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在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生活着这样一位妇人。
她从小丧母,跟随外祖父母生活在乡下。
尽管生活不易,但她十分热爱写作,年仅18岁的她就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代表作。
在经历五次退稿后,1908年,一部风靡全球、畅销百年的经典名著横空出世。
这部名著就是《绿山墙的安妮》,而这位妇人就是加拿大作家露西·莫德·蒙哥马利。
小说讲述了孤儿安妮阴差阳错被马修和玛丽拉兄妹收养,在经历抛弃、迷茫、离别等一系列挫折后,始终倔强成长,一路收获爱与美好的故事。
安妮的经历,恰如杨绛先生所言: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带伤的人。
无论什么时候,你都要相信,真正能治愈自己的只有自己。
命运也许给你洗了一手烂牌,但出牌的永远是我们自己。
读懂了安妮的故事,也就读懂了,无论面对怎样的事与愿违,都要拥有自我救赎的勇气和能力。
安妮是一个活泼开朗、热情洋溢,又十分爱美的小姑娘。
但因为长相普通,满脸雀斑,尤其是那一头鲜艳的红发,常让她为之懊恼。
当邻居雷切尔太太第一次看到安妮,不禁发出“又瘦又丑”的感叹时,安妮一反常态,变得怒不可遏,指责她该挖苦自己的长相。
当同学吉尔伯特嘲笑她是“红发鬼”时,安妮甚至拿起石板砸了他的脑袋,很长一段时间她都不愿原谅他。
安妮曾坦言:
“跟聪明相比,我更想要漂亮。”
为了把红头发染成漂亮的乌黑色,她从小贩手里买来染发剂,却不料变成了更加丑陋的绿色。
安妮伤心痛哭,足足一个星期闭门不出,最后只好忍痛把头发剪短。
经过此事,安妮逐渐意识到自己对外表太过在意,而忽略了一个人的品行其实比相貌更加重要。
从此,她不再苦恼自己的红头发是否可以变好看,不再纠结自己的裙子是否是当下最流行的款式。
她仍然是那个并不好看的安妮。
但这一切并不妨碍身边人对她的关爱,也未剥夺她实现成为一名教师的心愿。
后来,在一次参加音乐会时,同伴们都十分羡慕有钱阔太太的钻石项链。
但只有安妮除外,她认为:除了我自己,我不想成为任何人。
即使一生都没有钻石来安慰我也没有关系。
作为绿山墙农舍的安妮,戴着我的那串珍珠,我就感到非常满足。
安妮已经选择与不满意的自己握手言和,大大方方做好自己。
当多年以后,再度提起曾经的染发事件时,安妮终于可以摸着自己的红头发,对此一笑置之。
复旦大学梁永安教授说过:
真正的治愈不是说人没有痛苦了,而是我理解自己的痛苦从何而来,我能够面对和驾驭自己的痛苦了。
安妮对于外貌的执念是她痛苦的来源,而当她勇敢接纳真实的自己时,痛苦便再也无法将其伤害。
很多人面对自己的不足时,常常陷入自我苛责中无法自拔。
学会如何面对痛苦,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必修课。
其实,痛苦都是欺软怕硬的。
你若逃避,它只会得寸进尺;只有当你敢于直面它时,它才不会再将你围堵。
安妮小时候一直寄人篱下。
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导致其天性散漫,做事莽撞,总是不停犯错,麻烦不断。
她虚荣心作祟,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偷偷试戴玛丽拉祖传的紫水晶别针。
由于粗心大意,她误把镇痛涂抹剂当香料加在招待客人的蛋糕里。
为证明自己可以在屋顶上行走,和同学打赌,却不小心掉下来,摔断了腿。
