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曲绘,绘出新境界,绘出新气象!

乐活   2023-12-19 15:46   山东  




个人简介

郑会军,山东日照人,现就职于日照市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华书画协会理事、浙北中国画研究院研究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中华炎黄书画院特聘画家,日照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山东省精品旅游促进会书画院高级画师。师从姜宝林先生、吴静初先生。专山水,擅写意花鸟,好书法。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


郑会军:出于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

陈德凝


“写形传神、形神兼备”是中国历代绘画的品评标准。“以形写神”这个说法,始于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尽相同的内涵。石鲁先生在《学画录·造型章》中曾这么阐释“神”的内涵,他认为:“画贵全神,而神有我神他神,入他神者我化为物,入我神者物化为我,然合二为一则全矣。”这里说的“我神”就是画家自身的精神。
绘画不是以追求简单的“形”为目的,而是要通过“形”来传达神韵,表现内在精神。
品味郑会军先生的画作,一花、一石、一鸟、一鱼,笔墨清俊,造意简净,品味纯然,出于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丰富、含蓄而富有变化的笔墨语言,酣畅淋漓,直抒胸怀。这些作品让我们看到了郑会军先生笔墨丰富表现的涵盖力,以及不同题材、表现手法之间贯通的一种有深度的文化与精神属性。

记者:郑老师,近年来您在写意花鸟上下功夫比较大,而之前您在山水下功夫比较大,您现在以花鸟画创作为主吗?山水画在您的创作中居于什么地位?
郑会军:山水、花鸟的创作都处于同一地位,它们之间并不矛盾,而是在彼此的学习中会相互促进彼此提高。就像我们学习开车,学会那几个档位,技术要领,大多数车就都可以开了。画中国画也是一样,懂了中国画的用笔、用墨、用水等基本技法,那么山水、花鸟、人物就都可以画了,只是塑造的物象不同而已,但表达的审美意趣是一致的。画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提高自己的综合修养,最终都是画文化认知,不是简单画物象。
记者:长期以来,画界有一个不成文的共识,那就是:山水强调境界,花鸟强调情趣,人物强调传神。您如何理解?
郑会军:中国画的最高境界,在于水墨留白。一幅画,不管是山水、花鸟、人物,往往只需看它的留白,便可以看出主人胸中的丘壑,境界的高下。
在艺术实践中,无论山水还是花鸟、人物,都是要注重境界、神韵和情趣的表现,才可能到一定的艺术高度。艺术就是要表现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中蕴含着神韵和情趣。这种观点与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是相通的。我们是通过自己的艺术实践来体现这种思想,达到这种艺术目标。
记者:您一直很重视写生,即便在疫情期间也没间断过写生。写生对创作有何重要意义?
郑会军:写生与创作是不可分割的。写生是创作的前奏,创作则是写生的深化和发挥。写生是绘画的基础,创作的来源。写生能为创作积累素材,激发灵感,提高审美感觉,突破新的技巧,丰富艺术表现力。通过写生可以更好地提高写实技能、技巧和把握控制画面的能力,为创作更加具体、生动的作品打下坚实的基础。写生和创作是相互印证、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记者:如何理解中国画的写意精神?您认为当下中国画界的写意精神是什么状态? 
郑会军: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具有独立审美价值,在世界艺术及美学领域都具有崇高的学术价值和地位。写意精神源于中国艺术哲学观,写意并非是对物象“似与不似”的简单再现,而是传统文化内涵与个性精神的感悟与体验。写意精神,是中国画特有的思维方式,是中国哲学的艺术观。中国画写意精神是物境、情境与意境的融合统一。中国画讲求以笔为筋骨,以墨为精神,笔墨相生,互为表里,以此来体现笔意墨法蕴含的东方哲学。就艺术家而言,真正的写意精神,是在对自然物境的理解之上,融入其自身的生命情感,最后达到崇高的艺术意境,即万物归一、物我两化的大一统境界。
那么,当下中国画写意精神不固守一种既有的写意概念,而是以一种变化和发展的眼光去衡量当代中国画之变革,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因为新时代中国画写意精神已不再单纯是中国原生态文化及哲学理念的显现,而是中国与世界文明交互作用过程中业已形成的当代多元文化生态之中综合与互补的审美理念折射。
记者:您今年创作了一批清供和博古系列作品,这些作品引起了日照书画界的关注。您是如何有这个创作设想的呢?在您的艺术经历中有何重要意义?
郑会军:画这批博古清供画是去年朋友提议的,我没感觉就拖了好久,但脑子里一直考虑如何画。今年练习书法,从汉砖、汉画像石吉语文字里得到灵感,觉得用绘画形式表现传统文化中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和民族智慧的吉祥语非常有挑战性,就与朋友共同选择了30多条我们平日喜闻乐见的民间吉语,如“金玉满堂”“永受嘉福”“长乐未央”“子孙宜昌”等,然后根据内容再去寻找创作灵感,就是命题作文了。
至于创作这批博古清供画的意义,一是丰富了我的创作内容,在我众多作品中又多了一个面貌;二是在画的过程中又补了传统文化一课,认识到中国民间吉语,做为一种语言现象,是社会思想、价值的演变与发展结果,是中国人民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和文化资产。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对培养和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美化生活都是很有意义的。
记者:您如何理解中国画的当代性?是“笔墨当随时代”那么简单吗?
郑会军:一切艺术形式势必都要面临“当代性”的话题,其中也包括我国的传统艺术中国画,在多元化文化背景之下,当代的中国画创作呈现出了多元并存、百花齐放的发展趋势。在这种趋势下,题材内容和艺术语言的创新已经成为中国画“当代性”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且在近些年的创作中强烈刺激着这一代青年画家们不断地创新,尤其在人物画的创作中成绩更为显著。当代中国画与传统中国画相比,虽然在材质媒介的应用上具有一致性,但在内容的选择上多了很多当代人的主观改变,题材更为宽泛,而内容题材的创新最重要的还是通过对特定内容的选择性描绘以表达艺术家的情感与观念。时代要求作为一名画家必然要通过作品反映崭新的现实社会,而新的题材就要求有新的笔墨语言。
清初石涛曾提出过“笔墨当随时代”的创作方法,画家在新时代应该大胆寻找、表现新的题材和内容,表达当代人的情感,使作品富有时代气息。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所以,当代中国画家一定要以当下的生活作为创作源泉,将生活中的各种物象与笔墨语言交织在一起,同时也要反映自己的精神家园和艺术思考,这样就可以赋予作品一定的“当代性”。
记者:您近期的创作计划是什么?
郑会军:一是围绕明年国展和单位工作要求去创作,山水、花鸟都画几张大创作;二是继续按照自己节奏探寻自己的艺术语言。






