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玉明:怀念青龙山

文摘   2025-01-17 21:41   甘肃  

2025·0053

怀念青龙山

把玉明

世上所有的情深,也许都源于心之所系。为此,我一直惦记着一个地方,就像心心念念惦记着一个人一样。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伟人的话气吞山河,掷地有声。“阔别三十年,再登青龙山。”摹仿伟人的这一句,素些,却对我心心念念惦记着的地方——永登青龙山,有了一个时间上的追溯,一个“缄情寄旧游”的了却和抵补。

的确,我把去一个地方的念想,几乎上升到了凌云志的高度。青龙山虽在咫尺,却阔别了三十多。怀念青龙山的理由是:它搁存了一个年轻人的梦,暂放了一颗幼稚拙嫩的心给予了一段无处栖息的情感。于是,迫切登山的愿望与日俱增,找回念想的思绪恣意横生。

准确的说,最后一次登青龙山,是永登师范毕业回家前的那一次。时值终结了一段学业,即将走上工作岗位,步入社会的前夕,存一点离愁别绪,彷徨迷离似乎在情理之中。由此心境所引发的悒悒寡欢,大概是自需一种清幽宁静的自然环境,给思绪不宁的心神一个安慰和归属感吧!除此之外,再无去处,就寄情于山了。

于是,青龙山这座山间林木葱茏映辉,亭台楼阁高低错落的地方,便成了最好的去处。因为在这之前,山间生树木,林中映楼阁的地方从未见过,更别说涉足攀登。绿水青山本就涤荡身心滋养灵魂。所以才有青龙山初登时的惊艳到之后的喜,再到最终的不舍留恋钟情不仅仅是从一次惊艳,一个习惯上升到一种情怀,而是在无数次的攀登体验感受到了一清欢,找寻到了一个存心寄思的地方

诚然,物质越贫瘠的年代精神也贫乏。那个年代,一无所有,思维局限,人们走不出别样的路来。二十岁面临的困惑和问题只能二十岁年龄的思维、认知和阅历去处理。不同年龄段里的困惑和不完美,正是人生发展的一次次成长和完美。

青龙山,永登城东的一座山,山不高,却长的高低起伏,有棱有角有形有势。永登人又把它叫东山。青龙山与县城,仅一条铁路隔,一抬腿,就到了山里;一望眼,又回到了城中。青龙山是永登人钟爱的地方,从前如此,现在依然。三十多年前,别过时的登山经历,所感所想,历历在目。虽然事隔多年,总想再登一次的念想,一直怀于心

端午,趁着节日氛围登山,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只不过这一次不是我一个人。

下午三时,到青龙山下,穿过铁路涵洞,直面三台阁。三台阁山而建,有气势,有派头,既是入山叠楼,又是迎宾一景。三台阁落地壁面上醒目的“青龙山”字映入眼帘字体行草仿古清水沙雕大方。楼为三层两翼翘首的靠山壁廊式叠楼,廊柱朱红,层瓦金黄,檐廊层叠,中梁镂刻气势恢宏高大,尽显传世复古风格。这几近完美的阁楼,应该是近年新建的。三台阁右侧多年前那排民房在,而左侧的入山牌楼,却是初见。建在较为平缓的斜坡之上,与三台阁直角错位,相互映衬,极和谐统一。

无边葱秀郁青龙,一生情深瞻胜跡。牌楼立柱上的这幅楹联揣摸良久感觉是一位率意淳真,怀旧恋情人的墨迹。颇有“山寺闻晨钟,深省静中发”的味。进入牌楼,地势缓平,宽窄随山形收放不一。宽不过丈许的走道上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平日里不知游人多否?今天登山者不少。自古以来端午就有插柳避邪,登山那酒的习俗。传统传承,传承又沿续的民间文化习俗,亘古变,源远流长。

迂回台阶右侧可缓登三台阁。左侧不足篮球场大的平地上,一些儿游乐设施快节奏的音乐与围观者的吵杂声交织交响,瞬间让我的耳朵失去了选择的自由。那转动起伏的各类玩具上,坐着开心的小伙伴们,环围在外的老者们,一边瞅着孙们,一边与近旁同样老者们搭讪闲聊。少有所乐,老有所为。稍作思索沿阶续上,脑海里又忽闪出:一世一代,一代一辈,传统模板式的续代人生,总是离不开一辈辈老者们的艰辛付出。

