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诗歌鉴赏复习题

教育   2024-12-29 12:04   新疆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诗歌鉴赏复习题诗歌鉴赏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这首诗作于王维被排挤出朝廷,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赴边途中,诗题使至塞上使的意思是                征蓬出汉塞一句中征蓬的意思是                   

2.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第三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写了哪些景物?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哥题。

【甲】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乙】

从军行(其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3.请从炼字或修辞手法中任选角度赏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4.【甲】【乙】两首诗都运用了侧面描写,请任选其中一首作简要分析。

5.阅读回答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对上面两首诗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首诗词都刻画了将士们驰骋沙场、奋勇杀敌的英雄形象,抒发爱国情怀。

B.《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上阕从形、声再现昔日军营生活,并以沙场秋点兵烘托出肃穆庄严的气氛。

C.《雁门太守行》以金鳞开写出了将士身着铠甲、严阵以待的景象,渲染出紧张的气氛。

D.这两首诗词都在结尾表明心志,表达报效朝廷、建功立业的决心,具有壮怀激烈的豪情。

(2)这两首诗词都有对战争场面的描写,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下列对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抒发了寂寞怅之感,气势雄浑,感情真挚。

B.后四句想象在天晴时登楼眺望,由渺不可知的感受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文势波澜起伏。

C.尾联紧承前三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归思,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

D.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

7.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8.细读上阕,分析词人是从哪些角度描写西湖的。

9.有人说,不觉”“两个词语都传达了词人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甲】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乙】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0.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词开篇写天、云、雾、星河、千帆,展现出一幅辽阔而又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

B.甲词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塑造了关心人民疾苦的天帝,表达自己对天庭生活的向往。

C.乙词中的字既写出了船行之快,又写出小洲上的鸥鹭被吓得惊慌失措的情态。

D.甲词想象奇特,笔力雄健,有一种柔婉之美;乙词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豪放之美。

11.这两首词中都写到日暮。同样的日暮下,词人的心情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阅读古诗词,回答问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2.请分析颈联中运用历历”“萋萋两个叠词的作用。

13.尾联有烟波江上使人愁一句,请你联系全诗,说说诗人崔颢因何而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4渔家傲是这首词的词牌,依据词作的主要内容,可以为这首词取个题目为______

15.词中我报路长嗟日暮一句和崔颢《黄鹤楼》的日暮乡关何处是一句中都提到了日暮,但借此表达的情感却有所不同。请结合这两句诗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两位诗人通过日暮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1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诗是一首抒发人生感慨的咏志诗,读来意味深长。

B.后人常用老骥伏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作为立志之语。

C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告诉我们:身心和悦,就可以益寿延年。

D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作为尾句收束全诗,是本诗的核心。

(2)诗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反映出诗人怎样的精神面貌?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17.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诗句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18.细读上阕,分析词人是从哪些角度描写西湖的?

19惊起沙禽掠岸飞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如梦令》)描绘的画面相似,表现的情怀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诗歌鉴赏参考答案:

1. 使:出使   征蓬:飘飞的蓬草    

2.写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表现了孤寂的情感。

【解析】1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一空,结合诗歌创作的背景,王维是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赴边,诗题使至塞上意为:到边塞出使。这里的使就是指他接受使命,前往边塞出使。

二空,征蓬出汉塞意为: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征蓬的意思是飘飞的蓬草蓬草通常给人漂泊无依的感觉,诗人用征蓬自喻,形容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离开汉地,前往塞外,暗示了他漂泊不定的身世和孤独的心境。

2本题考查诗歌意象及情感。

一问,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为: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云霄,黄河边上落日浑圆。由此可知,诗人在此联描写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

二问,此句描写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一个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一方面,它展现出诗人对边陲大漠壮阔景象的惊叹与赞美。广阔无垠的沙漠中,孤烟笔直升腾,黄河之上,落日浑圆壮观,这奇伟的景象令诗人心生敬畏和感慨,体现出他对大自然雄奇之美的欣赏和陶醉;另一方面,也透露出诗人在孤独处境中的一丝苍凉与无奈。身处边疆,远离中原,周围环境的荒凉孤寂,可能让诗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不禁联想到自身被排挤的境遇,从而在内心深处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孤独和落寞。

