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科护理】关注幽门螺旋杆菌,解除您的后顾之“幽”

健康   健康   2024-11-11 19:49   上海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作者简介 /Profile/

吴俊雅(1983—),女,主管护师,本科,上海市长宁区仙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叶晓景工作室团队护士,主要从事社区护理。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人体最常见的慢性细菌感染之一,也是目前所知唯一能在胃酸环境下生存的致病菌,多存在于胃幽门部。幽门螺旋杆菌不仅破坏胃壁的屏障,还会引起一系列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由于不注意饮食卫生、没有合理规范用药等原因,该疾病也很容易复发。



定义


幽门螺旋杆菌简称Hp,是存在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的一种革兰氏阴性、微需氧、螺旋状细菌,具有尿素酶,能分解尿素并产生氨,可在强酸环境下存活,并能分泌细胞毒素,引起炎症和免疫反应,幽门螺旋杆菌传播途径有粪—口传播、口口传播及医源性传播三种形式。

图源:图虫


危害


幽门螺旋杆菌会破坏胃部正常的结构及功能, 增加肠道感染的发生率,感染可能引起缺铁性贫血、维生素B12缺乏等并发症。幽门螺旋杆菌产生的毒素和有特殊作用的酶能破坏胃黏膜屏障,引起胃黏膜损伤及胃酸分泌异常,进而会导致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反复发作性上腹痛,甚至合并黑便、呕血等多种胃部疾病,部分患者还会发生消化道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可能会发生胃癌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瘤。


临床表现


消瘦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会导致人体存在一定的消化系统障碍。这样一来会导致身体无法吸收足够的营养元素在感染之后会出现急剧消瘦的现象。

口腔异味

因为幽门螺旋杆菌会在我们的牙菌斑内生存,当口腔受到感染之后会滋生一些臭味的化合物,从而引起口臭。

反复烧心

这也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后一个比较典型的症状,会引起胃部出现一系列的不适感。感染上幽门螺旋杆菌之后,胃部的正常功能会受到影响,导致胃酸分泌异常。当体内胃酸过多时,最为典型的症状就是患者会出现反复烧心的现象,同时可能还伴随着腹胀的症状,这种情况在早晨特别的明显

胃炎

会引起慢性胃炎,主要临床表现有:上腹部不适、隐痛,有时发生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病程缓慢,但是容易反复发作

图源:图虫

胃黏膜损害

可能引起胃黏膜损害,临床疾病的发生呈现多样性,患者多出现反酸、嗳气、饱胀感等。


居家防治


培养良好生活习惯

养成饭前便后勤洗手的习惯,防止“病从口入”,家中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建议实行分餐制,使用公筷,防治病菌传播。

图源:图虫

培养良好饮食习惯

三餐定时规律进食,减轻胃肠负担,饮食以清淡为主,蔬菜主食合理搭配,注意卫生,避免长期过量食用辛辣刺激饮食及烈酒,多喝温开水,忌食生冷食物,长期抽烟饮酒者更应戒烟酒。

注意口腔卫生

幽门螺旋杆菌可以通过口腔感染,因此建议每3个月左右更换1次牙刷,避免与他人共用牙刷,同时也可以使用具有杀菌功效的漱口水漱口。

定期检查

平时应注重胃部健康,定期进行检查,临床上较常用的方法就是碳呼气试验(C-13,C-14),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降低幽门螺旋杆菌对胃部的损伤和治疗难度。

健康教育

定期参加幽门螺旋杆菌相关知识讲座,增加疾病防治相关知识。

图源:图虫

保持良好心理状态

由于幽门螺旋杆菌具有传染性以及较易反复发作,容易引起患者沮丧、自卑等不良情绪,在进行对症治疗同时,患者应积极与医护人员、家属沟通交流,了解疾病防治知识,保持情绪稳定乐观。

积极治疗

得了幽门螺旋杆菌并不可怕,务必及时尽早就医,规范化接受四联治疗,促进机体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黄定鹏.了解幽门螺旋杆菌,防止感染降“胃”害[J]. 健康向导杂志,2024,30(01):22-23.
[2] 向波.“杀不净”的幽门螺旋杆菌[J].人人健康杂志,2019(15):16-18.




往期推荐

“肠”健康,常快乐

春暖花开,户外烧烤正当时——警惕急性肠胃炎的发生!

女子沉迷狂飙喝陈皮茶出现胃反酸?看来“大哥”的陈皮茶不是人人都能喝!

探索更多精彩

想查看更多有关“胃肠功能”的护理科普文章,试试“号内搜索”吧!点击本公众号下方的“护你健康”菜单,进入“号内搜索”,进入“胃肠功能”词条,即可阅读相关护理科普文章!


如果您有更多有趣的/实用的/专业的护理科普文章欢迎来稿,点击底部菜单“护你健康”栏目,进入“科普投稿”,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交即可完成投稿,感谢您的支持!咨询电话:021-62580348 / 60196153


版权所有:上海市护理学会

专业审核:周海芸 上海市长宁区仙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部主任

审阅:庹焱

版式、文字编辑:吴紫薇



喜欢请分享,支持请点赞,感谢你『在看』

点击蓝字“阅读原文”即可投稿

上海市护理学会
上海市护理学会“护你健康”融媒体科普品牌,上海市健康科普文化基地,上海市健康科普培育品牌。护你健康,传播健康科普知识!
 最新文章