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原型纳兰性德,初恋无疾而终,娶官宦之女先婚后爱,妻子难产而亡,却停尸一年才下葬

文摘   2024-11-27 11:07   黑龙江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文丨花欲燃吖


1674年,纳兰性德大婚。新婚夜,他送走宾客,走进洞房。深吸一口气,掀开了新娘的红盖头,脑海中却浮现出了另外一个女人的面容,一夜,夫妻各有心事......

如同宝玉在新婚夜,掀开盖头误以为林妹妹一般,纳兰性德的新婚之夜也没有如愿以偿的娶到意中人,他和新婚妻子最后也只是稍比金玉良缘圆满一些,至少有爱。

笔者不敢妄谈红楼,但乾隆皇帝曾经读完《红楼梦》后,点评了一句“此乃明珠家事”,大意就是说这个故事原来写的是纳兰明珠家里的事

纳兰性德的父亲就是大名鼎鼎的把“大清朝的官都卖光了”的纳兰明珠。明相在朝廷的地位可想而知,纳兰性德从小锦衣玉食,日子过得优哉游哉的,吃穿用度都是顶好的。



他是满洲正黄旗,祖上除了有从龙之功外,曾祖父更曾是女真叶赫部首领,曾祖父的妹妹孟古给大清生了皇太极。有这样的血统,加之纳兰性德自幼聪慧,文武全才,17岁入国子监,18岁中举,19岁贡士,21岁赐进士出身。

康熙爱惜他的才华,想着纳兰性德的血统算半个自己人,便留在身边做了三等侍卫,不久后再次晋升为一等。

按乾隆的说法,那么贾宝玉的这个角色原型就应该是纳兰性德。和贾宝玉的仕途之路比起来,纳兰性德似乎更符合封建家族对子女的期待,也更像一个官宦家子弟的做派。

纳兰性德和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一起做侍卫,相谈甚欢,志趣相投,很快就成为了朋友。曹寅经常和纳兰性德诗文交流,通信往来十分频繁。说起来,红楼梦到底是谁的家事,很难理清。

纳兰性德和曹寅能够成为至交好友,大抵是因为生活脉络,性格,家世背景都很相似。两家都有从龙之功,清朝入关后,凭着祖上的荣耀后代得以世袭,又都有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辉煌。

至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哪一个世家大族不是这样的呢。

纳兰家和曹寅家最后也都落了个抄家的结局。

纳兰性德少年时有过一个爱慕的女子,虽然没有提及是哪家的闺秀,但从他初期的诗文中可窥见,少年炙热的爱从心底喷薄而出,洒在笔墨处,“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但这段初恋无疾而终,没成眷侣,有人说那个女子是林黛玉的原型,也有人说是袭人的原型。


黛玉是宝玉情感上的初恋,袭人是宝玉成为男人的初恋。

到底是什么,谁知道呢?

总归没在一起,给他留下了缠绵悱恻的情感经历,都写成了一篇篇的诗文。

后来,因为家族的关系,纳兰性德娶了卢氏。

纳兰性德的妻子卢氏并没有在历史上留下明确的名字。



她出身官宦世家,父亲卢兴祖曾任两广总督,兵部尚书,并且卢兴祖是满清入关后培养的第一代知识分子,家世显赫,匹配纳兰性德是门当户对。

在当时的背景下,如果形容一段婚姻把门当户对放在开头,大概率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这种婚姻最好的结局就是我们喜闻乐见的“先婚后爱”,万幸,卢氏和纳兰性德属于这一种。

新婚之夜,纳兰性德依稀想起从前的恋人,只觉得眼前的人儿虽好,却不是好在他的心头。婚后,二人相敬如宾,举案齐眉,也都是面子功夫罢了。

真正改变纳兰性德的态度的是卢氏的个人魅力。她很珍爱丈夫的才华,也很包容丈夫曾经的情感。纳兰性德兴之所至便随手写些诗词,大多都是写过便丢弃了。

但卢氏却一张一张搜集起来,帮他整理好。


卢氏有文化有涵养,而且气质如兰,和寻常官家那种娇滴滴的女子还有所不同,相处久了,纳兰性德渐渐地喜欢上这个女孩。

他和她有说不完的话题,他想做的,她都支持也都懂,这种契合很难得,没多久,卢氏就怀孕了。


卢氏因难产而死,此时他们二人不过成婚三年,正是如胶似漆感情浓厚的时候,纳兰性德悲痛欲绝,为亡妻写下悼亡之词,声声泣血。

卢氏死后停尸了大概一年多,主要原因是纳兰家不知该以什么样的方式给卢氏下葬。那时候纳兰性德还没有什么官职,卢氏虽然出身大家族也只能出嫁从夫,勉强算是个贵妇人。

一年后,纳兰明珠升大学士,纳兰性德也做了三等侍卫,卢氏有了诰命的头衔,纳兰家这才将它风光下葬。





往期推荐


元代大画家倪瓒有严重的洁癖,怕好友吐痰一夜未睡,去宿妓,嫌人家不干净,一直搓澡到天亮


“我也是鲁迅的遗物”朱安,一生被困死在婚姻中,晚年靠许广平接济。鲁迅曾道:爱情是绝没有的,但不能休妻


山东滕州大韩村家族墓地惊现盗洞,抓捕22名嫌犯,追回200多件文物,两件高规格文物陷入考古谜题



作者丨友书闲读,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图片丨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你像神明一样慷慨地将光洒向我

从此人间被点亮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在看”呗


友书闲读
在广阔中行走,见天地,见众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