3.示例一:炼字角度:字,本意为逼近”“压迫。这里形容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渲染出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情势。衬托守军将士士气高昂,严阵以待。(答出两点即可)

示例二:修辞角度: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这里形容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渲染出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情势。 4.示例一:甲诗没有直接描写车毂交错、短兵相接的激烈场面,只对双方收兵后战场上的景象作了粗略的然而极富表现力的点染。这种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暗示攻守双方都有大量伤亡,守城将士依然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示例二:乙所选取的对象是未和敌军直接交手的后续部队,而对战果辉煌的前军夜战只从侧面带出。避开对战争过程的正面描写,从侧面进行烘托,它让读者从大漠风尘日色昏夜战洮河北去想象前锋的仗打得多么艰苦,多么出色。从已报生擒吐谷浑去体味这次出征多么富有戏剧性。一场激战,不是写得声嘶力竭,而是出以轻快跳脱之笔,通过侧面的烘托、点染,让读者去体味、遐想。(意近即可)

【解析】3.本题考查诗句赏析。题目要求从修辞手法或炼字角度入手进行分析鉴赏。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意思是: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战士们的铠甲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烁。

炼字方面,黑云压城城欲摧,一个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甲光向日金鳞开写城内的守军,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耀人眼目。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这里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把敌兵比作黑云,把阳光照耀下的铠甲比作鱼鳞,金光闪闪,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城欲摧,运用夸张修辞方法,突出了敌军来势凶猛,情势危急,渲染了紧张气氛,语言生动形象。

示例一:字形象地揭示了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的状况,衬托出将士们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示例二: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把敌军比成黑云,表明敌军人数众多;城欲摧运用夸张的手法,表明形势万分危急;又把阳光照耀下的铠甲比成金鳞,生动地写出了我军将士严阵以待的气势。

4.本题考查侧面描写赏析。

《雁门太守行》第二联运用侧面描写,这里不直接写战争的交战场面,而是从听觉和视觉入手,上句用角声满天侧面烘托交战的激烈,下句用凝夜紫侧面写出流血之多,伤亡之大,战争指残酷,城将士依然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第三联运用了侧面描写,这里的半卷红旗是侧面描写,用这样一个细节,一方面写出了风势很大,卷起红旗是为了便于行军。另一方面则写出将士们高度戒备,突出了战事的紧张态势。

《从军行》整首诗都运用了侧面描写,从描写看,诗人所选取的对象是未和敌军直接交手的后续部队,而对战果辉煌的前军夜战只从侧面带出。这是打破常套的构思。如果改成从正面对夜战进行铺叙,就不免会显得平板,并且在短小的绝句中无法完成。日色昏接在大漠风尘后面,并不是指天色已晚,而是指风沙遮天蔽日。但这不光表现气候的暴烈,它作为一种背景出现,还自然对军事形势起着烘托、暗示的作用。暗示战争的激烈。红旗半卷侧面写出了将士们为了减少风的强大阻力,加快行军速度,半卷着红旗,向前挺进。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不直接写战争的场面,而是写战争的阶段结果,侧面描写战争态势发展。戏剧性更强烈,更有吸引力,引发读者的无限遐想。

51A

2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运用比喻的修辞,把弓弦声比作霹雳,形象生动地描写出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字写出了号角声惊天动地,突出了战争规模之大;字写出了氛围凝重,突出了战斗的残酷与悲壮。

【详解】(1)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

A.有误,《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是作者醉酒之后的追忆,不是实写战争。

故选A

2)本题考查赏析诗句。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意思是:跨着快如的卢的战马飞驰前行,弓弦的响声就像霹雳轰鸣。把战马比作的卢马,把箭的声音比作霹雳,用词生动形象,从的卢马的飞驰和霹雳弦的巨响中,仿佛看到若干连续出现的画面:敌人纷纷落马;残兵败将,狼狈溃退;将军身先士卒,乘胜追杀,描写出惊险激烈的战斗场景。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意思是:号角的声音在秋色里响彻天空,塞上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角声满天勾画出战争的规模。是充满的意思,号角声惊天动地,突出了战争规模之大。敌军依仗人多势众,鼓噪而前,步步紧逼。守军并不因势孤力弱而怯阵,在号角声的鼓舞下,他们士气高昂,奋力反击。是凝结的意思,鏖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这种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

