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文字关注我们
2025·0034
尘封已久的《少数民族“说名道姓”影视项目策划书》手稿
葛芸生
(仲达谨按):近日,笔者经广东省文化传播学会氏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陆上堂先生介绍与葛芸生先生相识。笔者与葛老虽然相识时间很短,彼此没有见过面,但经过十多天的微信沟通,心有灵犀,似乎神交已久。葛老先生是一位寿登髦耋,德高望重的姓氏文化研究老前辈,也是国内最早将姓氏文化以影视纪录片的形式介绍给广大观众的第一人。日前,葛老又将他近年和夫人卢嘉合著的《戏中未尽言》及由他辑注的《粤剧诗情》(梁俨然著)一并寄赠笔者;尤为令人感动的是葛老还将他珍藏了20多年的U盘随书寄来(内有180个项目,其中即有《百家姓》和55个少数民族及央视访谈的影视资料等)。之前,葛老已将写于2002年12月18日的一篇影视纪录片手稿——《少数民族说名道姓策划书》,发给笔者“望不吝赐教”(晚学岂敢“赐教”!)。这篇被葛老称作“功亏一篑的项目”,因尘封已久,从未发表过,故笔者经征求葛老同意,借“天马竞辉”原创文社,公诸于众,以飨读者。
前几天不经意间,整理藏书时翻出《少数民族说名道姓策划书》的原稿,还有数十份手写的诸姓手稿,以及当年好不容易从有关部委复制的建国初期在民族地区调研的影像素材,遂触动了我初心。
草拟的策划书:写于2002年12月18日。我在前言中写下一段文字:
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除了汉族还有55个其他民族。
不少人以为:“少数民族”没有姓氏,一些导游也作类似讲解,其实不然。
我国绝大部分民族,皆有本民族独特的姓氏和名字。据中国科学院资深研究员杜若甫的研究成果,彝族有上千个姓氏,满族也有近千个姓氏。仅有少数几个民族没发现姓氏。
少数民族的姓和名,到底是怎样的呢?这是一个至今不为很多人知晓的空缺领域。即便这些民族成员自身也未必十分清楚。
在开放改革的大好形势下,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日趋活跃。要交流首先需要互通姓名。因此,普及和推广少数民族姓名常识,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善举。
从民族姓氏名字中,足以窥见中华民族融合形成的悠长历史;从民族姓氏名字中,可以寻觅到各自民族独特而漫长的人文历程;且可以品味出各民族精采纷呈的风情民俗。
于是,《少数民族说名道姓》兼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成了我心中的梦。
此梦的初心,要在保证节目内容的科学性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它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视性。
当初《少数民族说名道姓》暂定100集,平均每个民族不足2集,每集正片长度10分钟。各集均由三个板块构成,分别是:
其一:请问尊姓大名?
重点在人际互相交往中,如何称呼、辨认、使用少数民族的姓名?有哪些应注意的地方以及各民族姓名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其二:趣说姓名由来。
择要介绍近千个常用民族姓名的趣味由来,以及获姓得名的故事和轶闻。
其三:改姓换名探秘。
集中展示一批民族姓名在更换变易中的秘事和传说。
上列三个板块的内容,在表现手法上既有对民族人士的即兴随机采录,又有姓氏专家的精辟访谈,还有民族地区的实景拍摄以及一批难得一见的建国早期民族实地的影像资料。
原本希望《少数民族说名道姓》能成为一部少数民族姓名百科全书式的科普作品,成为少数民族与汉族、与海外友人交往的便览手册。却因资金不足,功亏一篑,遗憾至今。
只能将部分民族姓氏拟就的推广文字,转发于后,求教大家:
(01)赫哲族“七姓野人”
赫哲族有七个最古老的姓。历史上曾流传“七姓野人”在“三姓城”出没。
赫哲族人真的是由“七姓野人”繁衍而来的吗?
(02)壮族侬姓改赵姓
侬姓本是广源地区壮族的显赫大姓。
可早在宋朝侬姓人纷纷改姓赵,这一变故与侬智高起兵反宋有何关系?
(03)瑶族异姓亲兄弟
瑶家人历来重视姓的延续。
然而本是同一父母所生的兄弟姐妹,他们的姓却不相同,其中有些不一样的说法呢?
