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生于南京。1957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学院艺术系,师从李超士、戴秉心、宗惟成等先生,毕业留校任教,后深造于中央美术学院首届油画研修班。历任山东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山东省油画学会主席、山东省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油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普作协科学美术专业委员会副主委等职。为第八、九、十届全国美展、20世纪中国油画展、“携手新世纪”中国油画展等全国重要大型展览艺术委员会委员、评委或总评委。现为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研究员、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荣誉理事。日照油画院名誉院长。
数十件作品参加全国及国际展览,其中多件作品分别获一、二等奖、金奖、银奖、优秀奖、特别荣誉奖、艺术成就奖。作品曾赴德国、法国、奥地利、美国、瑞典、芬兰、意大利、澳大利亚、加拿大、墨西哥、韩国、日本、埃及等国展出。部分作品为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澳门博物馆、大都美术馆、山东省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中央电视台、国家机构及国外艺术家收藏。
《海之女》 120x120cm 1981年
《海之女》 画面以惯用的方形构图,高视点俯视大海。逆光下波浪翻滚的银色海面生机盎然,一组准备迎风逐浪出海作业的海带养殖女工,她们健壮的体态,将投入大海怀抱那悠然自得的神情,全然与养育他们的大海形灵一体。此画是凭记忆一气呵成的“急就章”。激越的情感直泻笔端刀锋,阳光下透明微妙的色彩在流动中抒展姑娘们自由豪放的海洋情怀。
《新疆老汉》100x80cm 1983年
《毕业答辩》162X187cm 1984年
《毕业答辩》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初,时值中国画坛处在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学术空气十分活跃的年代,围绕各种学术课题展开的探讨和辩论广泛而剧烈。《答辩》一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际而生的。这幅表现当代中国油画家群像的作品,以严谨的人物形象塑造和整体氛围的恰当把控,将答辩场面特有的紧张热烈气氛表现得庄重而生动。充分地喻现了80年代中国画坛正充满生机地步入新时期的良好学术氛围。此画已列为中央美术学院的精典收藏。
《明代画家游文辉为利玛窦画像》90x150cm 1999年
《明代画家游文辉为利玛窦画像》 400年前,出生在澳门的明代画家游文辉,随来华的意大利画家乔瓦尼攻学西洋画。1610年应邀晋京为罗马耶稣会来华传教的奠基人利玛窦画一幅油画肖像,此画竟成为现存梵蒂冈的中国最早的一幅存世油画。作者采用与“画像”所处时代相吻合的古典画风,并揉进现代构成因素,以严谨的画面结构和生动的形象刻画,表现了这一有意味的历史和人物,蕴含了穿越历史时空的审美意蕴。从这里可以窥见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悠久历史,以及油画这一外来画种在中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漫长历程。
《先行者-孙中山视察黄河大铁桥》 210X400cm 2013年
《阳光·沙滩·海带》150x150cm 2013年
《耕海者》160x200cm 2016年
《渔人与海》180X180cm 2004年