个人简介

魏会昌,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曲阜师范大学客座教授,日照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学术、创作委员会主任,日照兰亭书法美术学校创办人。作品及文章散见于《书法导报》《中国书法杂志》《中国书法报》等报刊。《老年大学篆书隶书实用教程》执行主编。

作品入展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二届隶书展、全国第二届青年书法篆刻展、2021“中国书法•年展”全国楷书作品展、2022“中国书法•年展”全国篆书、隶书作品展(全国前30名)、2023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书法篆刻作品展。作品获得第十二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二等奖、第五届“日照文艺奖”特别奖。


魏会昌:古为今用 象外之美

  孟凡星

有一种美叫象外之美。具象呈现的美是显而易见、通俗易感的,而象外之美如同言外之意、弦外之音、韵外之致,需要仔细体悟方有所得。
观魏会昌的作品,时而古拙、时而浑厚、时而苍润,会呈现秀逸雄阔的动态美,如品一杯清茶,入口溢香,回味无穷。
他的书法为什么能有此气质呢?
这大概和他对书法的领悟力有关。他从古人那里汲取灵感和艺术养分,慢慢滋养自己的创作:由形式表达转向文化表达,将空间美学变为动态表现,刚柔并济、方圆兼备、起伏多变、收放自如;点画的疏密、粗细,墨色的浓淡,用笔的轻重、缓急、顿挫、虚实……书写过程中有一种率意挥洒,又给人以金石气的古拙之意。