6B 7字。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解析】6.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B.后四句想象在天晴时登楼眺望判断错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实写楼中所见,写从楼上眺望汉阳城、鹦鹉洲的芳草绿树;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写由观景而引起的乡愁;

故选B

7.本题考查情感主旨。

第一问,全诗以一个字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

第二问,这首诗首联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鹤归去引出黄鹤楼;颔联紧承首联,说自从仙人离去,黄鹤楼已经历经千百年之久;颈联诗意一转,进入景物描写,写晴日在黄鹤楼所见之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尾联由景生情,融情于景,以写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作结,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8绿水逶迤芳草长堤从视觉角度描写,隐隐笙歌从听觉角度描写,营造了安谧、恬静的氛围    9不觉写出了词人陶醉于湖面平滑细腻之美,又写出了小舟前行的轻快,写出了沙禽被掠起后划破水面的涟漪,表现了词人悠闲惊喜的心情。

【解析】8.本题考查词句的理解和赏析。

词人在上阕中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展现了西湖的美景。首先,从视觉上看,词人使用绿水逶迤来形容西湖的湖面,表现了水面的宽阔与平静;接着,芳草长堤则描绘了堤岸旁芳草的茂盛,进一步营造出西湖的宁静与秀美。其次,从听觉上,词人提及隐隐笙歌,这隐约传来的笙歌之声,既增添了西湖的和谐氛围,又使词人的描绘更加生动立体。通过这两种感官的交织,词人成功地营造出一种安谧、恬静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西湖的美丽与宁静。

9.本题考查词句的理解和赏析。

不觉两个词语在词中确实传达了词人的情感与心情。首先,不觉一词,描绘了词人陶醉于西湖美景之中,小船在平滑如镜的水面上滑行,词人几乎感觉不到船的移动。这既体现了词人对于西湖美景的深深喜爱和沉醉,又展示了小舟在湖面上轻快滑行的情景。而字,则展现了词人突然被打破的宁静。当小船稍微晃动,水面上泛起涟漪,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惊起了岸边的沙禽。这里的既是对沙禽的描述,也体现了词人内心的惊喜与愉悦。词人被这一突发的小插曲所吸引,心中充满了轻松与快乐。这两个词语,一个展现了词人的陶醉与享受,一个表现了词人的惊喜与愉悦,共同刻画出词人在西湖游玩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10D 11.《渔家傲》中的日暮路长在一起,营造日暮途远的困境之感,流露出词人对现实的不满:《如梦令》中的日暮写的是作者沉醉于游玩中不知不觉暮色四合,表达了词人流连忘返的心情。

【解析】10.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写作手法。

D.甲词有一种柔婉之美,乙词有一种豪放之美有误。甲词星河欲转千帆舞字化静为动,既有生活的真实感,也有梦境的虚幻性,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基础,甲词想象奇特;根据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可知,甲词笔力雄健,有一种豪放之美;乙词沉醉不知归路,沉醉得不认得回去的路,表达了词人欢快愉悦的心情。反映出词人早年无忧无虑的美好生活;根据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可知,本词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故甲词有一种豪放之美,乙词有一种柔婉之美

故选D

11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主旨。

甲词我报路长嗟日暮日暮路长在一起,营造日暮途远的困境之感,流露出词人对现实的不满,表现出对自己空有一身文学才华却屡遭丧乱,甚至连个人的安定幸福都无法保障的不满。词人在现实中因丈夫早逝,而无人能会意,身逢乱世,自己又无能为力,唯有通过这种幻想的形式,才能尽情地抒发胸中的愤懑。

乙词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日暮写的是作者沉醉于游玩中不知不觉暮色四合,表达了词人流连忘返的心情。表达了词人欢快愉悦的心情。反映出词人早年无忧无虑的美好生活,抒发了词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

12历历分明的样子,萋萋繁茂的样子。生动地描绘了汉阳一带的树木历历在目、鹦鹉洲上的芳草一片繁茂的自然美景。    13.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而产生愁。

【分析】1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注意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表达效果。

叠字的运用,一是强调,二是形象。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意思是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历历:物体或景物一个个清晰可数的样子。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强调芳草的繁茂形状。突出体现了天气晴好,树木挺拔修长,芳草繁盛,极目无氛垢的旷野美景。历历”“萋萋两个叠词生动地描绘了汉阳一带的树木历历在目、鹦鹉洲上的芳草一片繁茂的自然美景。

