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井坊以活态的“双国保”,
延续活着的传承,
成就其作为高端浓香白酒代表之一的稳固地位。
出品丨云酒视界
“美酒成都堪送老”“自到成都烧酒熟”,古老的成都从来就生长在有着丰厚美酒文化和酿酒底蕴的土壤之上。
万年以前,当川西高原上的雪山融水成江,一路行至成都平原,在这里孕育文明,滋养万民。岷江水穿流闹市,于是有了成都。
在成都东门,有一处水井密集、水质清澈的古老街道,故称水井街。这里九眼桥、合江亭、望江楼等名胜环绕;这里连通成都各个重点商圈,毗邻锦官驿码头,是千舟竞帆的繁华水道,也是古老成都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
600年前,先民们在这里开窖建坊,酿造美酒,为当地达官贵人、文人雅士提供高品质美酒,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酿造一杯美好生活的滋味。这里诞生了福昇全、全兴成等五十余家名满天下的酒坊,人流如织、热闹繁华,于是也被称为水井街酒坊。
岁月沧桑轮转,古老的水井街酒坊见证并传递着成都人的水井文化、市井温暖与美酒芳香。
▎水井街酒坊考古现场
1998年,水井街酒坊被发掘出来。自那一刻起,水井坊600年来“一酒一城,共生共长”的传承被展示在世人面前。600年,勾勒出水井坊生生不息的活力与价值,也为中国浓香白酒高端化发展埋下了稳固基石。
自那以后的26年里,水井坊酒坊遗址先后被认定为“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被誉为“白酒界的无字史书”;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水井坊酒传统酿造技艺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水井坊博物馆
正是依托“双国保”的真实历史,水井坊建造了展现酿酒历史文化的水井坊博物馆,以真实的生产场景再现了水井坊酒传统酿造技艺。
600年传承酿艺精华、守正创新,集自然、技艺、文化的馈赠,600年从未间断生产至今,成就一杯浓香美酒“活着的传承”。
▎水井坊古窖池
近年来,水井坊的酿酒大师们持续创新精神,不断钻研,利用现代科技从古窖池中提取出持续繁衍了600年的“一号菌群”,成为水井坊独特的宝藏资产,确立了水井坊酒饱满丰富的香味特征,也成为水井坊品牌高端基因的实证。
中国酒业协会秘书长何勇曾表示,水井坊在古窖池的科学研究和调查帮助中国白酒行业理解古代酿酒技艺,为美酒品质提升和创新提供了宝贵的科学依据。
在他看来,“水井坊古窖池一号菌群科研让浓香型白酒的品质和价值,与老窖池、与微生物之间建立起了更加清晰的直接关系,以此构建起标准体制,将是浓香型白酒品质与价值表达的核心之一。”
正是建立在活态“双国保”的基础上,水井坊一代代酿酒人不断传承,延续着600年来未曾变过的对高品质的不懈追求,也成就了水井坊作为高端浓香白酒代表之一的稳固地位。
10月24日,由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发起,云酒传媒、《酿酒》杂志联合发起,四川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回味&品味”酒业传承与创新榜系列活动之“35年再回味∣老评委走进水井坊”活动即将走进水井街。
届时,鉴评专家团队将再次回味水井坊的浓香美酒味道,并通过深度调研,重新审视检阅水井坊在新时期的崭新成就。
以活态的“双国保”,延续活着的传承。老评委走进水井坊,回味其美酒历史,品味其浓香芬芳,或许亦能从水井坊600年积淀下丰富细腻的口感中,感知到成都这座古老城市的历史传承、文脉延续,感知到这片土地的多元与包容。
35年再回味∣老评委走进水井坊
专家名单
王新国
“回味&品味”鉴评委员会主席、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
曾祖训
“回味&品味”鉴评委员会专家组名誉组长、第五届全国评酒会专家组成员
秦书尧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秘书长
张建有
“回味&品味”鉴评委员会专家组成员,第三届、四届、五届全国评酒会评委
陈处达
“回味&品味”鉴评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评酒会评委
段金生
“回味&品味”鉴评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评酒会评委
赵志昌
“回味&品味”鉴评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评酒会评委
赵 彤
“回味&品味”鉴评委员会观察组组长、《酿酒》杂志总编辑
曹健君
“回味&品味”鉴评委员会观察委员,原《酿酒科技》杂志社副主编,著名酿酒专家、第二届/三届全国评酒会评委、第四届/五届全国评酒会专家组成员曹述舜先生之女
#“回味&品味”酒业传承与创新榜(点击链接阅读原文)
● 回味郎酒名酒40年,一场感受庄园之美、文化之美、品质之美的跨越之旅
● “酿出好酒是理所当然”,35年再回味,老评委眼中的口子窖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