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男子虚开店铺,并且勾结优惠券持有者制造虚假订单,骗取某外卖平台补贴300余万元。日前,杨浦区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依法对徐某某、章某等5人提起公诉。
徐某某是某外卖平台在外省负责拓展商户的经理,靠拉拢店铺注册达到约定数量获得收入和提成。原本做的好好的他,结识了他的“前任”经理——章某。两人平日里对互联网经济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一次偶然的机会,章某谈到了某外卖平台的补贴机制——优惠券持有者手中的券。章某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利用该外卖平台的补贴机制,通过虚构交易“薅”得优惠券这一平台补贴的“羊毛”。这一提法迅速成为点燃徐某某心中贪婪之火的助燃剂。
“思路”被打开的徐某某眼前一亮,立刻补充道:“我们可以注册假店铺,然后找到优惠券持有者,用假身份和账号去购买,制造交易假象,进而将优惠券套现。”两人的思路迅速交汇,一个完整的诈骗计划在他们心中悄然成形。
两人很快便开始了他们的“致富捷径”。徐某某负责技术层面的操作,注册了近9000家看似正规但实际上空壳的线上店铺,精心设计了店铺页面,上传了从网络盗取的商品图片,并设置了诱人的价格,但所有商品均为虚构,并无实际库存。而章某则擅长人际关系的构建,利用社交媒体和网络论坛,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吸引了一批同样贪念作祟的“合作伙伴”——优惠券持有者。
团伙成员分工明确,徐某某和章某负责在某外卖平台上架大量虚假店铺和虚假产品,将产品价格设置为100.1元,有补贴的优惠券持有者购买徐某某和章某虚假店铺的商品,实际支付0.1元。最后某外卖平台与商家结算后获得优惠券的“套现金额”,徐某某、章某再与优惠券持有者进行二次瓜分结算。
“我们利用多个账号和虚假身份进行交易,以规避平台的监控。同时制造虚假的消费信息,让平台误以为商品已正常售出并配送完成。”徐某某和章某及其同伙,通过不断循环这一流程,迅速积累了大量的优惠券这一平台补贴。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非法所得迅速膨胀,竟达到了惊人的三百多万元。但纸终究包不住火,某外卖平台的风控系统逐渐发现了异常,遂报警。
日前,杨浦区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依法对徐某某、章某等5人提起公诉,法院判处徐某某、章某等3名主犯有期徒刑十年,剥夺政治权利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其余两人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检察官提醒,对于消费者而言,我们要对合法“薅羊毛”和违法犯罪有所认识,增强诚实守信的道德意识,根据商家制定的规则合法享受消费权益。“薅羊毛”必须守法,恶意为之很有可能触犯刑法,构成犯罪。企业平台也需要提高网络经营防范意识、加强审核力度、转化补贴方式、完善技术,尤其在制定优惠活动规则时应考虑周详,以免存在规则漏洞,一旦出现错误,应及时堵上漏洞,共同维护一个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
文、编辑|朱珠
素材提供|第一检察部 叶融杰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