13.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意思是江面烟波渺渺让人更生烦愁。写了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观赏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14.记梦15.《渔家傲》中日暮路长在一起,给人一种前路漫长、日暮将至之感,表达了作者面对困境时的孤独与苦闷。而《黄鹤楼》中日暮使作者想到不知乡关远在何处,表达了他的思乡之情。

【解析】14.本题考查诗词理解。

此词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隐寓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作者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构思,梦游的方式,奇妙的设想,倾述隐衷,寄托情思。所以我们可以把题目拟为记梦

15.本题考查对比赏析。

我报路长嗟日暮意思是说:我告诉天帝,我所走的路程很远,现在已到了黄昏,还没有到达,路长嗟日暮,出自屈原《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者借此表白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一个字,生动地表现出她那徬徨忧虑的神态。这句话表现了作者面对困境时的孤独与苦闷之情。日暮乡关何处是意为:太阳落山,黑夜来临,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然而,天下游子的故乡又在何处呢?诗人在日暮时分登临黄鹤楼后触景生情,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了缠绵的乡愁,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161D

2反映了诗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面貌。启示: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应坚定地追求理想,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符合要求,意近即可)

【详解】(1)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

D.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为合乐时所加的套语,与正文内容没有直接的关系。

故选D

2)本题考查诗句情感的启示。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意为: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壮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心也永不止息。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把自己比作千里马,千里马虽老,志向却依然在千里之外。从而表达了自己虽老,但雄心却不曾减少丝毫,体现了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从写作手法看诗人运用比兴手法,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抒发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斗志豪情。

启示:可从无论什么年龄、什么境遇都要积极进取、乐观向上这方面来谈,言之有理即可。

17.(1)画面:牧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们带着收货的猎物回家,好一派田园气象.2)举头四望,身边竟无相识的熟人或朋友,无人共分此刻的心情,惘然若失只好唱起《采薇》之歌,与伯夷、叔齐共享心境,抒发诗人孤独无依的荒凉之感和隐逸山林之志

【详解】(1)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写傍晚时分人的活动,从反面反衬诗人的郁闷孤单的心境。诗人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乡野之人放牧归来的动态场景。放牛的牧童唱着山歌,欢快的赶着牛儿返回家中,猎人骑着骏马,大声吆喝着,带着猎物满意而归,多么安逸的场景,多么令人陶醉的画面啊。但是这些热闹是他们的,诗人什么也没有,有的就是寂寞和孤寂。

2)本题考查对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态度的领悟。尾联,诗人终于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情感了,直抒胸臆。诗人从美好而热闹的场景中回过神,又回到了起始的心境之中了,更加平添了一种茫然若失、孤独无依、苦闷惆怅的心绪。诗人身边没有一个相识的熟人和朋友,没有人能够分担这份寂寥,只好拉来已经远去的伯夷、叔齐了。诗人唱着《采薇》之歌,抒发自己隐逸山林之志。然而,王绩还不能像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18绿水逶迤芳草长堤从视觉角度描写,隐隐笙歌从听觉角度描写,营造了安谧、恬静的氛围    19惊起沙禽掠岸飞惊起一滩鸥鹭均描绘了鸟惊飞的画面,前者表达欧阳修辞官后的恬淡安适情怀,后者表达李清照少女时期无忧无虑的欢快心情。

【分析】18.本题考查赏析词句。

绿水逶迤”“芳草长堤意为: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芳草青青。这是作者亲眼所见,是从视觉的角度描写。隐隐笙歌处处随意为:春风中隐隐传来柔和的笙歌声,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这是作者亲耳所闻,是从听觉的角度描写。

19.考查赏析作者感情。

惊起沙禽掠岸飞句意: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惊起沙禽掠岸飞是以动衬静,写涟漪微动惊动沙滩上的水鸟,使之掠过湖岸飞去。这样以动写静,使得西湖水面愈显其幽静,把西湖清新可爱之美表现得美不胜收,更表现出词人追求如同水鸟一样的自由自在,闲情逸致的生活态度。

《如梦令》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作。此词是记游赏之作,写了酒醉、花美,清新别致。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词戛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


边疆语文人
小学语文教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