最严重的一次,她扮演戏剧中的一个人物,躺在顺流而下的小船里。
不料船体漏水,差点淹死。
有惊无险之余,安妮痛哭了一场,对自己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她意识到自从来到绿山墙农舍,自己就一直在闯祸。
但好在每一次的错误都帮助她改掉了自己的一个缺点。
后来,受到斯塔西老师的思想影响,安妮更是下定决心要努力培养良好的习惯,学习知识,明白事理。
她努力克制自己过于沉浸幻想的毛病,学着不再发表无意义的长篇大论。
同时,她静下心来沉淀自己,让自己更加专注于学习。
多年后,安妮无论说话做事都越发变得稳重可靠,待人接物游刃有余。
一次在与雷切尔太太交谈时,玛丽拉如此评价道:我以前老是担心她不容易克服轻浮的毛病,可是她已经克服了,现在我什么事情都可以放心地交托给她了。
《掌控24小时》一书中指出:
犯错常常与进步结伴而行;犯错其实是进取和成长的表现。
不可否认,进步的本质其实就是为了修正错误。
人生本就是一本需要不断修订的错题本,能从错误中获得成长是一种了不起的能力。
有人在错误中停滞不前,有人却能在错误中突飞猛进。
选择如何面对错误,就是选择开启什么样的人生。
与先前的寄养家庭相比,马修和玛丽拉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们是用自己全部的爱悉心呵护安妮。
他们照顾安妮的衣食起居,培养安妮良好的人格品行,积极支持安妮读书上学。
而安妮更是以感恩之心努力回报。
她帮忙分担家务,用自己的快乐给孤寂的兄妹带来欢声笑语。
她以优异成绩从女王专科学校毕业,并获得上大学的机会,让马修和玛丽拉感到无比自豪和欣慰。
美好的生活就在眼前,安妮的前途一片光辉。
但人生总是起起伏伏,生活总是苦乐参半。
因为储存积蓄的银行倒闭,马修承受不住打击引发心脏病去世。
玛丽拉也整日病痛缠身,日渐失明。
生活一度陷入窘境,本来充满快乐与希望的安妮也变得心情沉重。
但她并未就此一蹶不振,哭过之后,她迅速平复自己的心情,选择毫不畏惧地正视现实。
当玛丽拉提出卖掉绿山墙农舍,孤身另觅他处生活时,安妮提出坚决反对。
面对给了她家人般温暖的玛丽拉,安妮又怎会在她最无助时弃之不顾呢?
原来安妮早已决定,自愿放弃上大学的机会,选择回到乡下教书,和玛丽拉一起共同守护绿山墙农舍。
面对满心愧疚的玛丽拉,她安慰玛丽拉说:当我离开女王学校的时候,我的未来像一条笔直的道路在我面前延伸出去。
现在路上有了个弯道。
我不知道拐过弯去那边有些什么,但是相信那里一定有最美好的景致。
这就是安妮的处世态度,不论生活多么冷酷,她仍然努力向前,坚信转角之处终有柳暗花明。
周国平说:唯有内心富有充盈,方能从从容抵抗世间所有的不安与躁动。
为了守护家人,近在咫尺的大学梦被迫搁置。
但安妮并未因此自怨自艾,而是重振旗鼓,一边工作一边自修大学课程。
过往不究,内心不杂,遇事不乱,前方走不通就学会拐个弯。
就算无法抵消生活的无奈,也不可失去对美好的期望。
唯有保持圆满的内心,生活的沟壑才会被幸福填满。
▼
《绿山墙的安妮》中的安妮,作为孤儿无依无靠,历经坎坷,面对命运抛给的最烂剧本,她努力争取做自己人生最好的演员。
正如有句话所说: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
人生在世,不完满是常态,但是美好也永远存在。
没有谁的人生不是在磕磕绊绊中前行,我们生而破损,要学会给自己修修补补。
无法改变困难的处境时,就努力获得美丽的心境。
只有在心里种花,人生才不会遍地荒芜。
要相信,人这一辈子就是个不断治愈自己的过程,或悲或喜,或伤或忧,全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