止目前眼见的这些是没有的,就连当年进山入口处,也巧移了位置。三十多年沧海桑田,世在变,物态随之青龙山也一样,在变化中蓄力积淀,在淀中丰盈丰富。不能不变化和发展,却又是尘封记忆的必要否定和重塑。

向上的山道,在这里拐了一个弯,复迂回,这一段折转的陌生,模糊了我对当年青龙山原有路径的记忆。抬头的瞬间,右侧一牌匾上书写着“明长城遗址”的字样时,才又复回顺延到记忆当中。这一段长城倒是铭记在心,只是当年没有过多的关注。于今日,鲜见长城基稳固,敦实厚重,连贯纵横,屹立千年风雨不倒;用手抚摸,质地粗糙,坚如磐石,历经战火熠熠生辉;夯土断面迹痕,寸草不生沿山越水绵延逶迤尽管墙体残断,不倒的事实,见证了悠悠岁月里的悲壮苍凉。一段长城,一个朝代;一段历史一份付出。历史在这里唤起我对几百年前,中国西部游牧民族与农耕文化的历史记忆。若隐现的明长城,融合了中华民族血脉的扩散、包容和整合。

永登是金城兰州的门户,河西走廊上的重镇此而过的长城,是历史的遗迹,又是文化的外延能肯定,这一段长城也经过天祝,翻乌鞘岭通住河西,是一脉相承的天屏障。只是我不清楚,处在永登青龙山及一线的长城遗迹里,是否出土过书写永登陈年旧事的简牍文献但它一定见证了一个地方,一个边关重镇沧桑岁月里的变迁。历史上永登一定是个屯兵戍边之所,关隘要塞之地。不难想象,永登是从浩瀚纵横的远古时代走过来的,是一个有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至此,我好像看见似乎听到明王朝漫长的边界线上,处立在长城一线的墩、台、堡、屯里,雄关高耸,箭楼巍然,旌旗猎猎,战鼓相闻。

打断我对青龙长城,永登历史沉思的是一阵迭起的悠长的“花儿”曲调。花儿是流传于甘青一带的民间艺术,是国家级非遗之一。花儿以曲调的唱腔风格命名,以令谱一曲一调。花儿也是从绵长的历史硝烟中走过来的,一直传承延续创新发展着。花儿民歌演唱风格广为流传,其内涵,同样是在述说着长城脚下,庄浪内外,人间烟火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花儿是历史的,但它更是民族的。

随歌声望见“青龙山花儿茶园”的牌。入内,老板娘殷勤,搭讪中台上一女士正在字正腔圆地尽情漫唱,拗不过同行们的催促,亦步亦趋中思忖着:在一个明媚的午后,两三个口味相同者坐在其间,一碗盖碗茶,一盘炒瓜子,优美花儿,赏山中美景,感心中惬意,也不失为一种时尚,一种况味里的享受修行。

绕过茶园,是一段陡峭的台阶,直上直下,三十层的样子山巅。山巅之上是整个青龙山的标志性建筑——青龙阁,青龙阁置身一个绝对而又至高的位置宛如天上宫阙,赫然

当年常登青龙山,不会对这一段堪称天阶的垂直台阶太陌生登此处,须得倾身弓背垂手才能攀援步之峰顶,丈许高的平台,四周石砌栏杆围方圆开阔平整,青龙阁便坐落其上。青龙阁是传统的重檐六角攒尖双层亭子,端庄凝重,古秀灵巧。巧就巧在它是上下两层的建筑设计上,近看远瞧,都于精巧别致中华丽庄重。青龙阁的六根檐柱支撑上下层的重量二层镂空无墙面,柱头搭交箍头檐枋,斗拱出挑,上下层圈梁围合,花梁层叠,绘就着祥云花鸟虫鱼类图案,清晰明了。阁楼正面檐廊间“青龙阁”三个蓝底金字秀美飘逸只是雕梁画栋的色泽,在岁月风霜剥蚀原有的颜色,斑驳中略显沧桑,而金顶石壁的色彩却依稀明辨。