记者:魏老师,作为书法界的少壮派、实力派,请为读者介绍一下书法的艺术性。
魏会昌:书法作品需要饱含真挚的情感,亦静、亦动,亦孩童本色;不自欺,不欺人。还原自己的本心,开启内心之门,方令其人静和心虚,如没有虚静之心态,心门不开,无法实现作品本身艺术性。
记者:书法的艺术性和实用性之间是什么关系?
魏会昌:凸斋先生曾讲,艺术的核心是创造,手艺的核心是传承。古代书法以实用性为主,从技而入道是修行,“能品”都是按照实用写出来,其中部分进入“妙品”甚至进入“神品”。
首先要打破规范字定式思维,才能领略艺术的第一个台阶。也就是说,书法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没有天然的鸿沟,关键在于如何在实用性基础上深化艺术理解,不是对立思考而是相辅相成,方可入门。
记者:称得上是作品的书法应该具备哪些要素?
魏会昌:作品要内观,有担当、有虔诚、有敬畏之心。先明理,后胸中有丘壑。有意识思考,无意识书写,进入无意于佳乃佳状态。这种状态实则属于人品与个体情愫修行的全然融合。当然了,这还要建立在技法、笔墨的高度修炼之上。
记者:古人论书说:“……总之曰:如其人而已。”请为我们讲解一下。
魏会昌:这是清刘熙载的书论。也就是说,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也就是人的精神,一种抽象体现与表露。欣赏书法不仅仅是看功力的深厚,看点画、章法的精巧,更重要是体会作者的精神、格局、气质、修养。好的书法作品与其创作者对话交流,而赏得此境也需要赏者“见智”“见仁”,悟得书法之“意境”“气韵”之妙理。
记者:近几年,您的书法主攻方向是什么?
魏会昌:碑帖结合及金石学的研究。
记者:您的作品入展被誉为书法界的“奥林匹克”第十二届国展,也获得过泰山文艺奖,展览作品和日常创作的作品是同类作品吗?如果不是,那么,展览体和艺术作品本身有何异同?
魏会昌:我的展览作品与平常作品基本属于同一类别。
“展览”这也是比较敏感的话题,当代展览很多人定义为无精神的“展览体”。当然,展览体与艺术作品本身也是有区别的,展览作品的确需要考虑展厅等其他外在因素,因此会在艺术元素上添加诸多其他元素。
在我看来,展览如学生考试,分数并不能完全体现这个人的能力,但是分数却可以检验学习的能力与基础。我常常把展赛当做竞技,以此审视自己的书法,算是多一份思考、多一份鞭策吧。
我的创作基本是我写我心,至于在展览中获不获奖,不是我关心的问题。重要的是我要把握笔墨当随时代的意义所在。清人魏源说:“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技,是指技巧、技艺、技法;道,是指规律、境界。“技”如何才能上升为“道”。展赛开辟了一条通道,同时也可以更好检验自己。
记者:在从事书法艺术实践的同时,您也在国画方面有自己的心得,书画之间有何内在关联?
魏会昌:“书画同源”也是经典的话题。甲骨文和金文中图画文字以象形和指事的方式表现,后发展到更抽象的文字表达。图画文字演变为由线条构成的文字,逐渐发展出以毛笔为工具表现的对象,形成书法艺术,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绘画意识的发展状态。
因此,书画有共同的用笔技巧、共同的思维方式,共同的抒情意境追求和共同的审美要求。我个人认为,国画学习关键在于摹古与写生,摹古是与古人对话;写生是写大自然之感情,真物象才有真感情,越深入才越有意境。书法则是通过线条表现文字的艺术,两者相互促进,会让思想有意想不到的开拓。
记者:听说您收藏了许多汉砖、画像石,常常自己制作拓片,您的这个爱好对您的书法艺术有何促进作用?
魏会昌:是的,我喜欢收藏这些,并且亲自制拓。黑格尔认为艺术作品优于自然物的根本之处在于“靠心灵灌注给它的生气”,这个观点我也很赞同,在制作拓片的过程中,我注意仔细体会其文字中的斑驳与自然章法的生气灌注,金石气中的斑驳感、古拙感、浑厚感、苍润感,就如乱石铺街的烂漫,如夜空的众星给黑夜增添了无限幻想与生机。
金石文字古朴的朦胧之美,让我为之着迷。岁月积淀,让金石文字极具烟云气质、古意盎然。所谓“带燥方润,将浓遂枯”“干裂秋风,润含春雨”大概就是如此。我更喜欢历史赋予的这一段神秘的时空,收藏与制拓,只为我的书法中能够沾染金石气,哪怕就一点,也足矣。
记者:您十分重视读书,也喜欢买书,收藏书,遇见好书即便是价格过万也买下来。您对书为何这么重视?读书与书法之间有何关系?
魏会昌:读书可以明理,可以目澈心澄。书见其心,也可提高艺术水平。
读书就是一个“蜕变”的过程。腹有诗书气自华,读好书,境界自然会提升,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在读书中涵养人的心志,自然会写出有内涵、有品位、有个性的字。
读不懂书的人,读再多书都写不好字。读书关键在于一个“悟”字,读书要随时注意修正自身的见解,否则读书效果不大。作品的格调来自作者的修养,读书后思想的沉淀、灵感的迸发、心灵的升华等都可以成为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记者:书法创作与书法教育之间有何关系?您是如何处理的?
魏会昌:明代书法大家王铎自定日课,“一日临摹,一日应求索,以此相间,终身不易”,又说“书不师古,终落野俗一路。”何况我们?
书法创作与书法教育,可谓“教学相长”。我不仅分享自己的学书经验给同学们,为他们打开认知和学习书法的一扇窗,同时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并不是机械重复的劳作,也是修正自身基本功的过程,不断审视自身书法找到突破方向的过程,知不足而后改之,这将有利于更好地进行后期书法创作,离形成自身独具特色的书法风格更进一步。
“三人行必有我师。”我并不是高高在上的老师,我会平视甚至仰视我的学生,在与他们探讨的过程中,在观察他们临创的时候,时常会有思想的火花解开我的疑惑,让我豁然开朗,妙不可言。





日照书画文化
走向文心 享受艺术\x0d\x0a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