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新春 · 欢迎关注
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老教师,每到春节,我都会收到许多学生家长的问候。
今年寒假,不少家长问我:“张老师,现在的年轻人不太在意这些传统习俗,我们老一辈该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这让我想起来,明天就是大年初四了,有些重要的传统习俗值得和大家聊一聊。
初四这天,老祖宗留下的规矩还真不少。我觉得这些传统习俗不是简单的迷信,背后都藏着深深的智慧。
第一件大事就是迎灶神 。
记得小时候,我奶奶每到这天都会特别重视。
在厨房里摆上水果糖果,还要点上香。
现在想想,这个习俗挺有意思。
灶神在咱们中国传统文化里,就像是个“厨房总管”,管着一家老小的吃喝。
我跟学生家长说,不一定非要按老规矩来,但是可以借这个机会,让全家人坐在一起吃顿饭,感恩这一年的温饱,聊聊对新一年的期待。
第二件事呢,就是送穷迎财神 。我家里有个老规矩,初四这天一定要把屋子打扫干净,把不要的东西都清理出去。现在我也这么教育学生, 整理不光是为了干净,更重要的是整理心情 。
把房间收拾得清清爽爽,心情自然也会变好。
至于迎财神,我觉得不用太复杂,摆几个橘子、苹果就行,主要是表达一种美好的愿望。
第三件重要的事是管住自己的嘴 。不是说不让吃,是说话要讲究。我经常跟学生讲,说话要温和有礼。初四这天更要注意,别说不吉利的话。 用正面积极的语言来表达,不仅能让家里的气氛好,还能培养乐观向上的心态 。
我发现,那些总说积极话的学生,学习成绩往往也不错。
最后一件事是关于吃的讲究 。老规矩说初四不能吃羊肉。我是这么看的,咱们现在生活条件好了,饮食很丰富,偶尔一天不吃某样东西,反而能让孩子们学会珍惜,理解“节制”的道理。
这些年,我看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长大,深深感受到, 传统习俗的价值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它传递的文化和精神 。
比如说扫除,教会我们爱护环境;说吉利话,让我们学会正面思考;迎财神,其实是教导我们要勤劳致富。
想当年我刚当老师的时候,也觉得这些规矩太麻烦。
但是教书育人这么多年,我慢慢明白了, 这些看似老土的习俗,其实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生活教科书” 。
它们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如何与人相处、如何经营生活。
所以啊,我建议中老年朋友们,该做的事还是要做,但是不用太拘泥于形式。重要的是把好的传统精神传承下去,让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中学会尊重传统、孝敬父母、团结和睦。
这样既保持了传统,又与时俱进,一家人其乐融融,这才是过年的真正意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