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汾酒,我们与矗立已久的古建邂逅,
与历经岁月侵蚀的题刻重逢,
体会名酒的文化、品质、发展三重使命。
出品丨云酒视界
暮秋,杏花村,雨纷纷。
不知道这场雨是否像一千年前那样缠绵,但杏花村里的酒香早已不需牧童“指引”。潇潇秋雨中,一群“老朋友”循着清香,走进了杏花村。
这一天是10月17日,“老朋友”们都是为了“老名酒新成就|老评委走进中国名酒·汾酒站”活动而来。
老名酒新成就
老评委走进中国名酒·汾酒站
专家名单
王新国
“回味&品味”鉴评委员会主席、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
高景炎
“回味&品味”鉴评委员会主席、酒业大师、国家级非遗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秦书尧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秘书长
王贵玉
“回味&品味”鉴评委员会专家组组长、第五届全国评酒会专家组成员
程国熙
“回味&品味”鉴评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评酒会评委
韩 印
“回味&品味”鉴评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评酒会评委
李 净
“回味&品味”鉴评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评酒会评委
赵 彤
“回味&品味”鉴评委员会观察组组长、《酿酒》杂志总编辑
徐立栋
“回味&品味”鉴评委员会观察委员、酒业资深媒体人
周 晓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市场推广工作委员会秘书长
许 坤
“回味&品味”酒业传承与创新榜组委会秘书长、云酒传媒联席总裁
杏花村的酿酒历史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中期,这一点有1982年发掘的杏花村遗址佐证。从遗址西行不到500米,是汾酒老作坊博物馆,也是老评委们此次考察的起始处。
迈进老作坊,仿佛穿越到了百年前。
看着复原的产品销售区,似乎可以听见“小二哥”热情地推介自家的各类产品,高粱汾酒、白玉汾酒、玫瑰汾酒、竹叶青、佛手露酒、木瓜露酒……琳琅满目。
简单的买卖在柜台前便可达成,若是大宗采购,或许就要由接待人员将人引至后院的展室。时至今日,这里仍是数百年前的模样。
门店、账房、展室、会客厅、厨房、庭院,地板下面都埋有地缸。据说,这是山西汾酒闪耀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后,产品名声大噪、供不应求,以大掌柜杨得龄为代表的经营者们为了最大程度地扩大生产而采取的措施。
商业与生活依旧,粮食在地板下的地缸里慢慢发酵。
隔壁的院子里有元代的古井,古井上方是明洪武年间建造的“申明亭”。亭子后面的墙上,嵌有明末清初书法家傅山手书“得造花香”。
行走在其中,与矗立此处已久的古建邂逅,与历经岁月侵蚀的题刻重逢。
▎王新国(左)、高景炎(右)
“回味&品味”鉴评委员会主席、酒业大师、国家级非遗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景炎有感而发,“暮秋时节雨未停,故人相逢古井亭。杏花村里赏汾酒,得造花香扬美名。”
如果说老作坊是古朴中带着前卫,那么中国汾酒城就是恢弘中带着革新。
站在仿古城墙上四周环望,“外仿古、内现代”的白酒经营综合体尽收眼底,曲房、酿酒车间排列整齐,笼罩在秋雨带来的烟雾之下。
再加上远处正在建设中的2030技改项目,汾酒的新质创新跃然而出。
驶离中国汾酒城,老评委们来到头锅原浆展示中心针对青花汾酒、老白汾与竹叶青等产品进行了品评。
正是这些产品,奠定了汾酒300亿的基础。而它们所承载的清香风骨,就藏在每一粒粮的选择、每一块曲的制作、每一口地缸的维护之中。
从酿造车间、制曲车间到成装车间,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都有严谨的规范、严格的管理与操作。这里面包含着汾酒持续不断地科学探索,以及对品质的极致追求。
如今的汾酒,依旧坚持传承与创新并举。就像汾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汾酒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清茂强调的那样,让“传统的更传统、现代的更现代”。
“汾酒就是因为足够老,反而特别敢创新”,业界也得以看到其一步步地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奋进。
老评委们现场调研的最后一站,是对汾酒文化的溯源。
踏入汾酒博物馆,6000年酿造史、1500年成名史、1300年诗酒史、800年蒸馏酒史、300年品牌史扑面而来。
4000多平方米的馆藏面积里,收藏着1300多件酒器文物、3000多件书画珍品、3000多件诗文作品,是汾酒数千年酿酒叙事的具象呈现,高度浓缩着汾酒文化辉煌灿烂的历史足迹,堪称中华酒文明的“第二现场”。
无怪乎“回味&品味”鉴评委员会主席、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王新国表示,在汾酒身上看到了名酒的文化、品质、发展三重使命。
毕竟“中国酒魂敢担当”。
#老名酒新成就|老评委走进中国名酒·汾酒(点击链接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