《渔人与海》 直接来自海上生活所经历的惊心动魄的体验。捕鱼人在激越的交响声中,围合在由网口倾泻满船的银色鱼流布成的“舞台”上,“领舞者”昂扬挺立举臂牵动自天而降的绳缆,仿佛把人的视野引向无限深广的苍穹。在表现中大刀阔斧地略去一切影响整体气势的余赘。由桅杆、网揽、船体构成的巨大三角形,以建筑性的框架稳定地支撑倾斜动荡的画面;色彩语言从光色风格转为大色域式的面积分割,组成强烈的节奏韵律;笔触手法则从具体的形象塑造转为渗透着激情的笔意性挥写。整个创作过程则着力于调动全部艺术元素用来表现一种英雄主义的崇高、豪壮、恢宏、深邃的审美境界。
《陕北》39x39cm 1998年
勤奋而有韧性的艺术家,因所赋予它的随意、探索、试验的品性,以至日积月累而成为铺陈自己人生和艺术道路的砾石。又因其多具简练概括,捕捉和经营的常为最鲜明、最独特的“大东西”,因而往往成为一幅大作、甚至一种风格流派诞生的“战略引酵”。(就像塞律希埃画在雪茄盒盖上的一幅很小的风景,对“纳比派”的引发)
——杨松林《自言自语》
《静穆的海》180x180cm 2001年
从孩提时把玩画笔开始,我就以一颗童心面对“自然与人”这个永恒的主题。大自然总以她那变幻莫测、无穷无尽的美妙和神秘,吸引我向一个新的意境走去。
——杨松林《自言自语》
《沧海之旅》180x180cm 2002年
《激越的海 》 65X65cm 2002年
人作为自然中的一分子,他与自然的交流与和谐互动,是生命体验的最高境界,可以从岁月流逝、昼夜轮换、四季交替、潮起潮落、阴阳互补的大节律的呼吸中,感悟到大自然内在的气质和如诗如歌般的声律音韵。
——杨松林《自言自语》
《 三山岛池塘》50X60cm 2004年
《陕北人家》80x90cm 2006年
我崇拜并热爱大自然,在那里可以激起灵感、引发激情、敲响心钟,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地”、自己的“太阳”……在黄土高原的大山里,在无边无际的海洋上,我曾有过几度抵近那“大美无言”的生命境界的审美体验,品尝到偶然出现的“人格化”意匠的快慰,并真正体味到“一幅画就是按照自己的法律、过着自己的生活的独立世界”的真谛。
《山村》100x100cm 2006年
——杨松林《自言自语》
《雪霁》60x80cm 2010 年
与“自然”相处也会有“几日不见如隔三秋”之感。间断性的外出作画,常有几天的恢复阶段。几张画之后就像推开一扇关闭的栅门,色感的敏度、绘画的眼睛、即兴对话式的色彩语汇、与自然的亲近感…才渐渐的鱼贯而出,步入率性而发之境。
——杨松林《自言自语》
《俄.叶卡㨗琳娜花园.湖》100x200cm 2011年
《恒河之晨》2011年
《青岛八大关》80x100cm 2012年
《收过青稞的田野》240x60cm(局部) 2013年
《河畔》40X70cm 2014年
《新伦敦港火车站》60x80cm 2014年
《希腊·伊亚小镇》80x120cm 2017年
《新疆·奥依塔克雪山下》100x150cm 2017年
《流动的礁群》60x80cm 2019年
艺术家对自己的认识和修行是一个终身过程,人是在认识世界中认识自己的。我曾有过60( 岁 )起步的志言,我把过去几个 “ 生命段落 ” 的积累当作未来里程的准备。如今虽已步入 “ 80后 ” ,仍期待在大海的夕阳辉映中迎来晚到的繁盛期。
《扎尕拉》80x100cm 2013年
《芝罘春潮》70x150cm 2016年
19岁离开南京来到山东,没想到竟在这里生了根,北方的一切都令我感到新鲜,我以极大地适应力去接受一切挑战,很快成了一个北方人。我喜欢大海和大山,曾和渔民多次出海,经受海的洗礼;也翻越过无数山峰,投入大山的怀抱。这使我的襟怀和视野开阔,气质和体魄也都改变许多,我越来越喜欢那种朴厚、崇高、博大和富于力度的东西。
——杨松林《自言自语》
《七里峪山村》2017年
《夕阳照桑榆》200X120cm 2021年
2000多年前古希腊神殿上隽刻的警示铭文“认识你自己”。在当时被视为神的声音,却是留给现代人的珍贵遗产。几千年前的哲人即有如此精辟卓见。这是一个大到国家民族小到个人都不可回避的根本性问题。认识自己,并非像儿时学会从镜子中照见自己那样简单。我的人生经厉让我找到“认识自己”的要决:
1、不要放过自己,把一切努力都作为自身建设的过程,把一切付出都作为一种人生的积累;把一切挑战都作为一种成功的机遇。
2、做一个有心人,用事业的眼睛看世界,通过精通一门去领悟和旁通其他。
3、在认识世界中认识自己,坚定地顽强地走自己的路。
4、与时代保持零距离;用文化、修养去支撑和提升艺术品格;用作品和成就去铺展自己的艺术和人生道路。
——杨松林《自言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