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小团子——课间 10 分钟你们一般在干嘛?结果他告诉我……

文摘   2024-09-12 19:07   江苏  

前段时间,#北京课间 10 分钟延长至 15 分钟#上了热搜👇



不仅是北京,今年,内蒙古鄂尔多斯、无锡、福建等多地都在延长学生的课间时长,很多家长表示——


  • 其他的地方能跟进吗?

  • 支持全国推行!

  • 不管是 10 分钟还是 15 分钟,哪怕是 5 分钟,允许孩子出教室,这才是关键!

    ……


看到这条新闻,萌医生也是感触颇多,毕竟这几代,课间10分钟在不少孩子的校园生活里慢慢消失,越到高年级越是这样——


  • 上节课的老师还在拖堂,下节课的老师已经在窗外等;

  • 课间轮流去老师办公室背书默写;

  • 老师不拖堂,但课间不允许出教室,不允许在走廊奔跑,不允许大声说话;

    ……


现在团子也升小学了,萌医生对他在校园的“休息情况”也比较关注,尤其是在午睡和课间这两方面,这几天我也问了团子学校的课间情况,团子的反馈是,下课十分钟很少有老师拖堂,老师也允许学生自由活动,大家基本都在休息、放松。


或许这几年,“课间十分钟”慢慢在还给孩子,教育部也开始重视学生的课间休息,2021年9月1日起施行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也明确规定:不得对学生在课间及其他非教学时间的正当交流游戏、出教室活动等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的约束👇



萌医生之所以这么关注“课间十分钟”,是因为课间休息对每个孩子都十分重要,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孩子的专注力、学习效率也有帮助,课间良好的休息有助于孩子调节情绪、放松身心、增强体质、防控近视……


所以,今天萌医生就来好好跟大家唠唠,课间十分钟有多重要,以及孩子在课间十分钟应该干什么——



一、课间十分钟有多重要?


在萌医生看来,课间十分钟对今天的孩子来说尤为重要。


我们正在快速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在AI的冲击下,曾经的填鸭式教育、题海战术、以量取胜的学习方式早就已经行不通了。我们的教育,需要适应时代变革,未来,更需要孩子身心健康、富有创造力和活力。



而课间短短的十分钟,不仅是孩子们身体和心理的“加油站”,更是他们放松大脑、锻炼身体、社交互动、的宝贵时光——


1

有利于提升大脑学习效能




不知道大家上学那会是什么情况,萌医生上学时,学校的老师都非常认真负责,尤其是主课老师,甚至有点“过于认真负责”了。


为了想给学生多讲点知识点、抓紧每一分钟,有时老师会占用课间时间,甚至占用体育课、活动课。


每天下午最后一堂课,老师甚至可能拖上一个小时!以至于,我们语文老师有一句经典名言——最后一节课,理论上来说我是可以无限延长的!


现在想起来,都觉得瑟瑟发抖……


然而,老师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却起了反效果。被占用活动时间去学习的孩子,学习效率、能力、状态并不一定会提高。


有研究发现,经常能得到运动的小鼠,海马体结构会得到增强。尤其在 4 周后,新大脑细胞数量比对照组多了一倍,学习能力更强。


后来,科学家们又研究了运动对儿童大脑产生的影响。研究同样发现,孩子运动频率提高的情况下,他们的海马体体积也会变大,在空间感知上的能力也更强。



而另一份反向的研究报告则指出,久坐 2 小时,人的大脑几乎处于停机状态,而在走动 20 分钟后,脑神经又变得异常活跃。


《运动改变大脑》一书中也提到,运动对大脑有益,因为运动可以产生更多有助于提高注意力、自制力、学习能力和记忆力的化学物质。


在运动的刺激下,新神经元会加快生长,从而产生更多的多巴胺(有利于孩子保持正向情绪)、血清素(有利于记忆的形成和增强)以及去甲肾上腺素(有利于增强注意力和专注力)


实际上,咱们平时自己做运动的时候也会感觉到,适当的运动不仅不会让我们身体疲惫、昏昏欲睡,反而能让我们精神一振,思路清晰,就像团子平时总爱先在楼下骑会儿自行车再回家学习一样,他表示:每次骑完回来,都感觉“神清气爽”!


课间十分钟,就起到这样“提神醒脑”的作用。


在快节奏的学习生活中,孩子们的大脑时刻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课间十分钟,则能够让学生们暂时放下书本和作业,即使不专门进行运动,休息一下也能很好的缓解疲劳,这才是更有利于学习的事情。


脑科学研究表明,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在固定座位上坐得太久,由于缺乏身体活动,大脑会慢慢进入供氧水平下降的状态,神经兴奋性和注意水平会随之降低。


例如,当学生活动时长不足时,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往往不足,这会导致学生大脑中的注意网络难以高效工作,注意水平较低,处于难以集中的状态。



不仅如此,如果学习环境过于嘈杂、时间安排太紧、课程节奏太快、学习压力较大,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又有可能过高。


是的,过高也不行,这会导致学生长时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而难以放松,这同样会影响学生的注意水平,甚至会影响额叶的调控能力,从而引发焦虑等情绪问题。


也就是说,在本该活动、放松的课间十分持续高压学习,简直就是对孩子注意力、学习效率的双重打击!


相反,有研究表明,如果对课间利用得比较好,下一节课学生的专注力、课堂教学效果就会得到显著提升!


可以说,让孩子轻松自在几个“十分钟”,才能更好地专注于课上的“四十分钟”!


