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施工挖出青砖堆砌的大门,一群白色的人站在门口怒目相视,考古墓主戎马一生,却查无此人

文摘   2024-10-27 18:56   黑龙江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文丨花欲燃吖


2001年4月23日,甘肃省庆域县赵子沟村,新城区的施工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突然,挖掘机轰隆隆的挖出一扇青砖堆砌的大门,一群白色的人站在门口怒目相视,门后面的世界鬼使神差的将这些吸引了进去......


这座青砖的大门并没有什么阻碍,墓道已经被破坏掉,从外面小心翼翼的走进去,黑漆漆的墓室里一股腐败的气息扑面而来,随着点点亮光漏进去,一群白色的人骤然出现在众人眼前,惊得前排的人一身冷汗。


大家忽然意识到这是一座古墓,白色的人俑都是镇墓的,必须要通报给相关部门。



考古队接到通知后立刻赶往现场,和以往的考古不同,这次的抢救性发掘时间十分紧张,负责勘探的王春当即拍板:今晚连夜清理出来,耽搁不了一点!


在以往的考古现场,虽然是抢救性发掘,往往也需要几个月甚至更久。首先封土堆的清理,勘测墓室,最后是文物的出土,都是细致活,哪一步都粗糙不得。


不过,眼前这座早就被刨的墓简单的多,墓道已经裸露,且被盗墓贼多次光顾,里面值钱的物件也都不复存在了。不过,留下来的文物在考古者的眼中,却比那些所谓的金银珠宝更加有价值。

根据土层和随葬不难判断这是一座唐墓。


墓室中有两尊60cm高的镇墓兽,还有两尊武士天王俑,伫立在墓室的门口,静静地陪伴墓主人度过千年寂静的岁月。墓室中还有大量的随葬俑,造型精美,神态各异。


但王春很快意识到,这千年大墓突然有大量的空气涌进来,对陶俑都是不可逆转的破坏。他一下子就想起了当年秦兵马俑。兵马俑当初挖掘出来时,衣服都是彩色的,人物造型都栩栩如生,但是因为空气和其他原因加速腐败,色彩迅速消失,留给大家无限的遗憾。


王春看着眼前的陶俑,要求大家连夜赶工,必须要迅速清理出文物,将他们运输到博物馆保护起来。



墓不大,但工作却很艰难。


随着夜深,地气上升,千年墓室的腐朽气息一点点侵蚀着在场人的五脏六腑,熬夜带来的疲惫,加上浊气的侵扰,王春和三名队员连着吐了两回。


可是,他们知道文物等不起,大家又重新打起精神头继续从黄土一点点扫刷着陶俑。


陶俑脆弱的轻轻一碰就碎,清理过程十分不容易。


陶俑出土后如何运输和保管也是问题。这附近施工地面坑坑洼洼,即便是装箱后,也经受不住这般的颠簸。


几个人聚在一起商量后,决定试试用黄土。


他们在车上铺上6cm厚的黄土,再把文物箱子放上去半埋黄土,缝隙都用黄土填满夯实,这样路途中可以避免文物二次伤害。


除了这些珍贵的陶俑,墓中还出土了墓主的墓志铭,由于字体太小,空间狭窄无法辨认,只得跟随陶俑一起运回去等待下一步研究。


至于墓主,早就被时间风化,棺木碎成木渣,只留下一缕青丝。



不同于传统的石刻墓碑,该唐墓出土的墓志铭是黄土烧制,上面白粉书写,这大大的增加了考古学者的工作量。担心白天的光会让白粉迅速脱落,王春只好将墓志带回家中,在晚上昏暗的灯光中一点点抄写。


好在大部分字迹都是可以辨认的,上面显示墓主是唐朝的游击将军,曾经立下赫赫战功。上柱国正二品武官,戎马一生,最后70岁老死家中。


墓主叫穆泰,陇西天水人,除此之外再无其他线索。


专家们对这名将军很感兴趣,可是翻遍新唐书和旧唐书都没找到有关他的记载,甚至在地方县志上也没有他的存在。


很可惜,我们无缘了解他璀璨的功勋一生。


或许历史上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无名将军,曾为江山黎民抛头颅洒热血,却最后归于一抔尘土,无人问津,只有黄土掩埋下的寥寥文字,将恢弘的一生一笔概括。



陪同穆泰将军深埋地下的人俑,造型精美绝伦,细节雕刻栩栩如生。这是古代的魔术师,圆圆的大肚皮是为了遮挡藏于身后的手,夸张诡异的表情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以便于他更好的施展“幻术”。


这是一个牵夫的胡人俑,穿着时尚的豹纹裤,表情造型夸张,手上用力的扯拽着缰绳,十分生动。


还有彩陶女俑,各个都珠圆玉润,活泼可爱。


这些都是穆泰将军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往期推荐


1900年,慈禧召见周莹,得知她守寡14年后,一脸我懂你的表情,哀叹一句:“我39年了......”


中国首位女编辑,13岁被退婚,一生不嫁,叱咤商界


寇准过生日穿龙袍睡觉,被人弹劾到宋真宗面前,他情急之下扯掉两只袖子,一句话将大事化小


吕洞宾下山前夸下海口:“此去三年,我必度3000人成仙。”不料三年后,吕洞宾栽在和尚身上



作者丨友书闲读,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图片丨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你像神明一样慷慨地将光洒向我

从此人间被点亮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在看”呗


友书闲读
在广阔中行走,见天地,见众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