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文丨花欲燃吖
慈禧真的将石达开的儿子剐了3000刀吗?
1863年,慈禧下令将石达开5岁的儿子凌迟处刑,且要剐满3000刀。但是,刽子手刚行刑,孩子便已疼痛到晕厥。慈禧却说:“好好养着他,不急于这一时,日后慢慢地剐。”没承想,这刑罚持续了9年。
在很多文章中,都看到了类似的记载,大意是5岁的石定忠承受不住剐刑,一刀就晕死过去,慈禧就觉得不解恨,命人将孩子救治过来接着行刑,日复一日,晕了就治,治好了再剐,直到石定忠死去为止。
因我十分好奇此事真假,查了不少史料和官方解读,都没有查到石定忠的这般结局。而在正史中,对于石达开等人的结局写得还算详尽,也提及了石定忠。
我们先看看石达开是怎么死的?
太平天国轰轰烈烈以星火燎原之势一度让清廷岌岌可危。但屡试不第的天主,加上狭隘格局的几个兵将,导致了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创业未半中道崩殂。
原本大好形势,土崩瓦解,石达开出走后,更是士气低落,颓势不可挽回。
东王杨秀清假天父之名逼迫洪秀全封他为万岁,太平天国内部矛盾被激化,洪秀全不满自己的权力被人分化,更是担心日后被人掣肘,干脆召集韦昌辉等人诛杀杨秀清。
石达开人在外面,听说天国内乱忙不迭地赶回来劝架。整个天国高级领导层,石达开是为数不多的以大局为重的清醒者,他劝韦昌辉不能兄弟相杀,想要劝洪秀全出面协调,谁知韦昌辉杀红了眼,不仅血洗南京城,2万余人被屠杀,还将屠刀对准了石达开。
石达开见情形不妙,连夜逃走,但他留下城中的家眷都难逃毒手。这一切若是没有洪秀全的授意,韦昌辉必然是不敢这么做的,石达开心里一定清楚,但他还是决定给洪秀全一个机会,他起兵靖难也只是要清君侧,要求洪秀全惩治韦昌辉。
洪秀全迫不得已,处置了韦昌辉,石达开回来后开始执政。可明面上他是更上一步了,实际上,洪秀全对他之心已有当年猜忌杨秀清的七八分之意,一步一步收紧给石达开的权力,然后夺了他的兵权,甚至企图对他下死手。
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内部已经人心涣散,可洪秀全还一心在内斗上,不想着重整旗鼓,石达开心灰意冷,就离家出走了。
正应了《红楼梦》里的那句,这样的大家族若是从外头杀进来一时是杀不死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非是自家人自杀自灭起来。
石达开觉得太平天国无望,动起了解散兵力的心思,奈何部下规劝,才勉勉强强将他说服。他发了一封告书,洪秀全手下的精兵强将纷纷前来投奔石达开,洪秀全一看就慌了,立刻换了副模样求着石达开回来。
但石达开没给洪秀全机会,二人失和,军心涣散。
此后,太平天国在同清军对战中逐渐处于下风。1863年,石达开率部将渡金沙江,后渡河时遭遇连日暴雨,又赶上山洪暴发。石达开和部下几次抢渡无果,被困于绝境,和清军耗战,粮草殆尽,他们几乎没有生路。
石达开的王妃携带两个幼子投河,其余部下也准备跟石达开一起死,谁知道石达开望着这些人突然反悔了。他觉得自己不惜一死,但可怜这些无辜的将士,听说清军对投降的有优待,他便主动请降,只希望清军放过他的部下。
石达开想用自己的命,换部下一丝生机。
清军答应了,但石达开一走,清军就将太平天国2000多名精兵强将斩草除根。6月26日,石达开被凌迟处死,临死前,他恳请骆秉章,让5岁的儿子死后和自己葬在一起,骆秉章也点头同意了。
这个5岁的小孩就是石定忠。
不过,因为他才5岁,没有跟父亲同罪。
骆秉章回忆说:其子石定忠,现年5岁,例监禁,及岁时照例办理。
就是说石定忠根据大清的规矩先关监禁。
“凡谋反及大逆,但共谋者,不问首从已未行,皆凌迟处死。正犯之祖父、父、子孙、兄弟、及同居之人,不问异姓,正犯之期亲伯叔父,兄弟之子,不限已未析居、籍之同异,男年十六以上,不论笃疾废疾,皆斩。男十五以下及正犯之母、女、妻妾、姊妹、若子之妻妾,给付功臣之家为奴……”
根据《大清律例》,凡是男性十五岁以下的“逆属”,均“给付功臣之家为奴”。
在这条法例之下,还有数条“条例”,清楚写着如何执行:
“反逆案内律应问拟凌迟之犯,其子孙讯明实系不知谋逆情事者,无论已未成丁,均解内务府阉割,发往新疆等处给官兵为奴,如年在十岁以下考,牢固监禁,俟年届十一岁时,再行解交内务府,照例办理。”
也就是说石定忠根本不需要被凌迟,监禁到了一定年龄就给流放了与披甲人为奴。
石定忠没有活太久,死后也是草草一扔,骆秉章并没有将他和石达开葬在一处。
往期推荐
武德四年,洛阳城破,李世民将目光盯上了世家大族的寡妇韦珪,二嫁不仅专宠,甚至地位直逼长孙皇后
1907年,敦煌藏经洞,3个男人只花了200两,用7天装满了29个箱子,拐走了9000多卷经文
作者丨友书闲读,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图片丨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你像神明一样慷慨地将光洒向我
从此人间被点亮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在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