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文字关注我们
2025·0037
历史学者丁伟志为何拒绝“寻根”
葛芸生
元旦过后,不经意间从旧书里拣出一本书。
我的读书习惯是先看目录,见到一篇《拒绝“寻根”》,立即有了兴趣。尤其从作者的简介中,得知他的身份后不免更欲清楚他缘何要拒绝“寻根”呢?
1931年1月丁伟志生于山东潍县,以“难得糊涂”的郑板桥任县官的地方。他1948年起先后在华东大学、山东大学工作。1951年在中国人大读研究生。1953年转入马列学院进修哲学。1955年后,先后在中央政治研究室、马列主义研究院做研究。1973年转入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参加《中国通史》的编纂。后任《历史研究》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总编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总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务委员、副秘书长、副院长,研究员,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副会长。
称他是“资深”历史学者并不为过。
此篇《拒绝“寻根”》开篇即曰:
人,总是有“根”的。代代相传,没有“根”,是从哪里来的呢?既然“根”是原本就有的,寻上一寻,特别是当着它断了踪迹之后,经过一番寻找,把它联上,也是很有趣的事。
置身“寻根”热此起彼伏之际,他又说:
我拒绝的“寻根”,就是蓄意把自己的祖宗“寻”到历史上名人大家、圣贤忠良、皇族贵胄那里去,攀龙附凤式的“寻根”。
对此他不以为然地说:
对于祖先的行为,无论好还是坏,子孙都是不能负责,也负不了责的。光耀门庭的旧风,株连九族的酷法,纵或寓有扬善惩恶的意向,也只好说它是宗法社会中事,无论如何,也不该再把它当成现代社会中需要大力弘扬的良风美俗了吧。
至于修修族谱,他认为:
说不定于历史学、社会学还会有些贡献。至于海内外同姓同宗,联络联络感情,做些慈善事业,办些希望工程一类的义举,当然也都是很好的事。但是,不知怎的,历来修谱的造伪恶习,似乎也在悄然流行起来,大家好像都在奋力为本族找出个大人物来作祖先,似乎这样攀上高枝,便是本族世世代代的无上荣耀。这种正在形成的时尚,叫人实在难以觉察出什么新气象来,不客气地说,它倒是很有些“龙生龙,风生凤”的刺鼻的陈腐气味。
丁伟志相信:
真实的世家望族的族谱流传于后世的,的确是有的。在民国以前,大约只有前朝帝王的后代,是要缄口保密,因为一旦走漏风声,极有可能会招来“满门抄斩”的灾祸。至于其他的历代良将名相、贤哲雅士的后人,大致是可以坦然记述和表彰祖上的光荣历史,而毋须隐讳的。不过,即使这种记述是真实的,经过几百年、上千年的世代更迭,也很难保存下完备的史料记录。
他以"自我解剖"为例。
据说,丁姓是自吕尚的第四子受封为丁公开始的。所以,按照规范的说法,丁姓应作“姜姓丁氏”。现在山东淄博,不是还有“丁公村”这么个地方,并且还发现了刻有类似文字符号的陶器吗。此种丁姓起源说,是我见到的丁姓寻根之最。不过,此说即便成立,那么就必会引出两点推论:第一,此说即便证明了丁姓的始初,那它同时也就证明了在此以前没有丁姓。故而要寻丁姓的本根,那首先得承认它是后生的,亦即是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上从一“老根”上派生出来的一支“新根”。第二,此说即便证明了丁姓的始初,但是并无从证明此后举世丁姓均出自此根,而且万世一系。
道理极其简明,确认了丁公是丁姓的始祖,自然就等于同时确认了丁公的父祖都不姓丁。于是,就只能承认姜姓的吕尚,即垂钓渭水后来又襄助武王完成伐纣大业的姜太公,是丁氏始祖的始祖。照此说来,便可得出姜姓是丁姓的本根的结论了。从姜姓再往上寻根究底呢?那可更难以说得清了。
据史籍,姜姓是西北大姓,原为炎帝部属。不过炎帝只是首领,首领只是一个人,一人的子孙再多,必也有限,所以,吕尚的祖上,最大可能当是炎帝部族成员的子孙。这种推测,命中的概率,总比断定姜姓都是炎帝嫡系大得多。有鉴于此,我原则上是不赞成今人动辄自命为炎帝黄帝嫡系子孙的说道。且待历史学家举出确证,证明炎黄二帝确有其人之后,那时再来推定现今是否有二帝嫡传子孙在世不迟。但那也只能是千万人里挑一的事,况且还不能排斥某个时期会出现断嗣的可能。总之,在我看来,丁氏的寻根,寻到吕尚和他的儿子丁公,也足够了;再往上,现在条件还不具备,不寻也罢。
不过,寻到吕尚和他的儿子丁公,这“根”确实还是没有理得清楚。问题是,丁公以下怎样传宗接代这件事,历史记载上留下了很大的空白。我们山东丁姓一支,追溯到元末明初的丁兴,那么丁公而下丁兴而上的这两千多年间的族史,仍然还是个解不透彻的谜。
西汉以降至元末,历史上留下记载的丁姓人物,也还算有一些,例如东汉末年起兵反对宦官而被董卓所杀的丁原,三国时东吴大将丁奉,等等。