(04)撒拉族十个撒拉九个韩
撒拉族有韩、马、何、沈、苏等20多个姓。
可民间流传“十个撒拉九个韩”。追根溯源,还得从撒拉族首领神宝为何改姓韩宝说起。
(05)锡伯族的姓是借来的吗
锡伯人很早就有姓了,可偏偏有人说,锡伯人本无姓,现有的姓都是从满族借来的?
(06)佤族追黄牛追出来的姓
果恩斯不勒、果恩邛、果恩垮特、布农、欧、邦等姓,是西盟班帅佤族的主要大姓。
相传,这些姓氏是他们的先人在追赶一条黄牛时,因各自表现不同,而分得不同的姓氏。
(07)傈僳族来自图腾的姓氏
傈僳族现有的姓与氏族图腾密不可分。
熊氏族姓熊;虎氏族姓胡;蜂氏族姓蜜、蜂、封、凤;猴氏族姓和、何:竹氏族姓朱、祝;鸟氏族姓雀;霜氏族姓霜、双,不同图腾引出各自的姓氏。
(08)回族马姓独占鳌头
“十个回回九姓马,另外还有沙、喇、哈。”
虽说不很准确的这句话,倒也概括了回族的姓。马姓怎会独占鳌头呢?
(09)鄂伦春族为何同姓不婚
居住在呼玛河流域的鄂伦春人,多姓孟、吴、魏、葛、关。
这里的鄂伦春人严格遵守着孟、吴两姓不能通婚;魏、葛、关三姓之间同样禁止通婚。
但孟、吴两姓可与魏、葛、关三姓通婚。这是什么缘故。
(10)怒族"天上掉下来的人"
茂英冲是碧江怒族的女始祖。
茂英冲,怒语意为“天上掉下来的人”。正因为茂英冲的出现,才引出怒族的母子连名制、舅甥连名制和父子连名制。
(11)独龙族以原始家族公社的名称为姓
独龙族人没有姓,一般在名前冠以家族公社的名称。因此,家族公社的名称就起到了姓的作用。
独龙族聚集地有50多个村寨,也就有了SO多个起着如同汉人的姓一样的名称。
(12)仫佬族种种外来迁入说
以罗、银、吴、谢为大姓的仫佬族,有同姓而居,自成村落的习俗。
然而各姓都说其祖先不是土著民,于是就有了种种外来迁入说。
(13)傣族一把金刀引来了大小刀姓
傣族头人多姓刀。
据说,700多年前,西双版纳傣族最高统治者召片领五世,到京城朝贡,皇帝听说他没有姓,就赐给他一把金刀并以此为姓。
(14)奇怪的苗族滚姓
苗族有一个很奇怪的滚姓。相传,这个奇怪的姓氏,来源于他们的先人,因失火烧了别人培植木耳的树木,遭人驱赶,“滚”到了现住地。故此,后人以滚为姓。
(15)裕固族始终占居皇位的药罗葛姓
裕固族的先民回鹘人的姓,有贵贱之分。药罗葛这一姓氏自登上皇位起,就没有被撤下来过。回鹘可汗大多出于药罗葛。
外姓人若被推举为可汗,也必须改姓药罗葛,并且子孙均姓药罗葛。否则无权做回鹘的可汗。
(16)朝鲜族朴、昔、金绵延上千年
新罗是朝鲜王国中开国最早的国家。一千年来有56位国王,分别由朴、昔、金三个姓的人,交替继承王位。其中朴姓称王者10人,昔姓称王者8人,金姓称王者有38人。
(17)普米族最早的姓与山有关
普米族最早的四个姓都与山有关:
1.沙牙崩巴贡(意为美丽的花瓶山);
2. 百门岁母贡(意为威武的豹子山);
3.俄民沙戛贡(意为叉舌的红虎山);
4.总沙半阿贡(意为秋季的黄花山)。
后来花瓶山的人姓巴落瓦支;豹子山的人姓熊;红虎山的人姓本牙;黄花山的人姓甲甲拉马祖。
(18)景颇族五大官姓
相传,景颇族的祖先瓦切娃有五个儿子,老大木日(汉姓为彭,李),老二恩昆(汉姓为岳),老三勒托(汉姓为董、徐),老四木然(汉姓为尚、杨),老五勒排(汉姓为排)。五兄弟的姓就成了景颇族社会中世袭的五大官姓。
(19)畲族盘、蓝、雷、钟四大姓
盘、蓝、雷、钟为畲族四大姓。相传,始祖龙期成婚后,生下三男一女,儿子分别姓盘、蓝、雷三姓。女儿招了钟姓当女婿。
盘、蓝、雷、钟四姓在后来的迁徙过程中,盘姓别途而去。成了瑶族的一部分。因此,畲族只保留了蓝、雷、钟三大姓。
(20)土家族呼名比称姓重要
