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昨天,我在一个家长群里看到了一段令人心疼的视频。
一个小女孩趴在床边哭泣,眼泪沿着床单画出了一条条痕迹,原来是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
这个视频让我想起了很多类似的场景,作为一名从教二十多年的老师,我深深体会到每到期末考试,总会有不少孩子和家长陷入焦虑的情绪中。
记得有位学生家长跟我说:“张老师,我家孩子二年级,这次期末考试估分80,结果只考了39分,孩子哭了好久都安慿不住。” 听到这些话,我的心情也很沉重。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我们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所有孩子 。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遇到过太多这样的情况。
有的家长每天接送孩子四趟,晚上还要陪着写作业,可成绩就是上不去。
也有的孩子,父母忙于工作,反而考得特别好,语数英经常考满分。 这说明学习成绩的好坏,跟父母投入的时间并不是简单的正相关 。
我建议家长们别太在意分数,真的没必要。 孩子的成长不是一场百米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 。
我班上就有个学生,以前成绩不太好,可他对科技特别感兴趣。
我和他父母沟通后,支持他参加了机器人社团,现在这孩子在各种科技比赛中拿奖,比成绩好的同学还自信。
说到学习方法,我想分享一个小技巧。
很多成绩好的学生,都有个共同点: 他们不是被逼着学习,而是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 。
打个比方,就像刷牙洗脸一样,变成一种生活常态。
要是孩子现在学习很依赖家长,建议可以循序渐进地放手,让孩子学会自己安排时间。
我常跟家长说,与其整天盯着孩子写作业,不如花时间陪孩子聊聊天,了解他的想法。 很多时候,孩子学习态度不好,可能是因为压力太大,或者找不到学习的意义 。
我班上有个学生,以前特别抗拒学习,后来我发现他喜欢看动画片,就鼓励他用英语去看原版,现在英语成绩进步很大。
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不一定是成绩最好的,而是最懂得思考的。 比起分数,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见过太多小时候成绩不突出,长大后却很有成就的学生。
看到网友们安慿那个哭泣的小女孩,说她“连眼泪都那么直”,“将来必成大器”,我觉得挺暖心的。
是啊, 人生不只有考试这一条路,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 。
有的孩子适合读书,有的适合学技术,每条路都能走出精彩人生。
给还在为孩子成绩发愁的家长们一个建议:别把分数看得太重,多关注孩子的兴趣和天赋。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要做的不是一味督促,而是做个理解和支持的同行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