2

避免同辈社交缺失




这几年,越来越多家长表示“孩子找不到玩伴、缺少同龄社交”,殊不知这种现象正逐渐在儿童中成为趋势。


对于不少儿孩子,尤其是上小学后的学龄儿童,现实生活中的社交早已不像我们那个年代那么简单又日常。


城市结构的改变,居住环境的变化,学习时间的挤压,虚拟世界的繁荣……无不剥削着孩子正常的社交机会。


研究发现,我国有 46% 的学生,表现出社交上的恐慌。越来越多的孩子进入一种“弱社交”乃至“无社交”状态。


这种影响会蔓延至成年,研究发现,现在大学生的社交能力基本上只相当于一个七八岁孩子的水平。而存在社交障碍的 95% 以上的原因都在于孩子在上学期间没有机会走入社会,从小就不与别人打交道,只是一味读书考试。


而这种缺时间、缺空间、缺玩伴的生活状态,不仅让这一代孩子深陷社交不足、沉迷虚拟世界、对真实世界缺乏兴趣的心理危机,甚至可能造成孩子的情感需求缺失、抑制自我,恐惧亲密关系……其危害程度可能会超过抑郁症。


因此,课间十分钟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孩子们为数不多的可以自由玩耍时间,可以结伴去上厕所,一起玩游戏聊天,互相“打闹”增进感情……




二、课间十分钟应该干什么?


由教育部颁布、2021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明确规定:“不得对学生在课间及其他非教学时间的正当交流、游戏、出教室活动等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的约束。”


这几年课间十分钟和孩子的午休一样,越来越被大家重视,不少学校也都积极做出调整。


下面咱们就以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三种类型——日常活动、游戏活动、体育运动——划分,来看看“课间十分钟”究竟可以让学生做些什么,以及各个学校都做出了那些不错的调整——


1

日常活动




首先,在课间十分钟,孩子们可以进行一些日常活动,解决一些生理需求,比如喝点水、上厕所。


其次,可以打开教室的窗户或是去楼道通通风。开窗通风有助于空气流通,孩子们可以呼吸呼吸新鲜空气,这对于增加大脑供氧、提升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改善孩子们的注意水平有着重要作用。


再来,也可以走出教室,到操场或楼道上晒太阳。脑科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均表明,晒太阳对于提升注意水平、调节情绪、缓解压力、增强记忆都有着快速并且显著的效果。


课间十分钟也是孩子们增进友谊、拓展社交圈的好时机。比如和同学一起在教室走廊上聊聊天,眺望远方等,短暂放松一下自己。


2

游戏活动




教育部办公厅也曾专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的要求很具体:“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


比如,咱们那个时候,一下课大家都往教学楼外冲,一起丢沙包、滚铁环、跳皮筋、踢毽子、跳房子、挑小棒…… 



现在也有不少学校规划课间室外游戏活动点。


有的小学在过道设计了游戏地贴,比如为了让一年级新生更快适应学校生活,还会专门设置幼小衔接的课程,其中一项是在一楼过道及趣园设计各类游戏地贴,如二十四节气、拼音、字母、数学符号等,让孩子们课间玩耍时也能学到知识,寓教于乐。


△图片来源:清远日报


当然,或许不是所有孩子每个课间都想去户外活动,尤其是遇到高温天气,如果不方便走出教室,也可以开展一些对场地要求不高的游戏活动。


学生可以自创、自带一些桌面游戏,比如飞行棋、五子棋、象棋、大富翁、拼图等,有的学校还会专门组织学生在课间玩成语接龙、古诗词飞花令、数学思维游戏等智力游戏。


还有学校鼓励学生自带植物,在课间十分钟,孩子们可以照料植物,在日常中完成自然教育,下课,孩子们可以给花花草草浇浇水、和它们“聊聊天”。


也有学校会在课间组织学生组成“动物养殖小组”和“小动物观察团”,饲养和观察起学校的“明星”动物们。


甚至,在以“科技教育”为办学特色的深圳市盐田区云海学校,还专门为孩子在校内打造了一片趣味十足的科技互动区域。


学生一下课,走出教室就可以快速到达互动区域,尽情享受“发电轮”“灯光隧道”“音乐喷泉”等十几个交互式科技体验项目。


3

体育运动




学龄后的孩子,每天至少应该保证一小时的户外运动,而学校的大小课间,则是保证孩子有充足运动时长的手段之一。


孩子们可以进行一些常见的运动,比如贵州省的一所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跳短绳,高年级的学生则去打篮球、乒乓球👇


△图片来源:人民教育


也有学校注重孩子的脊柱健康,推出了一些操类活动。杭州上城区推出的一项专项活动,即“正脊工程”,会让学生利用课间时间做“正脊操”,保障学生脊柱健康👇



现在还有不少小学为丰富课间体育活动,引入了 AI 体育系统,支持多种体育项目,拓展学生体育锻炼的时空场域。


孩子们只要站在屏幕前刷脸、举手就能显示班级和姓名,每当孩子练习完成(比如跳绳、踢毽子、仰卧起坐等)后,屏幕上的排行榜还会产生记录。


通过“体育排位赛”“运动打卡”等,不仅激发学生课间的运动热情,还能让学生在课间进行常态化的智能锻炼。


不仅如此,现在孩子们的运动项目也更加丰富,深圳不少学校还利用校内空间,安排了室外攀岩、球类活动、飞盘比赛等项目,把这些更受欢迎的社交型运动带进校园。



萌医生说

好啦,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啦!如果你喜欢今天的文章,就在右下角帮我点个在看吧!


我是萌医生,让我们在这里,一起成长吧!



推荐阅读



End

欢迎大家点击在看,或者转发到朋友圈哦

设计: 游鱼 | 责任编辑: 游鱼 | 撰文: 萌医生



公众号又改版啦!

设为星标🌟,不错过每一篇文章哦!



点一下在看,给我一点鼓励吧!

萌爸说育儿
坚持科学育儿的医生奶爸~让我们在这里,一起成长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