站在至高位尊的青龙阁平台上,放眼望去,满青葱脆绿,楼阁掩映。近身侧旁,灌木低位生,而乔木高挑茂。高不过新疆杨的油松、云杉紧偎在杨树,分不清谁是谁的枝条,相互簇拥着在有限的缝隙里纵横穿插,努力地找寻着属于自己的空间。有时候,生存的空间是限的,但也对的,物态实体的延伸和扩展,凭得是先天的优得靠自身的努力。果树、杏梨、曲柳明显的较之松柏又矮了一头,显露不出惯有的柔媚娇俏,宽腰抚袖身姿来。它们在也不得不收身缩腰委屈求全。那些个紫穗槐、柠条、玫瑰、红柳之类的灌木,尽管左冲右突纵横蔓生,可始终扩展不出属于自己的领地是啊!在拦腰大树面前在高低混生的环境里,没有多余的空间让其发挥惯有的横行霸道的作风。只能挨挨挤挤,因势而立,看上去泛黄失色,有些脆弱

青龙阁左侧,原本没有的卧龙桥丛树中,横跨两山之间真像一条卧等腾飞的巨龙,蓄积待发。卧龙桥的地摊茶座,一直延伸到牌坊亭、双圆亭。的确,永登人素有品茗饮茶,消遣娱乐喜好,是生活,是品味,更是文化。右向,与青龙阁连通的穿山游廊,顺着山势蜿蜒逶迤,又一条盘山青龙,延于北向山

站在一览无余的青龙阁平台上俯视前方,对面仁寿山直立起,一只蓄积待飞的雄鹰,又似一位慈眉善目的长者与青龙阁遥相辉映,又各自成趣之间的县城一览无余主街道笔直延伸,纵横相连;建筑物高低错落,色彩各异。这难道不是当年的情景,迫切找的念想吗?我似乎看到了另一个我,一个在人生不同阶段困惑和无助着的自己。

我敢确定,这里仍然是许多登高望远的绝佳之,也曾经留恋迷茫,无端踌躇地方。因为,当时一天一班次的交通状况下一次县城不容易,登一次青龙山就更是奢侈了。

自古登高望远,就有鉴古思今,抒怀寄情之意。而我当初的登高远望,大概望的就是现在所的诗与远方实际是望不远,更想不明,充其量就是一种心灵慰藉,是一次不知何时再来的别而已当然,也不乏有一种融不进这个县城,回不了那个家乡的矛盾心境。

而如今的再登,其实是找寻,找寻遗失在蹉跎岁月里的青涩经历,受处身于困惑交错中的波折心境,回味人生转折的心路历程。人,只有在身临其境,睹物见景时,才能清晰地再现过往,犹忆当初。也许我一直以来的心之所系,大概就是缘于此吧!

年轻时的豪言壮语冲动的浮想联翩不是没有。不论结果如何,拼一把,赌一次的想法谁都有过。但说到底还是年轻幼稚随时间推移,经历了一些事笃定了一种性格,岁数也到了有感有悟的时候,才觉得:年轻时迫切想拥有的,正是现在急需想逃避的。归去来兮否我不不感叹岁月岁月里泯灭了的青春带走的不仅仅是多情的幻想,还有那青春热血里掩饰不了的欲望和冲动。

把当时的境况,用现在的视角做一个分析定位的话,那就是:身份角色的转变与思想认知的脱节,既定希望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差距所形成的碰撞,直接影响左右当时尚未完全成熟的自己。

在青龙阁饮茶闲惬意此景此情想到了许多。

太阳夕照时,顺着青龙阁右向的穿山游廊下山,下山的台阶顺山脊延伸一层层青石铺就的台阶上不知接纳了多少双不同的脚,会不会有一双相同的脚,在不同年代的攀登中完全印合在一起呢?

