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文丨花欲燃吖
1899年,在美国的梁启超爱上了翻译何蕙珍,他只得写信给妻子诉苦:生出爱恋,几乎不能自持,她是一个极好的人。不料妻子淡淡地回了一封信,不仅打消了梁启超的念头,还留下了大度的名声。
梁启超的正室李蕙仙出身名门,官宦之家,是个饱读诗书的女子。嫁给梁启超后,给他一共生了三个孩子,分别是梁思顺,梁思成,以及梁思庄。李蕙仙上敬公婆,下育子女,治家有道。
她严苛一些,但也不乏浪漫主义,梁家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条,尤其是公婆对这个媳妇满意得不得了。
梁启超自己也是对妻子很感激。
任何一个女人都无法容忍丈夫三心二意,也不愿意和其他女子共事一夫,哪怕是出生在封建社会,早就受过三妻四妾熏陶过的女人,在社会环境对女人的地位得见一丝曙光之时,也会对一生一世一双人有所期盼。
李蕙仙是个小脚女人,这是她自己做不了主的,她贤惠,却也存着“私心”。但好在她嫁的男人不错,梁启超是维新派,主张一夫一妻制,这对她来说是很幸运的。
然而,一起的变故就发生了梁启超赴美之后。
他在美国的檀香山遇见了侨商的女儿——20岁的何蕙珍,何蕙珍很早就读过梁启超的事迹和文章,对他心生仰慕,在给梁启超做翻译期间,两个人也是相谈甚欢,彼此很投缘。
一男一女在某个阶段一旦激起了情感上和兴趣上的共鸣,很容易产生超越友谊的情感,这是人之常情,何况何蕙珍并不是一个懦弱的女子,她勇敢地向梁启超表达了自己的感情,并且愿意自降身价给梁启超做妾。
何蕙珍的父亲是保皇派,所以她觉得男人三妻四妾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只要能在一起,不过是一个名分。可梁启超权衡再三后,实在无法给何惠珍一个结果,进退两难的时候他给妻子写了一封信。
这封信大概就是阐述了自己在美国对一个女孩产生了好感,但内心十分纠结。聪明如李蕙仙,哪里看不懂丈夫的用意呢,她没有直接拒绝阻拦,没有一哭二闹三上吊,而是淡淡然轻飘飘地回了丈夫一封信:
你是男人不必像我们女人一样从一而终。你若真心看重她,我便同父亲母亲商议一番,定个日子娶回来。你若是对她没有情谊,那样好的女子,切莫耽误了她。
梁启超收到信后战战兢兢,立刻给妻子回道:“哎呀,你跟父亲说,这不是让我挨骂呢嘛。不必,不必……”
梁启超心中明白自己若是纳妾等同于打了自己的脸,再者父母对李蕙仙很满意,绝不能容忍他这般做法。
梁启超在美国这段恋爱无疾而终。
李蕙仙没让何蕙珍进门,但将自己的陪嫁侍女塞到了梁启超房中,给他做妾。
自己人总比外面来的不知根知底的好,既成全了自己大度的美名,又能将一切掌控其中。
这个侍女就是王桂荃,这个名字还是梁启超给起的。
王桂荃幼年丧母,继母听信算命的说她命硬克亲,对她百般苛待。四岁的时候,王桂荃的父亲暴毙身亡,继母卷着家产一跑了之,临走前还将王桂荃转手卖给了人贩子。
六年被卖了四次,最后一次被李家带回去做了丫鬟。李蕙仙回娘家的时候发现王桂荃人很朴实,就将她带到了梁家。
李蕙仙是个小脚,出门不方便,很多事都是王桂荃出面做,家里家外成了主母的好帮手。
1903年,王桂荃嫁给梁启超做妾,婚后生了六个孩子。
妾室没地位的,在家里也得做丫鬟的活。她性子好,任劳任怨,也懂得忍气吞声,从不和人争执。李蕙仙脾气不好,对下人动辄打骂,都是她出面调和。
梁思成在后来回忆母亲时说,母亲太苛刻,不像王桂荃那么温和。一次梁思成犯错,被李蕙仙责罚,幸好王桂荃出来温声细语的劝导梁思成。整个梁家上下,没有人说她不好的。
但关于这件事吧,我觉得两个女人不能这样放在一起做对比。
李蕙仙毕竟是当家主母,她若是唯唯诺诺软性子,如何管理好下人。人人都想做慈母,做好人,但人善被人欺不是没有道理。
1924年,李蕙仙乳腺癌病逝,整个梁家都靠王桂荃操持着。
王桂荃对李蕙仙的子女视如己出,这些孩子们包括下一辈,回忆起来都是她慈爱的模样,对她敬重和感激。
梁启超去世后,她一个妇女独自撑起抚养这些孩子的任务,坚持让孩子们好好读书上学,她虽然没读过书,但眼界却很开阔,凭着温柔善良、坚强和隐忍,将子女们一个一个托举成才。
往期推荐
“圣雄”甘地13岁接受童婚,沉沦床笫错过父亲最后一面,36岁宣布禁欲,为考验自己,同少女沐浴同寝
万历年间,陈留县富商家的傻儿子娶美娇妻,逢人就说:“我媳妇和邻居哥哥在床上打架。”
作者丨友书闲读,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图片丨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你像神明一样慷慨地将光洒向我
从此人间被点亮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在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