土家人大多是同姓同宗同住一村。土家人认为姓名连称给人以多余的感觉,还显得不友好,不亲热。所以土家人习惯称名就足够了。
写于2002年12月18日,改于2025年1月2日
(按):梁俨然先生,生于1916年,原名梁松生,广东省高鹤县(今鹤山市)沙坪镇坡山村人。当代著名楹联学家、诗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广东省楹联学会副会长、广东南山书院名誉院长、广东省粤剧八和联谊会艺术顾问、《越秀文艺》主编、广州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学会会员,广州新闻学会会员、广州市越秀区文联委员、岭南松涛诗会会刊主编、联海论坛主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青年时代,在广州新闻学校、青年会英文进修班、国民大学夜校就读,1934年即撰文投稿,发表于《民国日报》、《民族日报》副刊。抗日战争时期,参加广州艺术工作者协会、抗敌后援会工作,任过《香港晚报》记者。十月诗社发起人之一,主编诗与木刻周刊。解放战争时期,先后在《中国日报》《广州日报》社工作,任采访部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在广州市总工会职工业余学校从事行政及教学工作,致力于诗歌、楹联、史志创作。其诗词清秀,古雅流畅,素有“白云山诗翁”“西关活掌故”“广州活史书”等美誉。众多对联作品被收入《当代楹联集萃》《楹联宝典》《中国楹联大词典》等典藏。1979年退休。著作有《中国诗史研究提纲》《中国历代诗精选》(白话译解)《诗林碎玉》《粤剧漫谈》《影坛忆旧》《花开越秀》《白云山探胜录》《白云诗稿》《清秀之音》《诗学教程》《词学常识》《新诗选》《对联集》《报海诗风》《俨然笔华》《雁岭坡亭》《海鲨船》等及随笔40余种。
作者简介
葛芸生,1965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国家高级编导,著名文化学者,电视艺术家,戏剧家,资深创意策划人。现受聘为中国旅游与经济电视台(香港)副台长、总编辑。主要电视作品有:电视连续剧《商界》《外来妹》纪录片《宋庆龄》《何香凝》《荣毅仁》《费孝通》《郭沫若》《茅盾》《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敦煌藏经》《样式雷》《青岛》《哈尔滨》《广州》及《百家姓》《汉字源流》《京都名医》等千余集。出版著作有:《汉字寻根300例》《关羽的100张面孔》《祭三皇五帝》等10部。
投稿须知
文社宗旨:天马竞辉,继承创新;不分地域,竞相出彩。
投稿要求:原创首发,体裁不限;内容健康,文学艺术性思想性高度统一,作品不少于300字节,诗词可数首同发,投稿前认真校对,一经刊出无法修改,文责自负。
投稿邮箱:285095385@qq.com (以文本形式发送,非附件,以免延误 )
有关事项:所刊发作品无稿酬,也不向作者收取任何费用,若有赞赏(10元以上),按编制修稿情况,在刊出后系统确认作品无违规情况15天内一定比例通过微信285095385发放,未主动添加微信者视为自动放弃领取权;作品一经刊出不可随意要求删除。
文社自收到来稿7天内审稿,对投稿作品及已刊出作品有修改、宣传、保留或删除权。若不能刊用,文社在7天内通过邮件或微信告知作者,阅读量过低会延迟刊发。为推广文社优秀作品,文社将授权更多的平台转载或同步所刊发作品,并支持报刊杂志选用。谢绝微信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