至于北宋真宗时官至中书省下平章事而名声不佳的丁谓,南宋理宗时做过右丞相而奸险不下秦桧、贾似道的丁大全之类,在历史上的知名度也不算低。这样一些历史人物,是否算得丁公丁兴间承上启下的人物呢,却又无从查证,只好存疑。(附带说说,清代倒是出了几个知名度较高的姓丁的人物,如丁野鹤、丁宝桢、丁日昌、丁汝昌等,可是他们都晚于丁兴。除丁野鹤外,也都不是山东人,于解释丁公丁兴间世代更迭之谜无助。)
对此间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他发问:
难道就没有原来并非丁公后裔的氏族搀到丁姓中来?刘李两姓,都是出过皇帝的望族,但是具有少数民族血统而以此两姓为宗氏的,历史上不乏尽人皆知的例证。不待言,如果认定现今的刘姓都是刘邦的后代,李姓都是李耳的子孙,自然只能是无稽之谈。据说,现今还流传着“天下无二丁”的说法,这说法看来是同样值得怀疑。
有一年他在新加坡,和初见的新加坡朋友聊天,其中一位对我说,刚到过泉州,在那里见到了很大的姓丁的家族。
我说,浙江、福建是有不少姓丁的。他说,可我在泉州所见到的姓丁的,他们说祖上本是阿拉伯人。我相信他无意中给我提供的实证,像刘、李诸大姓一样,丁姓也不纯出一根;今世丁姓都是丁公后裔的论断,也是不能成立的。照此逻辑,包括我自己,是否真是丁公子孙,也免不得该心存一些疑问。这未免是很有些违背圣贤之道的“不肖”味道,可也无可奈何。
丁伟志记得自己上小学时,同班有一姓丁的同学,人挺好。
可是背后有人说他家原本并不姓丁,且出身低微,不知是哪代祖上偶然捡了本丁氏族谱,于是便归宗姓了丁。也许传言者说这消息,有讥诮的意思,可是我们小孩子听了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改个姓有什么耻辱?后来我结婚了,妻姊却也姓丁,别人都误以为她是我的姐姐,其实是她早年参加革命时,怕累及家庭,取了个化名。以此看来,不单丁公而上的根不好寻,就是丁公而下的根也不见得那么好寻。依浅见看,一个人如能向上说得清楚两三代,知道自己的祖父是谁,或者曾祖父是谁,也就不错了;再往上,还是抱“难得糊涂”的态度为宜,不必太较真儿。
我对于“寻根”的冷淡,还不止是怕麻烦,而是由于我渐渐发现了如今热衷于“寻根”的某些中国人,目的并不在于如实考查自己家族真实的根,而是意在别处,即想为自己一人或一家一族找出一个光耀千秋的祖先来。自打嗅出了这么种味道,我对于“寻根”,便从警惕而终于干脆谢绝了。
接着,丁伟志偶然收到一位素未谋过面的丁先生的电话和信函,拟发起编纂《丁氏大典》,把古往今来姓丁的知名人物都列上去,成一巨编,以流芳百代。此君盼我共襄盛举,并赐寄所拟简章。
想来想去,历史学者丁伟志毫不犹豫地修书一封,委婉而直率地谢绝了参与编纂《丁氏大典》以及列名《丁氏大典》之邀请。
复信如下:
某某先生:
恭读了寄来的《倡议》,多承盛意。然伟志自少年起,即深受民主思想熏陶,于光宗耀祖事早已置诸度外。拜读《倡议》,恍若隔世之旧章。前贤有言:“不求强同,不惧独异。”伟志循此,只好敬谢不敏,不拟参加《丁氏大典》编撰一事。亦万望勿将鄙人收入典中,至嘱至嘱。素未谋面,语出唐突,敢请原宥是幸。即候冬绥
此信理所当然地没有收到复信,同样也没有打听的兴趣了。
拜读之余,对历史学者的“拒绝”,容许有不一的表态,但学者丁伟志的文章不乏启迪:新续族谱不是作文,务必谨慎为上,家事、国事一旦进入历史,是不容一丝掺假的。
2025年01月06日
作者简介
葛芸生,1965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国家高级编导,著名文化学者,电视艺术家,戏剧家,资深创意策划人。现受聘为中国旅游与经济电视台(香港)副台长、总编辑。主要电视作品有:电视连续剧《商界》《外来妹》纪录片《宋庆龄》《何香凝》《荣毅仁》《费孝通》《郭沫若》《茅盾》《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敦煌藏经》《样式雷》《青岛》《哈尔滨》《广州》及《百家姓》《汉字源流》《京都名医》等千余集。出版著作有:《汉字寻根300例》《关羽的100张面孔》《祭三皇五帝》等10部。
投稿须知
文社宗旨:天马竞辉,继承创新;不分地域,竞相出彩。
投稿要求:原创首发,体裁不限;内容健康,文学艺术性思想性高度统一,作品不少于300字节,诗词可数首同发,投稿前认真校对,一经刊出无法修改,文责自负。
投稿邮箱:285095385@qq.com (以文本形式发送,非附件,以免延误 )
有关事项:所刊发作品无稿酬,也不向作者收取任何费用,若有赞赏(10元以上),按编制修稿情况,在刊出后系统确认作品无违规情况15天内一定比例通过微信285095385发放,未主动添加微信者视为自动放弃领取权;作品一经刊出不可随意要求删除。
文社自收到来稿7天内审稿,对投稿作品及已刊出作品有修改、宣传、保留或删除权。若不能刊用,文社在7天内通过邮件或微信告知作者,阅读量过低会延迟刊发。为推广文社优秀作品,文社将授权更多的平台转载或同步所刊发作品,并支持报刊杂志选用。谢绝微信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