACS Materials Lett. 2024, 6, 4323−4332.

6. Cha, Y., Li, S., Feng, Z., Zhu, R., Fu, H., Yu, Z.* J. Phys. Chem. Lett. 2022, 13, 10424−10431.

7. Gao, H., He, H., Zhang, L., Feng, Z., Chen, X., Lei, Y.* Adv. Optical Mater. 2024, 2400619.


图3. 封面及热点论文




经验启示

在立德树人的目标指引下,经过精心培养及耐心实践,已初步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研究生能力培养方法。比如以领域内及本课题组研究进展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读、熟读文献,快速了解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等。随时深入实验室与研究生沟通课题进展,解决实验中遇到的理论及技术问题,及时修正课题研究方向及工作重心。引导研究生学习各种仪器设备操作,掌握数据处理方法等。

尽管在科研育人活动中,已取得部分可喜成果。然而,面对国家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需求,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发现存在知识体系较窄,难以深入开展学科或领域交叉,限制了科研能力的提升。涉及理论性或机理相关的研究,主动思考的动力和能力还存在一定欠缺。此外,学术思维和科学品位仍有待培养。




未来规划

针对上述育人问题,提出以下育人计划:




1



鼓励博士生提出新问题,发现新现象。对博士生提出的新思路、新想法给予引导和支持。



2



引导博士生拓宽研究视野,夯实研究基础。增强博士生进入新领域学习新知识的信心和勇气。有针对性地从文献和实践中学习。积极支持博士生参加学术会议和报告,多方面获取信息和知识。



3



引导博士生独立思考,解决学术难题。鼓励博士生积极讨论,进行思维碰撞。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4



针对每位博士生的个性、学科背景等角度出发,因人施策,进行个性化指导,发挥其所长,补齐短板,协同攻关。


供稿 / 理学院
编辑 / 霍俊霞
审核 / 顾雨竹

天津大学研究生教育
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官方平台。用于发布天津大学研究生教育相关信息,以期为更好地服务天津大学研究生、教师、校友及海内外同仁们。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