正于揣度之际,见“永宁寺”一座,有点吃惊,当年肯定是没有的。寺在山中,树在寺旁,青翠疏密,禅意深深寺虽不大,却清幽明净,齐整亮堂。入内,桑烟袅袅,梵音渺渺,顿觉心无尘,淡无水这个寺名含深意蕴吉祥自然地能联想到“永登安宁的寓意。渐行渐看绕过一圈茂密的丛树,径直一段陡直的坡道,一清澈的湖水展现在眼前名曰:荷花池,一个有形有象的池塘修建在如此山间难得。走到这里“钟鼓楼”仅一步之遥。楼为正方三层,底层灰色长条城砖,内侧向上倾斜砌成,四面中孔。二三层飞檐翘角,空凌恢宏以山为相与水为邻充满着玄象和智性,仿佛是时光的守望者,时间的见证者

近山脚,走进一个四合院式的建筑,名为四角亭。院落名属实归,确实是四面连廊,四角有亭。北向正房有香炉神像,是道教真观青龙山,一山两教,佛道双修,相互弥新,又各自成体,一处中华文明博大和谐的缩影。院内有一棵年代久远的古树,人们在枝桠上挂满了形色各异的端午荷包,不知象征寓意着什么?出四角亭看见台阶垂直,上直下,说是一百零八个台阶,曾是当年的进山台阶没敢直下,左拐绕道从迎宾门复归。

一个下午游走在青龙山,多年的愿望权当聊以慰藉。却总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似缺了点什么当年依稀记忆中的“昔日平番今永登”的牌匾不复倒是山门外的棋摊依,只是没有了那个曾经设摆残棋的独臂少年。铁路涵洞外抽签算卦者仍在,应该是子承父业了吧!南向的“青龙山照像馆”依旧,如今的老招牌当年的活跃地。三十多年前,那里有我们太多的足迹留影,没敢前往,唯恐又会勾起些点点滴滴的过往。

    回望青龙山,物是人非,却风景依然。一种熟悉而又陌生,亲切而又久远况味袭上心头。青龙山外在形态上的安静与内在能量上的丰盈,让我又有了一种猝不及防的错失感。如果惦记是一种思念,或者是怀念,那我惦记怀念着的应该就是:登高舒望眼,一别从此情无限的臆想。

青龙山,宛如眉黛真玉,犹如初升莲花青龙山,山有青龙,脉从中分青龙山,一个有历史有文化有底蕴的山。你是永登人挚爱,也是我惦念

十点,从“延仁鱼庄”出来,一路高速北上。城区滨河路灯像一条长龙映照着庄浪河水流光溢彩。楼景五光十色,艳丽多彩,有种上海外滩的静美。远处疲惫了一天的青龙山,映衬在城市的夜光中,渐入梦境。

青龙山,此来再游,人化于景,情浓于水,说声再见,愿您做一个好梦吧! 

初稿:2023年7月25日

定稿:2025年1月15

作者简介


把玉明,甘肃永登人,中师生,在天祝工作,喜欢读书写作。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投稿须知




文社宗旨:天马竞辉,继承创新;不分地域,竞相出彩。

投稿要求:原创首发,体裁不限;内容健康,文学艺术性思想性高度统一,作品不少于300字节,诗词可数首同发,投稿前认真校对,一经刊出无法修改,文责自负。  

投稿邮箱285095385@qq.com (请以文本形式发送,非附件以免延误刊发 )

有关事项:所刊发作品无稿酬,也不向作者收取任何费用,若有赞赏(10元以上),按编制修稿情况,在刊出后系统确认作品无违规情况15天内一定比例通过微信285095385发放,未主动添加微信、不按时收取者视为自动放弃领取权;作品一经刊出不可随意要求删除。

文社自收到来稿7天内审稿,对投稿作品及已刊出作品有修改、宣传、保留或删除权。若不能刊用,文社在7天内通过邮件或微信告知作者阅读量过低会延迟刊发为推广文社优秀作品,文社将授权更多的平台转载或同步所刊发作品,并支持报刊杂志选用。谢绝微信投稿!

天马竞辉原创文社
注重原创作品,推出文学新人,力求继承创新,打造纯净平台。 敬请关注tmjhycws,投稿邮箱285095385@qq.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