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风,原名孙仲敏(1933—2020),西部风情画家。山东莱州人,1952年毕业于哈尔滨春华美术学校。上个世纪60年代初在北疆塔城地区从事美术工作和创作,1974年辗转青海江河源搞创作。塞风画风具有鲜明的西部地域色彩,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因为敬仰,我去拜访孙仲敏先生。又因为有相近的人生观和几乎一致的艺术观念,我们自然而然地成为忘年交,常常是个月二十天不见就想念他。我们相见甚欢,除了看他的画,聊艺术,还听他讲自己的经历,讲他的历史,讲他对历史和文化的看法,偶尔也陪老人家喝一杯。忘我处,孙仲敏先生竟如孩童般做出一些天真好玩的举动。我心想,真是一个赤子!不知不觉,一个上午或一个下午就过去了。白发青丝,我们中间相差四十四岁,却没有丝毫隔阂。先生长相俊美,心地单纯,艺术直觉敏锐,又因为他一生清贵的慎独、澄澈的风骨,我自认为他是对我形成重要影响的几个人之一。
我是因为喜欢他的艺术而走到了他身边的。那些年,我有幸观看了孙仲敏先生几乎一生的绘画创作,都是精品,如果不满意,他是不会留这些作品的,“废画三千”也是他的习惯。一幅幅充满西域风情的壮美山水,清洗着我的眼睛,清洗着我的心。雪山大漠、长河落日、天高地迥,塞风万里,牦牛、藏羚羊、鹿群、骏马、雄鹰、棕熊,蓬勃的生命在高海拔的严酷地带尽情释放着生命的跃动。欣赏这些作品,仿佛啜饮甘洌的雪水,又仿佛痛饮芳醇的美酒,让我一次次陶醉于这样的大美而不可自拔,让我常常发出这样的感叹:什么是艺术?这就是艺术!什么是美?这就是美!
孙仲敏先生享年87岁,一生创作数量并不大,然而幅幅精品,幅幅别致,幅幅荡涤人心。伴随着艺术创作,孙仲敏先生还积累了一些艺术随想和画语录。这些都是与他的绘画艺术同等珍贵的精神财富。如今,孙仲敏先生离开我们4年了,他的人、他的艺术都深深印刻在我的心中。现开设一个短期栏目,将先生的精神财富分期与读者共享。若先生有知,必定会心微笑的。
——大凤
(汪)易扬先生的画在他二十岁前就受过扎实的传统基本功训练,有深厚的西画基础。他更重视到大自然中写生、观摹、感悟。
古人的一切书画笔墨是源于无字书(大自然的领悟)。至今那些只重有字书的人,在评书画时还常说这一点、这一笔是对或不对,似乎古人的一点一线都是不能违背的,有些大家之间为此一生争论不休。
“举一反三”足以解读探索、认识世界。比如,物各有性。我们最早使用筷子,最早不用手抓饭吃。我们最早创造了人类生活用的精美用品如纺织衣料、茶叶、酒以及器具、陶器、房屋建筑等。
开合多用于书画。开合是万物生长发展的规律。法则是运动,是节奏,是空间……当你在大地上前进时,可以处处看到开合的地势、山脉,你经历每个开合的过程,即是一草一木的生长,一开一合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可见对这一规律的发现多伟大,开开合合,大开大合。
气势是画家自身内在精神的显露。作为画家,笔墨功夫都是为作品的造势服务的。“势”是精神的、境界的、灵魂的,有雅俗之分,俗中有雅者,极品也,但是,雅极必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